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特列恰科夫画廊的建筑装饰艺术

  • Update:2011-12-21
  • 袁 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1年第4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特列恰科夫画廊是世界知名博物馆之一,以收藏俄罗斯画作为主。同时,该画廊建筑装饰也是莫斯科最具代表性的俄罗斯民族建筑特征的博物馆建筑装饰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史学、美学以及建筑学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特列恰科夫画廊主体建筑装饰艺术的考察研究,从该建筑的背景开始,延伸至其具有特色的建筑外部装饰、设计细节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比较并总结了俄罗斯民族建筑装饰的特点,以求重新认识俄罗斯民族建筑装饰特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特列恰科夫画廊、建筑装饰、俄罗斯、民族特征

      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画廊(TheState Tretyakov Gallery)是一座收藏俄罗斯艺术的国家博物馆。特列恰科夫画廊坐落在莫斯科中心一处幽静的历史街区。这片街区被认为是至今为止保存较为完整的莫斯科历史街区,也是俄罗斯最早主要的艺术文化活动中心之一。该建筑采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俄罗斯摩登风格”[1],在建筑立面上饰以具有俄罗斯传统意味的浅浮雕,丰富了画廊建筑的艺术性品质,民族气息浓厚。并且采用了传统的红、白相衬的装饰色彩,成为19 世纪中期至20 世纪初莫斯科建筑中的经典作品。(图1)

1. 特列恰科夫画廊外观


      19 世纪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大转折时期,资本主义开始急剧地发展,并与沙皇专制体制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东正教会虽然极力维护沙皇的统治并增建大量教堂以巩固教会和封建势力,但并不能阻止革命的酝酿并爆发。农奴制改革,十二月党人起义,卫国战争的胜利等加快了俄罗斯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让俄罗斯人对社会、对人进行重新的审视,促使了文化的空前发展和繁荣,成为艺术发展的重要时代。同时,也是各种流派并存的时代,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互相作用、渗透、影响。这在建筑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中,特列恰科夫画廊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优秀公共建筑的典型代表。
      特列恰科夫画廊的创始人帕维尔• 米开洛维奇• 特列恰科夫出生于1832 年,是一位富有的莫斯科纺织业商人。他于1856 年开始收藏艺术品。1881 年,他将私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1892 年,藏品丰富至5000 余件,特列恰科夫将藏品全部赠与莫斯科当局,条件是要政府继续扩增收藏规模。1898 年,特列恰科夫去世后,莫斯科当局将画廊新馆与他的旧居改建用于博物馆使用,艺术家兼建筑师维克多• 瓦斯涅佐夫(兄)[2] 设计了一座连结两处的俄罗斯古风建筑,1902 年完工。十月革命后,博物馆的收藏规模获得相当大的扩增,加入了其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处得来的艺术品,使特列恰科夫画廊成为国家级博物馆。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莫斯科对特列恰科夫画廊进行了改建和加建的工程,即现今的特列恰科夫画廊(旧馆)[3]。
      现在的特列恰科夫画廊(旧馆)坐落于莫斯科拉夫鲁申斯基大街10 号(Lavrushinskiy Pereulok 10)。整个建筑群包括画廊前广场,画廊主体建筑以及分列主体两侧的展馆。广场面积不大,在一片郁郁葱葱之间以喷泉为中心,在方形石座上面放置了三个大小不一的金色画框。画框内是植物纹样铁艺与中心树立的“艺术之树”相结合以达到结构上的稳定。同时,通过颜色对比与造型陈列突出“画廊广场”的主题。(图2)而分列主体建筑两侧的展馆与主体建筑相连通,色调以砖红和白色为主,建筑造型上与主体建筑保持一致,并设有拱形门廊。主体馆外,安放有创立者的纪念石像,一个留着胡须的男人站在底座上,双手交叠胸前凝视远方。其建造者是亚历山大• 奇巴尔尼柯夫,而形象正是该画廊的创立者特列恰科夫。(图3)

2. 特列恰科夫画廊外广场喷泉


3. 特列恰科夫石像


      特列恰科夫画廊正门由瓦斯涅佐夫(兄)设计。外观呈现出浓郁的俄罗斯古典建筑风格。暖融融的土红色墙体,乳白色砖雕装饰,配以彩色的镶嵌图案使它的外表像“玛特廖什卡”[4] 一样有民族特色。这座建筑本身俨然就是一件古香古色的艺术品。本文中,笔者主要以特列恰科夫画廊的主体建筑为对象,分析探讨俄罗斯民族建筑外部装饰特征。
一、主体馆外墙立面
      主体馆外墙立面以土红色墙面、白色装饰面、灰色浮雕以及彩色镶嵌、金色尖拱形装饰组成。主立面结构分为四层,层层装饰、递进、突出,面向观众。(图4)

4. 画廊主建筑外装饰


      最外层建筑结构是拱形门,这也是特列恰科夫画廊的正门,建筑造型是圆拱门上方架有单薄的坡型帐篷顶。此帐篷顶坡度较缓,分别饰以土红色小块砖石、金色镂空花边以及灰色盖板装饰。阳光照射,金色镂空花边的阴影会出现在白色的墙面上,更增添了华丽的装饰效果。(图5)

5. 画廊正门装饰


      第二层结构装饰分列于主门两侧,设有方形双扇木门,门上饰以土红色小块砖石砌成的三瓣弧与门两侧的装饰柱相呼应。木门上方架有坡型尖帐顶,此帐顶与正门帐顶相比坡度较急,而且在正下方的白色墙面上出现了几何形的点缀装饰。上述两层结构,共三个单体共同组成画廊建筑的前厅。
      第三层装饰系正门后方的主体浮雕装饰。整个浮雕的运用形成了该建筑的高潮。(图6)浮雕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浮雕讲述了“圣乔治屠龙”的故事;下部有六扇被灰色植物装饰的器物形小立柱组合而成的装饰柱的拱形单扇窗。整体浮雕华丽不张扬,更多的使用植物、花卉图案等基础装饰元素。浮雕上方同样架有拱形尖顶装饰。该拱顶比例协调、浑厚,同样饰以金色镂空花边。这一拱顶也成为该建筑主立面的制高点,同时,也是该建筑俄罗斯民族特征的概括表现。

6. 灰色浅浮雕——圣乔治屠龙


      最后一层装饰即主体建筑墙体的立面装饰。(图7、8)由上至下共有五种装饰带,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深棕色线角装饰;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彩色镶嵌装饰。该装饰带的主题是自然元素,包括人像、狮子像以及植物花草纹样;下面是较宽幅白色区域,以浅浮雕形式装饰着花边饰的俄罗斯文字,这一部分是整体立面装饰的点睛之笔;第四种使用几何形图案拼接而成的二方连续图案,其中,蓝色、粉色相间,装饰活泼有趣;最下层的饰条以四方形套色作为基础装饰,成为主立面装饰整体的完美收尾。另外,主立面下部有白色装饰带与整体装饰相呼应。同时,两边也有器物形单体组合而成的精细立柱嵌入墙体装饰。

7. 主体立面1-3 层装饰带


8. 主体立面4-5 层装饰带


      另外,根据画廊的功能,该建筑的屋顶全部使用双层玻璃密封处理,以保证自然光线的射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