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冷战阴影下的新希望: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

  • Update:2010-06-03
  • 周志
  • 来源: 2010年第6期
内容摘要
1958年4月17日,布鲁塞尔世博会正式开幕,共有5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各参展国在世博会上都表现出和平的竞争姿态。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首次世博会,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承载着无数期盼与梦想,而它的成功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进步、文明发展、人类团结和平的曙光,证明了人类的发展前景充满新的希望。


二、原子球塔:科技进步与人类团结的象征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悄悄地酝酿中。阿尔弗雷德•海勒认为,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不仅表明西欧已经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同时也展现了战后的“技术乐观主义”潮流。[3]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届世博会中最能够展现这种“技术乐观主义”潮流的无疑就是原子球塔。然而,原子球塔所承载的意义却并非如此简单。

原子球塔全景,作者自摄

        原子球塔(Atomium Pavilion)是布鲁塞尔世博会中影响最大的标志性建筑。1955年组委会在征集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物时,一致选中了由工程师安德烈•沃特金(Andre Waterkein,1917-2005)、建筑师安德烈•波拉克(Andre Polak,1914-1988)和让•波拉克(Jean Ploak,1920-)设计的原子球方案。原子球塔的形状由9个巨大内空的金属球体组成,每个圆球代表一个原子,各球之间由26米长,直径3米的空心钢管连接。圆球与连接圆球的钢管构成一个正立方体。9个圆球加上钢架结构总重量为2200吨,最高球顶达102米。球面采用了5800块三角弧形铝合金焊接而成。[4]

        原子球塔把现代建筑美学基础的纯几何形态原则,运用到了现代空间概念的形象设计之中,其所蕴含的意义是多重的。从科技角度看,整个原子球塔的正立方体结构象征着放大1650亿倍的α铁结构意喻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深入认识。从政治方面来看,当时比利时是欧洲共同体的发起国之一,布鲁塞尔被称为“欧洲的首都”。当时的欧共体拥有9个成员国,而比利时国内也划分为9个省。因此,原子球成为象征比利时国家和西欧各国团结联合的标志。[5]但在此之外,建筑师显然还另有深意。如果联系此次世博会的主题——“科学主导的文明与人道主义”,我们就会理解,原子球塔所体现的实际上正是这个时代的主体意识:即人类如何安全、和平地利用原子能,如何解决科学技术与人道主义的问题。它在表现了人类对机器钢铁工业的尊崇的同时,更重要的对原子能和平利用的信念和期望。而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原子球塔内展览的就是国际核能技术的应用,其中包括不同的核反应堆模型和一艘3万吨核动力船的模型,这些内容已经表明了原子球塔的设计初衷。如今,它已被视为呼吁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被称为改变了世界的20世纪建筑之一。

原子球塔细部,作者自摄

原子球塔内部扶梯,左为原貌,右为2003年整修之后

        如今,原子球塔仍屹立在海瑟尔公园的世博会原址上,成为布鲁塞尔乃至比利时全国的地标性建筑,比利时国内的许多重大活动都会选择在这里举办。尽管50多年来的风雨已经令它的金属光泽显得有些黯淡,但站在塔下,仍然能够感受到它所具有的那种精神力量。原子球塔的思想内涵以及对世人的警醒,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它所象征的和平利用科学技术与人类团结一致的思想至今仍然是国际社会的发展前进的主题。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