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近代传统足衣的卫生功能性研究

  • Update:2009-12-31
  • 崔荣荣 翟晶晶
内容摘要
本文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所收藏清末民国时期的各类传世足衣为研究对象,根据足衣的不同适用功能介绍了各类传统民间足衣的造型特征,并且联系了使用材料、制造工艺和民间、民俗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结合人体工程学探讨了传统足衣的卫生功能性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适应性,从而深入分析了传统足衣的卫生与功能性的表现内容。

 

近代传统足衣的卫生功能性研究
崔荣荣 翟晶晶
 
内容摘要:本文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所收藏清末民国时期的各类传世足衣为研究对象,根据足衣的不同适用功能介绍了各类传统民间足衣的造型特征,并且联系了使用材料、制造工艺和民间、民俗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结合人体工程学探讨了传统足衣的卫生功能性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适应性,从而深入分析了传统足衣的卫生与功能性的表现内容。
关键词:传统足衣、造型与材料、制作工艺、卫生功能性
 
传统足衣的卫生与功能性包含有穿着的舒适性、适用性和抗菌性等方面的内容。舒适性包括生理上的舒适和心理上的舒适。生理上的舒适是指人体生理表面与服饰材料的接触以及与外界环境气候、热能湿度等因素的和谐统一,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维持正常生命和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传统民间足衣的卫生与功能性方面主要表现于制作工艺、材料的运用和造型的结合,是从穿着生理学和卫生学角度研究足衣的制作工艺、材料与人体特征和穿着环境之间的科学关系。
一、中国民间足衣分类
传统足衣的变化主要因物质和生活条件与穿着环境而具有差异,我们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所收藏清末民国时期的各类传世足衣进行归类分析,认为可以从使用场合、制作材料、审美功能和民俗文化等方面进行不同的分类。
1.从穿着环境和使用场合的差异分类
传统足衣从穿着环境角度可以分为室内穿足衣、室外穿足衣、雨雪天穿足衣以及就寝用鞋套等,冬季穿棉鞋,其他季节穿单鞋。室内穿足衣一般鞋底松软和轻薄(如图1);室外穿足衣因需要行走或劳作的关系鞋底较硬耐磨;雨雪天穿足衣江南称为钉鞋(如图2),一般在形似蚌壳的鞋面上涂有桐油防水,鞋底整齐钉有椭圆形铁钉防滑,并能够保持鞋底与地面有一定的空间,从而使得鞋底不易进水;就寝用鞋套相当于现在的袜套。
2.从使用材料的差异分类
传统足衣从制作材料角度可以分为布鞋、草鞋、皮鞋等形式。棉鞋使用土织布和丝绸织锦等面料制作,一般为圆头、圆口、布帮和布底;草鞋常用于长江流域,使用稻草进行编制,夏天的草鞋是镂空状形式今天的凉鞋,冬季穿草鞋又叫蒲窝,编制紧密,形似暖鞋非常暖和但穿着略显粗糙并不舒适;北方地区寒冷,冬季气温一般在零下35度至零下42度左右,因此常常使用皮靴保暖御寒,如东北雪天套在暖鞋外的皮靴,俗语乌拉鞋,是东北民间用整块牛皮揉制而成的皮靴。
3.从审美功能角度区分
传统足衣从审美功能角度可以分为小脚鞋、放脚子鞋、天足鞋。小脚鞋又称弓鞋或三寸金莲,是唐宋以后汉民族的主流足衣,是长期传统礼教文化下的畸形审美倾向产物,典型特征为长度短、宽度窄、厚度薄、头部尖,而且足底无自然曲线的特征;天足鞋是适合没有外力作用的自然足部造型的足衣,如江南水乡的“船形”鞋和猪拱鞋、中原地区的布鞋都是适合行走和田间劳作之需要的服饰品,一般鞋的长度尺寸为23~26.5cm,宽度8.5~10cm,穿着舒适方便,不束缚脚,适宜行走和劳动需要;放脚子鞋是在民国时期提倡“放足”期间,适合已经缠脚后又放的鞋型,俗称“解放脚”,尺寸介于小脚鞋与天足鞋之间,如图3是江南水乡地区普通圆口绣花鞋,从图中可以看出,主人年少时曾经裹脚,绣花鞋的尺寸明显较“船形”鞋和“猪拱”鞋细小了许多,尺寸长度为18.5cm,宽度也只有6.5cm。[1]
4.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分类
传统足衣从民俗文化角度可以分为婚鞋、丧鞋以及各种以动物形态表示祝福健康、强壮和吉祥的如虎头鞋、狮头鞋、猪拱鞋等等。
二、制作材料对足衣卫生功能性的影响
服饰材料可以调节人体生理表层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湿热能量的交换,使得人体始终处于舒适状态;服饰材料穿着舒适性的生理指标:吸湿性(吸湿率)、透气性(透气率)、保暖性(导热系数)、柔软性(回潮率)、伸缩性(折皱回复角)、重量、静电性等等。
1.制作材料的舒适性分析
传统民间足衣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棉布和丝绸。棉布和丝绸的透气性、吸热性和保暖性较强,可以有效吸收和储藏人体体热,当外围气温降低时再将热能释放,符合足衣舒适性的物理指标;而皮靴的皮质耐用,具有良好的弹性,有利于人体运动时足部活动的需要而且不累脚,是目前最符合足部舒适性和卫生性的制作材料,现在已经广泛普及。
其次,影响舒适性的还有纤维构成因素,服饰材料纤维的构成可以调节肌肤触感的接触性机能,材料纤维肌理的粗细、硬挺、柔软、滑爽等会使足部肌肤感到舒适或不舒适感,如草鞋会使足部感到有刺痒感觉,而布鞋使足部感到自然柔和,舒适感较强。
2.制作材料的卫生健康性分析
棉布的吸湿速度快,公定回潮率为8.5%,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汗液,调节效应可以使足部保持干燥,是足部保持舒适状态,降低足部摩擦,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防起水泡,具有良好的健康卫生性。但同时棉的放湿性比吸湿性速度低,即很容易受潮,在发汗多的状况下会感到湿润感、冷湿感和湿热感,如在此环境时间较长,足部会感觉很不舒适,因此,棉布鞋长时间处于湿热环境中的卫生性较差。
同样,皮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足部的汗腺主要分布于跖趾关节之前、脚趾部分,湿热的环境不舒适识而且细菌很容易繁殖,而皮革的毛孔能够保持良好的透气和透水性能,这好比人的呼吸,空气的流通可以有效地起到抗菌作用,这是保证足衣良好卫生性能的前提。因此,皮质是良好的制作足衣的材料。
另一方面,传统足衣在制作过程中常常刮“面粉浆”使鞋面和鞋帮硬挺,加上从自然界中获取能够显色的物质作染料,在传统的分类方法中,染料被分为石色(矿物质粉末)和草色(植物色素萃取物)两大类,都是采用天然原料直接加工制成各种颜色的染料。因此,材料中既没有化学染料,也没有有毒物质,原料都是自然物质,都具有很好的环保和卫生健康性。
三、造型与制作工艺对足衣卫生功能性的影响
1.三寸金莲的足弓巧妙设计

图5

 
   非平底的三寸金莲足弓设计部分符合了人体工程学原理,弥补了裹脚所带来的重心不稳的生理不便。鞋底的厚度一般在7mm左右,在鞋底的制作中,制作者有意将后跟处厚度做成略厚于前部的形态(如图4),形成鞋底后高前低的坡度,类似于现代的平跟鞋或坡跟鞋,也有的足衣后底有木跟(如图5),类似于现代的高跟鞋。这样做的原因,一来,由于缠足后行走站立时人的重心全部落于后跟,后跟处鞋底略厚,能防止长期穿着后底压缩变薄形成前高后低的形态,摆脱平板的状态而做成具有一定的弧度的形状。从足部侧面可以看出,脚趾与后跟之间并不是衔接成一个平面,而是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具有这样弧度的鞋底样式不但更加美观,更有适合足部生理结构的特征,穿着相对舒适;其次,装上木跟可以使身体前倾,重心前移,分散原本只作用于后跟处的体重形成的力量,减少疲劳。这也是略有跟高的鞋比平底鞋行走省力的原因;第三,特制的木底可以预防脚病。

 

2.鞋口的合适设计
鞋口和鞋脸的形制是调节足衣活动适应性的关键因素。鞋口设计很讲究,弹性是关键,可以有效地调节足衣表现对于足部表面的内外压力,决定是否具有良好的穿着性,是否有压迫感,穿着的松紧合脚程度等,松了鞋不跟脚,紧了足部下端容易肿胀,因此,传统足衣的基本都采用圆口或开口就是为了穿着符合脚面的造型而形成合适的足衣压。
3.百纳鞋底的制作
百纳鞋底是我国传统足衣最常用的部件,根据足衣的穿着场合制作时使用几层到几十层不等的土织布进行层层叠加,然后用较粗的绳线进行密密麻麻的缝纳,这就是民俗所说的“千层百纳”。(如图6)是百纳鞋底的针法和针距比较,如果需要柔软舒适的鞋底,缝纳的间距为0.35~0.5cm,针法较松,厚度一般为0.6cm;如果需要硬挺耐用的鞋底,缝纳的间距为0.2~0.3cm,针法较紧,厚度一般为1.4~1.5cm,这样的鞋底耐磨性极好,牢度显著增强,适宜农村田间劳动和行走的需要。
4. 特殊的卫生功能性设计
传统三寸金莲的的卫生功能性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弱的,其穿着的不舒适性是显而易见的,并且由于长期裹脚布的层层包裹,透气性和透湿性都很差,故而也很容易产生足部的病变和异味,因此,有条件的人家在鞋的足跟处装有一小抽屉,里面装有香料,这样可以冲淡裹脚带来的异味,当然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并不能根本解决足部的卫生问题。
四、鞋垫物的制作与足衣卫生功能性的渊源
1.绣花鞋垫的独特工艺与足衣的卫生功能性
绣花鞋垫是保证足衣卫生功能性的重要辅助品。(如图7)绣花鞋垫采用割花技术,将数层棉布层层叠加并在中间以两层网状物隔开,然后开始绣花,绣花的密度和松紧决定了鞋垫的厚度和柔软程度,最后用刀片从两层网状物中间割开成对称的两只鞋垫,这样的鞋垫一面紧密精致,一面是绒面柔软,非常透气和舒适,是我国杰出的民间工艺品。
2.其他鞋垫物的卫生功能性
在北方部分地区穿着足衣时有就地取材的习惯,在鞋内垫上当地常见且实用的材料。如东北乌拉鞋内所垫的东北三宝之一的乌拉草(如图8),乌拉鞋内宽松不勒脚趾,乌拉草松软透气,在足部出汗后将乌拉草取出晒干仍然可以重复使用,而且越垫越晒越柔软,因此,穿着这样的鞋不易生脚气和其他脚病;《长白山汇征录》也有记载为证:“乌拉草,蓬勃丛生,高三尺,有筋天节,异常绵软,凡穿乌拉者,将草捶熟垫籍其内,冬夏温凉得当。其功用与棉絮同”[2] 。可见乌拉草可以使乌拉鞋具有极好的卫生功能性;还有山东山区里常见的猪皮靴(俗名猪皮绑)里面也是垫着当地普遍的牛毛或羊毛,舒适又保暖。
五、总结
传统足衣的功能性主要满足人们审美心理和劳作的舒适性和卫生性的需求。其优点在于:三寸金莲迎合了时代的审美心理,自然鞋型体现了健康和舒适,实现了足部舒适性、卫生性与劳动适应性的部分科学结合,并突出表现在部件制作工艺的独具匠心。其缺点在于: 三寸金莲制约了足部的基本功能,而自然鞋型平底的造型与足部造型并不太吻合,这受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限制,因此,穿着这类足衣远足会感觉足部疼痛不适。
 
 
注释:
[1]徐亚平、崔荣荣:“民国时期江南水乡民间绣花鞋研究”,《 丝绸》,2005.9。
[2]曹保明:《乌拉手记》,学苑出版社,北京,2001,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