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现在进行时——青年设计师彦风访谈

  • Update:2014-05-25
  • 采访:周志、张明;撰文:周志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4期
内容摘要
设计是一个紧随时代发展的行业,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当前,稍一不留神,设计师就可能被时代抛在后面。但反过来看,那些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的弄潮儿,也能够顺理成章地走在时代的最前面。本期第一线栏目,我们走访了青年设计师彦风,从他的个人经历、他的探索与成果以及他的思考来窥见当代设计的魅力、给我们带来的困惑,以及更重要的,新一代年轻设计师对这些挑战的应对。

认识彦风是数年前的事儿了,那时他刚刚回国,曾热情地带笔者参观了一圈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数字媒体实验室。交谈之下才知道,彦风不仅是艺术世家出身,而且还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校友。在浓厚的艺术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彦风并不像一个沉静的艺术家,而毋宁说是一个活跃的行动者。除了老本行的绘画之外,他还做过舞美设计,做过策展,开过工作室,私企、外企、国企全干过,然后又回过头当起了老师。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综合经历比较丰富,等于很多东西比较贯通一点,有助于项目的综合运用。的确,在与彦风的交谈中就能够感觉到这一点,他既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实践者,也是一个在实践中能够冷静旁观的思考者,这种“综合”的特质,对于总是处在“现在进行时”的设计而言,恰恰是非常重要的。

一、APP 上的创新点
彦风崭露峥嵘是从一款APP 的设计开始的。2012 年,由柠檬岛互动设计顾问和中央美术学院交互设计实验室共同研发的iPad 应用程序——《中国古典家具》一上线便大获成功,日下载量超过3 万,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便荣登APP STORE 排行榜第一名,连续50 个小时保持榜首。该款软件不仅获得了苹果公司的高度肯定,还获得了包括德国“Reddot Design Award”(红点传播大奖)在内的多个国际大奖。据彦风介绍,当时,《中国古典家具》的开发没有任何的客户,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的一个作品。在提出原创的想法之后,因为做文化遗产类的项目没有任何经验,因此还找到了马未都和于珊两位专家作为学术顾问。整个项目参与的学生大概有将近二十人,整整做了7 个月。当然,这样的投入对于一款APP 项目来说确实太大了,彦风自己也坦言,现在这样一个项目,大概四五个人就能做,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技术模块化之后,也更容易介入。但是,作为一个尝试性的实践,这样的投入还是值得的。如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做APP 用出产最多的国家,但是绝大多数软件在艺术水准上都存在着各种遗憾。“在《中国古典家具》出现之前,大家都不知道中国人也可以把软件之美做到这一步。而在此以后的APP 应用,制作者都会基于这个标准来重新划定他的标准,这样中国的设计起码有了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在里面”。
随着近两年来移动媒体的发展,APP 的设计已经成为设计领域最为新锐的设计类型之一,也是跟我们当下生活融合最为紧密、最受社会关注的设计门类。在很多人看来,APP 的设计技术含量很高,但在彦风看来,它与其他设计和艺术门类一样,重要的都是在于叙事方式以及关系语境的架构,强调的是形式和内容的匹配度。“就像画素描一样,我们强调的是关系。所以你看我们做的APP《中国古典家具》,其实技术含量非常低,包括旋转,都是180 度图片罗列的,不是引擎做的,引擎带不动,这里面有硬件的限制。但是为什么它能够这么受欢迎?能拿到德国红点奖等很多的奖项?就是因为它的关系对、它的语境对、它的交互点置放得对。这个正来自于艺术的把控,而不在于技术的提供”。
没有《中国古典家具》成功的鼓舞,也许彦风后来的专业之路也会有所不同。在古典家具的项目之后,彦风欲罢不能,又开始了《胤禛美人图》的项目设计,这也是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款官方APP 应用。它以雍亲王胤禛在圆明园居住时的一套美人屏风,后被裱作十二幅描绘皇家生活场景的曼妙挂轴为创作题材,运用数字交互方式展示了康、雍朝时期宫苑的生活方式。提起这款应用,彦风非常感慨:“这十二幅图画,永远躺在故宫的仓库里,从来没有拿出来过,老百姓怎么知道有这么多好东西?我用一种数字化手段、交互的方式、用户体验良好的方式,来把这些高端领域的知识推向公共教育领域,这正是美术工作者应该干的一件事情。”
互联网的语言和平台使传播的速度变快了,它解决的是一个传播学的问题,它能让这个事件,或者这个信息在瞬间得到几何型的膨胀或发展,从而让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但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压力——你很容易落伍。“你OUT了”,这句新俗语的流行很能说明问题……更不要说作为一名设计师、艺术家,甚至为人师表的教师了。因此,彦风特别强调设计跟社会实践的结合度,不断强调要用新的工具去表达新的东西。“无论是古典家具也好,胤禛美人图也好,天朝衣冠也罢,还是说古画修复也好,你就得用新的方法去进行传播,这个才能收到效果”。

1. 中国古典家具APP


2. 胤禛美人图APP


3. 中国古画修复数字化呈现APP


4.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交互设计实验室教学


5. 交互设计实验室内景

二、高校的依托
提起设计行业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关系,学界一直有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高等院校作为学术基地,一直,也应该成为设计行业发展的推动力,成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培养基地以及高端研究的中心。另一种观点认为,高校作为设计推动力的时代已经过去,当前设计主要活跃的领域在行业上,学院的研究力量以及培养人才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限制,会逐渐被时代甩在后面。
且不谈这些说法的对错,先让我们正视几个现实:首先,开设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有接近两千所;其次,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各种合作形式层出不穷;再次,在院校外面开设个人工作室的设计专业教师以及学校聘任的社会上的兼职设计师均不胜枚举……诸如此类现象,我们显然不能简单地一概忽略。高等院校对于设计的推动力量仍然是强大的。
回到彦风身上,作为柠檬岛设计中心的创始人,实际上就是彦风个人的一个工作室。关于这个取得了很多不俗成果的工作室,彦风谈得并不多,从他的角度来看,建立这间工作室,更多的是当时起步发展的时候一个无奈的手段。“我们当时成立这个实验室的时候,发现技术是一个很大的瓶颈,无法落地,就得经常找技术公司合作,这种合作度就很低,黏合度很差,不能经常配合,这样就不如自己组建一个。最初只有两三个人,结果项目做多了,越来越成熟了,最后形成了一个个人工作室,它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作品落地,尤其是毕业生作品落地,它能创造一些自我价值,就是这么一个概念。因为现在相当于已经很成熟了,我管得也就不多了。”“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其实这个行为是一个被迫性行为,如果说学校能够让技术人员跟我们发生频率很高的互动关系,我们也不用做这手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曾在社会与院校多种行业里游走的彦风更加看重的还是学院所蕴含的资源和力量,这也是目前国内设计界的典型现状。
当然,彦风对于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都有着自己比较深刻的见解。他也看出了数字化时代来临之后,随着时代发展速度的加快,学院的脚步似乎滞后了。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也就是在五年之内的事儿,风云变幻,有很多新的学科、新的人才,以及新的行业出现。教师的教案根本赶不上发展,学生知道的甚至比老师还多。“大数据时代,其实学校是最不落地的。外面世界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我们只能做到把一些新的知识带到学校里来,促成教学上和科研上的一个前进,但是学校本身的科研能力是比较弱的。
这里面当然有体制问题,但是我觉得最严重的问题是教学和科研没法同时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矛盾点。所以学校在做的时候,还是要形成单元化,就是研究所的建立对学校是非常有帮助的,科研就做科研,教学就搞教学,这样才能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从外面要引进一些人,因为你一个作品出来以后,就有对教学的刺激性作用在里面,教学就会跟上,以我们自己的东西作为案例。科研可以作为一个排头兵,然后教学进行提供给养,学生也有出路,企业也愿意和我们合作,这样科研作为一个桥梁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据彦风介绍,中央美术学院国家数字媒体研究中心是2013 年年末成立的,为了配合201工程计划。中心跟企业合作非常多,比如腾讯、理光、奔驰等,更多的是做联合实验室,企业出经费来资助中心的研发。目前很多学校都是校企合作关系,但是这种合作关系流于表面,更多的是学校管企业要钱。但是彦风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校企合作一定要有具体项目落地,强调实战性。二、学校不能是跟着社会涌动而涌动,而应该是以批判性的思维来反思当下出现了什么问题。所以,中央美术学院提出了“去数据化”,这并不是说它对还是错的观念,而是说提出一种角度,怎么冷静地去看现在正在风起云涌的变化。

三、跨界与模糊地带
据彦风介绍,中央美院的数字媒体中心目前有三个方向:第一,车载系统,车原来隶属于工业造型,但是现在需要单独拿出来做。第二,文化遗产的APP 项目。第三,物理互动。就是通过感应器的流通、操纵、输入、输出等,利用艺术和设计思维进行训练,比如数字化橱窗的展示应用。
为什么把车载系统作为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设计永远是跟着时事在走的。彦风谈到,他们在跟奔驰公司合作过程当中就发现,奔驰公司总要强调一点概念:它不再是汽车制造厂商,而是一家科技公司。这样,车的设计也不再由原来的由外及内的设计,而是从软性的系统开始设计,然后向硬件扩张。这种流程实际颠覆了整个制造方式,这就是科技对设计和艺术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在增加驾驶安全的情况下,增加一些科技化、人性化的东西在里面,培养用户体验良好的驾驶习惯。比如现在我们做的奔驰,它现在测试的双屏,因为车原来是一个屏,现在是两个屏了,那就不一样了,双屏屏和屏配合的问题。此外,一个产品到一个国家去,就要符合当地文化、经济、政治的理念。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给奔驰提供这样的资讯,包括设计的风格。这样的话,奔驰公司即使并不采用我们的风格,而是只选用百分之三点多,这已经算是很成功了”。
另外一点就是基于文化遗产的数字美术馆的建设。在做APP 项目积累的基础上,彦风对其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在设计过程中,他发现,人们对数字美术馆的理解总是把一个技术作为一个亮点,比如虚拟技术、仿真技术、幻象技术、3D 技术等等。但是,这些技术的功能就是提供美术馆数字化展品的补充性作用和引导性作用,如果只是把这些称为数字化美术馆,显然是错的,因为它在叙事结构上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他的想象中,数字美术馆应该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个众筹行为,所有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起一个展览,所有艺术家都可以在网上形成作品,然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数字美术馆”。由此,彦风进一步提出,数字化的概念其实基于一个最重要的词汇,就是数据。“博物馆更加注重的应该是数据采集这块,比如说你每个进馆的人,他的流量是多少,看哪件作品的人流量高等等。我们更多时候愿意做形式,而把真正内涵的东西忘掉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从数字媒体研究中心第三部分内容,物理互动方面可以看出,彦风非常提倡设计和艺术之间的关系。的确,艺术完全是个人化的东西,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当前,很多艺术家采用设计的方法进行创作,而很多的设计也用艺术的东西进行表达。如果从学科来划分,无疑是要分成两部分,但是从交流上它是融为一体的,互相借鉴的。再次,彦风提到了他对于“跨界”概念的思考。他认为,跨界之后,学科之间就产生了非常多的模糊地带。“这种模糊地带应该从积极的方向来看,因为在模糊里面就会有新的空间产生,跨界就会产生新的空间”。因此,学科不是创造出来的,是自己发展出来的。

四、跟上时代的步伐
彦风出身于艺术世家,他的祖父彦涵是中国著名的版画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父亲彦东是壁画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而如今,彦风成为了数字媒体领域的设计师。用彦风的话说:“我的祖父一手拿枪,一手拿刀,因为没有条件用颜料,你怎么记录生活?就要用木头、木刻,那就是最贴近生活的艺术方式。而我父亲生活的年代是改革开放初期,城市需要绿化,需要美化,需要壁画、雕塑这样的公共艺术,大家对美的认知不能只在象牙塔里面,要强调艺术的宣传性和扩展性。到我这个时代的时候,我就想用这个时代的东西来反映这个时代的艺术。我们三代人很明确,成长在不同的年代,用不同的东西去反映自己的思想,但整个做的工作都是一样的。”
的确,艺术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不指的是你画的内容是时代的,而是包含了你创作的方法,你创作的角度,以及使用的思维和工具。接下来,彦风还有很多项目要做,但与以往更多借助于平台的力量不同,现在的彦风,更注重的是综合性关系的营造,他更加强调设计必须要跟环境、跟空间、跟人产生一个综合性的关系。“以展览为例,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展览就是一件作品、一个场地,画挂上去了,看完了,走了,就是一套流程。而现在作品是完全贯穿在一起的,场地跟作品的关系是融为一体的,有时候参与的人也会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做APP 也是这样,因为根据不同的媒体、根据不同的使用方法,肯定有不同的操作手段。社交媒介的发展现状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如今大家都使用微信,为什么微博现在不行了?因为微博是自媒体,来源于新浪这个新闻媒介平台。而腾讯是做QQ 起家,做社交的,这两个东西完全不一样。社交平台替代资讯平台的兴起显然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所以微信在国内发展得会如此之快,快到设计师都很难跟上这样的速度。因此,彦风提到,在这个时代,“既要展现自己,但是又要特别谨慎,就变得特别矛盾”。

结语
彦风在留学的时候学的正是数字媒体专业交互设计方向。在他学成归国后,恰恰赶上了交互设计在国内的井喷式发展。但是,面对这个如今非常火爆的专业,彦风却指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危机。他认为,很多人把交互理解为一个专业方向是错误的,因为所有专业里都包含交互的概念。所以他更多地把它理解成为一种思维方法,它早已融入于各个专业里面。交互设计在未来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方向只有两个:一个是广博,一个是精尖。正像他所说的,交互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为它正在发生,正在进行时。作为宏观意义上的设计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