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冬节藏物——冬季节气与造物文化

  • Update:2015-08-06
  • 张 明
  • 来源: 2015年第4期
内容摘要
进入冬季,一年的农忙将告尾声。在靠天吃饭的农耕文化中,冬日的寒冷肃杀就意味着农事稍歇。本文以冬藏、冬景、冬敬、冬庆四部分,分别对古人冬季中的衣食日用、玩乐消遣、祭天敬祖、团圆相贺几方面习俗进行了叙述。从中可见人们如何在节气的指引下梳理日常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旧日的物质生活条件有限,掌握自然的规律对于更好地生存下去极为重要,在冬季节令习俗与造物中,能够看出古人如何顺应天道,尊重生命,以旺盛的创造力和质朴的生活情趣,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秋收冬藏,进入农历十月,立冬即至。《吕氏春秋》:“立,建始也。”立冬之后,冬季开始,随后天气渐冷,季节更替。冬时的六个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中“冬”“雪”“寒”三字重复出现,可见冬季的特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化中发展出来记录农时所用的朴实岁历,到了冬季,万物静藏,农事活动减少。劳动人民经过辛苦劳作的一整年,进入了休养整憩的阶段。冬季清洁明净的光景,是制作腊味、酿酒的好时机,而冬至和除夕,作为一年到头全家欢聚的时节,被极为隆重地对待。因古时生活条件所限,冬日的冰冷十分难捱。人们以众多充满智慧的造物相助,度过农闲和寒冷时光。

 
一、冬藏——衣食日用
秋天的采摘结束之后,农业活动相对减少,冬日是享受收成与果实的季节,因此岁令节气的活动转为处理和储藏食物。冬日寒冷,正是避寒藏暖的养生之时,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讲究根据时令进补,与大地一起调养生息。进入腊月准备过年之时,全国上下更是忙着制作各种食物,如腊米、腊酒、腊肉、风鱼、脯腊、小吃、糖果等,以大量具有美好寓意的吃食来辞旧迎新。
(1)立冬
冬季气温低,细菌不易繁殖,使用的水及器具均相对容易保持清洁,并可使酒长时间处于低温发酵状态,因此是酿酒最好的季节。“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绍兴便有于立冬之日开酿黄酒的传统习俗,至来年立春为止,这段时间称作“冬酿”。历时久远,已形成稳定的风俗,在开酿当天还会进行祭祀“酒神”的活动。
民间于立冬始进入冬日,立冬日饮酒,也称“暖炉会”。农业活动减少,休闲时光增多,因此饮酒也更为普遍。饮酒活动自然丰富多彩,吟诗唱曲、击鼓行令、听戏观舞等,不一而足。[1]
(2)冬至
“姣耳汤”:姣耳即是饺子的意思,冬至吃饺子是北方最为普遍的习俗,相传源于汉代神医张仲景的“祛寒姣耳汤”。《河南府志》记载医圣于冬日返乡,见乡亲好多耳朵冻烂,心生不忍,于是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物一同炖煮,捞起之后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称作“姣耳汤”。每人发给一碗热汤两只姣耳,治好了不少乡亲的烂耳病。虽然饺子馅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而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一直流传下来。
“圆子”:汤圆是南方流行的冬至节令食物,“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汤圆寓意着 “团圆”、家庭“圆满”。各地的冬至圆子也不尽相同,福建、广东多为糯米粉包赤小豆为馅。江苏苏州地区流行“冬至团”:以糯米粉包裹糖、肉、菜、果仁、豌豆沙或豇豆沙、萝卜丝等,除了供奉祖先外,相互赠送的称作“冬至盘”。在吃食的形式上也有不同的讲究,有些要全家人团团围坐,有些要求入口成对,均为求吉祥顺利。
冬至是古时重要的节日,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节令食物,如“赤豆粥”:在陕西地带流行,冬至日要做赤豆粥来驱鬼辟邪。《荆楚岁时记》所载,传说共工氏有一不肖之子,死后变鬼吓人,但怕赤豆,因此人们煮赤豆粥食用,为将其吓退。“安乐菜”:江苏昆山地区流行,将芋头和栗子与青菜同做,取“安逸快乐”之意。“长线面”:云阳地区流行“ 吃了长线面,一天长一线”,取长久、吉祥安乐之意。
(3)腊八
农历的十二月初八称作“腊八”,也称为腊日、腊节、王侯腊、君王腊,来源于我国传统的腊日祭祀。民间将这一天视为进入年时的开始,因此这一天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腊八节”。
腊八节的最重要活动是吃“腊八粥”。腊八粥在宋代已经出现,当时由寺院施舍,因佛家认为“腊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纪念日,称为“法宝节”,因此以香谷和果实供佛,并散发给信众和穷人,因此也称“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随后慢慢流传开来,到明清时期已不分僧俗,成为腊八节的主要节令食物。[2] 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腊八粥多用糯米、香米、红枣、栗子、花生、桂圆、龙眼、白果、莲子、百合、各类豆子等杂煮,所含内容可谓越多越好。因此也有说法认为腊八粥是穷人到了腊月,只得将仓底锅沿打扫出来的残余米粮豆果一起下锅煮成粥喝,以挨过寒冬。除了祭祀祖先,馈赠亲朋好友,合家品尝以外,在不同的地区也有各异的风俗。有些地区除供佛和祖先外,还要祭祀门户、井灶和园林。有些地区认为腊八粥越早吃越好,五更前食用才能使明年的五谷收成更好。
腊八除了食用腊八粥外,还有其他的习俗,如腌制腊八蒜、做腊八豆腐、腊酒、藏冰等。腊八蒜就是在腊月初八的这天来用醋泡制蒜瓣。“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家家户户在腊八这天以自然手法晒制豆腐。明朝北京在腊八日将凿成方形的冰纳入冰窖中然后封固,称作藏冰。
(4)春节
春节是目前年节中最重要的节日。古时的春节为立春,元旦为每年农历的元月一日即现在的大年初一。如今的除夕指农历每年的十二月三十日,这一年的最后一天,而阳历的一月一日为元旦。虽有所变化,但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从未改变,过了腊八,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制作大量的点心肉类,好在过年期间供奉祖先、家人团聚、招待亲朋。“ 准备过年”与“过年”在整个冬季当中占据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准备过年”中最重要的一项吃食是蒸馒头、年糕。北方多蒸馒头,南方多蒸年糕。京城一带,馒头腊月十五以后就开始蒸,从筛面粉开始就下足了功夫,富人去市面上买光滑漂亮的大馒头,穷人家便自己准备。年糕多为方形,用黍粉和糖做成,分黄白两种,方形称“方头糕”,元宝形称“糕元宝”,还有狭长的“条头糕”是有钱人家赐给仆人的。苏州还有蒸“盘龙馒头”的节俗,面粉制成的巨型盘龙,插满吉祥物,专门用于过年祀神。用于祭祀的除了蒸制的面食,也有插有松柏枝、枣栗、龙眼、香枝等物的米饭。
“过年”中最重要的一项自然是年夜饭,又称团年饭、团圆饭、年更饭、分岁筵等。既然是为了团圆而准备,自是整年里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顿饭,家中大小无论如何也要赶回家一起团圆。据《金陵岁时记》记载,南京人在除夕以酱姜、瓜、胡萝卜、金针菜、木耳、冬笋、白芹、酱油干、百叶、面筋十种,细切成丝,以油炒制,称为“十景菜”。苏州地区用风干的茄蒂杂拌其他果蔬,做成“合家欢”。除此之外,很多平日常用的菜蔬在过年的餐桌上也被做成“安乐菜”、“如意菜”等,以求平安吉祥。
另外,冬季最应季的可说是火锅了,团圆、红火又热闹,不仅在民间流行,还在清代成为宫廷的喜好,在清宫中又称热锅。(图1)
(1)暖手香囊
此处所说的香囊并非以布缝成的端午香囊,而是以金、银、铜、铁等金属制成,用于焚香及取暖的球形香囊,分内外三层。最外层为通体镂空的球形,上下半球以子母扣和合页链接。中层有两个同心圆环,以活轴连接外壁和内层的焚香盂,如此设计可使焚香盂在香囊无论如何转动时都保持水平,内盛烟火和香灰不致于洒漏。(图2)“香囊形制如此,是为着宜于随身携带。它通常置于衣内,特别是袖中,使用它的不仅有上层妇女,还有贵胄,皇帝大约也用。因此,每年腊月(十二月初八),少府监中尚署都要进‘衣香囊’。……唐人也用金属香囊暖手,故少府监中尚署进香囊在腊日”。[3]
(2)铜手炉
铜手炉又称“袖炉”、“手熏”、“火笼”、“捧炉”,与香囊类似,然而取暖的功能更强,在旧时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相传隋唐时期始创,多为铜质,由炉身、炉罩、提梁组成。炉身盛放炭火发热,炉罩上有孔散热,提梁便于携带,还配有拨火勺翻动炭火。壶身多用雕凿和錾刻工艺,造型丰富,兼具坚固和美观。纹饰多用“福禄寿”等表达吉祥寓意,或用“松竹梅”等象征文人品格。(图3)
(3)汤婆子
汤婆子乃是民间家庭在冬日常用的取暖用具,宋代已见,多手工制品,又叫“锡夫人”、“汤捂子”、“汤媪”、“脚婆”、“锡奴”。外形为扁扁的圆壶,有铜、锡、陶瓷等材质,常缝制大小相仿的布袋来防止烫伤。上方开有带螺帽的口,用来注入热水,收到取暖效果。(图4)“汤”,古语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可见在使用时多放置在被窝当中。黄庭坚《戏咏暖足瓶》诗:“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明瞿佑《汤婆》诗:“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
(4)暖凳
暖凳又称“烘桶”、“坐桶”,外观为桶,是火盆与坐凳的结合体,在江西地区常见,充分体现了民间造物的智慧。暖凳顶部为半圆形的座位,上半部呈半圆形屏风状用来支撑顶部座位,下半部保留桶形,桶内装有炭火盆,盆上加有篦形炉罩。桶形结构保障了火盆的稳定,便于散热、放脚,也防止掉入火盆受伤。暖凳的顶部、侧边设置的通风口十分合理,利于炭火燃烧,也使热空气得到最大的利用。(图5)
(5)暖阁
也称纸阁、火阁,指在大房间内隔出一个小间置炉取暖,也泛指设炉取暖的小阁,是宋人越冬的普遍做法,诗人对此多有形容:刘克庄《 冬景》诗:“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南宋释元肇《火阁》:“装折围炉地,方方七尺强。易容元亮膝,难著净名床。省炭功虽小,烧香味较长。晏然宜袖手,免去暴朝阳。”除了其优势所在,甚至描述出了暖阁的做法。[4]
 
二、冬景——玩乐消遣
《数九歌》
冬日寒冷难捱,从入冬起,人们就盼着春天的到来,发明了“数九九”来排遣冬日。冬至日算起,第一个九天为“一九”,第二个九天为“二九”,以此类推,直至“九九”结束,春天就到来了。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九九”之说南北朝时期已有了,然而形成歌谣,约是始于宋盛于明。既然是计算时间的方法,自然要体现随着时间流逝自然界中发生的变化,因此《数九歌》当中的内容均与自然事物的状态有关,而这些状态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气温。[5]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的气温差异极大,因此各地流行的《数九歌》也不相同,具有非常典型的地方特色。典型的有北方《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以及四川《数九歌》:“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6]
《九九消寒图》
除了传唱歌谣,民间还发明了以自制日历的涂写度过寒冬的游戏,即《九九消寒图》。消寒图在宫廷和民间都非常流行,有多种表现形式。
画梅:冬至当天画一枝八十一瓣的素梅,每天涂染一瓣,全部染满春天就来了。这种消寒图最为普遍,出现在各类记载当中。(图6)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毕,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7] 还有一种“画梅”的衍生版本,女性晓起梳妆,由胭脂所染,更为香雅。[8]
填字: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共九字的一句诗,每笔九画,每天着一笔,九九八十一道笔画画完,冬日过去。常用的为:“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繁体为“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图7)另外还有几种:“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幸保幽姿珍重春风面”、“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繁体:“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幸保幽姿珍重春風面”、“雁南飛柳芽茂便是春”)。
填诗:流行于清代宫廷之中的“九九消寒诗图” 更为复杂,葫芦形图案设计(图8),共三十六句,内容从上古“三皇治世”到本朝“大清坐金銮[9]”,每九天四句,将中国历史通俗地与传统冬令节气结合在一起,既消闲娱乐,又丰富历史知识。
圆圈式:也称“画铜钱法”。宣纸上画有九格八十一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不仅为日期计数,还能标注天气情况,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图9)常见于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市井百姓家中,更简便的索性在纸上画九个大方格,每个方格再分九分,于其中注明天况如何。八十一日冬季过去,整个冬季的气候情况一目了然。
虽然冬季的农事活动较少,但正如古话所说“瑞雪兆丰年”,人们早就发现冬季的气候状况与第二年的收成有着极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消寒图上记录的阴晴雨雪,为古时人们提供了原始的气象资料,作为来年耕种的指导。除了文人雅士将染梅填诗作为类似于酒令对联之类的雅兴消遣,简单的画九填九更是普通民间教导孩童进行识字、描画、讲述自然知识和季节更替的最好方法,寓教于乐。
花信
花信,顾名思义是开花的信息,是指应节气而开放的花期。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古时将小寒至谷雨八个节气共一百二十日,分为每节气三候,五日一候,在每候内开花的植物中,选取一种有代表性的,花期准确而稳定的为代表,作为这一候的花信,共二十四种,称“二十四番花信”。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
二十四花信以冬季节气小寒为始,小寒的花信为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的花信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古人充分利用自然界的植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俗可掌握节令,雅则赏花为娱。如梅花、水仙、兰花等都常出现在文人雅士冬日的书房之中。[10]
冰嬉
南方甚少结冰,而北方进入冬季之后,湖面坚硬而光滑,去冰上玩耍是大人孩子都期待的娱乐。冰嬉是我国北方人民喜爱的冬日活动。《宋史·礼志》就记载道:“观花,作冰嬉。”元明时期初见规模,清代大盛,成为宫中流行的众多冰上活动的总称。清高宗《冰嬉赋序》:“国俗有冰嬉者,护膝以芾,牢以韦,或底含双齿,使啮凌而人不踣焉;或荐铁如刀,使践冰而步愈疾焉。”今北京北海漪漾堂,就是乾隆皇帝和后来的慈禧太后观赏冰嬉之处。
最初称作“跑冰”的冰嬉在满族刚入关时甚至作为清宫军事训练的一种形式,有专部负责。随着时间推移,游戏性更强。冰嬉的活动内容除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外,还有杂技、玩球等。《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冰上作蹴鞠之戏,每队数十人,分位而立之。以革为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坠,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 东岩居士在《帝京岁时纪胜补笺》里指出:“冰上蹴鞠,皇帝亦观之,盖尚武也。武备院备侍卫护军人员皆须习此,文人无习此者。”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冰嬉图》[11],描绘了清朝时宫廷冰嬉的盛大场面,许多具体动作从中可见。(图10)
在民间,冰嬉活动花样更多,气氛更加欢乐,堆雪人、挂狮象等参与人数众多。康熙年间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写道:“捷足行看健步纷,寒流趁冻雪花春。铁鞋踏破奔驰甚,悔作银河冰上人。”
 
三、冬敬——祭天敬祖
冬至:大祭
《周礼·春官》:“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冬至日阴阳交替,古时极为重视,在很长一段岁月里,冬至是比过年除夕还重要的节日,冬至前后举国放假,政事和集市均告休息。天子冬至前往郊区祭天,在《礼记》中已有记载:卷二十六《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朝代更迭,首都变换,虽然前去郊天的位置不同,但这种典礼从未间断,向天地祈来年的丰收,是皇室非常重要的大祭。
元明清时期,举行祭拜天地国事大礼的地点在北京南郊的天坛,皇帝携文武百官前往。民初徐珂《清稗类钞·冬至郊天》:“每岁冬至,太常侍预先知照各衙门,皇上亲诣圜丘,举行郊天大祭。前一日,御驾宿斋宫,午夜将事坛上帑幄皆蓝色。执事者衣青衣,王公大臣服貂蟒。坛旁有天灯竿三,高十丈,灯高七尺,内可容人,以为夜间骏奔助祭者之准望。届期,正阳门列肆悬灯彩,上辛常雩亦如是。附近庙宇不准鸣钟擂鼓,亦不准居民施放鞭炮,以昭敬慎。”将祭拜事宜描绘详尽。
冬至日皇帝祭天,民间祭祖,“清明扫墓,冬至祭祖”。与清明节祭祖合称春冬二祭,参加者沐浴更衣,备办饮食,十分虔敬。南方宗族制度兴盛,多前往祠堂祭祀,设香案、摆三牲。北方更多于家中摆设供桌,或前往墓地祭祀。布置供桌需要准备丰富的供礼,而前往墓地则需除草、培土、烧纸、燃香等。因由民间说法“冬至动土,百无禁忌”,因此也常在这天进行移坟或立碑等活动。
小寒:腊祭
据《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称为“腊”月,此月初八正是被称作“腊八”。《隋书·礼仪志》记“腊者,接也”,意为新旧交替。还有说法是“腊”同“猎”,冬日打猎;或是“腊”从“肉”旁,指用肉进行冬祭。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腊月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时节,祭祀的对象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等,无不是祈求平安、健康、丰收和吉祥。
民以食为天,祭祀灶神是民间最朴实的祭祀活动,汉唐时就有腊月祭灶求福的故事。传说在腊月二十三日小年这一天(明朝以前一般在腊月廿四,南方至今沿用),家中主管灶神,俗称灶王爷的神灵将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的情况。人们为了祈愿其多说好话,准备各种祭品糖饼、枣栗、黍糕、胡桃、炒豆等,请他“上天言好,下界降吉”。更有特意准备“灶糖”,希望灶王爷在天上甜言蜜语。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祀灶:坊民刻马形印之为灶马,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农民鬻以焚之灶前,谓为送灶君上天。别具小糖饼,奉灶君。具黑豆寸草宛许为养马具,群一家少长罗拜,即嘱之曰:辛甘臭辣,灶君莫言。至次年初一日,则又具如前,谓为迎新灶。” 大年初一将灶王爷从天上迎回,行祀灶仪式“迎新灶”,接下来的一年里仍旧朝夕相处。
春节:祭祖
春节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既表达感恩怀念之情,督促后辈不要忘本,也寄希望于祖先保佑家族子孙兴旺,后代幸福安康。多在家中设香案,供奉祖先牌位或画像,陈列各色祭品,南北自有不同。水果、干果、糕点、菜、肉,但凡能够想到的上等吃食,均奉给祖先。除夕之夜,家里按长幼之序一一跪拜叩头,上香敬祀。
还有一种燃火的习俗,北方称“烧松盆”,或是“焚松盘”、“岁火”,除夕夜晚用松柏与柴枝在庭院中燃点,意以烟火之气进行祭祀。南方以苏州为例,是在门首将松柴架成齐屋高的井字形,燃点之后火焰越高越吉利,这种习俗源于古代的庭燎、柴祭。
 
四、冬庆——团圆相贺
冬至:贺冬拜冬
徐士宏《吴中竹枝词》说:" 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在冬至这天,人们穿上新衣,相互拜访,赠送礼物。大人给孩子们准备的衣帽鞋袜等,上面装饰有吉祥的图案,希望男孩子们勇敢强壮,而给女孩子们则多赠花鸟。还要带领孩子们宴请教书先生,敬拜孔子牌位,所谓“隆师”和“拜圣”。
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这一现象很早就被古人的天文观测所确认,因此这一天被作为历法之初一年的开始,即“岁”首、新年。我国已知最早的岁时历《夏小正》称为“时有养夜”。在《尚书·尧典》上称为“日短”。民间又称交冬、冬节、亚岁、贺冬节或长至节。汉蔡邕《独断》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既然是新年,就要放假并庆贺,整个民间笼罩在其乐融融的气氛当中,大人小孩玩耍在一处,十分热闹。清代顾禄《清嘉录》卷十一说:“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春节:举家欢聚
春节可谓是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虽并非时令节气,但进入冬季特别是腊月之后,农事活动渐歇,人们几乎全力投入准备过年的活动当中。古时春节为立春节气,民国后改为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过年”,要从腊八开始,持续到元月结束甚至“二月二龙抬头”为止。
在传统习俗中,为了过年而准备的内容数不胜数,打扫房屋、裁剪新衣、制作食物;剪纸、窗花、年画;贴春联、福字、门神、灯笼。除夕夜全家欢聚,敬拜祖先,吃团圆饭,熬夜守岁,燃放爆竹,还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从大年初一开始,相互拜年,祭神祈福,几乎每天都有相应的节俗活动,以及一应禁忌。很多地方正月里不能动刀动剪,因此在整个腊月中,准备接下来月余的日用起居衣食住行,成为漫漫冬季中打发时间的好办法,更何况是怀着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
 
结语
从立冬开始,“水始冰、地始冻”,阴气上升,阳气下降。在一片沉寂和冷清当中,人们依旧找到了顺应自然,平衡进补之法,保证身体的健康;并创造出众多巧妙的造物,发明了许多消遣与娱乐,以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虽然生活环境艰苦,但从冬季节令习俗与造物中,仍能看出古人对天道规律的掌握,对生命的尊重,以及旺盛的创造力与质朴的生活情趣。九九八十一瓣的梅花画过,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注释:
[1](宋)陶穀:《清异录》卷下:唐代大臣裴度“盛冬常以鱼儿酒饮客。其法:用龙脑凝结,刻成小鱼形状,每用沸酒一盏,投一鱼其中”。
[2](明)沈榜:《宛署杂记》:“十二月造腊八粥:宛俗以十二月初八为腊八,杂五谷米并诸果,煮为粥,相馈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3] 尚刚:《唐代工艺美术史》,浙江文艺出版社,杭州,第186-187 页。
[4](宋)王安石《纸暖阁》:“联屏盖樟一寻方,南设钩帘北置床。侧座对敷红絮暖,仰窗分启碧纱凉。毡庐易以梅丞坏,锦幄终于草野妨。楚越藤真自称,每糊因得减书囊。”
[5]《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6] 各地《数九歌》来自百度百科词条:“九九消寒”。
[7](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37 页。
[8] 染梅:(元)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下:“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原注:“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
[9] 具体内容为: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尧汤舜禹传桀事,武王伐纣列国分。二九朔风冷难当,临潼斗宝各逞强,王翦一恕平六国,一统江山秦始皇。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英雄奇遇张忠俭,李渊出现太原城。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岗,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王。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彦辉,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国大清坐金銮。
[10]《红楼梦》中第五十回:“原来这一枝梅花只二尺来高,旁有一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人各称赏。”
[11]《冰嬉图》,绢本设色,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所绘。
 
 
参考文献:
[1](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2](明)刘若愚:《酌中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3](明)沈榜:《宛署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4](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5]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紫禁城出版社,北京,2004。
[6] 王琥等总主编:《中国设计全集》,商务印书馆,北京,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