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重构数字摄影

  • Update:2015-03-10
内容摘要
摄影早于许多视觉艺术领域,率先实现了从专业到民间的全面数字化。数字化从创作理念、设备与技术、传播等方面逐渐地、完全地重塑了摄影。本文从技术革新、思想和介质的融合、去中心化特征,以及未来形式多样性困局四个方面,阐释摄影数字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同时强调,创意的主体仍是人,切实走好艺术引领技术进步的下一步,是当代视觉艺术研究者和教育者的新课题。

 作为基本发展完整的新样本,摄影早于许多视觉艺术领域,由经典的传统介质率先实现了从专业到民间的全面数字化。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数字化从创作理念、设备与技术、传播等方面逐渐地、完全地重塑了摄影。摄影作为一个已然彻底数字化,全面适应当代核心技术关系的介质具有何种可能性?摄影的全面数字化道路是否能给我们更多对绘画、视觉设计的参考,使得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更多地探究相邻艺术创作介质的未来,也是本文的研究兴趣。

数字智能设备和广泛连接的互联网构成了当代最核心的技术和文明关系之一,也是数字化摄影的栖身之所。在走向全面计算云端化的时代背景下观望这种关系的全貌或细节,或许将有助于我们化解对层出不穷的影像新技术思潮的焦虑和困惑。
 
一、技术革新,连接“每一个人”
与改变冲洗配方,乃至实现彩色等技术不同,数字化带来的摄影介质视觉可能性远远超越了其自身先前任何一种技术变化。在新型技术文明关系之中,当摄影和数字图像成为每一个人随时待命的助手(手机或平板),而非一个仪式化的拍摄设备(单反相机),人们就会脱离教科书的条条框框,不那么“正经”地使用它。这种相机的“去神化”过程,使每个人可以从家庭照相的思路中尽早解放出来,从尝试记录周边所见、继而进行视觉创作和视觉创意,从而提供给“每一个人”进行视觉影像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图1)因为“每一个人”实在是一马 森Ma Sen刘灿国Liu Canguo内容摘要:摄影早于许多视觉艺术领域,率先实现了从专业到民间的全面数字化。数字化从创作理念、设备与技术、传播等方面逐渐地、完全地重塑了摄影。本文从技术革新、思想和介质的融合、去中心化特征,以及未来形式多样性困局四个方面,阐释摄影数字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同时强调,创意的主体仍是人,切实走好艺术引领技术进步的下一步,是当代视觉艺术研究者和教育者的新课题。关键词:摄影、数字化、介质、去中心化、融合个相当庞大的可能性基数,而人的创造力、背景学识、意识和文化又是那样的不同。因此可以预见,我们会开始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型影像创意出现在身边。
数字影像及相机技术的发展在硬件和软件上给“每一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可预期的“全民摄影艺术爆发”变得更为声势浩大、花样繁多。譬如全景摄影(Panorama)最初是一种很严肃的专业创作方式,需要很高的创作技巧和控制技术以及专业的设备。而今,大多数手机都具有了相应的模式,可以不借助额外的设备来实现高质素的全景拍摄。当代的拍摄设备多数是电脑和相机合为一体,抗手震、脸部识别或者HDR 这种技术都可以由高度集成的相机硬件和相应的处理软件来协同完成。单一的设备需求和丰富的多样性,是当代数字影像技术的特征之一。(图2)
从传统的角度来说,现在许多相机可以模拟大部分胶卷的成像特性。在电脑或手机上,也可以借鉴视觉艺术史上的名作效果,譬如直接拍摄一幅梵高(Vincent van Gogh)风格的摄影作品,或者将一堆瓶子拍摄成莫兰迪(GiorgioMorandi)的静物画,都并非不可想象。电脑经由视觉图像模拟绘画的水平,随着各种新型图像引擎和算法的进步,变得高效、灵活和具备较高的审美及实用价值。(图3)
新技术的介入以及更佳的设计软件,使大众创作的影像品质急速上升,同时也冲击了许多摄影传统和禁忌。譬如,在影像上叠加文字曾经是非常业余的做法,为专业摄影师所不齿。但如今,许多图像创作软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设计师来设计模板和背景图像叠加效果,挑选高级字体并做好精细的微调,这样许多叠加文字和图形的摄影作品就提升了视觉层级。于是,给图像打字就不再是蠢笨的选择,而有可能是有效进行基于影像的视觉平面设计的过程。(图4)
另一方面,延时拍摄、短视频或者“美拍”等小型视频处理软件的应用,使影像视频化成为更具娱乐性和创作可能性的形式。人类所面对的物理世界是时刻运动的,所以作为人类视觉的辅助技术,摄影总是在静态和动态之间互相启发和激励。从银版法到摄影机所构成的第一次技术融合,奠定、成就了电影和未来的视频技术。而后,现代摄影借助电影胶片实现了轻量化,使得摄影在以纸张印刷为主的世界成为不可颠覆的核心媒介。今天,数字技术再一次改变了介质,使我们有能力贯穿拍摄、观看的视频化、多维化通路,这会极大地鼓舞“每一个人”进行更多维的视觉艺术创作激情。
 
二、思想变化,融合,融合!
“每一个人”总有偏好,所以一个介质的形式活跃度最重要的指标,是这个介质和形式能从技术的角度提供多少选择。影像艺术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在不断提供选择的可能性。全面数字化就意味着介质的交叉融合。虽然“每一个人”对于专业领域而言,并非是一个多么友善或那么值得注意的名词,但是这个概念背后所隐藏的“大融合”概念却不容小觑。
在介质和介质经验大融合的背景下,一个水彩画家可以用平板电脑拍摄一幅摄影作品,并用图像软件将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水彩画的转变,然后以图像处理的摄影概念进行锐度和色彩控制,或以视觉设计的标准添加文字和图形信息。如果愿意,这位具有绘画背景的艺术家,还可以在进行照片水彩画变化的过程中,使用软件录制自己的绘画过程,使其转换为逐格动画或者视频作品,然后经过软件的处理,将画的某个局部物体设置为可触摸的“热点”。当用户触摸,或某种预先设定的条件满足时,就会播放某个局部的过程,或者互动地改变水彩画的视觉样貌。当信息技术的融合经由技术形成如此通畅的关联道路,我们的视觉艺术文明应该可以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以往静态摄影和动态影像之间相互借鉴技术并交替前进的例子可以说明,融合是发展的必须之路,合与分之间,新的艺术概念和视觉范式就会不断产生。(图5)
在艺术史上还有许多这样融合的例子。绘画作为最自由的传统表现介质,在各介质概念和技术融合中也受益最多。如埃里克·菲舍尔(Eric Fischl)对世界的观看和记录角度,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对摄影与绘画界限的挑战,以及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空间、时间概念,都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新视觉范式。这些成功的新样式只是以往无数视觉融合尝试中成就的几个,却为我们文明的视觉语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图6、7)
摄影具有直接观察现场的天然特性。摄影师过去通过观察、角度、题材和构图来将个人观察和感悟转化为具有生命力的影像作品,用影像来表达幽默、悲怆、思想、故事和禅意;用灰阶来描绘山峦、湖泊、曲径、树木和情怀。马丁·帕尔(MartinParr)的严肃喜剧和南·戈尔丁(Nan Goldin)的社会创痕相互激荡;尤金·史密斯(William Eugene Smith)的温情光影和尤金·阿杰特(Eugène Atget)的客观记录静默呼应;杉本博司的时间的形状和安德烈斯·古斯基(AndreasGursky)的上帝之眼联袂探寻人类精神和意志,这些成就和作品都激励着一代代镜头背后的人面对客观世界和人际社会,将所思所想以自己所“选择”的视觉语言记录下来。
现在,设计师、艺术家和电脑工程师在数字信息化的大体系中联成一体,研究新的可行性,技术和艺术的链接从未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和紧密细致。在数字技术的不断推动下,我们可以通过三维扫描,继而通过3D 打印机打印出三维的摄影物件;又或者通过Arduino [1]、Processing [2] 等将物理传感器信息编程视觉演出和艺术装置。物理世界和创意世界的链接正在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变得充满活力,这些通过对物理世界传感而来的新素材,通过将数字信息以声音、3D 打印、视觉化等表现的新形式,必将成为可供艺术家“选择”的新方法。(图8)
更多的可选择、更多的融合,意味着更多的思想交锋,形式、立场对决和风格论战,也意味着批评家、创作者、技术专家和市场都将面对“新选择”的挑战。
 
三、价值判断,去中心化
新型影像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韦氏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将中心权力的功能和权力重新分配到分散化的不同区域主体”[3]。去中心化也是当代互联网的首要社会化特征,从摄影手机和微博微信网络,摄影自身正在发展的——这种从“游离于中心”到最终“去中心”——关系逐步抽空了由占有生产工具(高级相机)和占有市场(工作体系和画廊体系)所形成的隐形的摄影阶级体系的基础。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和移动设备的技术发展催化下,作为基本实现了全民介质化的摄影,再次冲在前面,变成安迪·沃霍尔所预言的“在未来,每个人将成名十五分钟”的最佳成名介质,而沃霍尔预言得以实现的必要要素就是将“成名”去中心化,博客或许是个人成名化的最典型代表;Instagram 作为摄影的个人发布平台,是摄影领域去中心化运动的表现之一。
新型影像体系的去中心化,只是因为当摄影更多地变成个人爱好而非工作,便不再特别需要体系的认同。但是,虽然人们在社交网络中分享新的摄影图像,可以以个人创作的名义规避权威评价,但同时大多数人又继续渴望获得传统艺术体系的认可,认为那是终极的认可目标。所以“去中心化”的体系虽然将中心的核心功能分化,但短期不会影响中心的权威特性,反而更彰显了由传统的艺术阶级体系植根于多年的艺术、学术积累和学术批评所构架起来的中心殿堂的权威性。
因而,至少在当前看来,新型影像体系仍寻求传统影像体系的阐释和支持。但伴随着介质的进一步变化,我们可以预期的是,传统评价体系过于沉重的历史包袱终将伴随着影像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和多样化逐步失去其核心影响力。
多数情况下,权威和令人信服的评级体系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譬如美国成熟而独立的影评人体系对于美国电影行业有相当正面的影响。而影像创作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商业活动,难以推动和形成影评人体系。这种情况下,高校作为影像创作的研究机构,有责任和社会义务来进行影像领域风向、新技术新思潮,以及新兴创作人的分析并构建基于学术研究的评价体系。
正如我们所说,犹如巴别塔的重建,传统上已然分离的视觉艺术各个分支正在数字化的信息环境下重新聚集,显示设备和投影设备替代了纸张来将数字信息转化为物理可见的像素,单一计算设备替代了笔墨纸砚甚至相机和镜头,互联网作为新的展示平台正在吸引更多人的加入。
 
四、物理与虚拟,未来的形式多样性困局
当前,摄影作为第一个完全转型的全民化艺术介质样本,对未来视觉艺术形式的变化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其发展和脉动具有很高的深入研究价值,可以被用于比较研究和预测某个创意领域的未来可能性,继而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和思想进展。
技术推动艺术前进,而艺术引领技术进步。两者的交替行走,如同视觉艺术的两条腿一样缺一不可。技术为我们呈现新的视觉景观,我们或许可以在未来直接拍出像亨利·布列松那样的复杂的瞬间作品,只要从相机里选择即可。计算机会自动计算角度,航拍飞行器会将镜头带到特定的空间位置。有了更高级的光场技术,对焦或许已不再需要;由于有了更高级的CPU 和相机机能,相机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瞬间。通过你的不断筛选,相机会更熟悉你的喜好,越来越智能地帮你拍摄。(图9)
汤姆· 克鲁斯(Tom Cruise) 在电影《遗落战境》(Oblivion )中是一个被无限复制的飞行员。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的完美化带来的并不全是好事,在一个具有“笑脸识别”功能的软件中打开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笑脸照片,一个HDR 模式开启的相机拍出来的都是梦幻场景,还有那些经过美图处理的几乎无法识别的人。我们处在数字摄影的今天,计算机帮助我们一次次成功获得更具传统标准的好照片,当我们享受技术带来的高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尝到逐步失真的苦涩。我们或许再也拍不到那些跑焦、歪斜和光斑的失败的照片(有些遗憾),说起来有些可怕,或许是有一天,我们的完美主义相机程序不允许这么做。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前影像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足以推动视觉艺术的下一步变化,譬如飞行器的发展使得航拍变得更为简单,手持式电子防震动环的轻量化使得更多人可以用手机拍摄出平滑过渡的视频。而如 Freefly 这样的专业平衡装置为视觉影像艺术的进展进一步减轻设备的压力,从而使复杂的场景可以更简单地一气呵成。这些技术层面的发展都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好的素材可能和灵感空间。(图10)
越来越触手可及的高级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完成和实现创意,但无论何时与何种领域,创意的主体仍是人。因而对于任何创作介质而言,多样知识背景的融合,以及更广阔的技术和艺术视野才是创作的动力所在。所以如何把握好在全新技术井喷时代的艺术转向,切实走好艺术引领技术进步的下一步,是当代视觉艺术研究者和教育者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