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造型·材料·工艺——伊斯兰传统刀具设计原理探析

  • Update:2013-07-15
  • 史小冬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5期
内容摘要
伊斯兰刀剑设计是古代伊斯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阿拉伯工艺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材质、技术和实际案例的分析进行研究,认为伊斯兰刀剑切实而充分地反映了材料结合技术服务于使用目的这一兵器设计原理,已成为诠释和承载伊斯兰设计文化的最独特注脚。

伊斯兰工艺设计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6 世纪,伊斯兰文化发源于阿拉伯半岛。该地区北接叙利亚,东、南、西三面分别临波斯湾、印度洋和红海,区域内部多为沙漠戈壁,居民以游牧为生。自公元610 年,穆罕默德(Muhammad,570-632 年)开始在麦加(Mecca)向人们传播伊斯兰教,在接下来的数十年时间里,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族迅速归附到了穆罕默德的旗帜下,至公元632 年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上归于伊斯兰教的旗帜之下。
在随后的时间里,伊斯兰世界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即四大哈里发时期(公元632-661 年)、倭马亚王朝时期(公元661-750 年)、阿巴斯王朝时期(公元750-1258 年)和奥斯曼帝国时期(公元1258-1852 年)。在阿拉伯人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不断将各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和习俗带入阿拉伯人的世界,同时也在文化、信仰等的交流和碰撞中达到了与其他民族文化学习、交融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阿拉伯人始终以武力作为对外征服的强有力的工具,在对外的征服战争中,兵器特别是刀剑的地位非常重要, 它是伊斯兰教徒进行对外“圣战”的标志,同时,它也是阿拉伯战士荣誉、尊贵和正义的象征。其技术与材料的结合最终造就了伊斯兰刀在世界冷兵器时代的辉煌地位,被公认为世界三大名刀(另外两种是马来克力士剑和日本武士刀)之首,也成为阿拉伯工艺设计的标志。

1. 亚泰干


2. 沙穆希尔刀


3. 产自印度地区的阿拉伯弯刀“塔瓦刀”


4. 乌兹钢锭及其纹理


5. 刀身上的纹饰

一、精巧适用的弯形造型
伊斯兰刀设计的独到之处首先在于其精巧的造型设计。从其造型和刀刃形式上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基利(Qilidj)”、“亚泰干(Yataghans)”和“沙穆希尔(Shamshir)”等。这些刀剑的造型都是在充分研究战时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兵器的优点设计而成的。
基利刀是奴隶时期和奥斯曼帝国时期在波斯和印度被广泛使用的刀剑造型。其主要特征是刀尖末端变宽施加血槽并变成双刃,重量随即增加,因此,在格斗时无形中增加了劈砍的力度。与基利相类似的还有帕拉刀(Pala),其长度一般超过80 厘米,有的甚至达到1米以上。也是将刀背的前端设计成双刃增加杀伤力,其攻击性的作用与基利刀相似,刀柄设计为十字形护手并将刀柄末端设计成一个膨大的圆球形造型,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在激烈的搏斗中脱手。而亚泰干是一种单刃形刀,其特点在于形状十分特别。一般类型的弯刀刀刃朝外,而亚泰干的刀刃则朝向内侧,刀长在60-70 厘米左右,宽度为3-5厘米。这种刀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没有设计护手, 这样一来不仅整个刀身可以插进刀鞘而且握柄的一部分也能插入,外面只留下握柄的其余部分,携带更加便利。(图1)亚泰干虽然重量较轻,但刀形向刀刃方向弯曲,因而造成了刀具的重心处于刀身的前部,在砍杀时能够将力度放大至最大,加强杀伤力。由于没有了护手的羁绊,因而这种刀具在携带时可以更方便地将刀鞘横插在腰间。亚泰干刀在伊斯兰世界广为人知,特别是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在欧洲十分流行。
此外,沙穆希尔也是伊斯兰刀剑中极富有特点的一类。这是一种刃身厚且窄的单刃弯刀,在阿拉伯语意为狮子的尾巴。(图2)这种刀具形如新月,握柄前为十字形护手,后面则是弯向一边的柄头。沙穆希尔刀不仅用于战争,在狩猎活动中也时常被使用。刀身上常刻有刀主人或制刀者的名字以及制造日期、产地等,有时还有动物及狩猎的场景等。现今,人们所见到的伊斯兰刀剑大多为带有弧线的弯形造型,但事实上,早期的伊斯兰刀剑的设计多为直型造型。阿拉伯世界兴起(约公元7 世纪)之初,伊斯兰军队四处征战,当时的伊斯兰的刀剑设计多为直形造型,其设计源自两河流域,剑锋为尖形或半圆形,分为单刃和双刃,一般双刃较单刃更为普及。在对外征战的过程中,阿拉伯人逐渐认识到略带弧线的刀剑造型在近战格斗的劈刺中更具有优势,并逐渐将伊斯兰刀剑由直形造型发展为略带弧线的弯形造型。(图3)这种改变所带来的变化效果直接而富有成效,在1260 年发生的艾因·贾鲁之战中即有充分体现。1260 年8 月埃及马木留克苏丹忽都思的大军同蒙古名将怯的不花率领的蒙古骑兵在今天巴勒斯坦纳布卢斯附近的平原交战。起初,蒙古兵的弓箭在战斗中发挥出巨大效益,加上重装骑兵利用马刀冲杀,几乎撼动了伊斯兰军队的阵形。危急时刻,忽都思亲率马木留克骑兵冲进蒙古军阵,此时他们手中的阿拉伯弯刀迸发出巨大能量,弯刀造型非常适合于贴身肉搏,不但利于近身砍杀,其挥舞时的灵活程度也令惯于冲锋和利用弓箭进攻的蒙古骑难以招架,蒙古军队的伤亡骤增,主帅怯的不花见状亲自率军反击,结果反而中箭而亡,失去主将的蒙军立刻涣散溃败,结果最终全军覆没。
艾因·贾鲁之战粉碎了蒙古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阻止了蒙古人继续西征的步伐,也是伊斯兰教得以存世的关键之战,使伊斯兰世界重获生机,而战役中,以强化战斗攻击力和保护自身,防止在劈砍中受伤和脱手为目的的兵器设计理念制造的阿拉伯弯刀,无疑成为主导战役胜负走向的关键所在。
二、优质的选材
除造型外,刀剑的铸造技术与材料的选择也是伊斯兰刀剑具有良好实用性的有力保障。西方世界曾经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公元1191 年9 月,阿尤布王朝[1]的开国君主萨拉丁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主将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2] 在雅法城对阵。在阵前,萨拉丁为了向理查一世示威,随手将一袭纱巾抛向空中,然后抽出佩刀向纱巾挥去,竟然将飘浮于空中几乎没有重量的纱巾斩为两半,令在场的十字军将士大为震惊。从此,伊斯兰刀剑锋利的美名就在欧洲广泛流传开来,并引发了无数人对这种东方兵器和制造这种兵器的钢材的渴求。西方的一些学者甚至把伊斯兰刀剑制作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试图揭开伊斯兰刀剑制造技术的神秘面纱。
今天的研究表明,伊斯兰刀剑无比锋利的原因首先在于锻造刀剑所用的钢材。最佳的伊斯兰刀剑所使用的钢材是一种被称为“乌兹钢”(Wootz)的材料。这种材料其实最早是在印度或巴基斯坦的一些地区生产的。据记载:“公元前6至5 世纪,位于印度西北角的海得拉巴(Hyderabad,现属巴基斯坦)的冶炼工人将黑锰矿、竹炭及某些植物叶子等密封在一个陶炉里燃烧加热,当这些东西熔化后,其渣滓形成一团金属,然后将此金属反复熔化、冷却四五次,最后炼成直径为5 英寸(12.5 厘米),厚度为0.5 英寸(1.25 厘米),重约2 英磅(1公斤)的金属块。”[3] 这种金属是一种超高碳钢(含碳量约为1.5-2%,另外还有少量的硅、锰、磷和硫之类的其它杂质)。这种钢材被售卖到“安息”(波斯)、条支[4]、埃及以及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等地作为锻造伊斯兰刀具的原料。因而这种材料又被称为大马士革钢。这种钢材比较坚硬且不易被腐蚀。直到今天,印度德里还矗立着一根高7 米,重达6 吨的巨大铁柱,虽历经1500 年时间,仍然毫无锈迹,足可见乌兹钢的品质。但真正生产伊斯兰刀剑的材料还不是最初炼成的乌兹钢原料,因为最初冶炼形成的乌兹钢硬度还不足以制造对强度要求甚高的刀剑,这些材料被运到阿拉伯地区后再经过进一步加工方能够打造刀剑。(图4)
三、复杂的锻造工艺
阿拉伯匠师们将用于锻造刀剑的乌兹钢团块放入长方形的木炭炉中加热直至合适的温度。最初用于加温的燃料是木炭,阿拉伯地区使用煤炭的历史较晚,因而早期用于加热镔铁的燃料是木炭。木炭由松木制成的品质最佳,而在缺乏木材的沙漠地区,木炭则更加珍贵。锻造时工匠们奋力捶打铁块将原料中的杂质排挤出来,同时也使材料更加致密。这样的锻造过程往往需要反复数十次之多直至形成刀剑的弧形或直形造型。但这只是刀剑锻造的第一步,接下来将进行淬火和研磨,这是保证刀剑强度和锋利程度的关键步骤。
一般来讲,淬火和研磨经常会放在凌晨太阳出来之前进行,目的是防止日光影响剑加热后的辐射火色。匠师们点燃用于淬火的松木炭,至炭火燃烧旺时将刀剑坯体埋入炭火中待刀剑被烧至艳红色时迅速将其抽出放入早已准备好的木槽内,其中盛满了芝麻油、羊油、蜡和沥青的混合物。仅仅数十秒之后,在淬火溶液中的刀剑坯体便迅速硬化,而后在炭火上快速再次掠过,将残余油脂烤干的同时也使刀剑有了再次回火的机会,从而保证了刀剑的韧性。接下来则进行刀剑的研磨,阿拉伯工匠们用木头蘸油和钢石粉末来打磨刀剑,并用赤铁矿粉抛光刀身,用石灰和草灰水去除刀剑身上的油迹。最后,用一种弱酸性的铅酸盐化物溶液涂抹刀剑。有时候,在锻造时还会“将加热后的刀剑在水中冷却,在浸水之前用牛脂、油或者黄油擦拭,以防止破裂。然后用醋、绿矾(硫酸亚铁)回火,这些材料虽具有腐蚀性,(但也)可以显出大马士革产品特有的条纹或纹理。”[5](图5)经过上述技术最终制造出的伊斯兰刀剑锋利无比,杀伤力惊人。
结语:伊斯兰刀具设计的启示如今,冷兵器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制作精良的伊斯兰刀剑今天也仅仅是作为工艺品出现在世界各大博物馆或收藏爱好者手中。然而,伊斯兰刀剑却切实而充分地反映了材料结合技术服务于使用目的这一亘古不破的设计真理,成为诠释和承载伊斯兰设计文化的最独特注脚。

注释:
[1]1171—1250 年间在埃及和叙利亚地区由库尔德人建立的伊斯兰教王朝, 创立者为萨拉丁·优素福·本·阿尤布。
[2] 理查德,Richard I,1189 年-1199 年任英国国王,后称“理查一世”。
[3](英)威廉·利德:《西洋兵器大全》,卜玉坤等译,万里机构·万里书店,香港,2000,第61 页。
[4] 西亚古国, 存在于公元前312—公元前64年,在今伊拉克境内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
[5]( 英) 罗伯特· 欧文:《伊斯兰世界的艺术》,刘运同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5,第122 页。

参考文献:
[1](英)罗伯特- 欧文:《伊斯兰世界的艺术》,刘运同译,孙宜学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5。
[2]( 英) 威廉· 利德(William Reid)著:《西洋兵器大全》,卜玉坤等译,万里机构·万里书店,香港,2000。
[3] 李哲:“中华自有绝刃在”,《今日工程机械》,2012 年第6 期。
[4] 李新林、王福阳:“驰声寰宇的伊斯兰刀剑”,《轻兵器》,2001 年第7期。
[5] 杨满忠:“元代回族兵器制造述略”,《固原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1 期。
[6] 王章:“大马士革的铸刀工艺”,《阿拉伯世界》,1983 年第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