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泥玩类传统工艺的传承与蜕变

  • Update:2018-01-09
  • 韩明
  • 来源: 201711
内容摘要
河南浚县“泥咕咕”专业村杨玘屯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工艺专业村,以该村为观察视角,考察村落情境中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变迁以及手工艺人的生存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促成杨玘屯泥咕咕以生机勃勃的姿态传承至今的众多因素之中,最为重要的是完整的庙会文化生态系统的存在。年轻艺人选择泥咕咕行业则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做出的策略性选择,在微观视角中,这一群体在艺术创作中所做的调适性创新反映了当下传统工艺传承的生动现实。
浚县泥咕咕是依托当地大伾山庙会而发展传承的一种泥玩类手工艺术品,色彩鲜明,造型古朴,类型多样,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泥咕咕的产地主要集中在浚县城东1公里的伾山街道办的杨玘屯村,该自然村毗邻大伾山庙会,分为东杨玘屯和西杨玘屯两个行政村,泥咕咕艺人主要集中在西杨玘屯。根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及发展研究”要求,笔者于2016年1月29日至31日对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伾山街道杨玘屯村以泥咕咕为主的泥塑[1]工艺进行了调研;对浚县文化馆馆长张福彬,代表性艺人王学峰、宋学海、宋庆春、王红瑞、苏现庆、王学英、陈锡号、刘顺福进行了访谈;走访了蓝田泥作坊、连顺泥作坊、憨刀文化创意园等作坊、企业;采访政府工作人员1人,泥塑艺人14人,泥塑作坊10家,其中雇工泥作坊4家,散户4家;涉及泥塑类型有泥咕咕、泥狮子、泥皮老虎、民俗人物等。重点对该地泥塑工艺的创作规模、工艺方法、发展现状,以及目前艺人从业状况、手艺传承等情况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表1)
 
一、业态变迁与技艺传承
1.业态变迁——从分散到聚合
浚县泥塑的生产组织形式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到聚合的发展过程,且这一趋势仍在发展中。2000年以前,杨玘屯泥咕咕的生产主要以散户为主。20世纪80年代是泥咕咕生产兴盛时期,西杨玘屯村480户居民,70%的家庭在农闲季节以家庭副业的形式从事泥咕咕的生产和销售。每年于秋收之后,泥咕咕生产家庭业户开始取土、捏坯、绘制泥咕咕,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在浚县大伾山春季古庙会上销售,换取收入,维持家计日用。1990年以后,当地砖瓦业、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工作机会多了起来,对于农民来说,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高于在家务农经营泥咕咕副业的收入,杨玘屯从事泥咕咕的农户数量锐减。据泥咕咕艺人王红瑞介绍,目前杨玘屯常年从事泥咕咕制作的公司型作坊有6家,农闲时间制作泥咕咕的家庭作坊不足30家。
公司型专业生产模式已成为行业发展主流趋势。2000年后,王学峰、宋学海、李连顺、宋庆春、宋楷战、宋燕涛等泥塑艺人逐渐适应市场化的大潮,在家庭作坊基础上,成立了公司化运作的泥咕咕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者均为该村泥塑行业的佼佼者,技艺精湛,善于经营,家庭作坊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采取雇工经营的方式生产。这些公司型作坊雇用的工人主要是本村家庭妇女。丈夫大多在县城打工,她们留守在家照顾老人孩子,空闲时间常年在泥塑作坊制作泥咕咕,工资按天计算,每天50元左右,很多雇工能够在泥塑作坊全年工作300天以上。泥塑公司的生产不受农事及销售季节周期影响,多是根据订单数量安排全年生产,销售渠道逐渐多元化,不再依赖大伾山春节庙会。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全国各地旅游景区的生肖泥塑订单数量占据了相当份额,这说明泥咕咕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艺品,已蜕变为超越地域范畴的旅游商品,产品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目前,这种公司化的专业生产模式已逐渐成为浚县泥塑行业的主流业态形式。(表2)
散户式家庭作坊生产模式在逐渐衰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杨玘屯不足30家散户式家庭作坊中,从事泥咕咕制作的艺人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利用冬季农闲制作,依赖春节庙会销售。笔者采访的王学英(70岁)、苏现庆(59岁)、陈锡号(66岁)、刘顺福(65岁)四名民间艺人均属于这个群体,皆生存境遇不佳。王学英属于寡居的老人;苏现庆因工伤,腿部有残疾;陈锡号夫妇在皮料已难以获得的情况下,坚守着皮老虎制作工艺;刘顺福因坚持做不赚钱的泥塑狮子导致离异,他们的下一代都已无一人从事泥咕咕行业。这个群体过去曾经是泥咕咕生产的主流,但随着老一代泥咕咕艺人的离去,这种生产模式也将逐渐消失。
2.技艺传承——从单一到多元
作为一种存在于家庭作坊的传统工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泥咕咕主要以家庭式传承为主,原生家庭的父子相传、母女相传是技艺传承的主流形式。家传的方式,一方面保证技艺和造型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很多家庭作坊在技艺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世代相继的技艺特色。王学峰世家泥咕咕样式丰富,陈锡号世家专精泥皮老虎,宋庆春世家的烛台狮子、刘顺福世家的泥塑狮子也是代代相传的独特技艺。2000年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大环境的转变,杨玘屯村泥咕咕的技艺传承逐渐由单一的家庭式传承模式转向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社会性传承相结合的综合性、多元化传承模式。以2000年以后正式从事泥咕咕行业、拥有泥塑企业的年轻艺人代表王红瑞、宋庆春、宋楷战三人为例,他们的学艺经历不尽相同。
王红瑞是泥咕咕老艺人王蓝田之孙,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学峰之子,他的技艺基础主要来自家庭传承,也有一定的社会性传承因素存在。正式从业之后,他跟随父亲王学峰参加国内外的文化展会,通过同行业之间的交流,技艺水平及创作理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宋庆春跟随父亲学习了烛台狮、活头狮的制作技艺,正式拜师本家叔叔宋学海,学习了泥塑庙宇神像及民俗生活技艺,后来又进入艺术院校学习了素描等造型基础。2015年,宋庆春去禹州学习了钧瓷技艺,希望能够将历史上“五大名窑”的陶瓷技艺应用于泥塑创作。宋楷战、宋燕涛与宋庆春一样,继承家庭手艺的同时,都跟随宋学海学习了泥塑技艺。这些40岁以下的年轻一代泥塑艺人接受信息面广,视野开阔,思路灵活,在继承村落技艺的同时,在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中寻求浚县泥塑技艺的提升与突破,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代表了浚县泥塑工艺的发展趋势。
 
二、造型创新与功能转化
1.原生造型的改进和创新
(1)形体由小到大。原生形态的泥塑造型主要有泥咕咕、战马与骑马人、戏出人物、神话传说人物、活头狮、皮老虎等样式,仅《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浚县泥咕咕卷》就收录了200余种造型。所有造型的泥塑尺寸一般在5厘米至15厘米之间,朴素小巧,在正月庙会上销售,易于携带。20世纪90年代,为了迎合现代人居住空间的装饰需求,泥塑艺人不断将泥咕咕尺寸放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泥咕咕有大中小不同型号,10厘米以下的为小型产品,20厘米左右的为中型产品,30厘米以上的为大型产品。
(2)彩绘图案由粗到细。浚县泥塑主要的艺术特色是黑底彩绘,在干燥的泥坯上以黑色铺底,以红、绿、蓝、黄、白等色绘制图案。泥咕咕、双音哨等程式化造型的装饰图案主要有牡丹、菊花、梅花等纹样。过去泥塑艺人主要农闲时作为副业制作泥咕咕,追求数量与效益,绘制相对粗糙。泥塑生产专业化以后,泥咕咕的绘制往精细化方向发展,艺术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文革”前的泥咕咕相比,现在的泥咕咕色彩如此明丽,主要得益于绘制颜料的改进。原来绘制泥咕咕的黑色颜料主要是黑色锅底灰与动物皮胶混合熬制而成,颗粒粗,易脱落。为了增加色彩的光泽感,泥咕咕艺人在调制颜料时还一度采用蛋黄调色,松香罩色,装饰效果仍显粗糙;后来,采用广告色与清漆罩色,上色效果才有了一定的改善。2000年以后,泥咕咕的绘制逐渐采用丙烯颜料,色彩的饱和度大大提高,彩绘效果更为鲜艳明快。
2.泥塑功能转化和审美转向
(1)功能由儿童泥玩向生活装饰品转化。杨玘屯泥塑过去是在庙会上作为儿童玩具销售的泥玩、耍货。浚县泥塑即因泥咕咕而闻名,面向儿童娱玩设计的哨音结构是泥咕咕成为“咕咕”的关键性因素。咕咕技艺口诀“不怕没人要,就怕咕咕不会叫。不怕咕咕小,只要叫声巧”,以及销售口诀“咕咕响,不过晌”,说的都是哨音是评判一个咕咕好坏的重要标准,这在本质上体现了泥咕咕的耍货性质。泥咕咕行业中,关于咕咕造型的大小有“咕咕小,叫声巧;咕咕大,小孩怕”的说法,大型泥咕咕类产品的出现,说明泥咕咕逐渐向生活装饰品转化,其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杨玘屯泥塑的发展而言,创新泥塑类型百态泥猴、装饰挂件等被市场认可与接受,说明由泥玩转向生活装饰品已成为一种趋势性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哨音结构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仍会作为杨玘屯泥塑的重要特点而存在。泥塑艺人王红瑞2015年与河南省博物院合作开发的“鸮尊”咕咕文物衍生品,以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晚期青铜器“鸮尊”为原型,形象卡通化处理后,增加了“咕咕”哨音功能,成为市场上一款受欢迎的商品。这一创新产品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哨音结构对于杨玘屯泥塑的标志性意义。
(2)审美取向由传统风格走向现代趣味。杨玘屯泥塑的功能转化带来了审美取向与表现题材的变化。原生形态的泥咕咕中,泥咕咕、骑马人是浚县泥塑的代表性品类,前者与民俗信仰和庙会“拴娃娃”习俗有关;后者则与隋代驻扎在黎阳仓的瓦岗军传说有关,均是基于地域性历史及民俗文化观念的物化形态,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特色。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庙会上主流的泥塑产品以泥咕咕、五彩马等视觉效果好、装饰性强的产品题材为主,中小尺寸咕咕最受欢迎,人物类泥塑题材已经十分少见。在公司型经营的泥塑作坊中,来自外地客商的大批量订单主要是大型泥咕咕、泥塑生肖、企鹅等卡通造型类题材,在艺术风格上向“卡通风”“萌文化”等大众美学趣味靠拢。宋学海、宋楷战、宋庆春等用泥塑形式记录民俗生活的作品则主要以精品或者限量版的形式面向收藏者群体。造成泥咕咕题材与造型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正是当代人审美趣味的变化。
 
三、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
1.发展条件
(1)地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浚县是国务院认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原生形态的杨玘屯泥咕咕艺术的发展根植于大伾山古庙会以及地方历史传说。正月古庙会的时间为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其间会举办民间自发组织的丰富多彩的社火活动。赶庙会的民众多以朝山祭神或祈子求福为目的。童谣“给俺几个咕咕鸡儿,保您生子又生孙儿”,说明了泥咕咕在地域文化传统中不仅仅作为泥玩而存在,也具有祈求子孙繁衍的象征内涵。在大大小小的摊位上销售的泥咕咕是庙会上的“灵物”,承载了生子的祝愿。浚县地处中原腹地,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了泥咕咕独特的文化价值。《诗经·商颂·玄鸟》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着泥咕咕黑底彩绘的艺术特色,为人们探寻解读斑鸠、燕子等鸟类造型泥咕咕的起源与文化内涵增添了想象的空间。同样,在当地广为流传的隋末瓦岗军传说则为泥咕咕中大量的骑马人及战马造型提供了解释的视角。由于“杨玘屯泥咕咕”这一地方文化品牌产地优势存在,泥咕咕生产与销售地主要集中在杨玘屯村,县城内除大伾山景区之外,无一家销售泥咕咕的店面。在300名从业人员中,杨玘屯以外从事泥咕咕制作的也只有柴秀建一人。
(2)非遗保护等国家政策引导作用显现。浚县泥塑(泥咕咕)是文化部2003年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后,于2006年正式认定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方政府每年正月初九至十三在正月古庙会期间举办全国性的民俗文化节,在大伾山名胜区伾浮路进行非遗项目展演活动,到2016年已经连续举办八届。文化节期间会举办泥塑创作大赛,参赛者既有来自外地的泥塑艺人,也有杨玘屯的泥咕咕艺人,赛事交流活动开拓了泥咕咕艺人的创作视野。此外,泥咕咕也是文化节上的主流产品。据统计,2016年民间文化节140个标准摊位名单中,泥咕咕的摊位占了24个,比例接近20%。在国家非遗保护政策的引导下,地方文化部门的重视与媒体舆论报道增加了泥咕咕的社会关注度,也提升了从业艺人对本行业的自豪感。泥咕咕艺人宋学海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入选河南省2015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国家还财政拨款10万元,用于资助建设艺人工作室和泥塑传承人培训基地。
(3)泥塑艺人行业认同与自我认同度较高。由于浚县泥咕咕作为地方文化品牌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知名度较高,本地泥塑艺人的行业认同度也较高。这主要表现在杨玘屯村民在职业选择上对于泥咕咕行业的认可。杨玘屯第一代外出打工者刘顺福以及年轻一代外出打工者王红瑞、宋庆春都有多种行业的从业经历,他们在经过比较之后,仍然选择泥塑行业作为自己的存身立命之本。目前浚县泥咕咕80后艺人人数为4人,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这与潮州大吴泥塑、高密泥叫虎、淮阳泥泥狗等全国泥玩行业鲜见80后年轻艺人形成鲜明对比。在艺人的身份认同方面,有一定数量的泥咕咕艺人对个人职业生涯有较高的自我期待。根据课题组所提供的“农民”“手艺人”“艺术家”三种身份类型设问的选择,刘顺福、宋学海、宋庆春的答案倾向于“艺术家”的身份定位。调查结果充分说明,泥咕咕艺人超越了基本的维持生计的需求,有了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这种创作主体对个人从艺生涯较高的自我期待是泥咕咕艺术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因。
2.制约因素
杨玘屯泥咕咕艺术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限制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少专业化的展示传播空间。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原生泥咕咕类型主要是指带有“咕咕”哨音构造的斑鸠、燕子、战马、骑马人、戏出人物等泥塑品种,形象地反映了地域文化的特质。倪宝诚、程建军等民俗学者已经出版了很多成果,媒体也在传播泥咕咕文化方面进行了很多报道,但在浚县县城以及生产的集中地都没有建设专业性的展示空间来传播泥咕咕艺术。浚县文化馆设有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但限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陈设手段相对简陋,泥咕咕也没有作为一个单项陈列,更谈不上专业化展示的研究性陈设。在杨玘屯村口泥塑艺人宋楷战建设的憨刀文化创意园博物馆,以销售为目的,仅有少量的展柜展出了个人收藏的为数不多的泥咕咕藏品。宋学海、王学峰与企业家合作建设的泥咕咕博物馆也因企业经营不善被债权人收回。
(2)年轻艺人传承泥咕咕文化自觉意识不足。年轻一代泥咕咕艺人,大多数仅有初中以下学历,整体上欠缺文化素养以及美术专业基本功,难以深刻理解和把握泥咕咕作为非遗项目的核心价值,在市场博弈中迫于生存压力,将产品创新的着力点放在生肖、卡通、民俗人物等大众化产品上,忽略了基于原生形态泥咕咕造型的创新。尽管王学峰等老一代泥咕咕艺人恪尽职守,传承着传统泥咕咕样式,但是在李连顺、王红瑞、宋庆春、宋楷战等人的创新泥塑产品中,泥咕咕的核心意涵与技艺特征正在逐渐淡化,转向现代泥塑方向发展,失去了鲜明的地域性民间艺术的内涵与特色。
(3)规模作坊发展空间受限。目前杨玘屯规模化的泥塑作坊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是单个作坊的生产能力仍然无力承担较大批量的订单。王学峰在宁波参加展会时,曾与客商签订了总价100万的泥咕咕外贸订单意向,但是客户到产地考察时看到村中分散的家庭作坊生产状况后,因担心杨玘屯艺人不能按时、按标准完成订单任务而放弃。王学峰曾向政府建议,在杨玘屯划拨一块土地,把杨玘屯的泥塑作坊集中起来,提升杨玘屯泥咕咕艺术的整体形象,形成集中化的规模生产优势,这项合情合理的建议始终没有得到政府的正面回应。王学峰、宋庆春等人的家庭作坊空间受限,只能临时租用了本村村民的闲置房屋,无法增加练泥机、球磨机等机械设备。年轻一代艺人王红瑞、宋庆春都有扩大作坊规模的计划,但一方面在资金方面,贷款扶持政策难以落实;一方面村中没有宅基地以及建设用地指标。只有宋楷战的憨刀工艺美术品公司位于村口,由面粉厂改建而成,厂房空间能够基本满足生产要求。
 
四、杨玘屯泥咕咕发展经验的启示
村落是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基本组织单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实践构成了中华民族世代相继的乡民生活场景,
传统手工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图景中生成、发展并代代传续的。忙时耕种,闲则以手艺为副业,勤勉持家的乡民家庭构成传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然而,近代以来,国家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手艺传承的社会环境,使得其传承场域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一方面,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劳动、资本、资讯等生产要素在更大地域范围内的重新组合,劳动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成为中国社会的动态样貌。人口流动的影响不仅在于经济意义的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文化观念的巨大改变,这给依托于地域民俗观念需求而产生的传统手艺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层级各种规模城市的扩张、传统村镇社区化发展、相当数量的传统村落“空心化”,使得地域性传统手艺赖以维系的生产环境与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变动的城乡格局中,村落的传统工艺以什么样的生存策略融入当代社会,成为传承主体面临的时代选择。
杨玘屯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传统工艺专业村,以该村为观察视角,考察村落情境中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变迁以及手工艺人的生存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促成杨玘屯泥咕咕以生机勃勃的姿态传承至今的众多因素之中,最为重要的是完整的庙会文化生态系统的存在。浚县大伾山正月古庙会素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庙会期间来自周边各省的香客信众众多,自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场,成为泥咕咕产生并得以传承的重要土壤。心灵手巧的泥咕咕艺人将泥塑飞禽走兽的形象与庙会信众祈子求福的意愿相结合,创造出了内涵丰富、造型多彩的“咕咕”艺术。它与民俗相连接,在整个庙会文化生态中具有了标志性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只要有庙会存在,泥咕咕艺术就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基础。当然,不可否认,庙会上的咕咕艺术需求仅仅是以民俗信物或耍货形式存在的,其销售对象主要是赶会的底层民众,以低廉的价格薄利多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泥咕咕艺人经营的基本策略。随着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以及生活成本的提高,在种田和泥咕咕副业的微利不足以维持家庭基本开销的情况下,村里大多数的泥咕咕艺人放弃了泥咕咕手艺,选择了外出打工。职业选择反映的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环境过程中的生存策略,王红瑞、宋楷战、宋庆春、宋燕涛等为数不多的年轻泥咕咕艺人在面临诸多职业选择的情况下,选择泥咕咕行业作为个人的存身立命之本。他们在泥咕咕艺术创作中所做的调适性创新,在微观视角中反映了当下传统工艺传承的生动现实。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靠年轻人来接续,只有年轻一代泥咕咕艺人群体具有了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原生形态的泥咕咕艺术在未来的传承与蜕变才会真正成为现实。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批准号:14ZD03)课题调研成果,首席专家潘鲁生。
 
注释:
[1]本文行文中浚县泥塑、泥咕咕两个意义重叠的名称交替使用,主要是为了兼顾严谨的学术表达与当地民众对此类产品的表述习惯。在2006年浚县泥塑(泥咕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泥咕咕”这一称呼涵括了浚县泥塑的各种不同样式。2006年之后,随着新一代青年泥塑艺人的成长,浚县泥塑的创作主流逐渐超出了“泥咕咕”的范畴,体现“咕咕”特征的哨音构造不再是泥塑创作的必要内容,题材上延伸至民俗生活、博物馆衍生品等多种类型。本文为表述的准确性,根据上下文语境采用“浚县泥塑”或“泥咕咕”。
[2]本表仅反映课题组采访的泥咕咕艺人信息。
       [3]本表格信息经泥咕咕艺人王红瑞修订补充,反映了杨玘屯所有雇工泥塑作坊的完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