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道器合一:谈紫砂壶之创制

  • Update:2017-09-30
  • 章星
  • 来源: 201708
内容摘要
本文从传统的道器合一思想出发,从紫砂制壶理念、材料与工艺、审美形式,以及饮茶文化等对紫砂文化进行全面论述。作者特别强调紫砂艺术的文化性建立在文人的思想和审美意识基础上,它将理与趣有机结合,创造出凸显中国文化精神、体现文人审美与生活方式的特色器具。
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宜兴有着丰厚的文化传统和积淀,尤其在近代,文人与画家辈出。当地文人在书画方面的情趣与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丁蜀镇的制陶文化。自明代中后期出现的紫砂制壶工艺传承至今,一直延续器具的实用至上理念,兼具诗词和书画艺术的特色。紫砂壶成为手工工艺与文化的代表,也成为中国文化与艺术的重要代表。
 
一、传承与创新
紫砂器[1]具有自身材料特征、完善的成型与装饰工艺体系。加之士大夫和文人群体介入,以及引领的赏用之风气,形成独有的陶器艺术形式和审美意趣。
其中,核心器具紫砂壶在五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明万历年[2]时大彬为代表的制壶人不断探索与尝试,形成完整、独特且合理的工艺制作方式;康熙和乾隆年间陈鸣远和惠孟臣为代表的制壶名匠制作的紫砂融入文人思想和生活情趣,发展了紫砂器的艺术表现,品种增加,技艺再提升。至道光年间,陈曼生和之后的梅调鼎将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意识,通过以杨彭年为代表的制壶高手渗入紫砂中,发展了唐宋文人所倡导的饮茶文化,推动紫砂艺术达到高峰。紫砂制壶自明清以来形成发展至今,具有了鲜明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属性。通过精湛而细腻的工艺所呈现的器具造型和纹饰艺术语言,人们可以体会到紫砂为我们带来的生活意趣与精神享受。
从传统经典紫砂壶的生成形态来考察,将文人的审美思想化作物态形式,往往是文人与工匠在制壶上对形态、结构、装饰形式,以及材质和色泽等方面达成共识,在造型、意趣与理念的表现与实用功能方面达到合理的平衡。有时,为达到寓意的精神性,在不牺牲使用功能和结构的前提下,还会在壶体表面进行文字装饰,来表达文人的精神诉求。在装饰上,直接将文人的理念和审美化作书和画的形式表现在紫砂壶之上。这种将形象呈现在器物表面,把书法篆刻和线画以刀刻划和染色形式进行的工艺表现,成为紫砂镌刻的装饰语言,也是文人参与紫砂直接又便捷的方式。晚明以来所开创的紫砂工匠与知名文人在制壶方面的合作,共同将紫砂艺术推向文化和艺术的高峰。
紫砂艺术的延续是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传统制壶人适应时代的生活需求,与文人审美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从工艺到功能、从实用到审美世代发展与传承的结果。因此,今天的制壶人面对完善的紫砂工艺与工具、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成熟的紫砂艺术与文化模式,想要走出一条具有现代审美意蕴的紫砂器具创作之路,有着很大的难度。单凭短时期或几个人,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几十年乃至几代人的努力和推动。紫砂文化要延续,创新是必然的方向,是每一位紫砂人时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创新,实际上就是要在形式与审美等方面异于古人,甚至超越古人。对于制壶人来讲,首先,应该熟练掌握传统紫砂工艺,诸如对紫砂的材料特性、成型方式和烧制工艺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新工艺的试验和新工具的技艺尝试,并有意识地将这些不断融入创作实践之中。其次,要清晰地认识到,艺术创新重要的是观念和思想方面的创新,这也是紫砂艺术发展的根本。在传统文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紫砂与紫砂文化,在今天发生了极大变化。在现代人的思想和审美观念、生活理念和方式下,紫砂艺术应当形成新的形式和面貌,现代制壶人手里的紫砂艺术应该符合今人的审美情趣。这里,要深入研究紫砂创新中不变和要变的是哪些东西。紫砂的文化性和实用性兼具是核心,紫砂艺术的原材料特色和完整的工艺特色是不能改变的,可以演进和改变的是形态。比如,历史上体量与造型这两方面的演变是十分明显的,尤其在紫砂的造型上可以看到各个时期文人的审美趣味。再次,紫砂艺术是思想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制壶人不但要掌握高水平的紫砂工艺和娴熟的技艺,更要具备的是文化修养和不断提高的审美意识。紫砂艺术的实践者,从制壶的工匠身份转向艺术家,从承袭古样和复制走向原创,才能进入“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的创作境界。
因此,紫砂艺术的创新建立在制壶人对传统工艺与文化的理解之上,创新是工艺与技艺之上的提升,更是时代精神的表现。制壶人在创新的道路上,要具有恒心,更要甘于寂寞。如果没有上述的思想准备或文化艺术修养的积累,就没有创新的可能,更无法将创新持续在一生的制壶事业中。
 
二、工艺与艺术
壶的第一属性是其使用功能。紫砂壶是中国陶瓷在历史发展中,针对饮茶而形成的专有器具之一。因此,茶壶的使用功能成为评价紫砂壶首要而基本的标准。无论哪种形态的紫砂壶,其造型与结构的核心是为了实用。紫砂壶的造型,必须满足对茶叶冲泡过程中把的端拿、嘴的流出、壶口与盖对注水和茶叶的取放等的功能需要。从好用到好看是向更高层面的提升,也是紫砂壶能够发展和演进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考虑壶造型变化的形式美感,创造独特的形式语言,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是紫砂艺术的审美标准。
紫砂发展至今,壶的形态千变万化。做出泡茶的紫砂壶不难,难的是成为造型新颖、具备艺术审美价值的壶。我们反对过分追求造型而忽视使用功能,也反对为了过分追求主题意义,造型过于夸张而求得的新颖。我们希望实现功能基础上的形式变化,倡导在功能与审美两者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功能即好用性决定了壶的造型和结构,这会使得紫砂在艺术形式的表现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其形式的发挥空间是极小的,这也是紫砂制壶创新难的原因。
要创作好紫砂壶,创作理念非常重要。可以说理念关乎作品的灵魂,决定紫砂壶的品位。历史上经典的紫砂壶,在使用便利的基础上,有着完美的艺术形式,又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壶的外在形态是视觉形式,需以其端庄的稳重、雅致的纯粹、质朴的愉悦等风格与形象呈现。其所涉及的内涵是传统文化和思想,重要的人伦道德、人生追求、诗情画意等相关命题,其寓教于艺的形式,在饮茶的常态事理中融入文人思想和情感因素。被制壶人和饮茶者所享用时,超越了饮茶解渴的最低层次的需求,而引出诸多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当代的紫砂壶,从历史发展上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恢复延续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工艺和技艺。70年代开始复兴,走上与时代相结合的道路。80年代至21世纪的前十年中,国内与国际良好的经济环境使得紫砂艺术收藏市场一直升温。在经济与市场的驱动下,从业人员增加,其艺术技能和素养均比以往有大幅度的提高,成为制壶的繁荣时期。从创新性和艺术品质来讲,仿制明清和民国时期的经典造型与纹饰的紫砂壶占主要地位。当下诸位大师在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即是证明。而创新作品能够成为经典的寥寥无几,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相比之前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作品缺少独创性,缺少反映这个时代的有深刻立意和新造型的作品。当代著名制壶人顾景舟先生,就十分强调在古人形制基础上的合理创新。复古之风或片面追求壶的外在形式而忽略立意,使得紫砂壶缺乏艺术与文化特性。近来,制壶者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注重壶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内涵。
在当下的紫砂领域,壶的造型与风格呈现出几种倾向:其一,整体风格是传统制式。无论圆壶还是方壶的均造型结构清晰、规矩有度,体现出端正的儒家风范。这类深受传统影响的造型是当代紫砂壶的造型风格,也将是未来延续发展的主流方向。其二,器型同样有着传统制式。如果说,第一类形态突出体现的是传统工艺中表意的造型风格,那么,这类属于象形的,或是“仿生”的造型风格,其形象的来源主要是植物果实的自然有机形态,并将其与壶的功能结合,非正圆的造型与清晰的几何形态有明显区别,既有南瓜、葫芦、桃、西瓜等完整的瓜果形象,也有将梅、松等树木作为壶体,而将藤或干枝巧妙地构成功能性的嘴或把的壶形,还有的将这些自然形态的表面肌理与纹理也用概括的手法构成装饰语言。这种类型的壶有着生动的形象,在模仿自然之物中又融入制壶人的情感与审美,呈现出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的表现观念在元明以来的江南文人绘画中,在玉石雕刻、漆器、木雕、竹雕等工艺美术领域中普遍出现,是一种源于自然的审美与造物观。这些行为成为士大夫文人,尤其隐逸文人所倡导的风尚,凸显文人崇尚的道家的自然意蕴。在今天,这种审美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审美观念。其三,形制吸收传统青铜或金银器物造型。着力在器物的结构和构建上思考,其壶吸收青铜造型中腹肩造型和足等夸张的结构元素,造型直追三代礼器之风。比如在壶的嘴、把、钮等处进行结构化的应用,凸显壶的严谨制式,而在肩腹部位采用装饰效果来表现回形纹或雷纹等青铜器的标志性纹饰,整体上使得紫砂壶具有了庄重的礼器特征,形成紫砂的新风格。前两者是表意与仿生的工艺造型观,第三类强调复杂的造型结构和复杂的组合方式,与此相适应的就是做工的精细,以技艺的绝活来形成特点。其四,在现当代艺术与文化观念下,吸收现代艺术观念和形式,凸显观念意识。这类壶形打破功能在先的原有思维与逻辑,忽略或淡化其使用功能,从纯粹的形式切入,以抽象的审美意识来探索壶的造型可能,丰富紫砂的造型和装饰语言。这些作者将现代的艺术理念用于紫砂中,尝试纯艺术观念下的各种手法,给传统的紫砂带来新的观念。
在紫砂器具上刻画的工艺内容和形象上,传统的书法和小景画为主要方向。这些装饰是以山水场景或花鸟的形象表现,可谓文人的小品。在小小的壶表面用折枝花卉或山石小景来描绘,有宋人小品的高雅与清新,增加了壶的艺术内涵,使得紫砂壶艺与饮茶有机地结合。更为凸显特色的是壶上以书法形式刻画的短语与诗词,从唐宋诗句的摘录到参与制壶的文人的精心撰写,内容包括品茗、修身与诗情画意,以及传统道德精神与人生价值。这些题句的主旨为壶意增添了更传统的儒道释思想与观念,把壶与茶的内在关系,以及饮茶中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完美地呈现出来。其中除了儒家的担当,更多是佛家的释怀和道家的放逸。饮茶这一单纯的生活事理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人精神和价值取向。[4]刻字在传统紫砂器物上是主要表现形式,从壶底部的制壶人的名字,再到壶上的诗句或箴言,几个或几十个字组成了茶与人生。壶之外的大件上,往往会刻整篇古文或佛经。现代紫砂刻字,只重视从书法的审美角度来与紫砂壶结合,往往收到的只是装饰的效果,而没有传统壶上铭文内在而深刻的意义。这是现代紫砂制壶人的弱势,其根源是制壶人仅仅展现制壶的工艺和技艺,其中更为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修养则被忽视。当下紫砂制壶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避免成为只会做壶的工匠或文化人的代工。
紫砂的材料和技艺决定着壶的品质。紫砂的独有性在于其有极强的工艺操作性,从可塑的性质、易于拍打呈片状进而围成器物,到烧制后的单色质地,这些构成地域性极强的工艺特征。我们可以认为,紫砂材料是成就紫砂艺术的先决条件。但重要的是,只有这种材料与紫砂的工艺和工具结合才能成就紫砂器具的精美品质。从紫砂的天然材料属性看,它有着丰富的矿藏和品种,也就是说,紫砂壶的色彩不仅是紫色,而是兼有土黄和土红色等系列材料。[5]这些材料为紫砂器物的创作表现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得紫砂的材质和色泽有了多种多样的变化。自明代以来,完善的工具和工艺已经成为紫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的工具能够折射出工艺的特性,从而更显示出手工紫砂复杂而高超的技艺。从泥凳、木锤的泥料加工到泥凳、搭子、转轮、车规、鳑皮刀、牛角片等系列工具[6],形成至今其他手艺陶或瓷在成型中无法比拟的工具的功能和样式。完整的工具文化折射出手工文明高度发展时期的造物观念。如何通过工具将材料细腻而准确地表达,既有功能性的意义,更具艺术价值。
紫砂的工艺与技艺是衡量紫砂艺术的重要而看得见的标准之一。紫砂是手工制作而成为制陶主体的类型,烧制前后的变化和造型、装饰工艺相比较而言,后两者更能体现手工技艺或印迹的美感。白瓷、青瓷和彩瓷在手工造型后,有了烧制的显著变化,有些还刻意追求烧制的窑变效果。而紫砂的制作是紫砂艺术的主体,做工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把具有艺术性的壶,是制壶人精湛而熟练的制壶技能的展示,是造型和纹饰水平的充分体现。
随着现代审美意识和观念的融入,制壶人的创新成为可能。造型和纹饰的创新,尤其是成型的变化,从技艺层面推动着工具的改良。近几十年来,紫砂工具在材料方面有了许多变化和革新,对制成比较规矩的器物形态颇有帮助,对制壶人制作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缩短了制壶的时间,使得某些工艺和技艺得以普及。这些工具的市场化,大大促进了制壶行业的重要标准的确立,以至于当下全国其他陶瓷产区在各自材质的制壶工艺和工具方面均吸收紫砂工艺的经验[7],紫砂在凸显手工艺术和手工文化方面成为陶瓷的代表。
 
三、文化
紫砂是从实用器具走向审美收藏的艺术品,其器物的文化与精神价值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在紫砂发展历史上,文人和后来学者的评论留下了最为丰富的文献。这些内容为今天我们研究紫砂的演变历程提供了宝贵资料。[8]较为典型的是《茗壶图录》,[9]它充分证明了在紫砂制壶历史中,工匠与文人的关系。从目前的主要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文人对紫砂的钟爱,以至于紫砂制壶从一始创就演绎出与文人相关的传奇故事,且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其思想意识中欲使紫砂自出现即保有与文人的关联。[10]今天故事的真实性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以此确定紫砂的文化身份。
紫砂的文化来自于制壶中,体现在使用上。制壶人的思想与情感,成为显现的艺术形式。在制壶的过程中,材料、工艺、艺术手段等均为艺术形式服务,而艺术形式承载着文化意义,这些直接体现了紫砂壶的品质和品位。比如成为经典的曼生壶,其造型和装饰有着丰富的诗句和画面,其内容表达着人生的追求,充满了儒释道精神和要义,传递着传统的人文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在传统的文人文化中,自宋以来,从书画、居室到用器无不追求以“雅”为特质的器物。至明代,以古为贵更是蔚然成风,对“古器”或“古物”从三代铜器与玉器发展至宋代的陶瓷器。[11]早期的文献中虽然未对紫砂壶进行记载,但是,器的文化在审美和使用方面均有一致性。
紫砂的文化性体现在对材料质朴而沉稳的特性的认识和不断的发掘,这是文人欣赏的重要因素。晚明以来,文人的复古和避世体现在生活中、郊游中、会友雅集中,几个文人席地而坐,在饮茶中进行交流,紫砂壶在这些场景中被十分真实地表现,如陈老莲等同时代画家的作品中;同样,在晚明文人的各种文章中也有描写。在品茗中,茶壶的作用显而易见。紫砂器在清雍正和乾隆朝曾作为贡物被献给帝王,这种质朴而单纯的材质,终究没有得到上层关注。其后又有在京城包银镶玉、包漆而雕、加绘珐琅彩等手法,试图改变其暗淡的素身之体,而使其转向华丽色彩的贵族化,这些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天然的材质在火中烧制,呈现的素雅质地和品性就是少数文人所钟情的,同时期白瓷以及白瓷的衍生品、青花、釉上古彩、粉彩和洋气十足的珐琅彩盛行,而紫砂并未遭到厌弃。江南的部分文人对紫砂非常喜爱,坚持恪守,令其传承至今,也体现出今天紫砂所具有的内在文化精神。
紫砂成型工具不但种类丰富而且数量颇多。制壶人的工艺精神通过紫砂制作工具而彰显,工具已经成为工艺精神的重要载体。掌握各种在成型和装饰中使用的工具是发挥技艺的前提。而娴熟的技艺需要长时间与工具的磨合。工具中有基本成型工具和针对某种造型结构和形式而制作的系列工具。诸如在成型中的泥板拍打、泥片空间围合、造型的整体调整与完善,以及壶盖、钮、把、嘴等构建的成型,到最终黏接组合、细节的深入,至磨光等工艺,制壶人都用不同材质的工具在不同环节或工序来完成。因此,新的造型或装饰就会出现与之配套的工具。对于制壶者来讲,制作工具是制壶的重要环节,工具形态可成为探索紫砂艺术和技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紫砂以外的陶瓷领域的成型工艺中还没有如此多样和系统的工具,而这种符合手工工艺的工具方式传承至今。在新科技和新材料不断涌现的当下,工具随着现代紫砂造型的发展,在传统的工具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紫砂工具的完整性、复杂性、系统性已经成为陶瓷手工工艺的重要代表。这种工艺与工具不仅在影响国内其他产区陶器的制作工艺,其中有些还影响到瓷器的一些工艺。[12]另外,宜兴紫砂工艺早在晚明就漂洋过海传到外国。[13]
晚明周高起的《阳羡茗壶录》《阳羡名陶录》《阳羡砂壶图考》等文献中,都对紫砂艺术的师承谱系进行了比较清晰的梳理。同样,尽管受到将紫砂工艺转变为机械化批量生产的影响,宜兴也曾试图走其他陶瓷产区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日用器具的道路。但是,因紫砂完整的工艺和技艺模式及其定位中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原有的制作方式始终未能被取代。这使得近现代的紫砂工艺保留了完整的师徒技艺传承关系。这种师徒传承的手工模式具有无法替代的魅力。今天看来,丰富的紫砂造型与装饰品种,是充满个性的制壶人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将它延续和发展的结果。这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完整而系统的师徒谱系文化。
紫砂的文化性体现在与茶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上。紫砂壶始终保持良好的泡茶功能,与生活相联系,无论是普通紫砂壶还是名匠制作、名人题刻,始终坚持其实用和好用的原则,这样避免了纯粹作为玩赏,或是由使用而高端化进入无用的境地。紫砂壶始终保持用器的理念,使得它有着持续的生命力,这个理念将成为未来紫砂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茶文化中,自唐代煎茶与宋代点茶方式,至明炒制工艺下的泡茶,陶或瓷一直是饮茶的重要器具。尤其在发挥茶之味和茶之色等需求之下,陶瓷器的材质优于其他材质。这使得很多人最终与紫砂结缘,也使得陶瓷茶具在功能造型、装饰与审美等方面日趋完善。
我们讨论器与道的关系,其前提是器具有可用功能,是与生活相关连的日用之器。道的层面是形而上,以道的意识来关照器,正是文人思想意识和审美经验在紫砂器具的形态和纹饰上的呈现。从器物对使用者的影响上来讲,是人在饮茶时正在接受器物所承载的道的内涵,此时道包含儒家的礼制与仁德的文化。这也是文人真正追求紫砂艺术与文化的深层人文价值。
 
结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春秋以来的士到唐宋后的文人都有着鲜明的人格特征,他们在人生入世或出世阶段形成的审美有别于皇权与贵族阶层,有着自身的文化品格。这些品格均折射在文人的生活之中,呈现在他们所珍爱的书斋或文房空间及其中的物件上。从房屋的格局到室内的家具与陈设,都深深地打上了文人的烙印,有着鲜明的审美风格和赏玩趣味。宋元以来的江南文人,在远离政治核心的富足之地,生活十分讲究。精细而雅致的紫砂壶与金银和玉器的富贵不同,形成了朴雅与内敛的壶艺风格和审美趣味,这种文化和审美气质一直保持到今天。中国艺术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陶瓷艺术的现代化和当代性成为趋势,而紫砂坚持着本土的文化特色,保留着惬意的饮茶方式,反而越来越具有国际性。紫砂的坚守不是固守,而是保留其内在的精神,是立足传统探寻当代紫砂语言,是融合时代的审美与精神于传统的制壶艺术中。我们把紫砂制壶从工艺和技艺上升到纯粹的艺术形态研究,再至形而上的精神层面来审视。这是我与紫砂同仁在设计与创作紫砂器时所遵循的原则,是经过思考达成的共识;同时,还切莫忘记作为壶在泡制上的实用功能,从饮用提升至生活方式和文化行为是紫砂另一方面的重要价值。
艺术的创新是无限的,同样,紫砂壶的创新也是无限的。在持守这份有着文化原生态造物理念和手工劳作方式的遗产中,迎接未来高度发达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一切便利时,我们还想为人类生活留下一种纯粹而简单的生活——饮茶,以此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注释:
[1]紫砂器物,主要指壶和杯盏配系茶具,还有花器、观赏盘、雕塑等类。其制作方式以手工泥板为主,加之贴捏塑和刻划等技法而创制的器物造型形态。其涵盖紫砂材质的主要艺术品种。
[2]从考古资料显示,目前发现最早的完整紫砂壶的出土时间为1965年,出自江苏南京明嘉靖年间太监吴经中的一件完整的紫砂提梁壶。这与明清以来的紫砂文献所记载的始于明代相一致。关于紫砂的起源,有学者根据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宋代龙窑遗址的调查报告提出了宋代起源说。(内容可查阅《中国古代窑址发掘报告》),本人认同紫砂出现在明代中晚期的观点。
[3]紫砂从艺国家级大师(20世纪40年代出生)大多有过高校研修的经历,其省级大师均有在大学进修学习和行业专业培训的经历,也有中专和大学学历的制壶人员。
[4]在晚清文人陈曼生参与设计的一批紫砂壶中,其壶上题文均为自己构撰诗句,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诸如:摹形状物、妙趣横生的“葫芦”壶,题曰“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话”;以箴言警句启迪人生的“却月”壶,刻题铭文“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为我规”;写景抒情、诗情画意的“斗笠”壶,刻题铭文“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不说”。摘自陈茆生:《紫砂典籍题咏铭文鉴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90-93页。
[5]紫砂是紫色陶土的总称,其中以紫色的泥料为主。紫泥品种比较多,烧制后还会形成不同色差的紫色系列。紫砂泥料还包括绿泥、朱泥和团泥几大类。绿泥品种繁多,泥料大致呈灰白色,烧制后为黄灰色,有色泽差异的一系列从浅色到较灰的土黄色。朱泥(红泥),泥料呈灰土黄,烧制后为土红和桔红色。团泥,也称为段泥,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泥料共生而成,品种繁多,泥料呈灰白色,烧制后形成系列灰土黄和浅灰棕色。
[6]制作紫砂的基本工具种类有几十种,按照器物的类型还有一些特殊工具来处理线脚变化、转折结构等。紫砂器种类不同,大小也有差异,因此少者需要几种,多者几十种工具。而且只要有创新的造型,就需要有新的工具出现。
[7]近几年以来,在河南禹州钧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和福建德化等地,瓷制壶在工艺上学习和借鉴宜兴紫砂壶的整口等工艺,从而提升手工壶壶口的严整和密封程度。
[8]文献记载大多从紫砂制壶的起源和发展、选料与制壶流程、名匠与壶的艺术风格和品位等方面论述。同时对其壶的艺术和文化进行解读。
[9]日本收藏家奥兰田,在中国收藏陶瓷,其回国后在明治甲戌年(1874年)编著《茗壶图录》。
[10]紫砂的所有历史文献,均认为紫砂的创始人是去金沙寺读书的书童,以显示其出生有别于一般的民间陶器,赋予其文人的元素和场景。参阅[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清]吴骞:《阳羡名陶录》;[日]奥玄宝:《茗壶图录》;李景康、张虹合编:《阳羡砂壶图考》。高英姿选录:《紫砂名陶典籍》[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11]万历时期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描述:“斋中长桌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榻下滚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觚,或哥窑定瓶一,......”屠隆的《考槃余事》(1590年)中以禅道精神论及文人隐居生活的环境和用器,文房中的大小器具是文人所珍爱的“玩物”。文震亨的《长物志》中也曾论及。
[12]据笔者观察,2000年以来,广西钦州坭兴和云南建水的制陶中,手工制壶方面不仅在造型上吸收了宜兴紫砂的形制,更全盘吸收了宜兴紫砂制壶的工艺和工具。手工艺的交流和传播是历史上陶瓷工艺和技艺提升的重要途径,而今天,在手工文化的发展中,如何看待工艺和工具的直接借鉴或直接采用?交流的意义和目的何在?其实,挖掘自身区域的工艺和技艺是保持特性的重要方式。笔者对于原本存在地域性差异的同类手工艺文化在今天的同质趋向表示担忧。
[13]日本六大古窑中,常滑窑自晚明以来学习宜兴窑的制陶工艺,紫砂是其中重要的陶器品种。
 
参考文献:
[1]景州主编:《宜兴紫砂珍赏》[M],香港:三联书店,1992。
[2]张润生、王建华:《宜兴紫砂》[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
[3]韩其楼主编:《中国紫砂茗壶珍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
[4]徐彬编:《盛世紫砂》[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5]黄福弟编著:《粲雅轩藏壶——紫砂卷》[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
[6]陈茚生:《紫砂典籍题咏铭文鉴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