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WESSIELING

  • Update:2010-12-11
  • 燕翎
  • 来源: 装饰
伦敦服装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的高级讲师WESSIELING 出生于香港,现以伦敦为基地进行视觉艺术创作。其研究兴趣包括后殖民主义、文化产品与身份、亚洲时装、时尚之都等。她的作品参加过MAK-Austrian National Museum of Applied Arts / Contemporary Art (Vienna), Plymouth City Museum and Art Gallery (UK), Hong Kong Arts Centre' and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UK)的国际展览。
在WESSIELING的创作中,曾经一向被当代视觉艺术排斥在外的“时装”(Fashion)被她视为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认为时装联系着消费者的品味、社会习俗、个人身份以及特殊的地方情感。2008年之前WESSIELING的研究和创作都聚焦在中式服装特殊的后殖民背景和亚洲身份上:“对我来说,旗袍、中山装以及所有中国服饰均不仅仅是一个传统,它不只在仪式中出现,它是一个鲜活的、与当今时尚维持对话、随不同时代而不断演变的事物,这就是中国服饰吸引我的地方。”(见图1,图2)
她在2006年在伦敦AVA画廊进行个展“绘制母题:穿越时装、城市和身份的探索旅程”(Mapping Motifs: An Exploratory Journey through Fashion,Cities & Identities)。在2006-2007年以《博弈论:时装征服世界》(Game On: The World Fashion Conquest)为主题发表理论并创作装置参加全球巡展。
      2007年在香港艺术中心进行个展《聚变的旗袍》(Fusionable Cheongsam),并出版同名专著。2007年在 特刊‘Fashioning Society’,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British Cultures中发表《“苏丝黄的世界”中的中式裙:旗袍如何演变为性、外来和屈服》(Chinese dress in The World of Suzie Wong: How the Cheongsam becomes Sexy, Exotic, Servile)。2008年在第六届国际设计史研究大会发表《时装周的竞争及其辩证法》(The Fashion Week contest and its dialectics)。
 
WESSIELING 正在进行和即将推出的研究创作还包括:
Ling, W. (2011)《从香港制造到香港设计:搜索时尚身份》‘From Made in Hong Kong to Designed in Hong Kong: Searching for an Identity in Fashion’, Double Issue on Hybrid Hong Kong (ed. K. B. Chan), Visual Anthropology, 24(1-2).
 
Ling, W. (2009)《和谐与隐藏:1930年代的中国妇女如何改良旗袍》‘Harmony and concealment: How Chinese women fashioned the Qipao in 1930s China’, Beth Tobin and Margaret Goggin (eds.), 《物质女人:消费欲望和收藏物1770-1950》Material Women: Consuming Desires and Collecting Objects 1770-1950, Ashgate, pp. 259-284.
 
展览:田野工作之结构 Exhibition: 'The Fabric of Fieldwork', Brunei Gallery, SOAS, London, 2012.

展览:透过玻璃看中国:探索和推翻中国文化的神话与模式Exhibition: '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Explore and Explode the Myths and Stereotypes of Chinese Culture', Artwork and lecture commissioned by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ate Friday, 28 Jan 2011.

图1. 美元旗袍:WESSIELING 摄影:Paul Burroughs
图2. 真实的旗袍,2007年,WESSSIELING作品,摄影:Paul Burroughs
    
这两件作品将中式礼服进行繁殖,尤其是旗袍这一特殊东方时装名词,在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对其的改变和影响后,旗袍继续发展,并通过和流行文化、时尚产业、全球性流通和消费重新获得了新身份。旗袍的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前现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男性和女性等矛盾的复杂的力量,WESSSIELING将其反映在一系列装置中。“一美元旗袍”和“真实的礼服”两件作品已经与国际主义运动和海外华人的身份耐人寻味的编制在了一起。(见图1,2)
     WESSIELING的目前研究兴趣是时尚产业中文化的认同,她十分感兴趣的是时尚如何对个人进行身份的构建、如何实现自我表达,以及人的原乡身份与时尚产业之间的对峙关系。WESSSIELING目前的研究和创作规避了以往一直运用的中国元素,进而关注日常审美和时装的非物质性。她的新创作运用文本、视听来传达出时尚的非物质性和权威性。WESSSIELING认为时尚是一种态度、一种思想或资源,并不仅仅指向服装、面料或者女性身体。它背后有两股推动力量——我们如何利用时尚来构建自我,以及我们怎样被时尚工业制定的标准来牵引,这是她的出发点。而这种微妙复杂的,消费者和时尚之间利用、被利用的关系通过她的新装置作品呈现。(见图3,图4)
 
 
图3. 无题, 2010, WESSIELING作品。摄影: Paul Burroughs
 
4. Freize, 6-8月 2010, 2010,作品.
   
WESSIELING 2010年的新作品是一组声音装置和一组印刷物装置。她将一系列时尚杂志中的广告语进行碎片重构,衍生出新的文本,在不同的片段和重新构建语境。结果导致一种分层的解释和讽刺的场景调度。日常审美和时尚的非物质性是这组作品的核心。(见图1,图2)
 
 
参见WESSIELING个人主页 :www.WESSIE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