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雅克朗西埃的设计表面理论和艺术的生活化

  • Update:2013-09-11
  • 夏开丰
  • 来源: 《装饰》杂志第7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雅克朗西埃提出的“设计的表面”就是指设计与其他艺术形式拥有一个共同的表面,这个共同的表面就是这个共同的世界和共同的生活。在这个共有的表面上,各种形式和符号彼此交换和沟通,艺术与设计都是共同时间的一部分,两者并没有等级差别,这种表面理论使艺术的生活化成为可能。
关键词:表面、共同生活、艺术的生活化

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cière)是当代法国哲学家,他对美学与政治的研究影响了今天的艺术批评与艺术研究,他所提出的“设计的表面”理论就是这个研究的一部分。因此朗西埃讨论设计的角度不同于设计师或艺术史家的角度,他感兴趣的是设计共有空间各个部分的方式,人们不仅以这个方式界定各种艺术形式,而且界定居住于物质世界的方式。这就涉及到设计的政治计划,这种政治计划与艺术的生活化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探讨设计的表面之内涵,分析这种“表面”理论如何影响了纯艺术与应用艺术之间的关系,如何使艺术的生活化成为可能。

 

一、何谓设计的表面

现代世界是一个表面化的世界,或如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ae)所言这个“内在性平面”成了绝对视域,世界就在这样的平面上得到布置和构建。这种表面化体现在艺术中就是平面概念,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认为艺术现代性的标志就是平面,现代主义绘画摆脱了模仿三维空间的限制,回到了二维平面之中探索艺术语言本身。[1] 这样,艺术不再服务于它之外的目的,而与生活相分离,也就是说现代主义艺术获得了自律。

朗西埃所说的表面是否就是艺术与生活分离意义上的表面?实际上,朗西埃所说的表面恰好和艺术的平面化的意思相反,在他看来,绘画平面并不是那么纯粹,它总是受到各种挑战,成了一个杂合的表面,到了波普艺术那里,二维平面的绘画被颠覆,艺术形式与实用品及商业信息混合在一起。

朗西埃进而反对格林伯格把绘画的平面性等同于艺术自律性的做法,如果自律性意味着绘画与生活,绘画与其他媒介的分离,那么平面就一直是语词和图像互相潜移默化的沟通的表面。现代美学的革命不是把艺术限制在它自己的媒介中,不是让它回到自身,而是每种艺术彼此相通无碍,或者说它们都有一个共享的表面。

那么朗西埃所说的“表面”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他认为表面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字面上的。象征主义诗歌和工业设计师能够共通是因为字母与形式能够杂合,纯绘画与不纯的绘画彼此相像,是因为它们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原理,或者说它们都在一个同样的表面上。其次,这种表面也是观念的,所以它可以用图形观念的范式来装备诗人马拉美,可以确保语词安排和形式布局之间的交换。[2]

正是以这种表面涵义为基础,平面设计的表面包含了三样事物:第一,一切皆可为艺术所用的平等立足点;第二,语词、形式和事物可以交换角色的变换表面;第三,形式的象征性书写用于纯艺术的表现和实用艺术进行图式化的等价表面。[3] 总的来说,这三种事物所要说的是实用艺术与纯艺术并不存在着等级差异,而是可以相互交换,都是在同一个表面上进行操作。

 

二、纯艺术与应用艺术的共有表面

纯艺术与应用艺术之间的本质差异一直是现代艺术的核心观念,纯艺术是指为自身的缘故而创作的自律性艺术,相应地,应用艺术是为了实用目的而制作的他律性艺术。哈贝马斯认为纯艺术是现代性的一项成就,阿多诺更是认为自律性艺术是一种自由的艺术,它反抗着社会的同化,而他律性艺术则是一种服从支配的欺骗艺术。然而后现代主义则着力取消艺术与生活的边界,艺术面临着终结的困境。那么朗西埃对纯艺术与应用艺术又表现出了何种态度呢?是拥护现代性的路线,还是步后现代主义的后尘?

朗西埃把这个问题变换为法国诗人斯特芳·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和德国设计师彼得· 贝伦斯(Peter Behrens)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答案是他们都用到了“类型”(types)。

马拉美想要用一般形式的设计来替代诗歌的再现性主题,写诗就像是舞蹈或扇子的打开,这种“一般形式”就叫作类型。[4] 在《设计的表面》中,马拉美也把这种一般形式称为“图式”(scheme),他认为每一首诗都是一种设计的布局,“从自然景观或生活的琐屑中抽象出一个基本图式,以此把它们转换成本质形式”,诗歌“始终是显现和消失、在场和缺席、展开和复合的图式”。[5]这种一般形式或图式就是类型。

对于贝伦斯来说,从厂房的构造到品牌的标识再到广告,都要服从同一个统一原则,去掉产品及其形象中装饰性的东西,不迎合顾客奢侈享受的欲望,把它们简化为本质形式,几何图案、流线型弧线,比如他设计的电水壶。(图1)贝伦斯把这些流线型形式称为“类型”。

 

1八角电水壶,彼得·贝伦斯

 

那么,马拉美和贝伦斯所说的“类型”究竟有什么共同之处呢?贝伦斯的工业产品从相似和漂亮的消费中提取和分离出来,这种消费为日常的商品、语词和货币流通添油加醋。而马拉美和他一样,试图反抗这种消费,而想让语言具有流线型形式,一种图形语言。

如果这些类型必须替代产品或叙述的得体,这是因为诗歌与产品的形式都是生活的形式。类型勾画出了某个着实存在的共同体的形象。就贝伦斯而言,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正是资本主义和商品化一片混乱的时期,他和“德意志制造联盟”一起恢复单一的风格,想让产品的形式与其功能相应,让社会的存在形式传递出使它存在的内在原理。比如贝伦斯用统一的风格为德国AEG 电力公司设计了标志、产品和海报(图23),就实现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这种统一正是“类型”概念的核心,朗西埃说:“产品形式与功能,它们的图像与本性的相应,就是‘类型’观念的核心。类型是新的共同生活的形式性原理,这里,物质上的存在形式通过一个共享的精神原理而得以知晓。在这种类型中,工业形式和艺术形式连结在一起。”[6]

 

2-3  AEG 公司标志与海报,彼得·贝伦斯

 

就马拉美而言,他处于一个宗教图景崩塌、上帝死亡的背景之中,一切价值都需要重估,他需要寻找新东西来接替它们。他作诗就是做简化,梦想一长串从自然和社会世界的普通形式中找出来的本质形式,跟贝伦斯的造型方法一样,都是要统一某个存在的形式和内容。这些类型或本质形式就是马拉美创造的世界,他要用他创造的世界给人提供住所,让人确定自己的位置。

因此,马拉美和贝伦斯之间的共同之处可以总结为,他们拥有共同的类型概念,去界定共同存在的新结构。朗西埃一方面并不否定纯艺术与实用艺术之间的差别,因为两者毕竟是用不同的方法在创作,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差别并不决定它们水火不相容、有等级区别,说到底,它们都是在一个共有的表面上进行创作,在这个表面上它们可以彼此交换和沟通,马拉美的类型是共同生活的象征,而贝伦斯的类型同样也是如此。象征主义和工业主义,针对的都是同一个敌人。它们反对商品社会进行没有感情的生产,又用虚假艺术美化商品,给商品注入虚假的感情。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