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2017年“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主题研讨会

  • Update:2017-09-07
  • 装饰编辑部
  • 来源: 201707
内容摘要
为更好地促进全国各院校之间的有效交流,本次《特别策划》延续前两年毕业设计专题的组织方式,在收集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资料的同时,组织了一场小型研讨会。邀请五所参与院校的专业负责人及一线教师就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组织形式、评价方式、教学理念,以及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等问题深入探讨。研讨会于2017年6月18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主持。
参会教师(以学校发言先后排序):
沈康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许牧川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系主任
龙国跃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教授
黄红春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教师
曾颖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景观设计系教师、副教授
娄永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教授
杨皓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助理、环境设计教学团队负责人
于历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
黄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师、副教授
方晓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装饰》杂志主编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缺席
 
 
·“艺筑集成,思行并重”;强调实践是广美一直以来的传统。我们希望把对现代性的思考、对日常生活的认识,作为学院教育的立场与教学出发点,将思想与动手紧密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回归室内设计,是我们比较明确的主张;同时,我们在教学上注重室内空间的边界和小尺度空间的推敲。室内设计要有物理空间和建筑框架制约,在功能体验方面也要有所限定。
 
沈康: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现有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环艺创建的时间最早,成立于1986年。2010年,我们从设计学院独立出来,成立建筑设计艺术学院,教学体系和具体专业方向随之更加明确。“艺筑集成,思行并重”,是学院的办学思想。
许牧川:环艺是广美的拳头专业,不仅创立时间早,也带动了广东地区整个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实际上,广美设计专业的源头就是环艺。它以前叫“室内设计”,后来专业名称改为“环境艺术设计”。过去,环艺的涵盖很广,室内、建筑、景观都做。现在,我们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偏向室内设计。
近年来,广美环艺专业的教学探索主要体现为“2+2”的专业教学设置,本科4年中有2年是跨专业学习,另外2年分专业教学。跨专业的2年首先在一年级,学生统一学习基础课程。接下来的二年级和三年级以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为主。最后一年毕业设计时又是打通专业。毕设采取工作室制,各专业的教师分散在不同工作室里,每个工作室有教师4到6人。学生自己选择工作室和相应的毕设方向。
沈康:广美环艺专业的定位很清楚,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注重面向市场,并且在室内设计行业很有影响力。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回归室内设计,同时建筑、环艺、景观三个专业采取“2+2”的模式。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建筑和景观专业的本科是艺术生、理科生兼招,学生入学时基础有差异。在一年级时打通专业,也是促进他们进行跨专业的碰撞。到毕业班时的工作室制再打通专业,即环艺专业的学生可以用一件建筑专业的作品作为毕业设计,建筑专业的学生也可以用景观设计作品毕业。除了刚提到的三个专业,我们学院还有装饰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它们在艺术、造型方面的长处,对环艺教学也产生有益影响,这也是“艺筑集成”的内涵之一。“思行并重”是我们希望把对现代性的思考、对日常生活的认识,作为学院教育的立场与教学出发点,将思想与动手紧密结合。
许牧川:环艺专业回归室内设计,是我们比较明确的主张。但同时我们也在思考,现在的室内设计肯定与以往的装饰设计不同,所以我们在教学上注重室内空间的边界性,注重小尺度空间的推敲。另外,室内设计要有物理空间制约,这个建筑框架不能丢;还有功能体验方面的限定,避免过于宽泛。
这是我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表。一年级的课程有设计概论、观察与记录、形式语言、材料与工艺。二、三年级的课程是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八个大设计。它们首先按类型划分,并在内容安排和前后次序上各有侧重。二年级上学期的“小住宅/幼儿园设计”偏向建筑和功能空间;随后的“营造空间设计”注重材料和构造学习,也会让学生接触参数化设计,了解前沿的数字化、技术性的设计方法。二年级下学期涉及餐饮、商业空间,注重陈设和装饰;也要让学生了解品牌与空间关系、消费市场分析等,在这方面形成初步认识。三年级上学期的“办公空间设计”同时训练工程制图规范。因为很多本科生毕业后就要走向社会,参与实际项目。接下来的“会所空间设计”,偏向主题与风格的把握表达——会所离不开主题的设定。三年级下学期的第一门课程是酒店空间设计,主要针对客房。客房的设计集成比较充分,可以训练学生对于节点和细部的推敲。三年级的最后一门课程是“改造与更新”,也是两年专业学习的收尾阶段。要求学生从建筑改造出发,重新梳理流线和功能,一直从外部做到室内,包括室内的业态分布,以及室内空间的设计,尤其注重室内空间的表达。
到了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即工作室制。这对于教师来说有压力,当然也是动力。它的形式是每年在大三学期末时由教师宣讲、介绍课题,学生选择。除了毕业设计,工作室内还会单独安排课程,课程内容对应学校要求。目前我们有五个工作室,分别是城市建筑、媒体空间、技术与创意、艺术造境、室内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工作室的教师都有丰富的市场实践经验,是一个“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学术团队”。
最近几年,室内设计工作室的课题都围绕边界展开,让学生以空间设计为基础,思考、寻找和定义边界,题目取名“界外”。2014、2015年时,我们确定的内容是“品牌+酒店”设计;2016、2017年探讨“知觉+空间”关系;明年的计划是“异筑+自然”。
总结经验与遗憾,我们感到,首先是学生在认知度、理解度和生活体验方面有局限。比如酒店室内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是需要有积累的。但是本科生往往缺乏体验,不容易理解,这是一个教学难点。其次,是毕设时间长度、进度控制和节奏把握的问题,学生容易在前期过于放松,这几乎是各学校、各专业的通病。再有,最终成果的不确定性。最后,是毕业设计成果展示效果的制约。与广美其他学院和专业相比,室内设计专业以展示效果图为主,视觉冲击力较弱。
对于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四年学习的阶段性梳理和总结;对于学校而言,它是教学成果的集中呈现。我们希望学生的毕业设计与二、三年级的课程作业拉开距离。在精力上,毕业设计持续一年,而课程只有六周;在深度上,毕业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验性;在方向上,毕业设计不要过于商业化。通过这一年,学生能够总结自己以前的设计经验,摸索出自己的设计方法,还有树立设计价值观。学生毕业之后在社会上一定会遇到很多不想做但是必须要做的东西。在学校时形成正面价值观,未来在实践过程中心里有底线,是特别重要的。
沈康:总体而言,广美的建筑、环艺和景观三个专业之间的关系是趋向界限模糊。我们在教学中更强调志趣,准确地说,是所关心的问题和工作方法的志趣。还有,怎样从自身条件和背景出发,形成个人特色,扬长避短。今天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被传统建筑学院忽视的问题,如关注内容、运营和个人体验等,恰是美院系统下建筑和环艺专业能够弥补承担的部分,而且也是目前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对于我们学院,第一,要思考的是如何立足于广州地区。强调实践是广美一直以来的传统,在此基础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带动市场与消费的前沿话题。然后,设计协同创新肯定不是形式问题,如何面对社会问题进行全面的回应,是我们第二个层面的思考。继而第三个层面的思考是未来去拥抱那些新的可能。空间有巨大的整合能力,在这个平台上更能探索出新的形式、技术、生活方式等。第四个层面的思考则关于生产和制造。最后,我们会回到艺术本身。实际上,今天的艺术就是对当下社会和环境的批判,美术院校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我们也要从其中汲取营养。公共艺术、行为艺术等新艺术形式的背后,是强大的观念支撑,这些观念对设计同样有价值和影响。
 
 
·“乡土再造、智慧创新、社会服务”,作为专业责任,贯穿于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
·每个学校不应过度强调学科定位。学校自己的特色就是它的定位。
 
龙国跃:每年做毕业设计,环艺都是在整个学院的一个大主题下进行的。四川美术学院今年的毕业设计主题是“原话语”。“原话语”的理念就是立足“腹地智慧”,即着眼于大西部的文化传承创新、大都市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大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大后方的国防重器装备制造。此外,还要针对文化可持续、民生、社会问题等具体话题进行较为深度的分析和解读,产生整体的解决方案,更为有效、有宜、有度的设计实践与经验。进而引发关于设计本体与设计智慧的深层次思考,讨论设计的方法与态度,反思存在的问题,探索特色学科发展路径,建构中国原话语下的可持续设计研创体系。环艺设计的两个方向:景观设计、室内设计,都是在“原话语”这个大框架下进行选题。
今年的展览分为两个大展区:第一个是导师推荐作品展区,即每个导师推荐1-2件本组最好的作品在此展示,是相对比较丰富、很有看点的一个区域。后面是四个主题展区,分为“寻根”“伦常”“问道”“求真”。展区中不分具体专业方向,室内和景观全在里面。第一个推荐展区中的优秀作品,可以引发思考,有利于探讨和逐渐建立起教学目标导向及教学评价的标准。四个主题展区则集中反映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不同角度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的视野以及创新思维。“寻根”,就是立足西部腹地,溯源本土文化,寻找传统营建的智慧;“问道”,是面对当下的严峻生态问题,寻找绿色的设计方法和途径;“求真”,是将科技、人文、艺术相结合,以卓越的想象力面对未来,进行创新设计;“伦常”,则是从伦理的角度,从设计以“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展开设计探讨,比如说针对老年人、针对儿童、针对弱势群体,包括无障碍设计这些话题。实际上,今年“伦常”这部分主要谈的是养老问题。四个展区,对应四个不同的主题,以四种相对独立的面貌呈现出来。
四川美术学院的环艺专业1990年建立,是从工艺美术专业上延伸出来的。学科定位是以创新实践的理念与方法作为价值取向,围绕环境设计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以“乡土再造、智慧创新、社会服务”这三大主题作为专业责任,贯穿于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中,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环境设计专业。
在专业特色上,一是厚基础、大背景。二是立足本土进行创新实践。即在西部,或者说重庆的这个背景下来进行教学实践,构建乡土再造的学术主题、专业优势。三是共享实践教学大平台。四川美院有第一批建立起来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后来又建立了重庆高校艺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还有校企合作平台、国际合作平台等。
在教学模式上,我们也开展工作室的建设,提出“1+1+X”工作室制教学模式。X,是从设计学院整个层面上来说的。第一年是基础通识课程,不分方向。第二年是专业通识课程,开始分班,学生自愿选择进入景观或室内班级。因为环境设计前期的专业通识课程是非常重要的,面广量大,一年内难以完成,所以川美的整个设计学院中只有环艺的专业通识课是一年半时间,大三下学期才开始进工作室,工作室课程和毕业设计课程都在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完成。
环艺专业的四个工作室中,前两个相对偏向景观,第一个是城乡环境与景观设计,第二个是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第三和第四工作室相对偏向室内,第三个是系统化室内设计,第四个是室内空间技术与环境设计。在选工作室的时候,第一轮先是学生选,按照成绩排位,成绩好的先选,成绩不好的后选。而且在大一的时候就向学生事先声明这一点,只有成绩在班上处于前列,才更有可能真正选到最后满意的工作室或导师。我们也鼓励跨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者课程,但这方面还没开始,还在摸索。
在实践教学方面,近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尝试。第一种是实践项目教学,即导入重庆的一些房地产企业,或者景观、室内设计企业的课题。第二种是材料、工艺、技术、练习为主的课程教学。第三种是赴企事业实习基地的实习教学。大四的实习教学主要和学生就业有关。第四是设计调研及田野考察教学。四川美院每个学院大三阶段都会安排一次外出考察,我们今年把它与民居民建的课题相结合进行田野考察,设定了一些很详细的目标。最后是毕业设计及主题性设计中的实践项目教学。
此外,我们还在研究引进国外的优质课程。目前在办3+1联合办学,即有1/3的国外教师、1/3的国外课程要进来。通过课程梳理,发现一些有益的东西,再进行改进,与国际接轨。还有,是加强课程横向与纵向设计,加强不同年级、不同板块的课程教学环节的相互联系,以及前后课程递进关系的安排与衔接,等等。
最后,我们想提出一些可以深入讨论、思考的问题:第一,如何建设完善有特色的教学体系;第二,如何快速更新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第三,如何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变化。
 
黄红春:就学科定位而言,首先我认为,不一定要严格分清楚服务对象是谁:即规定学生毕业后应该从事什么行业。美术院校环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力是非常强的。未来的社会职业和专业在不断变化,也要求学生有不断适应社会职业变化的能力。其次,每个学校自己的特色就是它的定位。比如美术院校背景培养的环艺专业学生,在能够完成功能、空间形态、工艺、材料方面的设计任务的同时,应该拓展挖掘艺术思维。它感知事物的方式、体验方式、观念、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既是我们的强项,也是我们的特色和定位。另外,设计学大背景也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强项,是我们未来学生整合能力的发展渠道。它应对未
来社会变化的灵活性会更大,适应力更强。综合能力人才的需求肯定是未来的趋势。还有,区域特色是学科特色发展的基础,例如我们学院走出来的学生,解决山地地形设计的能力,要高于国内其他地方。用人单位或项目,也会因为这方面的诉求到我们这里找专业设计师,这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特色。未来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目标看得很清楚,有意识地完善一套教学体系,环艺专业的定位就会更明确。
 
 
·设计的评价标准应该是设计能解决什么生活问题。专业仅仅是一件武器、一个媒介,我们应该抓住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面对社会问题,积极回馈,用专业去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设计要以人为中心。
 
曾颖: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共有四个系,建筑、城市、环艺、景观。学生的培养分两批:一批是五年制,一批是四年制。五年制是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四年制是环艺设计和景观设计。目前,四年制学生的第一年是共同的通识课;二年级的时候开始分流,分别进入景观系和环艺系。
景观系的本科毕业班,今年由袁柳军老师和我带,全班分为两个主题:一个是探讨“艺术激活传统”,另一个是“乡村景观实验”。今天很多传统消失,怎样以艺术的方式重回日常?这个主题与袁柳军老师的个人研究兴趣有关系。我带的是“乡村景观实验”主题。乡村景观这些年是热点,但到底乡村有什么问题?于是我们把学生拉到真正的村子——富阳区常安镇横槎村里住了一段时间,以一个真实的村落为出发点展开毕业设计,并且在随后的设计过程中不断回访。
我们整个毕设课程,时间跨度是大四下半年一学期加上半年学期的一半,约21周。以往的毕业设计,美院学生基本上是上半学期什么都不做,最后一个月天天不睡觉,展完了以后人也找不到了......对于这种状态,我们今年严格进行了时间上的调整和安排:第一,我们把毕业设计答辩安排在展览之前;第二,在毕业设计期间进行一次中期评图,中期评审没通过的不能参加毕业设计答辩。最后的结果是,有学生反映今年都没熬过夜。我们挑了几个案例,其中两个是今年建筑学院的金奖作品。第一个
设计以“耕新”为主题,来自袁柳军老师带的“艺术激活传统”小组。“传统”是很宏大的,以学生的年龄和经验难以接触。那么就让学生思考:以你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你看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什么有意思?这组学生选择了位于杭州吴山的老城区十五奎巷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这个社区的居民各个年龄段都有,都在利用坡地地形的高差来种菜,用各种塑料盆、垃圾筒、泡沫盒子种菜,是当地居民利用空地的日常生活方式。学生在与这些居民的交谈中发现,有两件事情能让他们开心地交流:一是跳广场舞,二就是种菜。于是,学生们就探讨了如何在坡地上结合地形进行一些改造;同时在纵向的空间中种植不同的城市绿植,而且是可食、可以直接利用的绿植。在表现方式上,袁老师鼓励他们要发挥美术学院的传统,尽量手绘。
“逍遥游”这个组找到了一个传统的切入点——运河。京杭大运河,尤其是杭州这一段,如今已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虽然杭州市政府投入很大力量进行运河的改造,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创新点,唯一有点特色的观光游览船,但坐的人也不多。这组学生对这个地点非常感兴趣,她们调查了不同时代、在运河上不同的船,对当年的船民也进行了细致地调研,进而提出了“逍遥游”的概念。运河上大多是运沙船,他们对此详细分析,把运沙船改造成为公共景观,既具有漫游的功能,又能够唤起运河的传统。运河上运货有一个特点,不是单条船,而往往是有船队。学生就在这个点上探索和探讨,包括她们最后的表现图,想法很大胆,值得鼓励。
这是我自己带的主题——乡村景观实验。王澍老师提出:重建当代中国的本土建筑学,是我们建筑学院的学术旗帜。所以,“乡村”一直以来是我们的重点。如何从乡村里挖掘,或解读一些传统的智慧,是我们思考的核心问题。这两组学生的主题一是“再生”、二是“溯源”,就是基于乡村的毕设。
选择横槎村为研究和设计对象,一开始,我们没规定要做什么东西,学生自己寻找兴趣点。但前提是挖掘传统智慧,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包括村落的规划、水系的营造等。你又如何解读这些智慧?这是我们当时布置的任务。
横槎村,面临着所有中国乡村同样的时代问题——空心化。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浙江的小五金企业特别有名。当年,这个村的村口就有一片小五金工厂,它们在当年解决了全村的收入问题,但是也带来很大的环境问题——空气、水、土壤污染。经济建设和环境污染是两条曲线,经济提升以后,环境水平就急剧下降。因此在2011年只后,这些工厂全部关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空气和水质得到提升,但土壤仍是一个问题。我们有一组学生就选择“再生”为主题,思考景观设计能不能在这里发挥一些作用,既解决环境污染,也能促进环境改善。
这个设计中的一个切入点就是结合地域特点来讨论,到底种植什么植物才能萃取当地土壤中的这些金属毒素。首先,在植物的选择上,必须适应富阳这个区域的环境特征。其次,这种植物在萃取的过程中怎么生根发芽,如何利用这个治理的动态过程进行设计,而不是强行隔离村
民和自己的土地。学生自己做了实施流程的整体分析过程,从村民的角度思考该怎么样去种植、收割、收获,萃取的东西移到哪里去,来年再怎么种植等。最后,她们找到了芒草。芒草,不仅有萃取、解毒的能力,还有发电的能力,能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芒草的功效、其潜在的经济效益、收购的方法、村民的收入,以及中间商与农民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了一个总体设计。在修复过程中,一是棕地土壤再生,我们希望能够带动农耕文化的再生,重建失落的乡村的传统,自然也就带动了它的经济再生。二是围绕着这个土壤修复整个的准备、收获、工作、交易也会带动有乡村活力的再生。
其间,我们一直在讨论,环境景观除了美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能够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吗?能够振兴乡村吗?这是整个乡村建设中我们一直在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其实也是自己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现在面临的社会发展非常迅速,未来会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设计不仅是对具体形式的追求,更应该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系统性、开放性的思考,即通过与真实生活的接触、对话,来设计某种开放的系统或框架,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评价的标准应该是“设计能解决什么样的生活问题”,经济、文化、美学的问题,等等。以人为中心是重要的。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做事情比纠结这个专业名称更重要。不管是建筑、城市,还是环艺、景观,专业仅仅是一件武器、一个媒介。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代的特征,面对社会问题,积极回馈,用专业去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比如城市看海、水污染、土地污染等,以及未来人们生活方式、生活需求所需要的“设计”的前瞻。我想,“设计”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用专业改善我们的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福祉。环境艺术也好,环境设计也好,这些学科范畴自身也可以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甚至其学科领域本身也可以拓展。研究与关注我们真实的生活、真实的问题才是核心。让我们做了再说吧!
 
 
·我们的环境设计致力于运用整体的、以人为本的以及可持续的方式,创造和促成一种可持续的“生活-空间生态系统”,包括人和环境交互过程中的体验、交流和场所。
·原来环境设计基本都是做“容器”。了解“内容”的目的是要做“容器”。然而实际上,我们对内容的研究是不够的。现在要倒过来,做“容器”去支撑某种“内容”。生活内容决定了所需要的环境。
 
娄永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环境设计与学院的办学理念一致,即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讨论设计的变革。同济有包豪斯的渊源。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时,同济校园里挂着这样一幅条幅:“新建筑是永远进步的建筑,它跟着客观条件而改变,表现着历史的进展,是不容许把建筑停留在某个历史阶段中的。”这句话现在再读起来,也是振聋发聩的。如今,同济仍是敏感地面对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化。我们讨论设计的变,包括设计角色、设计使命、设计对象和设计方法的改变。
2006年底,我担任副系主任,接管环境设计。那时,我推动了对这个专业进行了重新思考。在专业名称上,从原来的“环境艺术设计”改为“环境设计”,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我们的环境设计致力于运用整体的、以人为本的以及可持续的方式,创造和促成一种可持续的“生活-空间生态系统(Life-spaceEcosystem)”,包括人和环境交互过程中的体验、交流和场所。
杨皓:在我们学院的环境设计中,生活方式、交互、关系、体验、传播、空间的社会经济属性等是学科发展的新课题。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设计方法,通过空间设计、场所营造、系统关联等设计,优化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交互关系,应对社会和生活方式变革对环境的新需求。学生在空间建构、品牌体验、场景交互、服务设计、社会创新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是我们教学关注的重点。
我们的环境设计教学培养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可持续创新。包括可持续意识培养;为循环经济而设计,如分享型的空间服务体系;生态节能设计,在工具方法上掌握必要的材料、工艺和技术知识;仿生设计,学习设计方法论及进行实践;以及社会创新和在公共空间中的实践。二是学科交叉。相对于其他专业,“环境”更是一个整合的概念,环境作为一种整合的方法论,不仅是研究空间本身,更是要以人的视角审视环境中的各种关系。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系统的思维能力,从“造物”向
“促成某种状态的系统及其关联性”拓展。过去,由于专业和类型的划分,设计师要解决什么问题已经被定义了。现在,当我们把要解决的问题带入设计生态系统中去考虑时,最后要产出的到底是哪一类产品、哪一种设计策略,在设计开始时并不明确。这也就变成了由问题导向引入设计。因此,也就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背景和技术支持,例如交互原型、开源设计、数字制造等。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自发、快速地学习,跟进新技术,为自己的设计所用。再有是品牌战略和商业模式的意识,这是不可或缺的方面。继而是通过设计介入复杂的社会系统和社会创新实践。三是以人为中心。这其中有环境心理、环境行为,以及对社会交互的理解和认识。以上三个方面,是我们教学的支柱与核心理念。
这是我们的课程体系。大一时也不分专业。进入大二分专业之后,最重要和根本性的改革是把原来以建筑作为环境设计的基础,改成以传达设计作为环境的基础。环境设计的学生不再以制图和构造作为入门。从某个角度讲,这可能是对他们的一种解放。随后的四个学期,分别是环境中的造物、环境中的行为、环境中的交互、环境中的系统。最后一学期是毕业设计。大二第一学期以传达设计作为基础,很重要的是学习个人和空间之
间的关系。这里的传达设计与我们通常的专业认知不同,是研究视觉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人怎样通过视觉要素与空间产生关联,以及图形、符号、语汇如何影响在空间中个人的感知和行为。
大二第二学期“环境中的造物”,其中有形态操作、空间演绎,也会涉及行为尺度和数制建构。从大三开始引入服务活动,从策略的角度理解人在空间里的行为、意图,如何与空间里的事物产生交互,空间中人和人的交互关系,以及环境怎样影响、引导社会交互关系等。大四最后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广泛,差异化很大。我们的目的是培养环境设计领域的创新者,设计驱动的创新者。
娄永琪:与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相比较,环境设计专业的定位一直比较模糊。但如果换个视角,不用现有工作对象划分去界定,而是以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定义环境设计专业,就找到了过去看不到的可能性,随即豁然开朗。
什么是我们的视角和工作方式?我们的环境设计重点聚焦在“关系”,或者“状态”的设计上。如果把我们从原来的针对物质空间,转而研究人和他周边的环境的状态和交互关系,这样的话就会有自己的“学科内核”。那么,设计的是什么东西?环境设计的目标是创造或促成一种生活空间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包括环境、商业和社会层面。从原来物质、实体的设计,拓展到关系设计、交互设计、系统设计、意义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生活方式设计等。所以说,是“致力于通过整合的、以人为本和跨学科的方法,创造和促成一个‘生活空间生态系统’”。
原来环境设计基本都是做“容器”。了解“内容”的目的是要做“容器”。然而实际上,我们对内容的研究是不够的。因此要倒过来,做“容器”去支撑某种“内容”。生活内容决定了所需要的环境。人和周边的关系,根本是“内容(生活方式)”决定的,环境设计应该更多关心内容。现在,生活的内容变了,从内容出发会找出新的需求。这是第一。第二,更多关注对人的研究。我们设计一个系统,而环境设计的切入点是人在系统中的交互。从人的体验出发,来对这个系统的架构提出要求。第三,如果把环境设计理解为思维和工作方式,整合就变得更重要,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发这一类新的方法和工具。第四,在导向性上,原来的设计强调以需求为导向,如果以可持续作为目标,原来很多的准则可能要被重新定义。最后,设计的最终的产出不再是一个结果,而是过程,甚至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包含了物质设计和非物质设计之间综合作用的一种平衡,以及这种平衡因时因势而变的可能性。
综合以上这些方面,个人觉得环境设计是一个特别有前途、有未来可能性,并且亟待变革的领域。
 
 
·艺术院校教环境设计的时候,需要明确它的立足点。社会和整个学科的变化迫使我们做出改变。
·目前环艺系的核心课程分为几类:一是方法;二是理论;三是技术;四是设计。
 
于历战:2012年我们进行了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根据清华大学的整个教学目标做了比较大的调整。2013年秋季学期以后开始实施。
清华大学的课程每十年做一次调整。今年又赶上大学的课程调整,但我们基本保持稳定,只是局部会有变化。学院主要的培养类型是研究型的高端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对应的领域有室内和建筑、环境设计、城市景观等;培养的是在人居环境设计领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程调整,目前课程分为两部分:一是核心课程;二是选修课程。核心课程分为:一是方法;二是理论;三是技术;四是设计。方法是表达、测绘和认知基础等;理论课程是历史、行为、心理、环境理论等;技术就是相关的材料、构造、光、色彩、物理环境等。
这里我重点谈设计类课程。以前设计类课程对于具体的功能类型指向性比较清楚,现在的设计课弱化了具体的功能指向,更倾向方法和理念的研究,这也培养模式所决定的。我们的培养目标更强调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原来技术性较强的课程逐渐被弱化了。设计类课程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一是行为与空间;二是功能与空间;三是产品设施;四是构建;五是场所环境。
选修课一是拓展提升型的,主要针对环艺系本系学生;二是介绍普及型的,主要针对美术学院其他院系的学生,所以这里也有室内方向和景观方向。
从目前正在实施的课表能够看到,一年级的教学主要由基础部负责。第一个学期由基础部统一安排学习,主要是各种构成类或者涉及通识基础的教育。第二学期由系里安排老师上课,内容主要是设计基础。因此,我们学生真正在基础部学习只有半年时间,系里给安排的学习时间是三年半。
环艺系系内的课程安排,二年级理论课程占相当的比例。之后是设计基础类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功能与空间,叫“专业设计1”。设计表达和专业设计放在一起,这也是环艺系一个很大的调整。环艺系以前非常重视设计的表达,主要是以手绘表达为主。现在随着电脑的介入,手绘已经极大弱化,这个课程目前主要是综合表现,更注重表现思维的训练。下半学期的课程,二年级是“专业设计2”,内容是行为和空间。
三年级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上半学期核心的设计课“专业设计3”和“专业设计4”都在这期间完成,主要是建筑与空间、场所与环境;专业设计3和4都偏重景观方向。三年级下半学期一部分是综合训练,一部分是景观,这两部分课程量是相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点选择室内或景观。同时配合材料、环境物理、光和色,这些是辅助性技术课程。
四年级上学期为“专业设计5”和“专业设计6”。“专业设计5”偏重室内方向,“专业设计6”偏重景观方向。环艺系从2013年开始,不再设置景观和室内设计这两个实际的专业方向,但是这些内容都是融在课题里的。我们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在四年级上学期的期末布置题目,主要在四年级下半学期完成。
目前,每学期的最后四周都是选修课,它的目的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通识教育,打破专业界限。清华大学还有第三学期,即小学期,就是在七八月有五周的实践课,也是必修环节。二年级通常的安排是外地专业考察。三年级小学期有两个多年来坚持下来的特色:一是材料营;二是家具实习。
从现有的整个课程的设置来说,我们改变了原来艺术主导的形式,艺术仅作为背景或素养。实际上课和毕业设计时,还是更强调环境设计本身应该具备的要求和内容。近年来,也正是由于环境艺术这个词在目录上没有了,有的时候反而要重新认识它。艺术院校教环境设计的时候,需要明确它的立足点。社会和整个学科的变化迫使我们做出改变。虽然并不是大的、方向性的调整,主要是在课程内的调整。
今年我们改变了毕业设计答辩的环节,安排全体老师共同参加学生的答辩。这样做一是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每个老师都能够评判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们对他们一学期工作的尊重。二是让我们的老师通过答辩了解现在环艺系整体的教学状况。
我们的学生本科毕业以后很大一部分出国留学了。虽然我们认为在教学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与过去相比,我们的学生在国外的适应性很好,几乎马上就能适应国外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法。对毕业生的跟踪或毕业生反馈,有时候能使我们看清自己的培养方式。现在比以前国际化程度更高,视野、价值判断等也是在始终调整和改变的。
黄艳:关于如何具体指导毕业设计和论文,这些年我发现:我们的同学,尤其是艺术背景的同学比较擅长的是做形式;然后毕业设计做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写论文,写论文的时候是比较仓促的。这次我想改变这种方式,从一开始我们就讨论项目的背景,设计理念的解释、设立,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理念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过程我都让他们写下来。这样到了中后期,他们的论文基础性的资料都已经有了。
我们一直在进行课程改革、调整,总在思考:和建筑学院是什么样的关系?到底我们有什么特点?到底我们怎么跟他们区别开?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但我认为在这方面不必太纠结。2009年我到哈佛大学的设计研究生院做访问学者,他们网站首页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突破学科的边界”。现在美国有很多景观设计专业,但是每个学校确实特色不一样。我也在思考专业目录改变的问题,我想我们作为艺术院校确实不能失去“艺术”的特征。
我在指导毕业设计时,首先和学生讨论: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你自己的知识积累、兴趣点在哪里?我们先找自己的优势,不要看现在什么东西比较时尚或比较热门。相反,我们要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对于专业的认识各院校都在深化,不再把形式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是迅速回应社会现实问题。今天我们在课程里所体现出来的设计意识,显然比社会上的普遍认识清醒得多,并且能够在毕业设计的选题里面反映出来。
·设计学科本身强调对现实的呼应,换句话说,并不存在一种理想的设计状态,或者所谓“理想的学科状态”。设计学科很难建立起一种理想的范式,这可能与这个学科强调实践有很大关系。
·现在来讲设计门类的分别,重点的差别应该是载体的差别、技术的差别,在设计意识上不应该有太大的区别。
 
方晓风:无论是触摸边界,还是定义边界,其中的共通之处是大家对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本身的思考。从学科名称上讲,这个概念内涵到底是什么是比较开放的,只可能是每个学院出发点不太一样。此外,
将毕业设计放在一个本科教育的总体框架里来讨论,对毕业设计的一些具体要求,各个学院也不完全一样。的确,对于专业的认识,各院校都在发展,今天大部分院校在谈设计的时候,都已经不会仅仅比较形式的结果,也不会把形式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是会很迅速地回应社会现实问题,比如乡村建设就是很热门的问题。今天我们在课程里所体现出来的设计意识,显然比社会上的普遍模式要清醒得多,院校在这方面应该是走在前面的,并且能够在毕业设计的选题里面反映出来,这是令人高兴的一个现象。
室内设计这个方向目前不太有人做了,似乎是感觉工作量显不出来,而室内设计实际上是环境设计系的命根子。当然,室内如果还是以一种做项目的方式,的确也存在问题,学生也不爱做。所以广州美院的毕业设计教学中有一个很好的示范点,就是在室内设计里代入问题,呈现的结果也是很好的。现在来讲设计门类的分别,重点应该是载体的差别、技术的差别,在设计意识上不应该有太大的区别。
我觉得“设计”这个学科本身就是强调对现实的呼应,换句话说,并不存在一种理想的设计状态,或者所谓“理想的学科状态”。跟其他学科不太一样,设计学科很难建立起一种理想的模板、范式,这可能和这个学科强调实践有很大的关系。从选题上也看得出来,选题背后的地域性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很自然的一个结果。
其实,变革在设计学科中是最容易实现突破的。实事求是地讲,建筑学科的传统太牢固了。所以这里面存在着一种危险,即在它的教育体系下,越来越容易培养出一种技术性人格。我们国家城市建设出了不少问题,我觉得与这是有关系的。反而是在艺术学院背景的设计类专业里,有时候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和响应来得更快、更及时,包括在教学上的调整也更迅速。
某种程度上,其实我们并不希望教学过于体系化。以前特别强调课表的系统性,但这其实很虚妄:一是内容的所谓系统性很难通过课表名称建立起来;二是今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太多元化了。社会是一个更大的资源,我们根本提供不了这么多的东西。所以我个人体会,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时候更重要。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这个问题特别明显。很多学生成果的差异完全体现在对课题本身的热情上,他们自觉自愿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咨询性的东西,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告诉他资源在哪儿,这种形式更重要。
另外,我还想谈一下制图的问题。实际上,平面图的问题不是单纯的绘图能力的问题,而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判断力的训练。因为平面图上会有很多结构关系在图纸交叉,绘制的时候就能够知道它有没有矛盾。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一年级有一个基础课程,就是给一个任务,把一间房子自己测绘下来,用自己的方式把包括门把手这些细节在内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以此来培养学生自己去建立实物与图纸的转换法则。有了这个经验以后,再去制图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而我们现在有时候仅仅让学生学制图,老把制图当作一门专门的技术,并不理解它到底跟做设计有什么关系。如果大的思维方式建立不起来,具体操作时就会出现很多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