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从工艺实践角度追溯跳刀纹的起源

  • Update:2012-11-10
  • 王乐耕,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10期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工艺试验的研究方法,验证了传统陶瓷装饰纹样中“戳点纹”和“席纹”属于跳刀纹这一推断。认为戳点纹和席纹装饰是跳刀纹装饰的两种特殊效果。将跳刀纹出现的年代由金代向前推到了唐代,并指出跳刀纹可能源于修坯过程中的跳刀现象。

在我国传统陶瓷艺术中,装饰技法一直作为重要的构成因素而存在,与陶瓷器物的材质、造型等因素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共同造就了陶瓷艺术的永恒魅力。从原始彩陶的彩绘装饰到汉代青瓷的压印纹装饰,从唐三彩的堆贴装饰,宋代瓷器上的刻划花、化妆土装饰,到明清的釉下、釉上彩绘装饰,可谓各具特色、异彩纷呈。而在这纷繁各异的装饰技法当中,曾经有一种装饰技法,其操作方法简便快捷,却能使器物获得朴实生动、富有秩序美感的视觉效果,这种技法就是跳刀纹。
 


跳刀纹的具体做法是利用修坯刀的弹性和坯体的阻力,使修坯刀在转动的坯体上不断跳动,从而留下有秩序的刀痕的一种做法。跳刀纹装饰曾经出现在金代磁州窑陶瓷器物中,如图1。图中碗内侧的跳刀纹,就是利用修坯刀的跳动,剔掉坯体表面的白色化妆土,而露出灰色的坯体颜色,呈现出横向排列的、连续的、有强烈秩序感的花纹。在邯郸市博物馆、磁县博物馆合编的《磁州窑古瓷》收录的马小青的文章《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赏析》和叶喆民先生主编的《中国磁州窑》一书中都有关于跳刀纹的描述。前者称跳刀纹为“飞刀纹”[1],后者在书中则分别称之为“飞刀纹”[2]和“跳刀飞白纹”[3]。二者均指出磁州窑“观台第三期的钵和小罐上有这种装饰”。其中,“观台第三期”是一个历史上的时间段概念,出自1987 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河北文物研究所对于磁州窑观台窑遗址进行发掘后对于观台窑遗址的断代分期,“年代大约在金海陵王天德年间到金宣宗兴定三年(1219 年)蒙古兵攻占磁州窑所在地彰德府这段时间”[4]。上述文献中的相关描述表明,目前学术界能够有考古证据支撑的观点是跳刀纹最早出现在金代。
而在对于磁州窑陶瓷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用跳刀纹装饰的器物似乎不止于金代磁州窑的跳刀纹碗,在其它器物上也有类似的装饰。比如磁县磁州窑博物馆收藏的黄釉席纹执壶就有类似跳刀纹的装饰。(图2)还有冯先铭、李辉柄两位先生主编《中国古代窑址标本》一书中也收录了具有相同肌理的唐代密县黄釉戳点纹罐残片(图3)和唐代郏县窑黄釉壶残片(图4)。在磁州窑博物馆的展示标牌上,对于黄釉执壶装饰技法的说明为“黄釉戳点纹”和“黄釉席纹”。在《中国古代窑址标本》一书中的描述分别为“黄釉戳点纹罐标本”[5] 和“黄釉壶标本”[6]。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会发现两件器物以及《中国古代窑址标本》书中的瓷片上的纹理与跳刀纹非常类似。首先,上述两种纹饰与金代跳刀纹有着共同的布局特点,即均为沿器物弦线方向的横向水平排列,这说明纹饰是在坯体转动过程中制作出来的。其次,纹理的痕迹都为凹陷的刻痕,应为刀具刻成或压印而成。再次,纹饰中每道痕迹间的间距是几乎相等的,呈现出连续的特点,并且痕迹的形状也呈现出很强的相似性。这三个特点都与跳刀纹的特征相一致,唯独与金代的纵向长条形跳刀纹不同的是,戳点纹的刻痕是呈三角形的点状;席纹为菱形交叉的网状痕迹,颇似编制的竹席纹样,这也许是称其为“跳刀纹”的原因。
黄釉执壶和残片标本的装饰效果虽然表面看起来像“戳点”和“席纹”,但是,如果从工艺实践的角度来审视,“戳点纹”和“席纹”在表述上都是语焉不详的。按照“戳点纹”字义理解,其纹理应该是用工具一点一点戳上去的,但是纹理的秩序感和规整程度说明其工艺不是随意戳成的,而“席纹”字面的意思似乎是像绳纹的做法,将席子的纹理压印在坯体表面。但是,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席纹”的纹理是一道道平行排列的刀痕,而不是席子的印文。根据上述特征可以推断,此两种纹样很可能是利用跳刀技法做成。
 


为了验证上述推断的正确性,笔者进行了两种工艺实验,用跳刀技法分别模拟“戳点纹”和“席纹”。
实验一:首先以白瓷泥为原料,拉坯(图5)、修坯备用。然后,将修好的坯体置于拉坯机轮盘中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右手握住特制的修坯刀(弯曲而富有弹性),将修坯刀(图6)刀尖接触坯体,半干的坯体会对刀具产生阻力,因而会使修坯刀上下跳动,同时右手握住修坯刀自上而下移动。(图7)停止转动后,在坯体上就出现了与唐代戳点纹执壶上相同的跳刀纹,即连续排列的三角形凹痕。(图8)
实验二:先用弹性刀的平刃与坯体表面接触,并使刀刃稍稍倾斜,随着刀的跳动,坯体上出现倾斜的\\\\\\ 状的平行排列的跳刀纹。再变换刀刃的角度,使之与前次成相反方向倾斜,重复进行一次,出现////// 状的刀痕,和前一次的刀痕交织在一起,呈现出XXXXXX 状菱形交叉的纹理,如图9、10,与唐代“黄釉席纹执壶”上的“席纹”就非常一致了,如图11。如果变换刀头的形状和角度,还会出现新的效果,如图12、13。通过跳刀纹工艺实践还能够发现一些规律,比如,在泥料和刀具相同的条件下,坯体越湿、拉坯机转动越快,握刀用力越大,刀痕就越深,横向排列也越稀疏;相反,刀痕则浅而密集。在跳刀过程中,刀上下方向移动得越快,则刀痕纵向排列得越稀疏,反之则越密集。
从图片的效果来看,经过跳刀纹装饰的坯体还未施釉,不如唐代的器物上施有黄釉的表面那样光滑。但是工艺实验的结果足以证明,唐代“黄釉戳点纹执壶”和“黄釉席纹执壶”上的纹理均为跳刀纹,也可以认为,“戳点纹”和“席纹”不过是跳刀纹的两种特殊效果;并且可以进一步证明,在我国唐代跳刀纹就已经出现了。


 


回眸我国古代陶瓷艺术,源远流长、成就斐然,其中充满了古代陶工经过辛苦劳动而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与智慧,同时也蕴含着古人对于美的不懈追求。在陶瓷装饰纹样中,有相当一部分装饰形象并不是对具体事物形象的描摹,而是抽象的几何纹样,如绳纹、印纹、弦纹、梳篦纹、波浪纹、绞胎纹、绞化妆土等。起初,它们很可能不是陶工的有意创作,而是手工劳动遗留下的痕迹,例如,在远古时期,人们利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陶时,需要用拍子将坯体拍打结实,而为了防止木拍与泥坯粘连,人们将绳子缠绕在拍子上,或者在拍子上刻出凹凸的花纹,这样,在拍打坯体的同时,绳子和花纹就印在了坯体上,后人称之为“绳纹”和“印文”。还有些纹样甚至是因为操作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跳刀纹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在陶器制作的修坯工序中,跳刀是常见的现象,当陶泥质地较为坚腻、坯体过湿时,坯体对于修坯刀的阻力增大。在此时,如果修坯刀把握得不稳固,就会出现修坯刀上下弹跳的现象,同时在坯体上留下连续的刀痕,使坯体表面形成高低起伏的肌理。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一般要求应该对坯体重新修整,使之平整光滑。但是,陶工却发现了其中的秩序美感,将跳刀作为一种装饰技法而故意为之,从而形成一种独立的装饰艺术语言——跳刀纹。在此基础上,陶工又将其进一步丰富,变化刀刃的角度和跳刀的次数,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戳点纹”和“席纹”装饰。陶工们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意识发现了工艺痕迹的美感,进而将偶然的效果化为必然的装饰语言。
如果跳刀纹源于跳刀现象的推论成立的话,那么其出现的时间则可以追溯到辘轳即陶车开始使用的年代,其历史渊源可能更加久远。
 

注释:
[1] 参见马小青:“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赏析”(38) 绿釉飞刀纹。邯郸市博物馆、磁县博物馆合编:《磁州窑古瓷》,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西安,2004,第21 页。
[2] 参见叶喆民主编,马忠理副主编:《中国磁州窑》( 上卷), 河北美术出版社,石家庄,2009,第114 页。
[3] 同[2],第271 页。
[4]“ 河北省磁县观台磁州窑遗址发掘报告”,政协磁县九届委员会编:《中国磁州窑典籍》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2006,第164 页。
[5] 密县窑059 唐黄釉戳点纹罐标本,参见冯先铭、李辉柄主编:《中国古代窑址标本》(卷一,河南卷•上),紫禁城出版社,北京,2006,第89 页。
[6] 郏县窑317 唐黄釉壶标本,参见冯先铭、李辉柄主编:《中国古代窑址标本》(卷一,河南卷•下),紫禁城出版社,北京,2006,第359 页。
参考文献:
[1] 邯郸市博物馆、磁县博物馆:《磁州窑古瓷》,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西安,2004。
[2] 叶喆民、马忠理:《中国磁州窑》,河北美术出版社,石家庄,2009。
[3] 冯先铭、李辉柄:《中国古代窑址标本》,紫禁城出版社,北京,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