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地方重塑:活态、活性与活力的非遗社区建设

  • Update:2017-01-10
  • 金江波
  • 来源: 2016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文明复兴的重大工程,也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文化部、教育部开展的“中国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正是面向这一重大课题而推出的重要社会工程。上海美术学院提出“地方重塑”的社区建设理念,即“以活态的传承方式研究非遗课题,以活性的思维模式发展非遗队伍,以活力的运作机制来建设非遗社区”的思路,拓展了学科建设与研培计划融合的边界。也为高校知识系统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如何帮助地方政府转型升级,如何提升社区住民的生活品质,如何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与归属感,提供了可持续探索与发展的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并随人们生活的改变而不断演化和发展。每一次重大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可能导致与过去生活方式相互依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危机。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农耕时代向工业化时代的进阶,城市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日趋下降的社会需求是非遗濒危、传统手工艺生存空间压缩的主要原因。从非遗自身发展来看,文化上缺乏主流意识,思想上缺乏主导意识,人力成本上升,呈现方式陈旧等因素,也使得非遗和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中显得尤其脆弱和边缘化。在人类从工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能够提升以传统生产方式与手工劳作为主要技艺手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如何让非遗成为反映时代发展与文化变迁的精神载体,如何让非遗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文化复兴的重要资源,都是当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课题。
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奠基人与领导者威廉·莫里斯提倡手工技艺,重视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挖掘。他认为,手工做的东西比机器制作的更富有艺术气息。人类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手工艺术,必然蕴含着人类的某些个性,并为人们所接纳。[1]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重要性和现阶段保护状况,非遗传承与复兴不仅迫在眉睫,更成为地方重塑、文化自信的核心领域。地方重塑的目的是通过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建立,带给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使重塑转向自我生长,从而获得长效的复兴之路。[2] 对于非遗来说,重新赋予其生命活力与成长动力,是实现非遗在现代社会复兴的关键。
 
一、以活态的传承方式研究非遗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人类文明的遗产,而且是生活中活态之的资源。它是凝结人类生活智慧、体现人类生活方式衍变的传统文化主体。活态流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特征。非遗文化在千百年传承过程中始终以一种的形态流变着,基于社区的活态文化土壤是非遗生命力得以存续的基本条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和鲜活本质应持续获得尊重。[3]非遗研究是系统性的全局课题,非遗复兴也是文明复兴的大工程。
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挖掘其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价值,增强其文化发展的生命力,发挥传承人的主体作用,是研究工作的主要目标。从系统学角度看,文化的多样性是活态环境的重要特征。研究地域生活方式,研究地区族群生活习性是研究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依据。尊重地域文化特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人群的生活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与传承至今最基本的条件。从社会学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传的人类生活方式的提炼与总和,凝结了生活的智慧,也反映了材料、技艺与生活的共生关系,可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非遗。作为呈现生活智慧的非遗传承与发展,也随着生活方式的演变而不断自我更新与自我演变。在社区移民与人口流动的社会结构变迁中,地域特性、文化风格、生活生产工具及生产力方式也不断融合变革。但其内在的文明属性、文化内涵和信仰方式等非遗的核心要素依旧是社区文明与文化价值的本质特色。这些特色绵延传续主要是由其生命力的主体传承人薪火相传的,故提升传承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助推其紧随时代步伐,积极融入当代文明发展,牢牢把握时代趋势的传承人群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要务。文化部、教育部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应运而生。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研培计划就是着眼于完善传承链条、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的一个新举措。建立科学有效的非遗传承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贯彻《非遗法》,履行《公约》的重要措施。[4]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把握住文化遗产民族性、地域性的本质特征和社区住民们认同的特性,在时代发展的大势下,提倡非遗文化为改变生活理念服务,提倡非遗美学为提升当代生活品质服务,提倡非遗技艺为融入当代生活功用服务,为创作富有当代精神与当代风范的新非遗作品而探索。
2015 11 12 日,由中国文化部、教育部主办,上海美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果洛培训班)在上海美院正式拉开帷幕。来自青海省果洛地区的47 名藏族学员在校园内完成了为期1 个月的课程。(图1-2)果洛非遗班的培训过程正是活态传承方式的一种实践,它既是异地双向文化互惠的过程,又是人才队伍活性互动、情感认同的过程。高校的知识系统及师生们的参与,提升了非遗传承人对作为传承主体价值的信心;校园文化与专业研创力量的介入,为提升非遗传承人的传习能力提供了新的教学平台,使传承人获得更为开阔的研究视野与系统支持,使非遗传承人群更懂得坚持传承发展的意义。而来自不同地区的非遗传人走进校园与青年学子互融交流,又引导师生们关注民间社区,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传统遗产保护与学科建设的互联互补关系,从而形成非遗人才与知识专业队伍跨领域、跨专业研究非遗课题的协同发展、互惠合作的长效机制。非遗走进校园与社区,搭建了多方面的交流平台,为非遗注入时代元素,使非遗走进生活,成为活态的文化生活方式。
 
二、以活性的思维模式发展非遗队伍
后继有人是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前提条件。正如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十五条中指出:国家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时,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6]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依靠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才能得以保护和延续。
现代的非遗传承队伍不应仅仅只有世代相传的非遗传承人或者传统手工艺从业者,而是应该以建立非遗文化自信为核心,构筑文化生态系统,组建一支由非遗传统手工艺者、当代设计师和国际艺术家组成的非遗文化发展团队,三者构成传统文脉、时尚元素、当代创意为一体的相互学习与养成的关系。一方面,将作为地方文脉资源的非遗内涵和精神价值辐射至当代设计师和国际艺术家,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非遗传承和复兴事业里来,通过非遗传承人讲座、非遗课堂、非遗沙龙等方式,让设计师在充分了解非遗技艺的基础上,与传承人携手创作。(图3-4
2015 年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开展的羌绣保护传承项目中,时装设计师秦旭牵手羌绣90 后传承人张居悦,共同创作完成了一套浪漫的黑色法式礼服。张君悦带着村子里的四位从未走出过大山的羌族妇女,以青山蓝天为背景,在羌楼廊前一针一线赶制绣片,成为礼服中最富温度、最具手艺魅力的点睛之笔。秦旭带着这套羌绣礼服与来自中国的时尚设计力量齐聚巴黎,在高级定制圣地Les Suites 进行为期一周的展示,将羌绣带上国际时尚文化舞台。(图5)同年,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创办了国内首期拉丁美洲手工艺创意工作营,引入来自拉丁美洲9 个国家和地区的13 位手工艺大师和匠人,传授富有异域风情特色的手工技艺,交流来自拉丁美洲的非遗传承发展的经验和模式,促进了中国与国际非遗手工艺的对话与交流,为发展中国家的非遗手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复兴提供相互借鉴、协同合作和创新发展的机遇。(图6-7
另一方面,参与工作营活动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带来的创新思维和创意理念丰富了工作营的教学内涵,也成为非遗传承人提升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路径。当美发自自然之时,当美与民众交融之时,并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类生活[7] 让非遗传承人在与专业人士的互动交流中,学会剖析梳理非遗手工艺技艺的美学形态,让艺术的创造力及表现美的能力走进非遗人群的思维空间里,让非遗的技艺更具现代美学的视觉特征,从而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最终成为懂国际文创发展趋势、明创意思维方法方式、辩艺术设计创作规律、知文化传承价值的非遗传承人群。
2016 年,由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领衔打造的莫干山公共艺术创客基地,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如期开展了国际当代艺术家驻地计划、跨界设计师工作营计划、非遗手工创意作坊等系列活动。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研修计划( 竹艺研修班) 一竹一世界国际竹创意设计工作营进驻基地,展开为期1 个月的研修研习行动。(图8)其间,竹艺研修班的非遗手工艺传承人们与来自阿根廷的公共艺术家、荷兰的当代设计师、新西兰的当代艺术家和工作营的师生们等研创力量携手研究,共同创作。几方面的研创力量融合在一起,共同为莫干山地区的传统竹艺类别、手工艺技艺门类等进行梳理,并走访当地的竹扇工艺品厂、竹制品工作坊等传统产制的企业机构,调研企业的发展困惑,分析其产品的竞争力,寻找其问题与对策。本地区竹编传承人宣国维老先生也饶有兴趣地一起参与到研修班的课堂活动里来,进一步传授多年累积的各种竹艺编织技艺。来自全国各地的竹编技师在研修过程中充分交流,取长补短,并与国内外的艺术家、设计师一道发掘莫干山竹文化资源,提升竹文化的技艺创新水平,研创出一系列既具有传统手工技艺元素,又富当代审美情趣,更具时下日用功能特点的竹艺新产品,成为当地竹制工艺品企业拓展市场业务、提升竞争力的产品雏形。竹艺研修班的文创活动,为莫干山地区带来了旅游体验的新内容。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怀着极大的热情纷纷参与到开放式的工作营创作环节,饶有兴趣地体验了作为传统工艺的手艺魅力。研修班的系列开放活动,既丰富了大众体验文化的情感需求,又带来了公共教育的泛化功能,积极地拓展了当地公共文化的新内涵。正是围绕这种地方重塑的理念,在振兴传统工艺的践行中为莫干山地区的旅游业态、文化生态、生活样态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面对时代的大趋势,不再固守世代家族相传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而是用国际范、民族风、当代腔三位一体理念来拓展非遗传承人群的概念,以提升和传播非遗之美作为纽带,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团队与热爱非遗文化和坚守非遗精神的人群汇聚在传承人群周围。用活性的思维来发展一批懂得欣赏非遗之美、乐于表现非遗之美、热心传播非遗之美的非遗团队,让他们成为传承人群的骨干,让非遗走进生活空间,让非遗成为培养民族文化自信、表达当代文化魅力的有生力量。
 
三、以具有活力的运作机制来建设非遗社区
文化生态的健康,既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潜力的重要指标,又是保护地域文化遗产的关键要素。地方重塑不仅是局部的、实时性的地方再造,也是整体的、历时性的地区文化生态工程。在同一社区的社会成员,对其所属文化带有相同的社会价值判断,并具有明确的社区归属感,从而使得自身文化被认同。著名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在全球语境下关注地方习性,必须承认地方文化地理的高度复杂性,准确把握地方的独特性,肯定地方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认同的载体,一方面以艺术的形式表达群体文化的本质;另一方面又以反映趋同性的生活方式为价值体系而形成文化认同。在社区发展进程中,非遗的存续与衍变,就文化学意义而言,正是认同与再生的过程。非遗保护与发展引导公众重新认识及界定自己的社区价值,赋予地方建设以更大的开放性。强调非遗价值的社区环境将产生一种双向机制,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非遗技艺因价值提升的需要,为更大范围的文化认同服务,呈现相应的开放性,融合更广泛的文化多样性的介入而促使社区价值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同时,传统生活中的文化元素和非遗智慧又使文化表现形式及逻辑结构产生碰撞,从而激发了更加具有社会属性和公众意义的艺术新样式,在不断的交融互发中使地方文化和传统艺术更加多元化并产生新的活力。
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现实基础和表现形式,使非遗社区成为精神生活与社区价值观的社会空间。但它又不仅是空间上的,更是时间上的,即把非遗社区建设成为一种整体性、历时性的地区文化保护工程,使社区文明得以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文化认同的社区不是四周有着边界的区域,而是在社会关系和理解的网络中所表达的开放式环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遗社区绝不仅仅是固化的空间或物质载体,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文化生活空间,是推动非遗传承发展的活力源。
非遗社区建设的核心是,让人气激活地方的生活业态营造,制造价值需求;让需求引领传统人居生活方式向生态活力的宜居生活方式转变,从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推力,成为地方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抓住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树立乡贤精神、重塑乡风习俗、营造乡愁文化,把属于地方的文化认同价值资源引入现代生活方式的社会空间里,把设计师、艺术家和地方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认同与精神生活需求有机整合起来,通过现代的传播手段和演绎方式,多方面地呈现和转化,在业态营造和文化创造里面变成新的文化消费内容,是盘活当地非遗资源、使非遗社区焕发新生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用这种协同发展、运营和管理的机制来建设非遗社区,不仅能够让知文化、懂艺术、会手艺、有审美、爱生活的非遗传承人群成为乐享非遗,美学传承的人群,更能让学员们掌握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规律,自觉改进设计,改良制作,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传统工艺的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在遵循非遗自身形式和内涵的基础上,真正从工艺制造走向艺术营造,从技艺传承走向文化塑造。
同时,国内外地域文化资源的协同运作,可将三位一体的研创资源引入非遗工作站平台里来,与当地社区的文化生活、公共体验活动和旅游内容相结合。研创出一批能反映当代生活理念与价值的非遗产品,并推动其走出社区,走上更大的市场舞台,展示与运作其跨界合作的非遗成果。
将属地的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引导研培计划的师生们共同研发出系列学习一门技艺,开发一个体验课程,讲述一个传承人的故事,带动一场社会体验的活动。正是这样的理念,由上海美术学院与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激发市民、企业与政府机构参与手艺体验社区的营造,从而引导大众将消费工艺产品转换为体验技艺魅力、消费技艺文化的过程。短短三天的国际手造博览会吸引带动了城市6 万余次的体验人潮。传统技艺不再是传承人的个人专业技能,而是大众体验文化的主体。让大众对传统工艺之美产生新的认识,形成新的社区和族群的文化形态,提升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的乐趣,促进当地传统手工艺及工艺品企业从加工生产转为自主创造,让属于地域独有的活态生活方式和美学资源,转化为多元文化艺术表达及共享的公共文化资产,让资源整合的搭台唱戏转化为自我有机生长、可持续发展的活力非遗社区。
活力的非遗社区建设,将为非遗传承人群与他们所在的非遗社区提供更完善的生态土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为提升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最大的支持。这既使地方重塑的理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域文化建设提供价值引领,也让当地居民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享有其传统文化成果,更为地域文化弘扬、地区社会转型和地方经济升级带来了新的机制。在这个新机制运作中,地区非遗文化艺术潜力被逐渐激活,以创造性的方式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与生态环境,重塑地域的内在气质和风貌,呈现出更加灵活开放、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非遗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地方重塑文化行动计划。让非遗传承人群与设计师、艺术家及地方原住民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由表及里地渗透到区域的底层,使真正触及地方文化命脉的行动转换为公共空间、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统筹联动、互为共融的先进生产力,从而实现社区文化的价值理想,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和文化自信心。
坚持以活态、活性、活力的理念与宗旨建设非遗社区,建构多元化的非遗传承队伍,消除非遗与当代生活和艺术的界限,从而有效集聚非遗的发展活力,激活非遗的成长动力,使其在当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服务地区发展。未来的非遗社区是将非遗文化走出去、引进来的互动平台,将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研究的实验中心,将是提升文化自信的社会大课堂,真正成为一个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传承创新生态圈。
 
*基金项目:上海市美术学高峰学科建设项目。
注释:
[1] 朱云飞:浅析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01.9
[2] 金江波:地方重塑:非遗传承与乡村复兴,《公共艺术》,2016.2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http://www.crihap.cn/2016-10/31/content_27228556.htm
[4]文化部非遗司负责人就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答记者问,《光明日报》,2016.2.26,第8 版。
[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第三部分,2005.3.26
[6]《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2
[7] [ ] 柳宗悦:《日本手工艺》,张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