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安阳宝山灵泉寺摩崖龛窟建筑装饰探究

  • Update:2013-01-12
  • 李光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河南安阳宝山灵泉寺又称“万佛沟”“小龙门”,共计有龛窟230 余座,雕刻内容涵盖了历史、佛学、舞蹈、建筑、服饰、习俗、书法等,对研究当时的佛教文化、石刻艺术提供了实质的证言,对当时的建筑装饰风格及其演化轨迹研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宝山灵泉寺位于河南安阳西南30公里的善应镇宝山东南麓,是华北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与佛教华严宗、地论宗、法相宗、禅宗有着密切的联系。灵泉寺是在北齐邺都政治、文化,尤其是佛教中心地位的基础上形成的。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对日本、朝鲜均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是木构建筑,无法抗拒岁月的侵蚀,再加上中原大地经常战火连绵,天灾频频,木构建筑不容易保存。据梁思成先生考证,现存年代最早的唐代遗存,是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 年)的山西五台山东冶镇李家庄南禅寺殿和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 年)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两处。唐代以前就只存下了石窟、石塔,所以宝山佛教龛窟的存留为我们研究北齐至唐宋的建筑及其装饰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图1)

一、灵泉寺摩崖龛窟概况
灵泉寺原名宝山寺,据寺内现存碑文记载,寺庙创建于公元546 年(东魏武定四年),距今1400 余年。当时安阳灵泉寺与清凉山修定寺及漳河以北的响堂寺并称为北方三大佛教胜地,素有“河溯第一古刹”之称,是东魏、北齐高僧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北齐道凭法师善讲能辩,使寺院其时名声大振。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文帝杨坚取群山之泉及该寺高僧灵裕法师法名之首,把宝山寺易名为“灵泉禅寺”[1],寺院规模相应扩大。 古寺周围最西面的一座山叫做宝山,西北是悬壁山,北面是马鞍和矿窟两山,东面为岚峰山和鸡冠山,南面的叫做虎头山和釜覆山,这里山势海拔约500 米左右,地质构造大都为古生代寒武纪到奥陶纪中统的石灰岩,石质坚硬且不易崩塌,非常有利于工匠进行雕造。从南北朝至北宋时期,历时近600 年,各个不同时期的工匠们在宝山、岚峰山从东到西千米有余的悬崖峭壁上雕凿的石窟、塔龛、佛龛、碑龛数以万计,故名“万佛沟”,又称“小龙门”。著名的石窟造像专家宿白教授命名为“宝山塔林”,称之为全国最大的高浮雕摩崖塔林。[2] 1996 年11 月20 日, 灵泉寺及其附近石刻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山佛教龛窟的内容涵盖了历史、佛学、舞蹈、建筑、服饰、习俗、书法等,对我们研究当时的佛教文化、石刻艺术,特别是建筑、装饰艺术提供了实质的证言。其雕刻很好地继承和借鉴了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区佛教雕刻艺术的传统特色,同时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装饰糅在其中,使其具有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和审美意趣。

1. 宝山灵泉寺全景


2. 双石塔护法神王


3. 双石塔门楣


4. 岚峰山46 号屋龛

二、灵泉寺摩崖龛窟的建筑及其装饰
灵泉寺在建筑选址方面十分讲究,寺院处于峡谷之中,依山傍水,群峰环抱,非常符合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现存寺里的《重修灵泉寺碑记》载:“灵泉胜景在宝山一隅。八峰环卫,林谷清幽,静似太古……”寺院清静偏僻,宜于僧众静心修炼。其整体建筑以寺院殿堂佛塔为中心,在四周山上开窟建龛,讲究聚散开合,使建筑和龛窟融为一体,结构合理,蔚为大观。
佛塔是随印度佛教一同传入中国的一种佛教建筑,佛塔的建筑在后汉末年就已经风行全国了,并逐渐与中国重楼建筑相融合,据《后汉书》记载,汉末三国时期,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3]
灵泉寺北齐双石塔均为单檐单层亭式塔,是迄今为止存世较少的北朝建筑。塔形稳重,简洁大方,两塔只是在塔檐雕刻图案上有些许区别,塔檐叠涩三层,大覆钵塔顶,四周有线条粗壮的波浪式装饰图案,塔刹是由斗型刹座、三重相轮、宝珠共同组成,造型古拙有力、朴实无华,对后世摩崖塔龛的建筑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灵泉寺唐代双石塔是单层密檐式石塔,风格与北齐石塔迥异,与河南登封永泰寺塔极为相似,不过永泰寺塔为青砖黄泥垒砌而成。灵泉寺唐双石塔上部为石刻三层束腰须弥座,座中央束腰处刻有歌伎及宝塔造型。上部九层密檐的四角外轮廓连线呈明显的抛物线形,造型舒展大度,塔檐与塔身刚柔相济,优美至极,呈典型的唐代风格。塔身雕有佛祖、弟子及护法神王,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造像之上刻有伞盖和飞天,与龙门石窟造像十分相似。塔座雕饰的乐伎,各持笛、笙、鼓、琵琶、箜篌等乐器,动情演奏,由此可见盛唐灿烂文化的遗韵,是研究古代音乐史的珍贵资料,所雕龙兽张牙舞爪、曲颈昂首,石塔门楣雕有双头龙装饰,有彩虹之象,上部刻有双龙护卫飞鸟及飞天,双龙神态威严,飞天姿态婀娜,精美至极。(图2、3)
除上述石塔之外,灵泉寺遗存均为龛窟形式,尤其是隋唐以来,灵泉寺所建大多为塔龛形式。从建造上来说,塔龛比之石塔,省工省料而佛塔的功能不减。塔龛一般都是依山靠崖,少占耕地。对中国长期的农耕文明来说,土地一直是非常宝贵的,能够有这样一种节约土地,而且能够满足僧众及信徒的要求的建筑方式,是非常受劳动人民欢迎的,且浮雕龛窟比石塔更为灵活,雕凿时大小变化更为随意,所以宝山及其附近的石壁上龛窟密度很大。在这些石窟造像的艺术形式中,塔龛、佛龛、碑龛并存一处,其中大多数为浮雕塔龛,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一共153 座,这样大的规模在我国实为罕见。
从建筑史中我们了解到,隋代建筑的斗拱还比较简单,鸱尾形象和唐代建筑相比还略显单薄,但当时建筑的整体形象已经开始有饱满的趋向。从灵泉寺现存龛窟来看,隋代的塔龛塔檐厚重,略显粗笨,装饰极为简单,龛楣不加修饰,简单朴实,例如位于宝山东部崖壁上的3 号塔龛,塔左侧刻有题记“大隋开皇十年岁次庚戌正月十五造”(公元590 年)“道政法师支提塔”,其为单层方塔,塔南壁开拱形门,里面雕一身披袈裟的僧人,在蒲团上结跏趺坐,双手前伸扶在半圆单腿凭几之上。第一层为叠涩檐,第二层在第一层上面,形制基本一致,塔刹由覆钵、卷叶、相轮、宝珠构成,纹饰雕刻粗壮有力,造型简单明了,塔门没有门额和倚柱,更无其他装饰,全塔整体厚重稳定,庄严古朴,是隋代早期墓塔的典型代表。宝山74 号塔为单层方形灰身塔,比前面提到的3 号塔晚了13 年(公元603 年),但其风格就有了很大的变化,74 号塔覆钵状塔顶上四周出现了较为繁杂的卷叶纹、缠枝纹等纹饰,门头出现尖拱,束腰莲花柱下有仰覆莲柱础,叠涩檐上雕有山花蕉叶,雕工精细,有唐代雕刻华美瑰丽、雍容富贵之象,与唐代贞观年的建筑几无二样。
唐朝时期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唐文化博大精深,对亚洲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唐代的建筑辉煌壮观、气度恢宏,唐代的建筑强调整体和谐,建筑造型浑厚质朴、华美壮丽,建筑中凹曲屋面较为常见,檐角的弯折起翘柔和大气,雍容典雅,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高峰时期。受唐代整体建筑风格的影响,灵泉寺龛窟也随社会的变革产生了变化,灵泉寺塔龛雕刻逐渐变得内容丰富起来。
再看岚峰山26 号塔龛,塔呈长方形,雕有火焰尖拱状门额,塔里有一坐僧造像,其头部已经残缺,身披袈裟,衣褶明显,门楣两端各有一凤首,塔门两侧刻有莲花纹饰倚柱,柱两端覆莲,束腰有仰覆纹饰,门额上雕有短帷帐装饰,上有莲瓣装图形,其上雕刻有5 个舞蹈姿势的承重立人,中间之人直立,两臂向上用力托举,两侧四人分头侧斜,双手向上托举,姿态生动,令人叹服。塔身刻有两层塔檐,均为圆珠纹饰,塔檐两端各有垂铃一个,可惜由于时代久远,保护不力已经损毁。塔檐上有卷叶纹饰覆钵装顶,上有束腰须弥座,其上覆置一覆钵状顶,顶上有自下而上逐渐缩小的相轮四层,每一层都有覆莲状花瓣,最上面有火焰宝珠,根据塔的题记,可以看出是唐太宗贞观年间所雕。塔的整体雕刻精细,各处装饰构思独到,塔身各部比例适度,雕刻运刀流畅,装饰华美的卷叶纹叶片曲卷自如,叶脉翻摇旋转,极富动感,显得舒展流畅,繁复饱满,生机勃发,整体布局严谨而不失恢弘,彰显大唐艺术风范,从中可以体会到唐人思想的开放,以及满怀自信的心态。
灵泉寺龛窟以塔龛为主,只在龛体正面进行雕造,侧面不饰雕琢,与河南嵩岳寺塔上的塔龛建造手法极为接近。另外还有一部分屋龛,其中殿形龛多一些,亭龛只有一座。和塔龛相比,以柱式斗拱瓦顶建筑式样为装饰而覆盖佛像的屋形龛,在形制上与生活建筑更为贴近,一般来说,灵泉寺殿式屋龛均有斗拱擎檐和四阿式殿顶。顶部雕出瓦垄,屋脊两端雕有鸱尾,鸱尾造型简单,但形状与南北朝时期相似,晚唐以后,鸱尾才演变成兽头形。屋脊中部有的加宝珠装饰,整个殿形屋龛造型优美大方,舒展灵动,如岚峰山31 号屋龛,由基台檐柱屋顶几部分组成,在门的两侧雕圆形倚柱各一根,柱头之上有一斗三升的斗拱一攒,斗拱之上雕替木两根,替木上刻出挑檐枋一根,上面为四面斜坡的庑殿顶,顶上刻有正脊,正脊两端雕有鸱尾,屋面有27 道瓦垄构成,坡度平缓,檐头上没有勾头和瓦当做装饰,整体造型优美而不失庄重,稳定舒展,典雅大方。
由于灵泉寺龛窟相对较小,除大留圣窟与大住圣窟造像较大以外,其他人物雕刻都尺寸偏小,但雕凿精细,栩栩如生,尤其龛窟内唐代造像,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融合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如岚峰山46号屋龛中的观音菩萨像,其头部已经残损,身披轻纱,颈有项链,胸前挂璎珞和宝镜,在束腰状仰覆莲须弥座上结跏趺坐,双手下垂置于膝盖之上,体态丰腴、动作优美,是唐代造像中的上佳之品,这些造像与灵泉寺龛窟的建筑融为一体,相映成辉,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图4)

结语
灵泉寺摩崖龛窟大都雕有明确纪年的题记,对断定其雕凿年代提供了有力证据。文物管理部门经过多年的整理,在北齐至唐宋500 余年间,发现龛窟230 余座,新造龛窟的出现间隔时间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有很大关系,龛窟盛唐时期较多,其他朝代以及中晚唐时期较少,其结构和造型基本和当时安阳附近流行的塔、殿堂、亭阁基本一致,为当时的建筑装饰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造像题材较为丰富,艺术手法上多用高浮雕,隋代、唐代塔龛的建筑风格承启关系一目了然,脉络清晰,演变轨迹较为明显,是研究当时建筑装饰的风格演化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但是灵泉寺摩崖塔林目前状况令人堪忧,文物附近多见开矿、炸山之举,对文物损毁严重,石龛遍布山崖,覆盖面积较大,保护较为困难,还有一些石龛掩藏在荒草、覆土之中,饱受流水、风霜的侵蚀,已经有很多珍贵的造像风化、损坏,令人痛心,亟待文物部门加大力度,保护文化遗产。

注释:
[1] 范文澜:《中国通史》二册,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第640 页。
[2] 河南古代建筑研究所:《宝山灵泉寺》,河南人民出版社,郑州,1991,第46 页。
[3]( 刘宋) 范晔:《后汉书·陶谦传》。

参考文献:
[1]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13·巩县天龙山响堂山安阳石窟雕刻》,文物出版社,北京,1989。
[2] 罗哲文:《中国名窟:石窟寺·摩崖石刻与造像》,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2005。
[3] 河南古代建筑研究所:《宝山灵泉寺》,河南人民出版社,郑州,1991。
[4] 徐自强、吴梦麟:《中国的石刻与石窟》,商务印书馆,北京,1996。
[5] 赵超:《古代石刻》,文物出版社, 北京,2001。
[6]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社,上海,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