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研习民艺 家母为师

  • Update:2009-11-04
  • 张淮水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家母与民间美术有关的两三件事情记述,阐明了家母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传承着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能动地进行着民间美术的创造;阐述了家母和由千万个母亲组成的创造与传承民间艺术的中华妇女群体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民间美术最好的老师。
研习民艺 家母为师
张淮水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家母与民间美术有关的两三件事情记述,阐明了家母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传承着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能动地进行着民间美术的创造;阐述了家母和由千万个母亲组成的创造与传承民间艺术的中华妇女群体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民间美术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母亲、民间美术、创造、传承
家母八十挂零,如今仍耳聪目明、身板硬朗、干活做事不减当年。同家母生活几十年,熟知她和河东大地上无数个母亲一样虽没有文化但有坚定的生活信念,虽生活艰朴但挚爱生活。她会唱好多蒲剧的段子,能讲好多过去的戏文故事;她会扎绣花、蒸花馍、剪窗花;她会做一手看着好看、吃着好吃的饭菜;她有意识、有能力把枯燥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把平淡的日子打理的有样有行;她在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体现出她对生命、生存意义的感知,对艺术的感悟;她具有的艺术才能在生活的细微之处都散发着光彩;她是一位民间艺术家,而且是熏陶和影响笔者最为深刻的艺术家。
作为研究民间美术的工作者,笔者经常有意同家母聊起与民间美术有关的生活话题,时常注意观察她即具有民俗文化内涵又有民间审美表现的家事操持,每每都受益匪浅。
家母与三把银锁
  
有次同家母谈起老银器,她想到自个跟前还保存有几件,但见她从老箱子里厚厚的衣被中间掏出个保存旧物件的小包袱,打开后果然有三把银锁。笔者拿起一个眼熟的小锁,认出是二十多年前儿子曾经戴过的。这个小锁原是银光灿灿,现在表面确有了一层银质物件经过长时间放置不用所形成的黝黑包浆,不过到显得更为古朴。小锁是晋南民间普通的单片锁样式,外形呈椭圆形,边长3cm,高2.5cm,厚0.16cm,重7.6g。锁片两面都錾刻着图案,正面有“百家锁”三个行书字,背面为一朵牡丹花。锁眼上缝有一根红色的项系,针脚齐整,是家母的手工。看着这个小锁,笔者同家母有了下面的问答:
“这锁为什么叫百家锁?”
“老早以前,我见过有了月娃(新生孩子)的人家向邻里亲朋一百家各讨要一文钱,然后用讨来的钱请银匠打一把锁给满月的孩子戴上,这种锁就叫百家锁,其说头就是把百家的福寿加在月娃身上。”
“这项系为什么这么粗?”
“缝细了怕勒着或硌着孩子。不过这系子也细不了,里边还有蛇皮呢。”
“为什么里边还要缝蛇皮?”
“对小孩子好。把小蛇蜕下的囫囵皮缝在项系里是个老讲究,我也不知道原由。”
“这个项系里缝的是蛇皮吗?”
“老理说是那样说,可到了有你孩子时,都住楼房了,十多年见不到一条蛇,上那儿去找蛇皮。这个系子里缝的是我以前攒下的纺花车子上的车绳,那绳子可结实了。给小孩子戴锁图的就是结实。”
家母所讲的百家锁旧闻说明了河东百姓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早已认识到生命个体的脆弱,天灾病魔对新生命侵害的巨大和不可抗拒,然而在过去,他们面对这些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只有在精神层面上追求对应性的解救,只能在精神上体验让生命个体借助于群体顽强的生存力量而成长。像“百家锁”要用红布包裹蛇皮做项系,尽管家母不知其中的含意,但她认为上辈人这样做肯定是对的、好的。在缝项系时因为找不到蛇皮,而用车绳替代也是家母在体会先辈生存理念的基本点上认为这纺车绳子是最结实的,用作银锁系子切合自己期盼孙儿结结实实成长的意愿。
另一把锁是传统样式的锁,具体说就是两个银片经过加工让它们中心凸起,然后再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外形似扁豆状的锁。这把锁长边5.5cm,短边3.6cm,最厚处1.8cm,重16g。正背面均有相同的“富贵福寿”图案:锁正中为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左右各配有蝙蝠。这把图案有高浮雕效果的锁家母叫做 “暴花锁”,她认为锁上的花(图案)都是暴起来的。这把锁家母还称为“腰子锁”,她解释说以前的人认为这种锁的形状像人的腰子(肾器官),所以叫它腰子锁。民间工艺品往往就这么有意思,许多都有原名以外的别称,而这些别称恰好散发出民间工艺品异样的文化趣味。腰子锁的造型和称谓是民间银匠有意而为?还是百姓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它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功用引起联想而产生?可能两方面原因都有。中华传统思想认为人的肾藏有先天之精,为生命之源,故有先天之本的说法,所以腰子锁的创造者和使用者都乐意把肾是生命之根本,能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生殖繁衍的涵义通过似肾的锁形体现出来
家母保存的第三把锁造型很特别:锁体造型是一个牧童头戴草帽,神情坦然的盘腿坐在牛背上吹笛子;牛和牧童为前后两银片模压锤锻成型后再焊接成整体,立体感很强,双面工;牛呈行走状,牛体造型浑厚有力,牛头、角、腿关节和脚部做工到位,牛身上有表现牛毛的精细錾工;牧童的开脸很好,身上衣纹等细节刻画入微;人物的手和所持的牧笛造型精巧且悬空于人物身体;该锁保存完好,链子、坠子均为原配,并且四个坠饰很有特点,分别是石榴、莲蓬、寿桃和佛手的造型;锁体宽4.5cm,高4.8cm,厚2cm,带上项链和坠饰总长35cm,总重34.5g。
在笔者赞叹这三把锁时,家母讲:“这些锁是你奶奶传给我的,在你小的时候逢年过节和出门串亲我都会给你戴上,你戴上它可好看呢。”家母又以遗憾的口气说:“多美的锁,现在不兴戴了!”家母接着嘱咐到:“你现在喜欢老银器,这些锁就交给你。你要好好的保留,以后传到下一代。”
家母与花馍
  
 
河东大地民风纯朴,乡情厚到,是礼仪之邦,还是麦作文化区,人们有用上好的小麦粉蒸花馍用于岁时节令和礼仪庆典的习惯。家母心灵手巧,能蒸一手好花馍,现在虽年事已高,但逢年过节和受人之邀她还会亲手去蒸花馍。
家母蒸花馍有她自己的程序和要求。发面要用亲手做的酵头,用她做的酵头蒸出的馍吃起来既不酸又没有老酵味。蒸花馍的面要硬,面和水的调和比例及水的温度她心里有数。题材年复一年不能改变,比如:过大年要蒸枣山馍、枣高馍、火焰馍;清明节要蒸莲花馍;端五节要蒸老虎馍。花馍样式她按旧规矩老套路,形状、大小、重量、层次等她早已成竹在胸,比如:春节的枣高馍要有圆有方,缺一不可,否则她认为少天没地;端五的老虎馍一定要作成老虎爬在艾叶上。捏馍塑形的花杆杖、花梳子、剪刀、捏子等工具用了几十年从来没换过,据她讲是上辈人用过传给她的。花馍配用的红枣、黑豆、姜黄、椒叶、芝麻等辅助材料以及彩绘成品花馍的食品颜色都一定要精挑细选。
除岁时节令,平日里邻里街坊不管谁家遇有婚丧嫁娶都要请家母去捏花馍,那时家母会乐于展示她高超的蒸花馍手艺,拿出看家的本事,翻着花样满足过事人家的需求。家母会蒸结婚时新郎官要吃的“混沌馍”;姑娘出阁前必吃的“上头糕”;新婚夫妇成礼用的“龙凤馍”、“对对馍”;孩儿诞生的“催产娃娃馍”、满月的“老虎馍”、十二岁的“项圈馍”;老人祝寿的各种“寿桃馍”以及丧俗用的“冥寿馍”、“灵前献馍”等。
家母在蒸花馍的过程中,已对材料和造型手法完全驾轻就熟。她能根据拿捏了几十年面粉的黑白、干湿、粗细等特性适材发挥,蒸出满意的花馍。她能抓住所要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在造型上贯用强化其特点的手法,比如当地有用“下奶馍”敬神献祖后让奶少的产妇吃下,以期待产妇能有较多奶水的风俗习惯。蒸这种馍家母会直接摹仿月子里妇女乳房的形状,蒸出的馍馍恰似一双饱含乳汁的丰满的乳房。
“项圈馍”是河东百姓通过物化的视觉形式寄寓求生保平安观念的一种审美表现,它的基本形式是个粗大的面圈,在孩子过十二岁生日的仪式上人们把这面圈套到孩子的脖子上,从而就认为孩子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免受恶魔鬼怪的侵害和疾病灾祸的缠身。这个项圈馍造型独特、色彩艳丽,是家母为一位属猪的孩子所做。项圈内径12cm,外径46cm,圈体粗壮厚实,双头是猪脸的造型,圈体上还有两个大老虎,其余的地方插满了各式花朵、小鸟。这种项圈馍家母是分开制作,组装完成:在用家过事的前几天,先用不发酵的面团捏塑那些精细的装饰,比如老虎的胡须、圈体的花朵和小鸟等,晾干施好彩备用;在用家过事的前一天再用发酵过的面蒸出项圈本体和两个老虎的基本形体;最后通过竹签把它们固定在一起就完成了。家母用捏、剪、搓、揉等技法集中把老虎头部的眼睛、鼻梁、耳朵、嘴巴、牙齿、胡须进行了特别的装饰,硕大的虎头在染过色的无数根细线条和细锯刺花纹的装饰下显得繁丽稚气、憨态可掬,其效果真应了家母创作它的初衷“面虎要可爱”。
几十年里家母不管是遇上世纪六十年代自然灾害时人们缺吃少穿和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的影响等生存大环境的变化,还是原来住平房在四合院里用烧柴烧炭的大锅蒸馍到如今住商品楼房在狭小的厨房里用电器小灶具做饭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她都不改蒸花馍的习惯。家母和许多具有民间美术造型能力又热爱生活的河东妇女一样,在生存信仰和民间习俗的需求下,一辈子热衷于蒸着寄托她们审美情感和理想的花馍。
家母与包裹饭
 
家母常常感叹过去家贫一年难得吃几顿包裹饭,而今生活富裕,不愁吃喝,所以家母现在特别爱做包裹饭。什么叫包裹饭?按家母的解释用面皮包馅的饭称之为“包裹饭”,诸如煮的饺子,蒸的包子,烙的菜合子,炸的油糕等。包裹饭好吃可做起来比普通的家常饭要复杂,但家母还是在平日里隔三差五、不辞辛苦的做各种包裹饭,究其原因,一是她为了让家人吃好,二是有她生活的情结在里面:家母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个日子里一定要敬家神,她认为家神护佑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又认为包裹饭是家里像样的饭菜之一,所以在敬家神的日子里她会很认真的做包裹饭当做献品敬神祈福。家母认为吃包裹饭还有包福聚财的含意,比如在家人出门远行和升学晋级的时候,她定要做包裹饭以示饯行和庆贺。
家母包饺子能包出五种花样来,而且造型不同,名称、吃法、说头都不一样。第一种叫“扁食”,所包的馅是有粘度的肉馅,靠手捏挤成型,比如在春节吃的羊肉馅扁食。第二种称“煮荚子”,馅为素馅,外形似饱满的豆荚,造型特点是滚花棱,多在平时吃。第三种叫“包鱼”,技巧在捏嘴。第四种谓“混沌”,是先做好煮荚子的形,然后把它的两个角折回连结在一起形成圆的造型。第五种曰“水饺”,所用面皮和前几种不同,先杆大剂面片,然后再切成梯形的小块面皮,包成的水饺似蝙蝠形,一般配汤或梢子而食。
家母爱做包裹饭,可做“混沌”的时候不多,是不是因为混沌包起来工序多而嫌麻烦?家母解释并不是那么回事:“以前混沌是人结婚时特殊的吃食,新郎官在起身迎亲时要吃混沌饺子,新娘在出嫁时也要吃混沌饺子,吃了混沌饺子阴阳就相合了,婚姻定会美满、有子有女、福多寿长。所以混沌饺子过去只能在婚礼的早餐上同新人一起吃,以分享福气,现在的人不讲究了,什么时候想吃就吃”。
家母的造型意念很强,而且渗透在生活的细节之处。她包饺子从赶皮、包菜、捏嘴、滚花棱、塑型、置放排列等每个动作都显现着的她一丝不苟的求美精神。笔者爱吃家母做的包裹饭,爱看更爱帮家母做包裹饭,每次都是视觉的享受和审美的体验。
结论
中国的家庭是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创造、传承的良好环境,许多优秀民间艺术品都诞生于家庭,许多民间艺术的绝活绝技都得以在家庭承传。千百年来,母亲们尽管在家庭乃至在社会中的地位都非常的低下;尽管她们要完成传宗接代、生儿育女的重任,还要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操持家务甚至下地干农活;尽管她们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没有深奥的文化;但是,她们都有坚定的生活信念和不移的生存信仰,她们能动地创造着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自觉地传承着传统伦理道德和生存技艺。母亲是伟大的,母亲是艺术的。每位家母和由亿万母亲组成的创造与传承民间艺术的中华妇女群体都是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的贡献者。
母亲们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创造和展示、传播和传承见之于从上辈那里的继承学习,见之于给下辈以口传身授,见之于家庭生活的日日夜夜和方方面面。当笔者走上学习艺术的道路,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开始研究中国民间美术,蓦然发现家母是身边最好的老师,从她那里学到的传统文化,是课堂上没有学过,鲜于教科书里的生动有趣的学问,从她那里得到的是感受深刻、记忆牢固、情真意切的有关民间美术的讯息和知识。
早在上世纪文革,家母在节日庆典、人生礼仪中需行的一些传统礼数和民间习俗就因为怕被扣上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帽子而遭打击曾不敢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她所掌握的那些民间传统技艺随时代风尚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多派不上用场。当人们极度享受着物质生存条件的改善所带来生活的惬意之时,我们发现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正遭受着强势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发现承载古老文明的民间艺术正有可能因人们文化心理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异而消失,我们有可能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转型过程中不识自己独有的文明。在社会快速演进、文化急剧流变之时,我们身边的老师——有一肚子古老文化记忆和民艺精华的母亲悄然老矣,面对她们的高龄,我们还是赶快向她们讨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