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适意消夏 ——夏季节气与造物文化

  • Update:2015-08-06
  • 刘晶晶
  • 来源: 2015年第4期
内容摘要
夏季万物盛长而华实,节气时令与农时农事相合的同时,形成具有特色的风物习俗,反映了天时地利所激发的中国人个体和集体的生活智慧。积累至今,传统的夏季节令风物有的已经不存,有的发生变化,有的仍在持续。与之相关的造物、品物皆是生活。对于中国人而言,包含了劳作、收获、休养、娱乐的夏季的理想生活状态,自古便是顺天时、依地利,追求以谦逊、克制、平和的心态,做到知足保和,才能实现适意生活。

  

《尔雅》中对夏季的别称之一是“朱明”,《汉书·礼乐志》有“朱明盛长,敷与万物”的句子,《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都指明夏季万物生长,走向成熟。
节气文化根基为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农事有“三夏说”,即夏收、夏种、夏管。所谓“夏耘”强调的就是农时农事,夏令节气首先与之步步相合。进一步地,天时与地利激发了人类关于造物和生活的智慧,是为“夏养”。本文从夏季节气入手,整理节令风物,梳理这一条脉络上的传统造物文化和品物生活细节。
 
一、农时农事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立夏之后是农忙季节,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早稻也步入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农谚有“立夏三朝遍地锄”之语。“立夏东风雨涟涟”,“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立夏不下,旱到麦罢”,更反映出立夏前后的气温降水情况和征候的重要性,以及人们长期以来对其的重视与关注。《礼记·月令》中有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并派遣官员“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巡行县鄙,命农勉作”。
小满也是基于农事的一个节气。“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南方早稻已抽穗,而农谚有“立夏小满正栽秧”和“秧奔小满谷奔秋”,也告诉我们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江南称下雨为“落雨”,“大落大满、小落小满”的农谚说的就是小满时节的落雨虽然不大,但水稻田已将近盈满。因此“满”字不仅指北方麦粒饱满,又说到南方雨水丰盈。其节气习俗有“祭三车”(水车、牛车、丝车),江南有“小满动三车(水车或田车、纺车或丝车、油车)”[1]。其中水车、牛车直接关系农业的耕种灌溉;油车指冬油菜开花结籽,农家要舂打菜籽榨油;而丝车、纺车则与桑蚕纺织相关,因为小满时值初夏,蚕茧结成,是农家采摘缫丝的时节。《礼记·月令》记录了周天子时“孟夏之月,蚕事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的故事,也在小满前后。
芒种最早出于《周礼》中的文句,“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的解释是“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巴渝地区,有“芒种忙种,碰到亲家不说话”的谚语。古言“种芒种”,水稻是要插秧了。(图1)
相比夏收、夏种,到了小暑,农事重在夏管,因此有农谚“六月六,看谷秀”和“谷秀三场雨,遍地都是米”等,说的就是早禾含秀,预示丰收,不过田间劳作因为天气转热而更加为辛苦。这时已经有早熟的麦子能尝新了,农人在麦收之后可得小小休息。总体来说,田间作物进入稳步生长阶段,为了秋季的丰收,灌溉和管理十分重要。
 
二、祭祀庆典
夏季对应的神祇是炎帝这位传说中遍尝百草、教民垦荒耕作的神农大帝。立夏日,周天子迎夏祭典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祭祀神农,另外一位获得祭祀的是火神祝融。
小满传说为蚕神诞辰,祭祀蚕丝行业祖师便成为小满前后的重要祭典。那时蚕已结茧,小麦、油菜等早春作物俱已黄熟,丰收在望。农民经历上半年的农忙终于可以暂歇,农闲加祈福庆典,伴同聚会社交活动,乃是我国农耕蚕桑文化的特色。清道光七年(1827),江南盛泽丝业公所兴建了先蚕祠(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祠内有戏楼,楼侧设厢楼,台下广场可容万人在小满前后三天观看由丝业公所出资筵请的吉祥大戏,小满日当天更要演戏欢祭蚕神。“据说丝行的祖先,蚕花娘子是其中之一,他们要纪念这蚕花娘子,并且希望蚕花娘子保佑四乡农民所养的蚕有丰满的收成,所以有这种迷信举动。但是他们一半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一半是想盛泽整个的绸市有发展,因为蚕的收成一好,丝业和绸业在经营上比较顺利一点。”[2] 民国人士沈云作《盛湖竹枝词》描述了先蚕庙小满祭祀的盛况:“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只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图2)
五月芒种节,古时要祭饯花神。《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描述了大观园中那一天的活动情形。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尚古风俗,要设摆各色礼物来祭饯花神;说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饯行;还说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众人都要早起。女孩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她们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也有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把这些都用彩线系在树上或花枝上。《葬花吟》也出现在这一日。林黛玉因故错疑宝玉,又遇饯花之期,饯花会上的缤纷热闹更让她“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她掩埋残花落瓣,由不得感花伤己,念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夏至是古人确立的四大重要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一,都有帝王百官出面举行国家级别的祭祀。《周礼》中说:“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贾公彦疏曰:“夏至日,祭地祇,以其阴,故五月一阴生之日,当阴气升而祭之。”“地示”,又作“地祇”,即地神、大地之神;“物鬽(魅)”,百物之神曰“鬽”;“禬”,除也;“凶荒”,即饥荒;“札丧”,即因遭瘟疫而死亡。自古夏至祭祀地神和百物之神以祈求丰收,禳灾避难,免除瘟疫。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说“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3] 方泽是夏至日祭地之处,掘地为方池,贮水以祭,特别做成方形,与“天圆地方”相应。《周礼》记载,在仪式上以不同的舞乐分别祭地示、祀四望、祭山川,它们都是地神,还要用牲血祭社稷、五祀、五岳,非常隆重。关于古时官方祭地的场所,首举北京地坛,虽然现存规模已经远不及当年。夏至日也祭祀祖先,而且和尝新联系了起来。在先秦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关于天子夏至荐新祀祖的记述,《管子·轻重己》说,“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大)宗,其盛于麦。麦者,谷之始也;宗者,族之始也。同族者人(入),殊族者处(止也),皆斋。”祭地和祭祖,都反映出农耕社会的文化特色。
小暑时令的祭典也跟农事有关,古时农家于六月六日这一天祭祀谷神后稷,称“六六福”。
大暑前后,浙江台州湾一带保留着送“大暑船”下海以祭奠海神的习俗,其初衷也有祈求驱病消灾和供奉还愿之意。在船内设有神龛、香案,先由几十个壮汉抬着绕着葭芷一带游行,至椒江边,再到东海。之后是相关的走高跷、舞龙、抬阁等娱乐、庆贺节目,一直持续到中午退潮时。[4]这一祭奠活动定在了农事并不繁忙的时段,跟小满的蚕神祭典有类似之处。(图3)
 
三、品物生活
1. 尝新
入夏之后蔬果次第成熟,中国历来就有的尝新的饮食文化在夏季之初也有丰富的内容。《清嘉录》写道:“蔬果鲜鱼诸品,应候迭出,市人担卖,四时不绝于市,而夏初尤盛,号为卖时新。……后时者,价下二三倍。”书中记载了立夏日要见三新,家设樱桃、青梅、穗麦,供神享先;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蛳、馒头、面筋、芥菜、白笋、咸鸭蛋等品为佐,蚕豆亦于是日尝新。并追加说明《昆新合志》中的立夏日三新是樱桃、青梅、麦蚕窨糕等物,饮烧酒。[5] 立夏所尝的三新也称“三鲜”,有“地三鲜”(蚕豆、苋菜、黄瓜,或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樱桃、枇杷、杏子,或青梅、杏子、樱桃)、“水三鲜”(鲥鱼、鲳鱼、黄鱼,或海螺、河豚、鲥鱼),根据地区有所不同,但都是时令的新鲜果蔬鲜货。
新麦是“三新”之一,显示出节令的农耕文化渊源。明代的《酌中志》不仅提到四月尝樱桃,“以此为是月诸果新味之始”,还说四月二十八日那天“取新麦煮熟,剥去芒壳,磨成细条食之,名曰‘稔转’,以尝此岁五谷新味之始也”。[6]《宋史》中记载了太庙祭祖荐新仪式时孟夏用新麦配彘。[7]《明史》中更列举出宫廷在月朔日荐新品物:四月以樱桃、梅、杏、鲥鱼、雉,五月以新麦、王瓜、桃、李、来禽、子鸡。[8] 民间立夏日有“立夏饭”、“七家茶”[9],既有尝新的内容和意义,还有“魇疰夏之疾”的目的,也是一种亲邻交往。至于称人、立夏蛋的风俗,有典故,而基本都可以看作是祈福与交往的社会性行为。还有尝新的美好者如“驻色酒”,《月令萃编》中说,这是把新李榨汁混入酒中,女子在立夏这天饮用,祈愿容颜美好。[10]
2. 数九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但真正的暑热是从夏至算起。与冬至开始数九一样,从夏至起也数“夏九九”,有很多版本。据说最早的夏九九歌见于宋人陆泳撰著的《吴下田家志》。[11] 湖北老河口市一座禹王庙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也生动反映了盛夏的节奏和生活。[12]
夏至入头九, 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 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清人杜文澜撰著的《古谣谚》里也选有《夏九九歌》。[13]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喫茶如蜜汁(另有冰水甜如蜜/ 冰水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另有争向露天宿/ 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思量盖单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3. 入暑
夏至作为“四时”之一,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起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总称为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夏至日当天的仪式性消暑食物中,冷面最为常见。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就有记载:“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14]《唐六典》提到了唐代凡朝会和燕飨是给九品以上官员提供膳食,在夏天特别加供冷淘。[15]杜甫有一首《槐叶冷淘》详述了一种特别的冷淘,让冷面的消暑清凉中似乎多了些风雅。食用槐叶开始是饥馑时的不得已,后来形成食俗,据说晋人尤喜,称之为世间美味,想必味道不至于太坏。另一方面,阴阳之说认定槐为北方冬季之树,同时在药物学上它确实具有凉降之性,符合夏季吃冷淘解暑降温的要求。道家认为槐是“虚星之精”,十月上巳服槐子可长生,也为这道夏令食品增添了丰富的意味。后世文人还从杜甫诗中寻出“思君”的政治寓意,用来标榜自我精神的高洁。宋代诗人王禹偁的《甘菊冷淘》中,冷淘已经成了“孟春奉斋戒”的敕厨“素飱”,但用的食材是菊,他还专门提到“子美重槐叶,直欲献至尊”。[16]《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记载两京食肆上售卖“银丝冷淘”和“丝鸡淘”,更加普及和亲民。夏至这一天也有食百家饭耐夏的旧俗。
宋朝诗人范大成在《夏至》诗中写道:“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节物京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诗中的“节物”让人自然联想到了“端午”这一个夏季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在夏至之前,但关于二者的渊源关系[17],本文不作讨论,单说时令风物和风俗生活。
端午节别名极多,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解粽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18] 这些不同的名称体现出传统中国文化中五月初五端午节在天地阴阳、万物生息、季节更替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端午”二字据说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烹鹜”应是古俗,而食粽历代沿袭。五月初五天中节,装饰艾虎、蒲剑和五色桃印符,以雄黄涂耳鼻,浴兰汤,在小儿身上系“长命缕”,穿用刺绣虎镇五毒的肚兜(图4),吃五毒饼,以五毒塑形的“五毒饽饽”送友人,等等,都具有浓郁的辟邪意味。同时民间在这一天悬挂天师像和钟馗图,这两位大神仙本职捉鬼,也被请来祛除邪祟、驱疫避瘟。《风俗通义》中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温(瘟),又曰,亦因屈原。”[19] 从中可以看出祭祀屈原的意义是在固有风俗上添加的。端午的祭祀概括来说应该是以龙舟竞渡为主要形式的水上祭祀,如今“端午节”对应的英文翻译一般作“DragonBoat Festival”(龙舟节),又显示出中国传统的龙图腾崇拜的根源。迄今为止,端午祭祀的对象有历史人物屈原、伍子胥、曹娥,据说还包括近代的秋瑾。五月五日又有明显赏心悦目、轻松美好的内容。比如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写明代北京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小闺女们被打扮得“尽态极妍”,出嫁女子亦各归宁,所以叫做“女儿节”;小儿胫上要系五色端午索,男子戴艾叶,妇女画五毒灵符;士人相约携酒果踏青游赏,妇女也结伴外出游玩。[20] 清朝诗人彭蕴章作《幽州土风·吟女儿节》:“女儿节,女儿归,耍青去,送青回。球场纷纷插杨柳,去看击球牵裙走;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谁来艾,装拿衣?女儿娇痴知不知?”点出其时令风物有彩扇、香囊、艾草、夏衣。端午的香囊到后来不仅填充香草药材以求驱疫辟邪,还衍生出六角形的粽子形状,缠彩色丝线以应五行天地阴阳的传统观念。而扇子成为端午风物,传统习俗要更换夏衣,大约也是因为天气明显转热,真正的夏天到了。(图5)
4. 消夏
(1)美食
夏至之后的节气是小暑和大暑,从夏至之后的初伏开始,到入秋后还有末伏,到处暑,暑气方止。《东京梦华录》说:“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包炸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六月的杭州,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干脯、莴苣笋、芥辣瓜儿、义塘甜瓜、卫州白桃、南京金桃、水鹅梨、金杏、小瑶李子、红菱、沙角儿、药木瓜、水木瓜、冰雪、凉水茘枝膏,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悉用银器。沙糖绿豆、水晶皂儿、黄冷团子、鸡头穰、冰云、细料馉饳儿、麻饮鸡皮、细索凉粉、素签成串熟林檎、脂麻团子、江豆碢儿、羊肉小馒头、龟儿沙馅之类。”[21] 其中既有大量诱人的时令消暑瓜果,也有专为因暑热食欲不佳而制作的爽口的水饭、鲜香的炙肉和干脯,还有刺激食欲的芥辣瓜儿,而且几乎用不着细考,凉水茘枝膏、沙糖绿豆、水晶皂儿、黄冷团子、细索凉粉,以及高级到悉用银器盛装的“冰雪”,一定都是冰爽的消夏美食。而见诸于宋代文献的夏季冷饮还有漉梨浆、木瓜汁、卤梅汁、红茶水、椰子酒、姜蜜汁、苦水、紫苏饮、荔枝露水、白醑凉水、梅花酒、金桔团雪泡、沉香水、冰雪冷元子、甘草冰雪凉水、雪泡梅花酒、雪泡豆儿、乳糖真雪等。这些千年以前的美食,比起现在的冷饮毫不逊色,似乎还更加天然健康,名称也清雅可爱。
古时夏季若要享受清凉,最直接有效的、必不可少的自然是冰。南宋杨万里《荔枝歌》说:“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宋时的“冰雪”是否就是单纯的冰雪,意味深长,值得细考。但在《周礼》中早已记述了“凌人掌冰”。凌人负责在冬天斩冰,春季治鉴(冰鉴),夏季颁冰掌事,凿冰窖藏冰,制冰鉴(图6),纳冰备以祭祀。帝王在夏季颁冰赏赐,历朝几乎不断,至清最盛。能够享受冰凉的从帝王、贵族、高官,逐渐到了民间富豪、商人,甚至平民百姓。《云仙杂记》说唐代“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而白居易能够“论筐取之,不复偿价,日日如是”。[22] 宋代民间售卖“冰雪”,“冰雪一窖活一家”,可见冰雪依然价值不菲,但《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还有文字记载了夏季“富家散暑药冰水”[23] 的慈善活动,可见那时冰雪已经不再是“价等金璧”的昂贵之物了。明人李梦阳《冰车行》描述了“万人齐呼冰窖开,大车小车如山来”的规模。到清代,官方仍然在每岁冬至前,工部发银差官伐冰收藏,并由内务府专管,还曾发过冰票,按等级领冰。雍正乾隆二帝也曾经下令取用工部藏冰“设立冰水暑汤,以解行人烦渴”。除去官方,《清嘉录》中记载了“土人置窨冰,街坊担卖,谓之‘凉冰’,或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鲜鱼肆以之护鱼,谓之‘冰鲜’。”蔡云《吴歈》诗云:“初庚梅断忽三庚,九九难消暑气蒸。何事伏天钱好赚,担夫挥汗卖凉冰”,可知当时民间置窨冰担卖的情形。[24]
炎炎夏日冷饮固然痛快,但从中国传统养生来看,热饮能疏导消解暑热并且补气的效应更受重视。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伏日在街上售卖的既有冰水,也有煎熬紫苏叶、藿香叶、甘草等汤,称之为“暑汤”的饮料。[25] 香薷汤也是夏日药汤类饮品,但莲子汤就是地道的甜品了。对于现代人来说,北京城的夏令冷食冷饮很是今人感怀,因为果子干、青杏蜜、煮海棠、玫瑰枣、炒红果、金糕、红果糊子膏、雪花落、酸梅汤不仅美味消暑,还伴随着打冰盏儿和京味儿吆喝,构成了独特的夏季风物,有声有景,有情有味。
(2)宜居
夏日暑热是为天候,传统造物展现出极大的智慧,通过各种方式回避或消解、疏导、散发暑热,让人实现了适意生活。
避暑地、园林、宫殿,是大规模利用自然的绿植、山水或者人工水循环、空气流通,加上冰块,来营造清凉大环境。今天人们也能够亲自体味验证其名实者,至少可以迅速举出承德避暑山庄和颐和园(SummerPalace)的经典例子。而在更古的时代,位高权重者避暑消夏的居所工夫更深。《武林旧事》中说南宋禁中避暑有翠寒堂,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寒瀑飞空,注入十亩大池,室内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大院子里花草数百盆,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再加上纱厨后有伽兰木、真腊龙涎等香珠百斛,以及蔗浆金碗、珍果玉壶,“初不知人间有尘暑也”。[26] 同是帝王,唐代的手笔更大。在大明宫有含凉殿“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那时候更为机巧的是“自雨亭”,据说有域外的技术渊源。拂菻国(东罗马帝国)有自雨亭,而且为唐人所知,“盛暑之节,人厌嚣热,乃引水潜流,上遍于屋宇,机制巧密,人莫之知。观者惟闻屋上泉鸣,俄见四檐飞溜,悬波如瀑,激气成凉风,其巧妙如此。”于是,御史大夫王鉷就在自己太平坊的大宅里造了自雨亭子,据说“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27]
本土传统建筑中有水亭和水阁,是相对开敞的空间,利用自然水体和空气流通来调节温度和湿度,而且人在其中,视野里往往是相宜的夏日风光。刘禹锡就这样描述水亭避暑:“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带有亭阁建筑的山水庭园本身也是夏日代表性的景致。(图7)
雅致高深更进一层者,或直接进山享受天然,而到寺院寻幽则又添一份禅意。唐末的高骈作为武人,也有山亭夏日的悠闲文雅:“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宋代文人梅尧臣于中伏日到妙觉寺,怡然忘归,“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但古语也明言:“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
(3)佳用
频频出现在诗文中的消夏用物有凉席(“玉簟”)和帘(“水晶帘”),引发关于清凉和风的意象与联想。帘和席,奢华者有玉石、水晶、象牙,而更为普及的材料是植物类的竹、草和织物。席有竹席、苇席、蔺草席等,能清凉隔热;帘有竹帘、草帘、苇杆帘、布帘等,有效减少光热进入室内的量,同时通气透风。另外,材质多平易又为人所熟知的暑日良友,还有扇子和“竹夫人”。(图8)
在夏季,扇子的仪仗、遮蔽等功能可以说都需要让位于扇风取凉,不论是从材料上说的羽扇、蒲扇、绢扇、纸扇、象牙扇、香木扇,《尔雅》里还有“以苇曰扇”,还是从形状上说的团扇等平扇,以及折扇,先要“招清风”,才称得上“凉友”。但扇子这类造物也不限于功能,最明显的,是由于文人的介入,尤其是通过题字作画,令其承载了更多的文化艺术。隋唐之后,文人墨客爱把玩扇子,视其为“怀袖雅物”,甚至让扇面发展成为书画的一个独立门类,(图9)只是这样的文雅多少免不了拘束,似乎早先的文人用扇更多旷达惬意。唐人雍裕之《题蒲葵扇》诗云:“倾心曾向日,在手幸摇风。羡尔逢提握,知名自谢公。”诗仙李白《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的潇洒就更令人羡慕了。元代画家刘贯道的《消夏图》具体描绘了古代文人在室内的消夏生活细节。尤其画中实景里有一个三弯腿带束腰的四足小几,上面置冰盘,盘中有冰山和时令水果,直接点明消夏主题。画中文人轻拈拂尘,悠然自得。这里的拂尘略似麈尾,在宋代,拂子既是驱蝇的时令用物,又是增添道气的雅器,与同为手持的扇子相比,魏晋古意更浓。[28](图10)
“竹夫人”今人依然在用。这种物件在清代方浚师的《蕉轩随录》中有明确的解释:编竹如圆枕,空其中,长三四尺,夏月报以卧,可以清暑,名之曰“竹夫人”。[29] 在《红楼梦》里,薛宝钗出过一个谜语,谜底为“竹夫人”,谜面第一句“有眼无珠腹内空”说形状,后面的“荷花出来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说使用的时间,并暗示名称。以上描述跟今日可见的实物一致。但方浚师同时引用了苏东坡的诗句“‘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是送竹几与谢秀才,俗呼竹几曰‘竹夫人’也”,似有扰乱之嫌。唐人陆龟蒙描述一种“竹夹膝”:“截得筼筜冷似龙,翠光横在暑天中”。而清代浙江钱塘县人吴城也有《咏竹夹膝》诗,形容竹夹膝“谁截此君空复空,交纹叠翠何玲珑”,倒是符合方浚师说的“竹夫人”的形态结构,但似乎唐代的“竹夹膝”还应该有另外一种形制。[30] 东坡说的“竹夫人”被同时代的黄庭坚唤作“青奴”[31],我们似乎可以由此感受到这一消夏妙物的情态,还有古时的文人风流。
中国的夏日造物智慧和功夫还集中体现在夏季使用的面料上。首先是丝绸,本身具有柔滑舒适透气的性质,但其中织造得更加轻薄者被特别用来裁制夏服,比如纱和罗。明代宫中的四季穿着时说“自三月初四日至四月初三日穿罗”,“四月初四换穿纱衣,至九月又改穿山甲罗衣”。[32]明代宫廷在入夏以后穿用凉爽的纱衣,因为经纬密度更小,而罗衣在春秋穿着,显然各季节所对应的织物具体情况也应该不同。宋代《天工开物》中明言罗“中空小路以透风凉”,再往前,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记人称“三绝”(机绝、针绝、丝绝)的吴主孙权之妻赵夫人能够“织为罗縠,累月而成,裁为幔,内外视之,飘飘如烟气轻功,而房内自凉”,将罗縠并提,极言轻透,能使“房内自凉”的功效让它无疑十分适用于炎夏。[33] 自战国开始至唐宋、明清,见诸文献也有实物证明纱罗织物品类繁多,根据经纬密度、纹饰情况而面貌各异。而令人惊叹的总是那些轻盈神奇的造物。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形容宋代亳州所出的轻容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着烟雾”。[34] 福州南宋黄升墓中出土了轻盈的纱罗背心,而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是更加古远的西汉时期的造物。古代高级夏服纱罗的穿着效果在《簪花仕女图》中表现得可谓充分。画中的宫廷贵女着曳地罗裙,披薄纱,丰腴白皙的肌肤在纱下隐现。(图11)唐代风气开放,女子可以赤足,肌肤甚至可以裸露,但中国古时传统的衣装基本讲求的是蔽体,夏服面料的功能性和舒适度因而更显得重要。
除去蚕丝,中国历史上用于夏服的纤维还有很多。《天工开物》专门有“夏服”章节,还总结性介绍了苎麻、葛、芭蕉等植物纤维。
大名“夏布”的,是用苎麻织造的平纹布,漂白后为“白纻”、“白纻细布”,苎麻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诗经》中有“东门之地,可以沤苎”,反映了当时的加工方法。麻和桑相对应,很早就成为耕作之外、跟纺织相关的重要农事对象,自古以来就是百姓服用的主要衣料。苎麻布吸湿、散热快,虽然一般比丝绸粗糙,但从成本和品质上来说更适于夏季服用,也可以做得很精细,成为上乘布料,江西夏布曾为贡品。南宋戴复古作《白苎歌》称赞这种优质面料:“雪为纬,玉为经,一织三涤手,织成一片冰。”
《清异录》记载了一种“用纯丝蕉骨相兼捻织”的“醒骨纱”,因其质感凉寒醒骨得名。竹布、芙蓉布则是相对少见的夏服面料。[35]《古今小说》中,赵伯升茶肆遇仁宗的故事里出现了不宜遮寒的“黄草布衫”。[36]《锡金县志》、《开化乡志》记录了道光、咸丰年间无锡乡村生产丝经黄草布,用作夏衣、蚊帐等,大汗而衣不沾身,远胜江西夏布。它还可以充当糊窗的窗纱,甚至被用作灯笼上的罩纱,无怪乎故事里士子作诗哀叹落魄时,关于自己褴褛的黄草布衫,“邻家女子低声问:觅于奴糊隔帛儿?”杜甫的《端午日赐衣》不仅记录了节令日“赐衣”,也描述了夏服“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诗中的“细葛”是用葛根纤维精作的织物。《诗经·葛覃》中的“为絺为绤,服之无斁”句中,“絺”是细葛布,“绤”是粗葛布。明代郑若庸的《玉玦记》里,男主人公王商赴京应试时候,“残暑方归箧扇,新凉乍怯絺衣”,也在说葛布用作夏服,而且确实单薄,入秋新凉就不能继续穿着了。
夏服面料既注重选材和织造,也会在整染工艺方面着力。先说靛蓝花布,用作夏服有非常实用的附加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用蓝草与石灰做成的“蓝淀(靛)”有止血、拔毒、杀虫之功。而以薯莨为染料并经复杂工艺制成的莨绸,其丝劲爽,手感清凉润滑,穿着不粘身,更为宜夏,还有一个美妙的名字“香云纱”,提示其织有“透孔小花”,凉爽透风。[37]
 
结语:适意生活
夏季万物盛长而华实,节气时令与农时农事相合的同时,形成具有特色的风物习俗。夏季的节令风物反映了天时地利所激发的中国人个体和集体的生活智慧。造物、品物皆是生活,在热烈的时节求清雅,在躁动的时节得安闲。早在先秦,《礼记·月令》便说,仲夏之月,“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所以,可以说中国人所想要的理想的夏季生活状态,不论劳作、收获,还是休养、娱乐,自古便是顺天时、依地利的,追求以谦逊、克制、平和的心态,做到知足保和,实现适意的生活。
 
 
注释:
[1](清)顾禄:《清嘉录》,王迈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1999,卷四,“小满动三车”,第88 页。
[2] 于秋:“盛泽的小满戏”,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生活书店,上海,1936,第四编(江苏)第58 页。参考《盛泽小满戏》,盛泽镇人民政府门户网,http://www.shengze.gov.cn/Details/101334.html
[3][14](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夏至”,第23 页。
[4] 顾希佳、陈志超:“从大暑船到渔休节——台州湾渔民信仰民俗嬗变的考察”,《民俗研究》2001.4,第29-53 页。
[5](清)顾禄:《清嘉录》,卷四,“立夏见三新”,第85 页,卷四,“ 卖时新”,第90-91 页。
[6](明)刘若愚:《酌中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卷之二十,“饮食好尚纪略”,第180 页。
[7](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北京,1985。卷一百八,志第六十一·礼十一,“荐新”。
[8](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北京,1974。卷五十一,志第二十七·礼五,“荐新”。
[9](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华书局,上海,1958 年,第二十卷,“熙朝乐事”,第359 页,“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清)顾禄:《清嘉录》卷四,第86 页,“注夏:俗以入夏眠食不服为注夏。凡以魇疰夏之疾者,则于立夏日,取隔岁撑门炭烹茶以饮,茶叶则索诸左右邻舍,谓之七家茶。……”
[10](清)秦嘉谟:《月令粹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1] 参考江玉祥、牛会娟:“夏至阴生景渐催——夏至与伏日的习俗”,《文史杂志》,2014.4,第94-101 页。这篇文章梳理了夏日节俗,列举了不同的夏季九九歌。
[12]“老河口禹王庙发现《夏九九歌》”,汉江传媒网《襄樊日报》,2007.8.22,http://www.hj.cn/html/200708/22/22643008.shtml
[13](清)杜文澜:《古谣谚》,中华书局,北京,1958,卷四十八,“夏至冬至谚”,第618 页。
[15](唐)李林甫等修:《唐六典》,中华书局,北京,1992,第446 页。
[16] 纪永贵:“杜诗《槐叶冷淘》与食槐风俗”,《杜甫研究学刊》,2003.3,第52-55 页。
[17] 参考黄珍:“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端午节俗研究述评”,《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第118-125 页。
[18]《端午节的各种别称》,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dwj/2008-05/28/content_15518598.htm
[19](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北京,1981 年,第607 页。
[20](明)沈榜:《宛署杂记》,古籍出版社,北京,1980,第191 页。
[2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2010,第150 页。
[22](唐)冯贽:《云仙杂记》,中华书局,北京,1985,第43 页。
[23]《西湖老人繁胜录》,中国商业出版社,北京,1982,第11 页。
[24](清)顾禄:《清嘉录》,卷六,“凉冰”,第131 页。
[25](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伏日”,第6 页。
[26](宋)周密:《武林旧事》,李小龙、赵锐评注,中华书局,北京,2007,卷三“禁中纳凉”,第55 页。
[27] 孟晖:“水车·自雨亭·芳尘台”,《紫禁城》第131 期,2005.4,第152-161 页。
[28] 扬之水:“物中看画,刘贯道《消夏图》细读”,《东方早报》,2012-10-29,http://www.dfdaily.com/html/8759/2012/10/29/886702.shtml
[29](清)方浚师:《蕉轩随录》,中华书局,北京,1995,“竹夫人”,第170 页。
[30] 参考白化文:“竹夫人与汤婆子”,《中国文化》,2008.1,第49-53 页。
[31] 黄庭坚《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之一:“秾李四弦风指席,昭华三弄月侵床。我无红袖堪娱夜,政要青奴一味凉。”之二:“青奴元不解梳妆,合在禅斋梦蝶床。公自有人同枕簟,肌肤冰雪助清凉。”
[32](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之十九,“内臣服佩纪略”,第166 页。
[33](东晋)王嘉撰,(南朝·梁)肖绮录:《拾遗记》,齐治平校注,中华书局,北京,1981 年,卷八,第180 页。
[34](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北京,1979,1997 重印,第80 页。
[35] 孟晖:“醒骨纱与芙蓉布”,《三联生活周刊》,2014.6,http://www.lifeweek.com.cn/2014/0626/44642.shtml
[36](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冯梦龙文学全集1》,辽海出版社,沈阳,2002,第十一卷,“赵伯升茶肆遇仁宗”,第172 页。
[37] 参考廖菲、蒋尊国、关宏、廖雪林:“香云纱起源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第58-6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