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上下连属式袍服研究

  • Update:2011-12-21
  • 贾玺增、李当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湖北省江陵马山楚国一号墓出土7 件袍服的上下连属式结构特点、剪裁技术、缝制特点、多片拼合的文化内涵和客观制约因素展开讨论。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马山楚墓袍服分片裁缝的制衣方式与当时布料幅宽和表面纹样有关;其次,中国先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能够通过背省和腰省的技术,塑造服装的人体自然形态;再次,在马山楚墓袍服的腋下部有用于增加人体手臂伸展的袖裆插片。
关键词:楚国、袍服、深衣、袖裆、缘饰
本文为2009 年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服装结构研究”(09BF054) 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1982 年1 月,在湖北省江陵县马山公社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4 ─前3 世纪)楚国一号墓(后文简称“马山楚墓”)中出土了一批珍贵的古代服装实物[1]。在这些服装中有7 件保存相对完整的上下连属结构的袍服尤其引人注目。(图1-6)[2] 其基本式样为交领右衽,直裾,长袖,上下分裁,腋下有“裆”,领口、衣襟和下摆处有缘饰。这是目前我国出土时代最早的一批服装实物。它是考察战国服装式样和缝制技术的唯一实物资料,其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不可估量。本文仅就以上七件服装的剪裁结构、缝制特点及其所反映的中国古人制衣技术和智慧展开论述。

1. 飞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N10


2. 对凤对龙纹绣浅黄绢面绵袍N14


3. 一凤一龙相蟠纹绣紫红绢单袍N13


4. 小菱纹绛地锦绵袍N15


5. 小菱形绛锦面绵袍N16


6. 素纱绵袍N1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