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种子、土壤与气候——中国设计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 Update:2014-09-02
  • 唐林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第6期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宏观国家产业政策、中观设计产业的构成、微观设
计师的知识结构,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着的动态互动关系,并以种子、土壤与气
候为比喻,阐述了中国设计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径。* 本论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外设计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11YJA760065)”项目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设计产业是一个具有“生产关系”特性的产业。在国务院转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的通知》(十二五规划)中,工业设计被定义为需加快发展的“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1]。与家具、医疗、照明、IT 等产业不同的是,设计产业并不直接面对任何一个“产业实体”,可是事实上,设计产业却又与这些产业都有关系。设计活动是润滑油,只有在齿轮之间才会发挥作用;设计活动是桥梁,只有在相互分离的地域之间才会发挥作用。设计这种“inter-”的性质就决定了,其本质在于“连接、整合、交叉、融合”相互分割的产业间、学科间、技术与人文间、人的知识与物的知识间。设计活动处于各个产业“之间”,而不是“之中”,这造成了学科定义的困难,也造成了所谓的“设计产业”的定位困难。
就“设计产业”这一概念本身而言,是指以“设计师”为核心要素的,包括与设计活动相关的上下游资源,如创新基金(风投)、设计协会、组织、设计奖项、相关媒体与网站、设计教育、设计中介(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等在内的一系列存在价值关联性的要素集合。其中,核心要素是设计师个体,这相当于“种子”,与设计师相关的上下游资源则是设计产业中的“土壤”。此外,设计产业是生存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产业大环境之内的。这些环境就如同阳光、雨露、空气等“气候”,而设计产业不过是这些气候环境下的花园,可能生长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也可能杂草丛生、荒芜破败。
种子、土壤与气候,分别对应着设计师个体、设计产业以及宏观产业环境。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到底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能力、知识结构,才获得专业上的发展与相对成功,也就是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怎样的土壤才能培育创新性人才的不断涌现,并使得这些人才通过设计与创造可以有尊严地实现其社会生存呢?怎样的宏观产业环境才能发挥设计产业的润滑油与桥梁作用,也就是产业气候是否适合土壤改良与种子生长?
当下,国家开始下大力气推进“中国创造”这个概念,各级政府也相应地配合宣传,制造“明星设计师”。遗憾的是,当下的中国不可能有“设计大师”。没有一个庞大的、成熟的、高水平的设计师群体,突兀的出现一两个设计大师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还不具备营养这些种子的土壤与气候。沙漠上的一株灌木,虽然已经算作出类拔萃,但是放在森林里则相当普通,而真正参天的大树大都长在茂密的森林里。乔布斯不可能在中国生存,因为现在的土壤、气候、环境决定了种子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个优秀设计的出现、被实现、被推广以及被产业化,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来自于个体的能力、智慧;一是来自于环境的催化与培育。下面从如下三个层次展开问题的讨论:气候问题——设计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土壤问题——设计师个体与设计产业的关系;种子问题——设计师个体的知识结构。

一、气候问题——面向产业做设计
德国有许多小型的设计工作室或事务所,一般采用合伙人制度,人数大多不超过10 人,而且他们大多专注于某一产业,比如医疗业、照明业、轨道交通业等等。位于柏林的Studio 7.5 是专注于办公座椅研究与设计的一家设计事务所,与Herman Miller 合作,他们先后于2003 年和2009 年推出了Mira 椅与Setu 椅。[2] 由于Mira 椅销售业绩惊人,Studio 7.5 通过获得销售提成的方式,使得他们可以在接下来的6 年时间里潜心钻研,不断试验,将他们对于人与办公座椅关系的理解,以及各个方面的知识、经验注入到Setu 椅的设计中,并通过原理试验、结构优化与材料选择,以非常低的成本方式达到设计目的。当然,他们做的设计远远超越了外观层面,可以算作人类智慧在办公座椅上的集中体现。
如果某个时代某个地区出现了一个世界级的设计大师,或者优秀的设计不断涌现,那么除了个人才智以外,我们还应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寻找线索。Studio 7.5 的成功首先来自于专注、聚焦于办公家具的研究与设计,具有多年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其次,他们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与销售提成的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在6 年多的时间里,持续进行研发;最后,德国众多的实用型的研究机构,可以为他们提供各个方面的支撑,无论是材料学的,还是人体测量的等等。设计应该深深地介入到各个产业中,除了IT、家具家居或者消费电子以外,设计还可以介入到船舶业、轨道交通业等等各行各业。英国的警察甚至让设计师解决饮酒后的暴力犯罪问题,设计师的解决方案是“打不碎的啤酒瓶”。除了造型、美观、视觉惊艳以外,设计还应该做得更多,这就要求设计师深入理解各个产业所面对的独特的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的研究,成为“产业内”的专家,这样才可能设计出好东西,而不是站在产业之外做些外观美化的工作。
非常遗憾的是,当下我国设计介入的产业还不够广,也不够深,设计被更多地并入到“创意产业”中,被理解为抖机灵、玩创意、搞美化、造情趣的一项事业。国家想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那就首先要推动设计深度地融入各个产业中去,这种深度当然是超越造型层面的融合。

二、土壤问题——设计如何产业化?
以斯坦福和硅谷为中心的旧金山湾区是美国创造性产品与企业层出不穷的区域,苹果、谷歌、Facebook、特斯拉,这些是美国式创新精神脉络上的一系列成果。通过创新,有人成为亿万富翁、设计明星,甚至成为神。从创造性的想法诞生到成熟的产品上市流通并盈利,这中间有很长的过程。从种子发芽到长成大树,除了整个国家的宏观产业气候以外,还要局部的土壤适合植物快速成长,这包括资本、人才,也需要法律保护下的知识产权,以及这些要素间的有效组合。
现在,我国各大城市纷纷设立创意产业园区,不管这些地方政府把设计或者创意产业当作是花园还是种植园来经营,设计师都是生长于园内的植物,我们姑且把这些园区称为“试验田”。土壤的肥沃程度不同、酸碱度不同,长出来的植物当然有区别,可是浇水、施肥、松土,甚至传花授粉也同样重要,这些就是与设计相关的产业政策、管理、引导以及服务机构、产业协会与组织、杂志媒体、设计奖项等等。
设计如何才能产业化,这可以参考电影工业的组织形式。首先是制片人与剧本(编剧)的结合,然后组织团队,合适的导演、演员、灯光、录音、动画、服装、道具等等,电影拍摄完成后,还需要后期的宣传、发行、上映。再以后才是电影评论以及获得奥斯卡奖。原创性的设计概念仅仅相当于剧本的故事框架产生,这就需要设计师基本完善相关细节,也就是将故事初步加工成剧本,然后找到资本。接下来的任务相当于多学科的团队,在主导设计师(导演)的带领下,将概念转化为成熟的产品,并最终上市。这是个多方知识、经验与智慧融合的过程,是多方责任、权利与利益关系的汇集过程,这也是催生优良设计的土壤结构。

三、种子问题——设计师的知识结构
在风调雨顺和优良土壤下,种子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因呢?未来一代的设计师应该具有编剧加导演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成为核心人物。毫无疑问,在不远的未来,人类知识会更多地汇集在一起去解决问题。如罗兰•巴特所说的“跨学科”的方式。他说:“要进行跨学科研究,挑选一个‘学科’(一个主题)而后扩展到它周围的两三门学科是不够的。跨学科研究旨在创建一门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研究的新对象。”[3]又如庄子所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4]融会贯通的知识与智慧才是人类未来的发展途径。在本质上设计是一门综合的学问。真正的创新设计也是在整合各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它诞生于学科壁垒之间。因此,“整合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一代的设计方法论。未来一代的设计师,除了要满足传统的、一般的设计职能之外,还必须在其他团队成员之间架起一座交流的桥梁。设计师在许多时候可能是唯一能说那些五花八门的专业术语的人,是团队里“综合性”的人物。当前,我们国家过分强调科学与技术创新,而忽视了设计创新的重要性。设计师的职责就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创新出真正适合人类生活方式的产品。因此,创新的过程亦即知识整合的过程。创新设计诞生于“晋冀鲁豫”,或者“鄂豫皖”,那里是“边缘的、之间的、人烟稀少”的领土,设计师应该成为那里的主导人物。

结语:中国设计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宏观产业政策(气候)、中观设计产业的结构关系(土壤)以及微观设计师的知识结构(种子)三者之间存在着动态的互动关系。
首先,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各个产业与设计的深度结合会成为必然。产业界需要更多的深度创新,这些创新并不是那些造型设计师、创意设计师可以完成的。气候变化了,面向产业做设计,我们的设计师们准备好了吗?
其次,假设一个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综合性知识结构的设计师(团队),在针对某一个产业的持续研究基础上,诞生了一个优秀的设计概念(好剧本),但是他们可能还需要怀胎十月才能将这个好概念孕育为好产品,他们如何获得创新基金,并且如何在产品上市后通过知识产权来获利呢?我们的设计产业链能否给予他们资金的支持、规则的建立与宽容呢?这是土壤的问题。仅仅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还不能保证高水准的创新设计涌现,还需要合适的社会土壤滋养以及良好的产业环境催化。
最后,作为批量生产种子的设计教育机构,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知识结构的设计人才呢?当设计产业化以后,造型学院如何转变为综合性的设计学院呢?人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种子的基因是最为基础的部分。
只有在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上协调同步,才能使得中国的设计产业持续健康地稳步发展,才能催生一批优良设计作品与设计人才,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的“中国创造”。

注释:
[1]《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国发〔2011〕47 号,2012 年2 月,北京。
[2]http://www.herman miller.com/designers/studio75.html
[3](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南京,2006,第4-5 页。
[4]《庄子•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