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伦敦:世博会滥觞之地

  • Update:2010-02-26
  • 滕晓铂
  • 来源: 装饰2010年第1期
内容摘要
1851和1862年,伦敦举办了两次世界博览会。其中以1851年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最受世人瞩目,它不仅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博览会的序幕,也为进入现代文明的人类社会打造了一种崭新的文化交流形式。工业革命的成果在博览会上充分展现,既反映了进步,也暴露了发展中的问题。现代设计就在这种发展与冲突并存的状况下,逐渐成长。

LondonThe Beginning of World Exposition

 

到目前为止,在伦敦举办的,列入国际展览局总栏表的两次博览会是:1851年的“万国博览会”(The Great Exhibition, 也是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以及1862年的“国际工业与艺术博览会”。此外,伦敦举办的其他专题性国际博览会还有:1871-1874年的“第一届国际年度博览会”,1886年的“殖民地与印度世界博览会”,1908年的“法兰西-不列颠世界博览会”,以及1911年的“帝国节日博览会”。从举办的时间和频率来看,在伦敦举办的这些博览会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即英国经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到其国力发展最强的一段时期。博览会作为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一种文化交流形式,是当时的各大资本主义国家展现实力的手段之一。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世博会出现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
18世纪晚期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标志着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假如工业革命是一场竞赛的话,那么,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只有一个,那就是英国。尽管当时其他的欧洲国家也同样注重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其工业化也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他们都没有产生英国工业革命这样的影响力。
工业革命把蒸汽机的力量运用到纺织、炼铁、开矿和发动轮船火车上,确立了机械化大生产的地位,造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膨胀。英帝国此时正处在上升的黄金时期,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工业大国。18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使纺织、金属、陶瓷工业出现新的组织和生产方式。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时英国人口已达2000万左右,中产阶级人数接近150万。这一人数的上升意味着英国中产阶级可以有资本与实力开发铁路、煤矿等新经济增长资源,完成新的技术结构产品,铁路机车及铸铁的大桥等一系列史无前例的技术奇迹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在广阔的国际市场的刺激下,英国棉纺织业从美国黑奴劳动的种植园中获取原材料,在英国本土加工,在把棉纺织品销售到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在利益的刺激下,棉纺织业中的革命性技术发明不断涌现,自1840年至1880年,技术的进步使每个棉纺工人的产量增加了2.5倍,这样的进步,使英国1872年所产的棉织布匹中,有88%可供出口。随后发展的,是英国的冶铁业、采矿业、交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铁路的出现,它大大地提高了人员、货物运输的数量和速度,也使商品成本大为下降,使生产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出现成为可能。
英国早在乔治三世[1]当政期间,经过与大革命后的法国和拿破仑的战争,就已跃居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成为世界工厂。人口、农业、工业方面的变动,彼此相互影响,也和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其它变化相互影响,这些影响构成19世纪英国的工业、城市、民主和帝国等方面的基础。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2]给英国贵族带来极大的恐慌,保守主义开始大行其道。19世纪20年代,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向国会施压,推动改革。此后,自由贸易在英国成为近乎神圣的信条,它也使英国进入繁荣发展的阶段。在1846年的英国《笨拙画报》(Punch)杂志上,发表了一幅题为《1850年的英国雄狮——或,自由贸易的效应》(The British lion in 1850; or, the effects of free trade)的漫画(图1),反映了英国人对自由贸易的乐观前景,表现出对未来发展的无比自信——正如漫画下方的文字所预示的,到1850年之后,英国的经济果然出现了繁荣景象。
英国充分享受到工业革命丰硕成果的时代,是至今都让英国人念念不忘、津津乐道的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n),这段时期处于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1819.5.24-1901.1.22)的统治时期。维多利亚是目前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她完整地见证和享有大英帝国的荣光,伴随英国走完了19世纪,她在位的63年期间,是英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被称为英国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
维多利亚中期,英国经济繁荣。从1813年到1873年,英国人安享了长期的经济昌盛和发达,中间仅有1847年、1858年和1867年几次短期的衰歇。这是十足的富者愈富的时期。1850年,英国五金制造占世界的40%,棉和铁的出产量各占世界的50%,煤产量高达全世界的三分之二。在1850年后的130年里,钢铁、造船和铁路仍保持这个纪录。到19世纪末叶,英国在自行车、缝纫机和照相机等方面的制造,也居世界首位,这些是英国不断发展的工业的一部分。
1851年,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5.23亿镑。到1870年,为9.16亿镑。这样的经济奇迹,意味着在19世纪中叶,英国人均国民收入为32.6镑;而同期法国为21.1镑,德国为13.3镑。英国19世纪中叶的工业生产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是由于其在纺织、炼铁、铁道、造船和各类机器制造等方面的创新。这许多创新,使英国制造品的成本大为降低,能够在世界市场上跃居几乎独一无二的地位;廉价快捷的运输,又使英国货能抢先运到这些市场。英国在世界工业竞赛中,在如此之多的方面居于领先的地位,这使其在1843年至1873年里一直迅速壮大。
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维多利亚时期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使得物品的种类增多,胶合板、铁与黄铜管都能制造出简单而实用的物件,也适用于装饰设计,它们使得装饰变得丰富起来。新的能源、动力带来新材料的运用,传统的木、铁被各种优质的钢和轻金属代替,建筑业也把砖石置于一旁,开始了钢筋水泥构架的结构。早在远古时代,铁和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就开始了,然而只是到了现代社会,工业的进步才扩大了它们的用处,才将新观念完全带入建筑技术中。1709年,英国人亚伯拉罕·达比(Abraham Darby)发明了焦炭炼铁法,极大地降低了铁的成本,有力地推动了1760年左右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制铁成本的降低和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使得铁这种材料开始被大规模地应用于建筑上,这首先体现在桥梁建造上(图2)。之后在房屋建筑中,最早采用的铁结构是生铁柱子,后来又改用钢来做房屋结构和其它部件、配件,这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革命性的意义。18世纪后半叶,玻璃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18161829年间,英国的玻璃消费增长了五倍,而且价格下降,玻璃门窗已经很普及,此外人们还尝试了更多的用法,将玻璃和铁结合起来制作一种透明的屋顶。一些大型温室(图3)、公共聚会场所、最早的火车站都开始采用这种崭新的建筑形式,新的商店也开始装上了大型玻璃橱窗。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发生了很多的变化。19世纪,英国经济由于工业革命而迅速发展,社会繁荣稳定,在海外是最大的殖民者,有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在工厂工作的人和工厂主越来越多,新兴的中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的生活显示出有前途、受尊敬、很富有的特点。这些人要效仿上层社会,采取与他们相似的生活方式。城镇不断扩张,人口大量涌入。工厂主想要住得离工厂近一些,就要在城里买下房子。而工人们也涌入城镇工作,形成了劳动力的迁移潮。大英帝国大幅扩张,来自世界各国(很多是英国殖民地)的商品都进入了英国。人们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更为了解,他们为英国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自豪,当时的报纸都有相关的内容,受过教育、能读懂报纸的人越来越多,报纸的种类也大大增加了。人民整体也追求一种热情、自尊、谦逊、爱国的民族精神,而维多利亚女王也正是这些品格的榜样。维多利亚与丈夫艾伯特亲王被称为中上阶层的典范,中产阶级的思想习惯后来逐渐被称为维多利亚式[3]
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对于文化艺术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他们花在买艺术品上的钱、看过的艺术作品、读过的艺术书文和花在讨论艺术上的言谈文字,比英国之前任何时期的人都要多。这时的艺术杂志如雨后春笋,私家画廊日益增多。在以前,没有哪个时代的画家比这时多,也没有哪个时代的画家赚的钱比这时多。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化人追求的是“甜蜜和轻松”,他们的生活舒适程度大幅度提高,健康状况也较前几代人有明显改善,教育的普及使一般人能够享受到过去只有文化人才能享有的乐趣。贵族们买大幅历史画,绅士们喜欢户外运动生活画,富裕的中产阶级人士喜欢有关提高德行的家庭画,小资产阶级人士满足于买些印制的版画,知识分子中去画廊的比例相当高,工人们则买画报,例如伦敦新闻画报,当时的绘画很粗劣地复制在画刊上[4]
伴随制造业的发展,英国从18世纪起就有了举办工业展览会的活动,只不过最早的展览会不是以国家的名义举行的。早在1761年,英国皇家艺术学会就曾经举办过为期7周的“艺术、制造和商业”展览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各类技术发明,并且设立奖项,把获奖产品作为固定陈列,藉以吸引观众。随后,英国各城镇开始盛行由机械学院主办的展览会,旨在向工人阶层传授科学原理。随着法国艺术作品“沙龙展”经验的介入,英国制造业展会的内容除了科学、机械和稀有珍贵展品外,也扩大到了艺术作品,具备了后来博览会的初步特点。1768年,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创建并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艺术展览,藉以肯定和提升英国艺术家的地位,这激发了公众对艺术的兴趣,随着展览受欢迎的程度提高,它逐渐演化为伦敦的一项艺术盛会。参观各种展览,也逐渐成为了18-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
1851年“万国博览会”
18401月,维多利亚在议会上宣布与大表哥艾伯特(Albert)亲王结婚的消息。艾伯特亲王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改变了维多利亚女王对各种新发明的偏见。当时英国北部铺设了铁路,但是女王害怕坐火车,不过,艾伯特亲王的鼓励使她认识到铁路运输无可限量的前途,结果维多利亚成了在国内推行工业化的坚定倡导者。
艾伯特亲王同时也对艺术与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担任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主席时,艾伯特亲王提议举办世界博览会,他认为:“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力,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因此,他主张“博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产品参加。”他的先进理念为世博会的诞生奠定了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展示全人类的文明成果,蕴含着人类追求平等、公正、共享的公共精神。
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除了艾伯特亲王的领导外,英国首相亨利·科尔(Henry Cole)也功不可没。他是这次世博会主要的策划者之一,也是当时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的实际主事者。他曾于1849年创办《设计杂志》(Journal of Design),提倡好的设计就是好的商务,鼓励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准。他也有许多亲自设计的作品,并借某艺术厂商的名义参加博览会。[5]
1849630日,在白金汉宫召开了第一届世博会的筹备会议上,决定了这次博览会的基本框架:世博会展品分为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和雕塑制品四大类;举办场地选在伦敦海德公园南侧,此处将建立一幢特别临时建筑作为世博会展厅;将以国家的名义向世界各国发出参展邀请,组委会将提供大量奖金以鼓励参展者;将成立一个皇家委员会来主办世博会,世博会的财政集资由英国皇家艺术协会负责。185013,维多利亚女王正式批准成立筹备世界博览会委员会,由艾伯特亲王担任主席。随后,维多利亚女王便以国家名义向世界各国发出首届世博会的参展邀请。
1851年共有600人次参观了首届世博会。这次博览会展出了10万多件代表人类文明成果的产品,它们由世界各地的近14000名参展者提供,其中一多半是英国厂商。博览会的主旨是为了展示英国工业技术的实力,展出了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成就和先进的工业品,这次博览会是工业革命后的欧洲第一次公开展示成果的盛会,显示了维多利亚中期的财富对英国人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博览会同时收集了欧洲各国的工业产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博览会上出现的展品不胜枚举,包括国外的动植物、英国的家具、金属制品如蒸汽火车,以及备受关注的各种机器以及绘画。博览会展出了包括英国在海外殖民地所拥有的颇具特色的展品。土著人,例如新西兰的毛利人,也出现在博览会上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英国本国的陈列中,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工程奇迹。博览会在一定程度上凸现了英国工业的过去与当前的辉煌,使人们回想起18世纪末以来英国工业的巨大成就。在当时的展品中,工业产品占了很大的比例,如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机、轨道蒸汽牵引机、蒸汽锤、高速汽轮船、汽压机、机床,有重达31吨的火车头,有能起重1144吨的水力起重机,有各式各样的抽水机、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桥梁和汽船的模型,还有不计其数的引擎。这些体积巨大、引人瞩目的机械,无疑是力量的象征。实际上,它展示出的是英国经济繁荣的最重要原因。博览会上也展示了大批的家具,绘画复制品等等,预示着新兴中产阶级的富裕生活的到来。
1851年英国伦敦的世界博览会专用展馆由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Sir Joseph Paxton, 1801-1865)设计。这座通体透明,庞大雄伟的水晶宫”,于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也使得英国人为能开创世界建筑奇迹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图4)。
1849年底,第一届世博会建筑委员会即向世界各国发出展馆设计的邀请。尽管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很多方案,但都因是了无新意的传统形式,令委员会无法择优选用,因此,只好汇集各个方案的可取之处合成一个新的官方设计方案——以砖石为材料,带有金属圆顶的传统大厦型展馆,但一经公布,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甚至使世博会的正常筹备工作陷入了停滞。
曾是英国查丝华斯庄园首席园艺师的约瑟夫·帕克斯顿听说了在海德公园建造展览场馆之事,也目睹展馆征集方案的风波。他立即毛遂自荐愿意提供他的建筑方案。他写信给艺术协会请求对他的设计进行陈述,艺术协会同意他的请求。但给予的条件是:必须在两星期内完成方案,并带有详细说明。此外,建筑结构能够同时容纳一万人,并可展示来自世界各国众多的展品,而建筑的本身是个临时建筑,博览会后必须拆除。帕克斯顿接受了设计条件,并声明他会在九天内完成计划。
此后的几天,帕克斯顿家中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设计,他以立面、剖面图的形式画出了建筑的基本形态。1850620,帕克斯顿带着他的图纸前往伦敦。622,伦敦新闻画报再次刊登官方设计方案细节时,建筑委员会也见到了帕克斯顿的计划并迅速推荐给组织委员会,同时征求民众的意见。顿时,公众舆论偏向了这个新颖别致、优雅美观又是临时性的建筑设计上。715,建筑委员会接受了帕克斯顿的建筑79800英镑的报价,不过,建筑委员会要求保持在原来基础上增加建筑物的高度,使一些树木可以罩在屋顶下得以保护。帕克斯顿测得那些树的高度后,便设计中增加上了一个桶状的圆顶。帕克斯顿的设计方案在众人的关注下最终被敲定,记者道格拉斯·杰罗尔德(Douglas Jerrold在报上将它称之为水晶宫”,这个名称一直流传至今。1850926日,水晶宫奠基,6个月不到就竣工了。整幢建筑是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的结晶。
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地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材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外形为简单的阶梯型长方体,并有一个垂直拱顶。没有多余装饰,完全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本能。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和建造的先河。
约瑟夫·帕克斯顿在建造察泰沃斯温室(图3)时,用铁栏和木制拱胁为结构,用玻璃作为墙面,首创了新颖的温室。他发现建筑除了简洁明快的功能之外,建筑构件可以预先制造,不同构件可以根据建筑大小需要组合装配,这样的建筑成本低廉,施工快捷。这一独特的构造方式也赢得了建筑业和工程业领域的赞誉。
帕克斯顿的“水晶宫”是一个完全用玻璃和铁架建构的庞大建筑物,全长564,宽124,建筑面积共7.4万平方米。几乎所有的构件都在工厂中成批生产,然后运到现场按次序组装,仅用了4个月时间就全部建造完毕。整座建筑共采用了9.3万平方米的玻璃,由于通体透亮,因此被人们称为水晶宫。这座建筑的成功建造预示着建筑历史的新纪元已经到来。水晶宫是由34英里的钢管和90万平方英尺的大块平板玻璃构成的。它用预购件组装成局部,再配合成型,所以2000名工人建筑它只用了22个星期的时间。185151日,在维多利亚女王主持揭幕典礼的时候,水晶宫里布满了全世界的工业品和艺术品。
这座建筑最重的铸铁是梁架,长24英尺,没有一样大件材料超过1吨;还有锻钢、平型的钢条、角钢、螺母、螺丝、铆钉和大量的铁皮。木头用于一些梁架或桁架,玻璃是平板或圆筒状,10×49英尺的长方型,每平方英尺重16盎司。3300个空心钢柱,同时作为平屋顶的排水管;为了解决玻璃上蒸汽凝结问题,帕克斯顿设计了长达34英里长的专用水槽,并特别设计和制造了机器生产。窗条栏杆等也用当时发明的机器来上漆。伯明翰的强斯兄弟生产了30万块玻璃,尺寸是当时最大的,他们还设计制造了安装玻璃的移动机器车,使工人能够在车体的敞开结构上进行快速安装
185151日早上9时,水晶宫开门接纳来参加开幕式的客人,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人们汇集在水晶宫的穹顶下,参加这次规模空前的聚会。18511014日,伦敦世博会举行了闭幕式。世博会结束后,主办方宣布博览会获得186437英镑的利润。经皇家组委会的讨论,决定除了给帕克斯顿5000英镑奖励外,盈余分成二个部分:第一,建立博物馆用于教育民众,在南肯辛顿购买87亩地建立科学和艺术中心[6];第二,设立科学艺术奖励基金。
世博会结束后,水晶宫移至伦敦南部的西得汉姆(Sydenham),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建造,1854610由维多利亚女王主持向公众开放。它作为伦敦的娱乐中心存在了82年,举办了很多大型的展览、庆典和体育活动。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建筑了,因为早在19361130日晚,水晶宫几乎全部毁于一场大火之中。当天晚上6点,在中央大厅的员工厕所内突然着火。大火很快烧遍了整幢建筑,第二天早上,除了一堆扭曲的金属和熔化的玻璃,其它什么都没有留下。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当时遗留下来的水粉画,以及后人根据历史资料重绘的三维模型图。水晶宫与传统建筑完全不同。这座建筑主要是由钢铁构件和玻璃建造,整个建筑物由钢架支撑,屋顶、墙面等部分采用大块玻璃组装。这座建筑不论从外面看还是从里面瞧,都格外地透亮,它是当时欧洲最宏伟和最富有想象力的建筑,成为现代玻璃帷幕高楼大厦的前驱。直到19世纪末,“水晶宫”一直是博览会展馆设计的参照。通透的玻璃幕墙几乎在其后的各届世博会上都有体现,而钢铁框架则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或是尺寸上有所突破,或是结构上有新的构思。[7]
 
1862年世界博览会
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使英国人充满了举办更大规模的世界博览会的信心。1862年,英国准备再次举办世博会。皇家委员会希望使这次博览会在规模和成功程度上都超越1851年的盛况。然而,这个美好的愿望却因种种现实情况而未能达成。首先,工业进步导致了军事工业发展,1851年的博览会结束后,很多国家陷入战争,如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被推翻,印度的反抗、美国的内战等等,对博览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艾伯特亲王于1861年逝世,皇家的代表未能出现在此次博览会的开幕式上。另外,此次世博会无论是展品还是的形式,都未能超越1851年的盛会,而开幕后,门票销售一直不好,也没能够像首届世博会那样盈利,因此,伦敦1862年的世博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水晶宫展的阴影下,不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它为后来的博览会开启了每隔11年举办的先例。[8]
 
 
影响:现代设计的问题与挑战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设计艺术领域一度陷入了混乱的局面。一方面由于机械生产的问世,导致了生产商片面追求产量而忽略了匠师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类型化的设计和制作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因贵重材质摹造技术的出现而造成了贵贱莨莠不分,浮夸庸俗之风大肆泛滥。另一方面,为数众多的资产阶级富豪为了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置新兴的机械生产方式于不顾,在工艺制品的设计制作上仍然要求停留在手工的阶段,以显示自己生活环境中的手工艺制品的高贵价值和精湛技艺。由于缺乏教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致使工艺美术作品的形式带有浓重的虚饰奢华之风。19世纪初期,大批工艺品投放市场而设计远远落后,美术家不屑于产品设计,工厂主也只注重质量与销路。设计与技术是对立的,当时产品分为两种:提供给大众使用的外形粗糙的工业品和服务于少数人的精致手工艺品。
18511862年世界博览会上琳琅满目的展品,充分反映了这种混乱的状况。而也正是通过世界性的展会,设计制品质量明显下降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优秀的艺术家,对欧洲设计艺术的如此衰落状况痛心疾首,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改革的意见。1851年世界博览会的组织者,英国首相亨利·科尔(Henry Cole)和理论家欧文·琼斯(Owen Jones)都对此提出指责。琼斯称其中的产品是“趣味最恶劣的、丑陋和不协调的奇想。”[9]
当时的工业产品相对于手工制造品而言是一个新兴事物,两者在外观上极易区分。博览会的展品中工业产品占了很大比例,外型相当粗陋。习惯于装饰的工匠们也尝试用一点装饰来加以弥补,于是把哥特式的纹样刻到铸铁的蒸汽机体上,在金属椅子上用油漆画上木纹,在纺织机器上加了大批罗可可风格的饰件,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这种混乱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传统设计形态下制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被新的生产方式切断,利润成为评价产品设计好坏的最主要标准。
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标准化和一体化产品的出现使得手工艺人的个体风格和技巧都没有存在的余地,传统手工艺在廉价商品的冲击下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
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各种类型的设计是以手工艺为主体的个性化设计,设计、生产和消费是融为一体的,工匠们同时承担着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任务,他们直接接触服务对象,能满足所有消费个体的需要,工匠和他们的活动成为了沟通技术与艺术、实用和审美的媒介。他们的设计目的比较明确,主观发挥的余地相对较小,其中不乏精美的作品。
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导致了机械生产的介入,百万年来人类所保持的劳作的手工形态从此被打破,这一现象必然给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但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却没有带来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消费者与制作者之间没有直接沟通,他们之间的纽带是工厂主和经销商。而后者最关心的往往只是利润,是如何省工、省料、省钱,而不是产品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一时间利润成了评价产品设计好坏的最主要标准。追逐利润使资产阶级无暇顾及产品的功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设计形式。
第二,设计落后于生产,导致工业产品外型粗糙简陋,没有美的设计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成果已逐步转为实用,以工业化生产为背景的现代生产方式已初具雏形,但早期机器并不完善,还不足以为人类提供价廉物美的工业产品。
机器生产使产品的增长速度突飞猛进,作为销售渠道的市场,商品比以往更为丰富。封闭的、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自然经济消亡,市场经济成长起来,自由竞争使城市商业出现了畸形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导致了要求全面提高竞争力的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体系的出现。
由于机械生产属于批量化生产,类型化的设计和制作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设计产品的数量获得了空前的增长,于是产品的销售对象已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宫廷或贵族阶层,而与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紧密联系。这也意味着设计艺术产品有可能大规模地向广大民众进行普及。机械生产的批量化特点要求作品的设计要规范化和定型化,这又导致了在作品的造型、装饰等艺术形式和风格上,与过去的手工操作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特点。但是这种截然不同的特点并没有被生产者意识到并加以利用。
机器生产虽然导致了设计与制作的分离,但还没有出现适应机器生产方式的真正的设计师。虽然大量的工业产品投入到市场,但设计远远落后于生产。于是在机器的大批量化生产同时,产品的质量急剧下降。再加上当时整个欧洲复古风潮盛行,出现了大量外观粗糙、装饰不伦不类、艺术品位低下的工业产品充斥市场的状况。
第三,社会风尚仍然趋向于以手工艺生产方式为有钱阶级提供装饰奢华的用品,但其审美品位相当低下。产品形态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
市民阶层的兴起及社会的富足与稳定,使人们对新商品与奢侈品的追求成为社会时尚。由于此时仍受到残留的封建社会审美取向的限制,为数众多的资产阶级新贵为了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置新兴的机械生产方式于不顾,在设计制品的设计制作上仍然要求停留在手工阶段,从而显示出手设计制品的高贵价值和精湛技艺。他们追求新奇、高雅的商品,但由于缺乏教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致使设计艺术作品的形式带有浓重的虚饰奢华之风。
因此,原有的各种类的设计艺术并非一步跨入了机械生产的阶段,有的甚至因为制作设计的特殊性和其它原因一直保持着手工制作的方式。社会上的产品明显的两极分化,上层人士使用装饰精致繁琐的手工艺品,平民百姓使用粗劣的工业品。
社会低层的人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相对地有了一定的劳动自由与消费自由,于是也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开始寻找适合自己又可以提升自己身份的商品。但处于封建经济时代的英国,手工艺人的服务对象基本局限于社会上层和贵族阶级,这种手工艺品除了材料本身昂贵之外,在装饰上也极为奢华。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为大工业生产服务,多数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只能依赖成本低廉、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生存,生活环境质量的简陋与恶劣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第四,贵重材质仿造技术的出现造成了贵贱良莠不分、浮夸庸俗之风大肆泛滥。设计走向平民化,但其艺术水准流于平庸化。
在许多人眼里,维多利亚主义的意义是一种毫无风趣、庸俗乏味的艺术——如纯粹感情的绘画、高傲庄重拙劣的小艺术品、不值钱的小古玩等。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常常被形容成“庸俗粗陋”——诗人和批评家马太·阿诺德在1869年出版的《文化与乱世》(Culture and Anarchy)一书里,便称当时英国中产阶级人士为庸人,斥责他们心肠狭隘,崇尚实利,对美无知[10]。这种对于维多利亚人“庸俗粗陋”的评价有着一定的道理:即他们虽然对于文化艺术心态十分积极,但是普遍的审美品位不高,尤其反映在实用艺术方面——生产商和消费者的情况都是如此。新兴的中产阶级急于在生活环境中显示自己的优越,而这些新获得的财富和地位,往往在装饰性外观堆砌上表露无遗,导致了矫饰的粗俗。在传统观念中,昂贵的材料和华丽的装饰代表了一种优越的、高级的生活状态,而随着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引进和新的廉价材料的出现,在建筑、室内装饰、日常用品上采用印、模、镀和镶的新技术以模仿昂贵材料和高超的手工技艺的做法越来越普遍,以往作为质量和高级标志的华丽风格在这种伪装下降低了成本,尤其受到新兴中产阶级的喜爱。这种做法对于制造商也存在着诱惑,运用装饰使简单物品和低级材料看上去比它们原本更华丽、更昂贵,这其中非常有利可图。因此,在实用艺术领域,不管是生产商还是消费者,都对于这种状态相当的满意。因此出现了利用造价低廉的材料冒充贵重材料,以及在机器上刻意装饰繁琐花纹的现象。劣等的材料和粗制滥造的产品充斥日常生活,影响着人民的审美趣味。这种生产方式和审美取向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设计虽然走向平民化,但产品的艺术水准开始流于平庸化。
第五,大多数艺术家不关心设计,排斥工业生产。
与此同时,艺术家却越来越远离日常生活,退居到自己神圣的小圈子里,创造“为艺术的艺术”,使艺术成了少数人的娱乐消遣。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高尚艺术(或称主要艺术纯艺术)与实用艺术(亦称装饰艺术次要艺术小艺术)之间的差别已经发展到相互对立的地步。大多数艺术家都对设计漠不关心,因此产品的艺术品位不再有保障。
艺术家中不少人不但看不起工业生产,并且仇视机械生产这一手段。由于工业化大生产是新兴事物,从事主要艺术(造型艺术)的艺术家仍然像以前一样高高在上地俯视被称为次要艺术的手工艺,更是对工业产品不屑过问;而工厂主只会关心具体制作、生产流程、产品质量,以及如何让他们的钱袋日渐饱满,并没有想到还有什么改善的必要。因此艺术与技术到了19世纪初期,比以往显得更加势不两立。
因此,这时的设计面临着重要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过分装饰、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的蔓延;
二是机器生产虽然导致了设计与制作的分离,但还没有出现适应机器生产方式的真正的设计师。
三是艺术与技术的分离,美术家不过问工业产品,而工厂主则只管具体制作、生产流程、产品质量、销路和利润,未能想象到还有进一步改善的可能与必要。
四是不少知识分子感到震惊、甚至恐怖的工业化的来临。简陋、粗糙的大批量产品导致了设计水平的整体下降,市场上充斥的审美趣味低下的日用品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忧虑,他们把这与国民道德水准的下降联系起来。由于工业化以后带来的艺术水准的低落,是顺应还是抵制这种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成为现代设计史最初的问题。
结语:新的开始
伦敦的两次世界博览会向世人昭示了:工业革命的到来,使英国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看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速发展,也看到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在尚未对工业生产方式进行科学理解的情况下,一些人对机器生产抱着怀疑的态度;机器生产的初级状态也使得产品形式不尽如人意,在手工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时期,一批艺术家虽已预感到新时代的来临,但一时又无法向前看到工业生产的出路,于是怀旧、复古情绪生长,一些人开始向过去,向历史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从中世纪、罗可可风格或自然民间中寻求设计灵感,用高品质的美学思想对待设计品,希望以此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审美素养,现代设计史上著名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形成了现代设计早期的装饰风格,也产生了为大众服务的现代设计的民主思想。
但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工业产品在消费中的统治地位,因为工业产品可以批量生产,价格低廉,能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在进入以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现代文明社会之后,由于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等的重大改变,这不仅对设计艺术作品的艺术形式和实用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作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设计的产生,是以新兴科学文化、新兴材料以及近代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为前提的。
而对新材料的利用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拓了一番新气象,水晶宫就是艺术与科学通过设计这个载体产生的现代设计的代表作,它对世界近现代建筑史,乃至工业设计史,影响极大,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机器制品,机器成了风格的塑造者,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器本性;它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预示着设计简洁性和功能性研究的新领域,从多方面突破传统建筑观念,建筑尺度和材料使传统形式美法则失效,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同时,它体现了技术作为新建筑和新产品材料的直接来源,非建筑师也可以成为建筑风格的革新者它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化产品,表现了工业化生产的定型化,这种生产上的定型化,必然要求设计上的标准化,各个立面只显示出必不可少的结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它从设计思想到制作安装,突破传统建筑观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体现初期功能主义风格的重要作品。水晶宫的出现,预示了20世纪设计的三大发展方向:机器成为风格的塑造者;技术作为新建筑、新产品、新材料的直接来源;非建筑师取代建筑师的地位,成为建筑风格的革新者。
 
参考文献: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第三卷,霍文利等译,朱孝远审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戴维·罗伯兹:《英国史:1688年至今》,鲁光恒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英]艾瑞克·霍布斯邦:《资本的年代:1848-1875》,张晓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赵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法]雅克·杜加斯特:《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欧洲文化生活》,黄艳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7年。
[美]罗宾·W. 温克、[]托马斯·E. 凯泽:《牛津欧洲史》,赵闯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春,2009年。
朱红文:《工业·技术与设计——设计文化与设计哲学》,河南美术出版社,郑州,2000年。
祖嘉合、梁雪影:《工业文明》,华夏出版社,北京,2000年。
吴敏编著:《世博与科技》,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9年。
陈燮君、刘健编著:《世博与艺术》,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9年。
郑时龄、陈易编著:《世博与建筑》,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9年。
周秀琴、李近明编著:《文明的辉煌:走进世界博览会历史》,学林出版社,上海,2007年。


[1] 乔治三世(King George,1738.6月.日-1820.1.29),1760年登基,执政60年。
[2]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爆发。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统治;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9月22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3][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下》,赵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75页。
[4][美]戴维·罗伯兹:《英国史:1688年至今》,鲁光恒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3页。
[5] 陈燮君、刘健编著:《世博会与艺术》,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9年,第14页。
[6] 今天,这块土地上有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科学和地质博物馆、帝国科学和技术学院、皇家艺术和音乐学院及1862年世博会后建立的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
[7] 吴敏编著:《世博与科技》,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9年,第7页。
[8] 周秀琴、李近明编著:《文明的辉煌:走进世界博览会历史》,学林出版社,上海,2007年,第84页。
[9] 转引自张敢:《威廉·莫里斯及其美学思想初探》,《世界美术》,1995年第1期,第50页。
[10][美]戴维·罗伯兹:《英国史:1688年至今》,鲁光恒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