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论赫克托·吉马德设计风格中的“情趣性”

  • Update:2012-05-29
  • 潘俊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4期
内容摘要
法国设计师赫克托·吉马德是“新艺术”运动较具代表性的设计师,他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整合到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当中,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统一,设计中常通过结构的暴露来完成体量与立面的冲突, 以表达一种非对称观念的情趣性。

        18 世纪,西方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迅速催生了大量的技术发明,动力学的援用使钢铁、水泥、玻璃等材料得以批量生产和廉价应用,加之设计学科和工程学院的兴起[1],为现代设计奠定了物质材料和技术人才基础。但工业革命的成就并没有对欧洲各国的设计发展起到立竿见影的推动作用。1851 年,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参与的国家虽然有十几个,参展的机械制造产品却大都形糙质陋, 而另一些手工制品又过于奢华繁饰,由此引发了以威廉·莫里斯为首的一批英国设计师的不满,他们通过建立行会来推行自己的设计理念,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迅速席卷欧洲和美国。但是“工艺美术运动”所倡导的“手工艺”回归,并不能适应当时城市拓展和人口暴涨所带来的社会发展需求。随后,包括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各国,几乎同时又兴起了既保留一定手工制作,又结合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运用的“新艺术”运动[2]。

1. 奥格沃尔城堡


2-3. 巴黎地铁车站入口


4. 贝朗吉城堡公寓入口


5. 吉马德旅馆


6. 吉马德设计的吊灯


7. 吉马德设计的梨木柜


        赫克托·吉马德生于1867 年,当时的法国正处于“既定的秩序早就在浪漫主义面前土崩瓦解,将要面临第二次挑战”[3] 的时期。1882 年,他就读于法国国家装饰艺术学校。1885 年,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学习建筑,四年后他没有取得文凭就离开了巴黎美术学院,他得到一份建筑师的工作,同时继续师从布鲁埃和吉尔伯特的学生沃德海默学习建筑设计。
        1889 至1898 年,吉马德这一阶段的设计风格主要致力于一种非对称的方式构筑,通过结构的暴露来完成体量与立面的冲突以表现非对称的观念,混凝土、彩砖、玻璃、铸铁等新材料的运用关注到了建筑结构、功能划分以及建筑立面的装饰,说明他已注意到了建筑整体形式、结构同装饰之间的统一关系。
        如吉马德完成的第一所建筑,1891 年建成的布瓦勒大街34 号住宅,建筑立面是用红、褐砖及蓝釉面砖拼贴而成,两个巨大的拱顶则用石片和水泥模仿岩石的肌理粗砌,开间尽管采用不对称处理,但相互之间却保持了一种视觉的均衡。1893 年建成的夏敦- 拉加什大街41 号私宅,吉马德同样以“互相连结的屋顶、断裂的山花,以及由毛面石构件、不规则碎石和各种各样砖块组成的奇特混合”[4] 来表达对非对称装饰品味的喜爱。而埃格勒芒林荫大道39 号的设计上,他采用暴露在外的铁梁结构作为大窗洞上的过梁,以此来打破立面的均匀。建筑前部用两对带有花饰的V 字形铸铁柱作为支撑并暴露在混凝土基础上,连同端头的墙一起支撑一个纵向的大梁,大梁又承载了第二层的结构,第二层结构则由优美的工字形曲线断面的“檐口”、暴露铁梁的实防板结构的砖拱,以及一系列带装饰性的混凝土小拱顶组合叠加而成。他创造出的这种设计方式,由于兼顾了建筑形式与结构的装饰统一,被认为是“法国建筑中的一个里程碑”。
        1895 年,贝朗吉城堡公寓的建成,代表了吉马德的作品“从具象表现进入非具象表现的一个开端”、“标志着吉马德早期独特风格的顶峰”[5]。公寓楼为六层,他通过两条轴线的设计,将一种不对称的自由渗透律,用以维持建筑秩序等级的均衡。入口和前后楼梯放在第一条轴线上,而第二条轴线则从建筑围合的庭院垂直穿过。尽管在第二条轴线上也有入口和楼梯为较小的一层服务,但它们的作用只是将庭院远端的两个单元联系起来。面向拉·方丹大街的大门用铁梁横跨,阳台似乎是铸铁装饰起来的面具,墙上的斜撑模仿海马的形式,庭院喷泉的流线抽象暗示更接近于音乐或某种诗性的象征,这种象征主义手法的应用,标志着吉马德的设计真正具有了“新艺术”运动风格特征。
        吉马德第二阶段的设计为1899 年至1918 年。吉马德将他在第一阶段使用到的设计手法,娴熟地运用到巴黎地铁公司的委托设计和洪堡特·德·罗曼斯音乐厅的设计中。这一时期吉马德的设计更加自由,特别从维奥莱·勒·杜克和比利时的霍塔处所受到的影响,使他越来越相信:“装饰应该以它们自身的方式存在,而且非具象的方式给人的映像更加深刻。”[6] 尽管如此,他在设计时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折衷的处理手法。1896 年,巴黎地铁公司举办了一次新地铁车站入口建筑的设计竞赛,原则是:“建筑的设计和新铁路的高架桥应该委托给最好的艺术家”,并且它们将是彻底的艺术品而非工业化特征的设计作品[7]。尽管吉马德并未参加设计竞赛,不过得益于巴黎地铁公司总裁对“新艺术”运动设计风格的喜爱,吉马德得到了这项工作。在这项设计中,吉马德把他在贝朗吉城堡使用的装饰设计转化为三维形式,产生出一种似是而非的工业化建筑。吉马德共设计了三种类型的地铁车站入口建筑:只有栏杆的户外阶梯式车站入口、有围合带屋顶的阶梯式车站入口,以及候车室与围合屋顶阶梯一体的车站入口。这些建筑结构都采用铸铁和其它合金铸造,吉马德充分发挥了“新艺术”运动模仿植物曲线的风格特点,铸铁合金制造的扭曲藤蔓缠绕枝干形式被运用到栏杆和支撑结构中,顶棚刻意采用大块玻璃拼装塑造海贝波浪边缘形式。建筑内部则以橙色、白色、绿色、蓝色区分。
        此外,吉马德在设计中还考虑到批量生产的需要而特别使用了标准模数;尽管三种设计各自不同,但都表露出对自然曲线崇尚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塑造,非常符合法国人崇尚浪漫优雅的个性,由此赢得了广大巴黎市民的喜爱,吉马德也因而声名大振;由于吉马德高超的设计表现,今天仍有70 多座地铁站被当作文物保留下来。因巴黎地铁被称为“大都会地铁系统”,于是法国人亲切地用其缩写“Metro”指称法国的“新艺术”运动。洪堡特·德·罗曼斯音乐厅建于1901 年,尽管表现出“奇异的不对称,形式方面的巴洛克气氛,哥特式的结构,铁构件和抽象装饰中的新艺术风格”[8],著名建筑理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还是认为:它与比利时建筑师霍塔设计的人民宫,都是结构理性主义的杰作[9]。
        1919 年至1929 年,吉马德的设计进入到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他作品最少的时期。一战结束后城市重建工作开始,吉马德试着采用直线或有角的形式,以建立一套标准化的体系来靠近新理性主义,如布列塔尼大街19 号以及1922年的茉莉广场等。但在1925 年的巴黎装饰艺术展上,他与同时参展的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新精神馆相比,差距就显得非常明显。他再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1929 年,他被授予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对艺术的贡献。此后,他似乎就不再进行建筑创作了。1938 年他携妻去了美国纽约,直至终老。
        综而言之,吉马德是一位非常注重建筑整体与细部形式搭配的设计师。他为了保持建筑设计的整体性,不但亲自设计了许多铁制建筑配件——窗栏杆、门把手、窗插销等,他还为奥格沃尔城堡(1905 年)、贝朗吉城堡公寓、吉马德饭店(1909 年)、Mezzura 饭店(1910年)设计过椅子、餐桌、橱柜、灯具等家居产品。尤其在贝朗吉城堡公寓的设计中,他使用浅色的梨木代替深色的桃花心木,并将精致典雅的花纹和图案用于装饰家具表面;为了使室内装饰细节同建筑整体形式保持一致,他对地板、墙面、照明设备都予以精心挑选。这种对整体性的关注似乎就是他所谓的设计“合唱指挥”。此外,他还是一位高产的画家,有超过2000 幅绘画作品存世[10]。
        作为一个全面的设计师和画家,他的设计艺术风格很难用一个确定的称谓来概括,不过,他为《美国建筑实录》杂志所写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维特鲁威“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圭臬,应改为“逻辑性、协调性、情趣性”。尤其“情趣性”,“同时也带有逻辑性和协调性,是两者的补充,它由情感所引导,是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11] 这段话不仅表达出了吉马德的设计理想,同时也为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新艺术”运动主旨做出了最精要的阐释。

* 基金项目:天津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义设计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所属学科:艺术学,项目编号为08BF45。

注释:
[1]( 美) 肯尼斯· 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张钦楠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第2 页。
[2]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4,第69 页。
[3](英)N. 佩夫斯纳等编:《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邓敬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第9 页。
[4] 同[3],第13 页。
[5] 同[3],第13 页。
[6] 同[3],第9 页。
[7] 同[3],第17 页。
[8] 同[3],第24 页。
[9] 同[1],第68 页。
[10](美)彭妮·斯帕克:《设计百年——20世纪现代设计的先驱》,李信、黄艳、吕莲、于娜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第20-21 页。
[11] 同[3],第30 页。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
[2]( 美) 肯尼斯· 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张钦楠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
[3](美)彭妮·斯帕克:《设计百年——20 世纪现代设计的先驱》,李信、黄艳、吕莲、于娜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
[4](英)N. 佩夫斯纳等编:《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邓敬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