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东楮岛村海草房苫作工艺的历史渊源

  • Update:2014-10-17
  • 黄永健
  • 来源: 《装饰》杂志第8期
内容摘要
苫作工艺是一门古老的技术,亦为我国古代茅草屋建筑屋面的主要营造手段。本文以山东荣成宁津街道东楮岛村的海草房民居建筑为例,分析苫作工艺的具体环节和手法,并且通过对古代文献相关记载的梳理和解读,考证苫作工艺的起源和发展,藉以阐明这门传统营造技术的工艺价值。
关键词 : 海草房、苫作工艺、营造、传统民居
山东荣成宁津街道东楮岛村现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传统民居群落,其建筑均以海草为材料制作屋面,统称为“海草房”。本地匠人把屋面覆盖海草的操作称为“苫作工艺”,这是源于我国古代茅草屋建筑营造的一门技术。据《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篇记载:“葺屋叁分,瓦屋四分。”注为 :“各分其修,以其一为峻。”[1] 葺屋是指以茅草盖屋的形式,夯土为台,茅草屋面 ;瓦屋即陶瓦覆盖屋面的宫殿建筑,在我国西周晚期已大量出现。《考工记》认为两种形制建筑采用不同的营造制度,“叁分”的茅屋应高于“四分”的瓦屋。随着后世建筑技术的发展,瓦作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屋面的主要营造手段。由于土阶茅屋极为简陋,难登大雅之堂,便成为民间建筑常使用的样式。东楮岛村海草房具有独特的苫作手法,其中蕴含着我国胶东沿海地区民居营造文化的工艺观念。
 
一、海草房的苫作工艺
 
东楮岛村海草房屋面苫作的特点在于 :举架结构不设椽,以三角型梁架与檩条承载芭板(高粱秸秆制作而成的苫背),工匠仅凭双手将重达千斤的海草层铺设在芭板上面。苫作材料来源于海底自然生长的海草,每根长 0.4 至 0.6米不等,宽约 0.004 米,使用之前需堆积成束进行晾晒、沥水、梳理和修剪。
 
苫作工艺的具体环节包括 :首先,于屋面平檐处横向铺海草,双手用力拢紧压实,尽量减少海草根间的距离,并使其平整舒展 ;其次,苫好一层海草之后,在其表面压上土坯砖,防止脱落 ;再压上第二层海草,并借助特制的工具“拍板子”进行拍压;最后,由屋檐处至屋脊,反复铺设和挤压海草束,形成覆盖整个“人字形”屋面层层相叠的海草顶。(图1)传统海草房屋面苫层可达 40 多行,约用掉 5000 斤海草。苫海草是一门技术活,从事这个职业的匠人被称之为“苫匠”,荣成地区方言亦称“苫子”。近年来随着建筑工业的增长,建筑环境生态遭到破坏,曾经俯拾即是的海草已经消亡,苫作这门技术也在逐渐消失。苫海草工作属室外高空作业,具有一定危险性,苫匠技艺的传承也有其特殊性。上个世纪初,荣成地区每个村落都有苫匠们的足迹,工作时或单独承担或结伙合作,形成了略有规模的苫作行业。苫匠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工种,不必参与海草房地基、墙体和大木作结构的施工。因此,苫作技艺传承的范围较窄,一般是通过家族或师徒制的途径进行。从事这个行当的人都清楚,苫作技艺需要头脑灵活且身手敏捷,经过多年实践才可以掌握苫作的工艺标准。
 
 
1. 东楮岛村的传统海草房建筑
 
二、苫作工艺的历史渊源
 
据统计,东楮岛村传统海草房建筑已有 300 多年历史,而且现存百年以上的海草房 400 多间。在这个特定历史文化空间内形成的传统渔村聚落,其民居营造技术是我国古代工艺文化的宝贵遗产。苫作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我国古代民居营造里常以茅草或苇草作为覆盖屋面的材料,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建筑形式。原始人类利用俯拾即是的山茅或苇草等,覆盖于夯土墙或木架之上而形成屋面,建筑史上称其为“茅屋”。春秋时的墨子曾有“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2]的说法,此处的“茅茨”即指“以茅盖屋”,“茨”是形容屋面结构的意思。自古以来,“茅茨”还是一种节俭态度的象征。中国古代建筑史认为,夏商时代宫殿建筑属于“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如当时的明堂建筑构造以“茅茨不剪,夯土素台”为特征。随着阶级制度的完善,礼制文化逐渐融入到建筑形制之中,并且利用各种结构符号传达出诸如“节俭”、“明德”之类的涵义。
 
1.“以茅盖屋”的礼制渊源
 
西汉时期的礼学家戴德在编撰古礼《盛德明堂篇》里提到 :“以茅盖屋,上圆下方。”[3] 说明我国早期的礼制建筑屋顶是由“茅草”葺成 ;在《春秋左氏传》中还特别解释所谓“茅屋”是因昭示节俭的礼制观念而设计,如“清庙茅屋”及“昭其俭也”[4] 的记载。在我国古代建筑营造史上,利用茅草搭建屋面的建筑形式有着重要的礼制意义。《汉书·艺文志》称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5]唐代史学家颜师古认为“采椽”和“茅屋”都是遵循古礼制“尚节俭”的表现。“采椽”是指柞木制成的椽子,以“采”为椽是茅屋木结构的承载体系,有承托茅草屋面的功能。“梁、柱、檩、椽”是我国古代建筑大木营造的基本结构,茅草房的屋面木作结构较瓦房简单,一般是木柱承载梁架,梁架之上横向安装檩条以托起茅草苫作的屋面。从营造学角度分析,茅草房的简易结构是夏商以来“茅屋采椽”的一种匠作传承。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宫殿式瓦作逐渐替代了原始的茅茨结构,只是在民间形成了苫盖茅草的原生态建筑文化观念。
 
2.“白盖茅苫”的释义
 
苫作之“苫”的古义应释为“覆盖”,其义同“以茅盖屋”的“盖”字。《春秋左氏传》中有“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6] 的记载,经学家们将“苫”字表述为遮盖或覆盖的动作。晋代郭璞指出《尔雅·释器》篇“白盖谓之苫”[7] 里的“苫”是白茅,使用陆生草本植物白茅或黄茅等进行编织,以遮掩身体或覆盖在建筑的顶面。传统匠作使用“苫”这个概念,表示利用植物材料进行建筑屋面覆盖处理,以满足遮风挡雨的功能。茅草材料价格低廉,施作工艺简单,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营造常用的原料。
 
如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以茅草为盖屋营舍材料的情况。譬如,山东章丘朱家峪村所遗存明清时期的草房,其屋面苫盖材料均是采摘于附近山上的白茅。然而,东楮岛村的渔民们却选择大海中生长的海草作为屋面材料。这些海草表面覆盖一层“屑”,具备防腐、防潮和防虫蛀的性质,可延长屋面的使用寿命。当然,大面积利用海草苫做屋面,其主要原因在于海草价格低廉、俯拾即是的优势。(图 2)
 
 
2. 海草为屋面材料的民居建筑
 
3.“墍茨”与苫作工艺的关系
 
以茅草覆盖屋顶的工艺似乎难登大雅之堂,能够载入古代营造技术文献里的资料亦是寥若晨星。《尚书大传》曾有“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墍茨”[8]的记述,后人注疏“茨”是指在夯土建筑屋顶盖覆茅草的营造活动,而“塗”与“墍”皆指后期如何处理建筑上的茅茨结构。由此可见,苫作具有上述称谓相同的技术内涵。
 
《韩非子·五蠹》篇载“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9] 这里的“茅茨”就是覆盖建筑屋顶的茅草,而“采椽”即木作椽檩之属。这段文献的本义是形容上古尧时生活简素,房屋茅草不加修剪,木作架构也不雕斫。然而,却可读出有关匠作的信息。《尔雅》释“翦”为“齐也”[10],即用剪刀修剪齐整。古代匠作尽管不太可能仅用剪刀来截齐建筑屋顶的茅草,但是说明“茨”的技术操作包括覆盖与修整两个环节。此处的“茅茨”修整是保证建筑质量或者维护建筑外观美感的一道重要工序。“苫”是将条状植物材料进行梳理、挤压、编作、叠压等成型操作,使之形成覆盖层,并搭载于建筑屋顶木结构上面,其功能与瓦相同。因此,“茨”与“苫”的技术语义一致。从民间传承苫作的工艺细节可以看出,古代建筑营造的“茨”与“苫”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二者所指乃是同一营造行为。
 
《尚书大传》所谓“塗”是指对建筑墙壁的涂饰操作,如现代建筑涂饰技术一般 ;所谓“墍”是指以蜃灰涂刷墙壁,义同“塗”。关于古代宫室建筑的涂饰技术,《考工记》里记载有“白盛”[11]的做法。“白盛”是指采用蜃贝烧成的白灰饰墙,即“蜃灰”。然而,“墍茨”一词却是专指用泥和白灰涂抹屋顶的茅草。颜师古注《汉书·谷永传》篇中的“墍涂”为“仰泥屋”[12],而“说文”亦用“仰涂也”来阐释“墍”的字义。仰涂是涂刷屋顶技术的一道工序,至汉代尤为高超,并专称从事匠作人员为“獶人”。《汉书·扬雄传》篇中有“獶人亡,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斲。”[13] 的描述,颜师古称“獶人”在涂饰屋顶时,一手托灰板,一手抹泥,抬头仰视,尽管身穿宽领大袖的服装,却没有一滴泥水沾染其上,更没有污染地面。因此,“墍茨”就是古代茅屋建筑顶面的涂饰技术。为了保护茅草苫背,且使室内顶面洁白光滑,古代工匠们采用先墁泥后抹白灰的作法,亦可解决茅草平整度和间缝问题。
 
“墍茨”是古代匠人通过苫作中的墁泥技术来处理茅草平整度和缝隙问题,这门手艺伴随着茅草屋营造技艺的发展而传承至今。譬如,海草房的苫作过程就有专门的“墍茨”技术。民间匠作通过梳理海草苫层、夹拌麦秸,以及在海草层上进行墁泥抹灰和压脊处理等工艺流程,都可视作我国建筑营造史上古老涂饰技术的手艺传承。此外,传统海草房的屋面以高粱秸秆制成“芭板”承载海草苫层,为了防止其脱落,也为了防止雨水渗漏,民间匠作在处理室内顶棚芭板面层时采用墁泥抹灰的工艺。传统的手艺以灰板墁黄泥,再用石灰涂饰,这是古代“墍茨”技术的承继方式。
 
三、苫作结构的考证
 
东楮岛村传统海草房的建筑形制与一般民居不同,尖耸的屋脊和厚实的举高成为其屋面的典型结构特征。按照《考工记》的说法,草屋屋面举架应该高于瓦屋,并且记载了关于两种结构比例关系的制度,规定了所谓“修分”的比例公式。如“葺屋叁分”是指茅草屋的高度比例,应以建筑室内的进深为基础,三分其数而取一为准 ;“瓦屋四分”是指瓦作屋面举架的高度基础亦应该以进深为度,四分其数而取一为准。根据注疏“各分其修”的解释,唐代贾公彦推断“修”是东西为屋而以南北间数为分的公式,并得出“草屋宜峻于瓦屋”[14]的结论。所谓“峻”,就是高于瓦屋的意思。海草房的坡屋顶高耸而饱满,形成海草屋面苫层高于椽木瓦作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工艺的特殊性。(图 3)根据早年修建海草房的本地瓦匠们回忆,屋面的高度需要按照祖传的公式来计算,取每间室内进深尺度的一半再加 7 寸。这
个公式被当地营建海草房的瓦匠、木匠和苫匠们世代沿用,仅尺度的细节或略有差分,然基本规则不变。然而,文献中没有解释为何草屋屋面结构较高,苫匠们认为海草苫层铺设较高较陡,利于排除积水,防止雨水渗入屋面。由此可见,苫作结构的形成源自古代葺屋技术,并且在民间营造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
 
 
3. 海草房与瓦房屋面结构高度之比
 
结语
 
目前,以东楮岛为典型的传统海草房建筑日益减少,苫海草的技艺亦随之消亡。通过文献考证,苫作工艺是我国古代建筑营造技术的结晶,研究其传承脉络是获取具有民族精神的工艺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途径。保护和挽救濒临灭绝的手艺,目的并非是恢复其原始的状态,而是从中寻找生态的、绿色的、适宜的技术原理,供现代建筑营造技术借鉴。
 
黄永健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注释 :
[1](清)阮元撰:《十三经注疏 • 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 933 页。
[2](清)孙诒让撰 :《墨子闲诂》,中华书局,北京,2001,第 39-40 页。
[3](清)王聘珍撰 :《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 北 京,2008, 第149 页。
[4](清)洪亮吉撰 :《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北京,2011,第 210 页。
[5](汉)班固撰,[ 唐 ]颜师古注 :《汉书》,中华 书 局, 北 京,1992,第 1738 页。
[6](清)阮元撰 :《十三经注疏 • 春秋左氏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 1750 页。
[7](清)阮元撰:《十三经注疏 • 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 2600 页。
 
[8](清)孙星衍撰 :《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北京,2004,第387 页。
[9](清)王先慎撰 :《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北 京,2003, 第 442-443 页。
[10] 同 [7],第 2581 页。
[11](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中华书局,北京,2004,第 3440-3441 页。
[12] 同 [5], 第 3471-3472 页。
[13] 同 [5], 第 3578-3579 页。
[14] 同 [11],第 350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