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清末民初北京地区女子服饰的主要样式探析

  • Update:2012-03-13
  • 谭 一 北京城市学院艺术学部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2期
内容摘要
清末民初是一个传统服饰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女装无论从形制上, 还是从装饰上都出现了新的形式和特点。本文以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传统女装上的主要样式为研究对象,将平民阶层女子服装的样式形制进行了类型归纳和源流阐述。
关键词:清末民初、北京地区、女子服装、样式

        从整个中国服饰发展史来看,中华民族的主流衣饰,发展到近代出现了纹饰堆砌、式样繁多、工艺淫巧的特点,而清代服饰之纹饰繁缛和形制多样,堪称历代服饰之最,同时,这也是一个传统服饰形制大变革的时代,晚清民国时期服饰文化所发生的变化是空前的,可谓是一个消除旧形式、旧制度,孕育和产生新形制的重要时期。[1] 随着国力的衰减以及国门的被迫开放,尤其是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并且建立新的国体之后,女装无论从形制上,还是从装饰上都出现了新的形式和特点。这是一个满汉民族融合,西方文化东渐使中国服饰出现大跨度变革的时代。[2] 这个时期的女子服饰体现出明显的延承性、世俗性、交融性等多重性特征,同时,此阶段的女装也体现了它隐含的现代性因素,对传统女装服式及装饰形式的形成起了铺垫作用。大量有关旧京风貌的资料和服饰实物反映出,清末民初的女装在样式上显得混乱复杂,满人旗袍、汉人裙袄、日本和服、西洋裙装可以出现在同一时期妇女的身上,着装现象可谓古今并存、满汉交融、中外合璧。这种跨民族、跨国界、跨时代的交融性也恰是形成此阶段女装审美特征的主要原因,交融使得这一时期的女装在博取众长与沿承自身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其形制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与新的审
美特点。以下以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传统女装上的主要样式为研究对象,将平民阶层女子服装的样式形制进行了归类,并对其特征、源流进行相应的阐述。

1.民初新式高领女装


2.民初妇女袄裙


3.清末北京城年轻女子 装束


4.民初常见女装样式


一、袍服
         袍是一种上下一体的衣服,是满族人祖先在长期的游牧渔猎生活中根据北方寒冷的气候状况的自然选择。入关以后,全国推行“雉发易服”,使之成为全国统一的服装样式。而随着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及材料的极大丰富,早期紧窄合体、便于骑射猎的袍服衍生出了更多的服装样式,变得越来越适合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越来越爽身合体。自古以来中国妇女的服装,基本上采用平直线造型。清末,旗人妇女的服饰基本上保持旧制——齐脚宽松旗袍、丝质绣花马甲、两把头、木质高底缎面绣花鞋,旗袍基本造型为直身、平袖、大襟、右衽、长及脚面,主要分氅衣[3]
和衬衣[4],这些女袍也是现代意义上“旗袍”的雏形。民国以前,旗袍并未在京城的汉族女子中普及,一则因为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非“在旗”者慎穿;二则因为汉人女子穿不惯高底鞋,也无高头饰,宽大的旗袍上身后反倒显得矮拙,全然没有旗人女子头戴“大拉翅”、足登“花盆底”之婀娜多姿的风采。20世纪初旗袍已普及满汉两族女子,此时袖口狭小,边缘渐窄。20世纪20年代末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明显缩短长度,收紧腰身,衣领紧扣,曲线鲜明,加以斜襟的韵律,衣服裁制得体,衩口开高及胯下,低至膝中。至此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改良的旗袍。”[5] 30年代进入旗袍的全盛时期,旗袍款式在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西式服装的款式,成为一种中西合璧的服装。20世纪40年代起旗袍的变化缓慢,身长及袖长均缩短,夏季的甚至不用袖子,更加简洁、轻便、适体。[6] 而现代型的女子旗袍以其方便穿脱、并能充分展现女子身体曲线之美以及能够与其它类型的服装灵活搭配等诸多优势,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回到北京女性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东方气质的旗袍易与具备相应气质的穿者结合产生和谐美,“妇人之衣,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7],这种由衣和人营造的感觉,在审美心理上形成一种和谐的直觉判断。只是当时在新、旧时代交替的背景下,人们的阶级成分和思想观念还很不统一,北京城中的旗袍样式显得比较杂乱,但无论如何,旗袍的样式开始围绕着人体的轮廓结构、面料的花色质感和款式的新颖程度来展开创作。
二、袄裙
         汉族妇女多穿上衣下裙或上衣下裤。上衣一般长至膝下或臀下,右开襟,低立领或高领,圆式,衣身合体,衣袖长短、宽窄适中。下裙则是清代以来最富特色的女装,裙色以红为贵,种类繁多,早期有“百褶裙”、“月华裙”、“弹墨裙”[8] 等。满族女子同男子一样承其女真族习俗,从小学习骑马射箭,没有穿裙子的习惯,在《天咫偶闻》里曾有“满俗,妇女衣皆连裳,不分上下......”[9] 之说。由于入关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妇女也开始穿裙(多为筒式),裙子渐成为清朝妇女的通用之装。对于上衣下裤的打扮,张爱玲在《更衣记》里有传神的描绘:“衣服再紧些,衣服底下的肉体也还不是写实派的作风,看上去不大像女人而像一缕诗魂,长袄的直线延至膝盖为止,下面虚飘飘垂下两条窄窄的裤管,似脚非脚的金莲抱歉地轻轻踏在地上。”[10]
         清末民初,女子服装进步很大,既有改进中的旗袍也有各式袄裙。由于留日学生的影响,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和黑色长裙,不施质纹,不戴簮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物。民国中末期,受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影响,又趋于华丽,并出现所谓“奇装异服”[11]。从保存至今的实物和资料照片来看,上衣短小狭猝、领口很低,袖长不过肘,似喇叭形,衣服下摆成弧形,有时也在边缘部位施绣花边,裙子后期缩短至膝下,无衩襇而自然下垂,也有在边缘绣花或加珠饰。[12]
三、褂服
         褂服是清末民初北京城内妇女常见的外衣形式,大致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人字襟、直襟、斜襟等多种样式。晚清的女子褂服,很多都带有满、汉两族服饰文化融合的特征。比如襟女马褂,它的雏形来自于满族的骑马行军之对襟服,经过发展演化,成为集满、汉两族诸多服饰元素于一体的服装。一方面,满族对襟女马褂受到汉族女服的影响,由起初的衣身长至胯部,发展到衣长延至臀部以下,有时甚至过膝;原本窄紧的衣身、袖子也日渐变得广博;并出现了挽袖[13] 和舒袖[14] 之分。另一方面,马褂给汉人女子褂服带来的是传统系合方式的改变。明代汉人女衫除了在领窝处钉有一两枚金、银的揿扣外,多以衣带相系,而满族马褂上的纽袢则给了汉服的系合方式以新的启示。至光绪末年到宣统年间,北京城里的平民女子流行穿一种类似将旗袍截短了的紧袖齐膝衫,下身穿长裤,裤筒窄紧,在小腿处裹以绑带。这种装束使妇女活动自由,显得简练精悍,因此无论是“天足”的满女,还是裹“三寸金莲”的汉女,老少皆穿之。在新、旧旗袍交替的空当间,这成为北京城内最为普遍的一种妇女装束。
四、坎肩和挂襕
         清代以来,坎肩极为流行。坎肩本属于朝廷要员的服装,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又成为上层男女的通用服装,后来在整个社会阶层发展开来。坎肩和褂襕都属于无袖式上衣,是清末民初北京地区女子在冬、春、秋季罩穿在氅衣、衬衣或棉袍之外的服装。旗人妇女在坎肩和褂襕的款式及色彩上非常讲究,往往将其套在袍服外面穿,力求能够与穿在里面的旗袍和谐、媲配、衬托。坎肩和褂襕对于人体的覆盖面不大,但因是穿在外面的衣服,因此,其面料选择、装饰手法和制作工艺都比较讲究,常常给人以“小巧而精致”的感觉。相反,汉人女子穿坎肩、褂襕的现象倒不普遍, 她们基本还是以穿比较宽大的褂、袄、衫为主。
五、西式服装
         民国时期留学归国的女生多剪短发,着西式衣裙。“文明新装”、“大和善”、“学生头”极为流行。北京城内亦有妓女效之,以为时尚。另外,妓女们穿男装也蔚为风气。因当时教育界对日本仍极为推崇,服装也随之有所变化,尤其是女学生的装束,受日本影响更大。如庐隐于1912年考进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后,学校教育一切仿效日本,其严格的管理体制,尤其是那不适合少女身心健康发展的难看的校服让她大为烦恼:“不许穿制服以外的任何衣服——而制服偏偏又是那样的难看,夏季的是灰色布衫,灰色山东绸的裙子,新的时候还好,洗过几次之后,颜色灰留,活像一窝老鼠精。至于冬季呢,那又不如夏季的了,青蛙色的爱国布裙衫,洗得黄不黄,绿不绿,谁说不能象征癞蛤蟆的色彩呢?”[15] 西式服装,以“连衫裙”(或称连衣裙)为代表,是一种衣、裙相连的服式,“(连衫裙)就是把上身的衣和下身的裙连在一起。衣襟有开在前面或后面的,在后则颈背而下”[16],另一种样式是上身如背搭式,领下前,里面配穿衬衫,后开作方形缺口、下作连衣裙,裙长至膝下的连衣裙样式,这种衣式在当时教会所办的女子学校中也作为女生制服夏季穿用,衣衫较薄,穿上连衣裙再在腰间束带,能恰到好处地衬托腰部的纤细和线条的柔美。这种服式可以说是受欧美的影响,我国先秦时期深衣[17]
的结构亦属连衫裙式。连衫裙由女学生开始,逐渐向平民妇女蔓延,在袍服、袄裙、各式大褂的服式中,它以新奇别样的轮廓线反映着传统女装逐渐被取代的过程。
         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满、汉两族妇女的服饰融合过程是复杂多变的。清末民初北京人的阶级成分复杂,政治立场各不相同,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相去甚远,大众的意识形态尚处在新旧交替的混乱与纷杂之间,人们往往是根据风俗、喜好和流行穿衣,因此着装上就呈现出“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的景况,这在今天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滑稽。但正是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宣告了新、旧生活方式之间的激烈碰撞,这是一种文明侵入另一种文明时必然会发生的结果。也正是基于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一时期的北京传统女装显示出了一种多元化的综合形态和气质。

注释:
[1]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第352页。
[2]吕美颐:“中国近代女子服饰变迁”,《史学月刊》,1994.6。
[3]左右腋下开禊、开禊顶端必饰云头的罩袍。
[4]有五个纽扣、无开禊的单袍。
[5] 缪爱莉、邝璐编著:《中西历代服饰图典·民国服饰》,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 2000,第283页。
[6] 缪良云:《中国衣经》,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第104页。
[7](清)李渔:《闲情偶寄》。
[8]百褶裙:用整幅缎制作,裙裾下打褶而成,或在百褶裙裾上再行工艺加工,用丝线在褶裥交错穿插成鱼鳞状,称之“鱼鳞百褶裙”;月华裙:每褶之内俱含五色,行走起来裙摆摇曳,好似月光辉现,故而得名; 弹墨裙:即把墨依照主管意愿弹在裙上,形成如“西湖十景”“仕女人物”等纹样。
[9]转引启嵕:《清代满族服饰》,辽宁美术出版社,沈阳,第37页。
[10]张爱玲:《更衣记》, 浙江文艺出版社,杭州, 第56页。
[11]《海上风俗大观记载》:“至于衣服,则来自舶来,一箱甫君,经人道知,则争相购制, 未经三日,俨然衣之出矣.......衣则短不遮臀,袖大盈及, 腰细如竿, 且无领,致头长如鹤.裤亦短不及膝,裤管之大。如下田农地人,胫上御长管丝袜,肤色隐隐。今则衣服之制又为之一变,裤管教前更巨,长已末足,衣短及腰。”
[12]同[5],285页。
[13]袖长过手,袖口的里子绷上一尺多宽的绣花缎片,穿着时翻卷过来露在外面以 示美观。
[14]袖长至腕、肘之间。
[15]庐隐:《庐隐自传》,上海第一出版社,1934, 第53页。
[16] 同[1],第358、359页。
[17]深衣是直筒的长衫, 将衣和裳连在一起包裹住身体,分开缝制但上下缝合, 因“被体深邃”, 而得名。

参考文献:
[1]沈从文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7。
[2]吴 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朱新予主编:《中国丝绸史(通论)》,纺织 工业出版社,北京, 1992。
[4]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北京,2001。
[5] 蔡子谔:《中国服饰美学史》,河北美术出版社,石家庄,2001。
[6]高春明:《服饰名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
[7]《中国织绣服饰全集·织染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8]《中国衣 冠服饰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
[9]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沈阳,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