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近代服装门襟与扣袢的形制组合与审美表达

  • Update:2012-07-26
  • 杜力 / 陈研 / 张竞琼,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6期
内容摘要
本文以上海凤歌堂博物馆与上海纺织博物馆的传世服装为实物样本,对近代服装门襟与扣袢的形制类型、门襟与扣袢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综合、研究,从“横”与“竖”、“曲”与“直”、“疏”与“密”、“藏”与“露”的角度诠释了襟袢组合的审美表达。

1. 中国近代服装的门襟形式


2. 琵琶襟与一字扣搭配组合女装


3. 一字襟与一字扣搭配组合童装


4. 偏襟与花式扣搭配组合女装


5. 大襟与一字扣搭配组合女装


一、近代服装门襟的形制类型
        《尔雅·释器》:“衣毗谓之襟”。[1]即门襟为衣服的开启交合之处,是为了方便穿着而设置的一种开口形式。一般是指从领圈处开口,至下摆结束,对造型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近代服装的门襟形式多样,主要有大襟、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偏襟等。(图1)
        大襟有两种形式,即左衽和右衽。左衽是指衣襟由左向右掩,纽扣偏在一侧,从左到右盖住底襟,这种开口形式多用于北方游牧民族服装中。右衽是指衣襟由右向左掩,这种服装常见于汉族的服装中。
        对襟是一种对称的襟式,即衣服胸前左右两襟对开,用搭袢、纽扣或绳带在开口处系连,穿脱方便,男女通用,多用于袄、褂、马甲等服装。
        琵琶襟又称为“缺襟”,前襟下摆分开,右边裁下一块,比左边略短一尺。在《扬州画舫录》中也有描述:“……每着蓝藕布衫,反纫钩边,缺其衽,谓之琵琶衿。”[2] 流行于清代,起初多用作行服,方便骑射,所以一般马甲和马褂采用较多。
        偏襟的上半部分与大襟一致,只是比大襟稍微短一些,但不到腋下就直接转折向下,直到衣襟下摆处。多被女袄采用,与坎肩或者马褂组合穿着。
        一字襟是指衣服的前襟于胸部横开,外观呈“一”字形,其襟线与摆缝处横列十三颗一字扣,俗称“十三太保”。这种开襟方式常见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坎肩上,男女老少皆好穿用。
        我们从上海凤歌堂博物馆和上海纺织博物馆中选取了166 件近代民间服装并对其门襟形式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研究。其中大襟形制的服装有85 件,含大襟旗袍34 件,袄30 件,褂9 件,马甲13 件;对襟形制的服装有60 件,含对襟褂33 件,袄13 件,马甲14 件;琵琶襟形制的服装有12 件,含马甲10件,袄2 件;一字襟形制的服装有3 件,且都为马甲;偏襟形制的服装6 件,其中马甲、袄、衫各2 件。数据表明,大襟和对襟是近代服装中比较常见的主要形式,且多用于旗袍、袄、褂以及坎肩;对襟则多用于褂、袄以及马甲;作为大襟变化形式的琵琶襟、偏襟与一字襟属于比较少见的开襟形式,一般用于马甲与袄。近代服装中的旗袍样式的服装其门襟形式一般为大襟;袄、褂的开襟形式多样化,有对襟、开襟等;相比较而言,马甲的开襟形式在袄和褂的基础之上,还衍生出琵琶襟、偏襟与一字襟。


二、近代服装扣袢的形制类型

        扣袢即衣扣袢带,是具有闭合、固定门襟作用的重要部件。近代服装扣袢的类型主要有袢带、纽扣、揿纽与后来引进的拉链等。根据服装扣袢的不同可将其分成袢带式、纽袢式、纽扣式和综合式。[3]
        袢带式又称结带式,是指由两根带状物相互联结的一种闭合方式。这种闭合方式简单而方便,常见于童装。
        纽袢式又称盘扣式,是指用事先缝制好的布条经过缠绕、扭曲、打结而成的一种闭合方式。又可分为一字扣式和花式扣式两种类型。
        纽扣式狭义上是指衣服上用来扣合的球状或者片状物件,广义上还包括暗扣、揿纽与拉链等。这种闭合方式常见于对襟褂和旗袍等服装。
        综合式是指同一件衣服上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闭合件。综合式的搭配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袢带与纽袢的搭配组合、袢带与纽扣的搭配组合和纽袢与纽扣的搭配组合。袢带与纽扣的搭配组合很少见,袢带与纽袢的搭配组合多见于童装与对襟服装。纽袢和纽扣的搭配组合多见于近代改良旗袍,且纽袢一般位于领口、右衽直角偏襟、腋下、衣衩口处。
        在我们所选取的166 件近代民间服装中,其中纽袢式服装102 件,含女装65 件,男装33 件,童装4 件;袢带式服装13 件,含童装10 件,女装2 件,男装1 件;纽扣式服装6 件,含男装4件,女装2 件,童装0 件;综合式服装45 件,含女装39 件,童装5 件,男装1 件。这些统计数据表明,纽袢式服装是近代服装扣袢形制的主要类型,且男、女服装通用,是近代服装门襟闭合的主要方式之一;袢带式服装一般用于童装中,结构轻便,易于扣解,实用性很强;综合式服装在实用性的基础之上,更具装饰性,一般用于女装,且一般出现在改良旗袍上;纽扣式服装比较少,一般用于男、女对襟褂中,童装中很少出现。


三、门襟与扣袢的组合方式

        我们又对这些馆藏近代民间服饰的门襟与扣袢的组合形式进行了综合统计与研究。我们发现:对襟形制的服装与一字扣的搭配组合比较多,有38 件,且通常出现在男装中;对襟形制的服装与盘花扣的搭配组合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一般出现在女装和童装中,只有8 件。大襟形制的服装与一字扣的搭配组合在近代服装中也很常见,有24 件;大襟形制的服装与盘花扣的搭配组合在近代服装中的搭配同样也很常见,有14 件,且这种搭配组合通常被近代女装中袍、袄、衫所采用;大襟形制的服装与西式揿纽的组合搭配有10 件,通常出现在20 世纪30 年代到40 年代的改良旗袍中。琵琶襟形制的服装与一字扣的搭配组合有9 件,与盘花扣的组合搭配有3件,通常出现在马甲中。偏襟形制的服装与一字扣的的搭配组合有1 件,与盘花扣的搭配组合有2 件,通常出现在女装中。一字襟形制的服装与一字扣的搭配组合有3 件,只出现在马甲上。从这些统计与研究的结果来看,近代服装的系结方式多种多样,有中式袢带、一字扣、盘花纽扣等,这些可以归结为“传统中式”的系结方式;有西式的纽扣、拉链等,这些可以归结为“单纯西式”的系结方式;还有“中西合璧”组合系结方式。近代服装的门襟形式亦是多种多样,但是不管门襟的形式如何变化,其主要系结方式依然是上述三种形态。其分布状况为:传统的中式系结方式在大襟、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偏襟中均有出现,且在大襟和对襟中分布比较广泛;“单纯西式”的揿纽、拉链、暗扣等西式系结方式还是很少,且一般只出现在对襟并有叠门的服装中;“中西合璧”式的系结方式与传统中式的相比,也相对少见,一般也只出现在近代女装改良旗袍中。


四、襟袢组合的审美表达

        门襟是服装进行开启的主要方式,具有穿脱方便的实用功能;扣袢是对服装门襟进行系连的主要方式,具有闭合或固定门襟的实用功能。这些都说明了门襟与扣袢在服装中“用”的意义,但同时又赋予了它们形式上的丰富变化,体现了它们“美”的意义。
1.“横”与“竖”
        “画有一横一竖,横者以竖破之,竖者以横破之,便无一顺之弊。”[4] 图2 所示的琵琶襟,形制精美而复杂。其与一字扣进行搭配组合,纽扣多做横向排列,只在襟线右上方拐角处做直线排列。其两横两竖的襟线设计打破了画中所谓的“一顺之弊”;其有横有竖的纽扣排列亦打破了画中的“一顺之弊”;横的纽扣与竖的襟线,竖的纽扣与横的襟线同样也打破了画中的“一顺之弊”,使其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又实现了统一。图3 所示的一字襟同样是与一字扣进行搭配组合,在横向襟线处纽扣作纵向排列,在纵向襟线处纽扣作横向排列。这样横、竖交错的襟线与纽扣组合亦打破了形式上的“ 一顺之弊”,使服装静中有动,更能体现行服的特质。
2.“曲”与“直”
        图4 为一款偏襟短衫,其门襟线自领口向右襟延伸,因此并非如对襟之直,但延伸之后又没有顺延至腋下,因此也并非如大襟之曲。偏襟的特点是以曲线来偏离中轴,而后再以直线一通到底,再辅之似花非花的盘扣共同打破了衣襟平直的单调,使其在平衡中稍有动感变化,在变化中又不失秩序,体现了端庄的气质。
3.“疏”与“密”
        “疏中有密,始不厌其疏;密中有疏,始不厌其密。在疏密浓淡之中各有主调辅调,并非绝有绝无,也非平均对待,否则陷于一偏,而疏密浓淡各自孤立,便成画中之病。”[5] 作画的疏密关系,在近代服装中也有所体现。如图5 所示的大襟袄,领口、衣襟及下摆处作大镶边,用黑色绸缎镶成如意云头纹饰,并嵌以蓝色织带窄花边,镶边的面积几乎占前身的三分之一,构成了此服装中密的部分;且五颗一字扣叠放于门襟之上,使原本已经很“密”的襟线显得更密,这就是所谓“不厌其密”吧。同时,前襟及摆缝的镶嵌处也并非密不透风。在纽扣与云头如意构成的特别密集之处外,在前襟、挽袖处也形成了相对疏坦的透气之处,这就是所谓的“密中有疏”吧。除此以外,前身未做任何装饰,构成了此服装中的疏的部分。总体观之,整件衣服疏、密分明,密中有疏使服装既雍容华贵,有不过于堆砌。
4.“藏”与“露”
        20 世纪20 年代末,由于受到西方人本思想的影响,中国女性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在服饰上开始追求人体的曲线表达。改良旗袍将旗袍上特有的盘扣藏了起来,用暗扣、揿纽取而代之,这样就将原本不明显的细香滚露得更突出;也将女性的身体曲线露得更明显。与传统的旗袍相比,改良旗袍在前襟与扣袢上的简化,使以往旗袍上大面积的繁缛装饰被藏了起来,使服装自身的形式看上去变得单一,但相反却结合收腰、收省等结构处理,使对人体的表现变充分了,变突出了。藏与露之间反映了设计理念的重大变化。传统设计注重“衣”本身,改良设计试图通过“衣”来表现“人”,这也是近代服装史上一个重大的观念变革。

注释:
[1] 顾廷龙、王世伟导读:《尔雅·释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北京,2011,第88 页。
[2] 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北京,1960,第312 页。
[3] 郑嵘、张浩:《旗袍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1999,第74 页。
[4]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南京,2005, 第105 页。
[5] 同[4],第1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