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扎马角”社火

  • Update:2009-09-27
  • 张淮水

 

近年,晋南黄河岸畔的几个村庄,在元宵节前后会举行一种名曰:“扎马角”的社火。这种社火当地古就有之,但在上世纪文革期间,它被当作封建迷信活动遭到封杀之后已多年没有举行。恢复这种社火的举行还是近几年的事情。今年,我对扎马角社火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扎马角社火的场面和经过:
(一)、时间地点:
时间:2007年农历正月十五。
地点: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师家村。
村况:这个村子坐落在黄河岸边的滩地上,村址距离黄河不到一公里。全村一百四十户人家,近五百来口人。古时候这里的村人半农半渔,农忙耕作,农闲捕鱼,如今这里已没有了渔业,村人全靠耕作黄河滩地为生。
场地:村头新建小学校的操场临时改作社火的主场地。其实,整个村子都是社火活动的场所:村口用木椽和红布扎着彩门,街巷挂满彩旗,电脑喷绘的大幅年节吉祥画悬挂在村里主街的墙面。有些农家的院落也搭起了红色帐幔,准备了祭祀用的祭具、供桌和供品。
(二)、准备工作:
序曲:主场地一大早就聚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有本村的,更多的是来自邻里村社的。上午十时许,先由锣鼓队敲敲打打,奏响了扎马角社火的序曲。而后是一队盛装彩扮的村妇在场子里扭起了秧歌。
准备工作(1):在一户殷实农家的大院里见到由十五位男性村人组成的马角队伍,他们个个身体健壮,精神抖擞。年龄大者有五十来岁,小者也已二十出头。扮演马角的村人被村民们称为“马角勇士”。马角勇士们的准备工作是从吃一顿饱饭开始的,他们除了要吃特为马角勇士准备的饭菜之外,还须多吃几个鸡蛋。听他们讲这顿饭要顶到下午热闹完,所以吃鸡蛋耐饱又少尿,便于表演。饭后,马角勇士们开始装扮。装扮停当的勇士:先用黄长巾围头,再戴上用彩纸扎成的马角帽。脸面用赤红涂抹,两腮处用朱砂画着十字。身穿大红色衣裤并斜挂着一串马铃,左手执铁制的古戟,右手握麻质的马鞭。除了这些必要的行头和道具之外,每个勇士身上还要披几条红缎子被面。这些缎子被面是他们的家人和亲朋特地新买的,他们认为用马角勇士披过的被面做成的被子能驱祟辟邪,护佑保安。
准备工作(2):一辆大型农用车停在社火主场地的中央,拆开车帮,铺上红色毯子,便充当起社火表演的台子。临近社火开始,台上就站定两位六十多岁的老者,他们是社火举行的司仪。其中一位司仪手里拿有十五根用黄纸包裹的钢针,这些钢针是社火表演的重要器械,古时由铁匠特地打制。现在的钢针是用大号螺丝刀改制而成,长度约三十公分,粗细近一公分,尖端用沙轮打磨出三棱状,看似非常锋利。另一位司仪手里提一把水壶,里面盛满了凉水,这凉水也是社火举行中必需要用的。
(三)、社火正戏:
社火正戏(1):正午十二时社火开始。这时候由锣鼓队和铳炮队在前开道的马角队伍就风风火火来到主场地。这行马角勇士来到场地后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马鞭,一边沿场边赶着向前拥动的看热闹的人群,扩大着表演的地盘。此举也为烘场。
社火正戏(2):一阵锣鼓过后,首位马角勇士在逗马人的引领下走上台子,从司仪手里接过一根明晃晃的钢针。只见勇士右手握紧钢针,左手提起水壶含了一口凉水,然后把钢针放入口中。此时,锣鼓声紧迫,随司仪一声口令,勇士利落地把钢针从左脸腮刺出。瞬时,炮声齐鸣,台上台下一片欢呼。之后,勇士又含了一口水,从容地把钢针在嘴里转动了几下,以防止钢针粘连在皮肉上,然后才从台上跳下。勇士这样用钢针刺破脸腮就谓之扎了马角。紧跟其后,又有八位勇士依次扎了马角。
扎了马角的勇士们列队在逗马人的带领下做出马的昂首、尥蹶子等动作并甩响手中的马鞭在场子里转圈狂奔,其节奏强烈明快,场面壮阔粗犷。数圈之后,这伙马角冲出人群奔向村里,在村里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位又分别扎了四位马角,剩下的两位在村街头一村民新买的拖拉机驾驶室顶上和另一村民新盖的两层楼房平台上完成了扎马角。
社火正戏(3):等所有勇士都完成了扎马角后,他们就分成两队到村里街巷“闹春”和到各家各户“转院”。马角队也不是每家院户都转,而是应户主要求有选择的进行。需要转院的过去有两类:一是在新宅基上刚盖起新房,以图在未来年景里门户兴旺、家宅平安;二是在过去一年中家里因某种原因出过不好的事情,趁此机会让马角们镇住扰人安宁的恶魔鬼怪,驱逐晦气,期望以后事情顺达。听村人讲,今年的转院还增加了一类,那就是给社火活动捐资较大的人家。这样的家庭家道殷实,他们或是有生意可做,或是有家人在外发达,让马脚转院的目的也就是辟邪纳福、图大吉大利。
社火正戏(4):马角勇士们所到之处锣鼓齐鸣,炮声震天,人声嘈杂,尘土飞扬。不少年轻村民围观取闹,挑逗勇士。他们以让勇士的马鞭打到自己身上为避邪和吉祥,但又要避免勇士的马鞭过重的打到自己身上而感到疼痛。
马角勇士用了三个多钟头完成了他们的一系列任务后回到主场地,依次又走上台子,在司仪的指导下拔出钢针,结束了这次活动。

二.扎马角社火的文化因素:
(一)、地缘文化:
扎马角社火的举行地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的入黄口,这一带古称“汾阴”。在汾黄交汇之处,由于河水的冲击使河道中形成了一块隆起的河洲,史册称它为“月隹”或“汾阴月隹”。⑴ 当地人普遍认为“月隹”的形状似女人的阴部,是由于后土娘娘所坐而成。月隹 上于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由汉武帝立祠,取名“后土祠”。汉武帝执政时期曾六次到此祀土,最终定为国家祭祀后土的祠庙。后土祠在明代以前一直是皇家祭祀后土的场所。如今的后土祠为清代同治九年重修,祠中现存金代天会年间的《历朝立庙致词实迹》碑上记载:“轩辕氏祀地祈,扫地为坛于月隹上,二帝八员有司,三王方泽岁举。”此地作为祭祀后土的场所历史已很久远。
(二)、马角形象:
我问村人:社火中的马角是什么?它是好是坏?为什么要扎它?在春节喜气洋洋的日子里为什么要举行这种带有惨烈和血腥味道的社火?
村人回答:“马角就是马角,它是好的。”还有人讲“马角是坏的。它原是坏的,扎了它就变成好的了。”“正月十五扎马角是祖上传下来的,俺们是学上辈人的。”
社火中马角的形象在村人心里是一个充满原始味道并带有巫术色彩的复合体,是他们在沉重的生产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灾害和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巨大异样力量的化身。是一个凝聚着先人智慧,经过村人代代积累,约定俗成而又切合村人自身意愿,与土地信仰相关的形象。村人对它即畏惧又崇拜。
(三)、扎马角的意义:扎马角社火在折磨肉体而流血的形式中所表现出的勇敢和自豪是村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面对自然灾害和不可避免的灾祸由惊惧转为征服的一种心理反映和心理平衡。这种有意识的摆脱外在压力和有意味的自我减压的心理释放,传达出村人血脉里那种源于原始崇拜的崇高美感,激发起村人在征服和改造自然中的饱满热情和高昂斗志。

三.扎马角社火的相关文化元素
(一)、土地崇拜:
我国的文明开始于对土地的信仰。在远古,以自然和自然力为对象的自然崇拜中,土地崇拜的影响是最大的。土地信仰很复杂,它有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的渗透,阶级社会中统治者的倡导,民众现实生活中功利而实用的选择。土地崇拜的对象经历了从物质世界的大地、土地到精神世界的人形偶像(土地神、后土娘娘)的演变。
(二)、农业祭礼:
《文献通考》“后土,即曰土神,又曰社神。”“社者,土地之神也。”古代祭祀土地的节日称为社日,社日里举行的祭祀仪式是农业祭礼。农业祭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土地表示崇敬,其本质意义是土地崇拜。“民之大事在农。”⑵ 定期举行农业祭祀是大众百姓祈盼美好生活的情感吐露。
(三)、巫舞、血祭、傩祭:
巫舞是人类最早的农事祭礼,其源头在原始社会的洪荒年代。那时人类以极其幼稚和朦胧的意识去体验大自然,并受宗教和种种愚昧的信仰影响,在巫术思想的支配下进行占卜、祈雨、圆梦、驱疫、祭神等一系列祭祀礼仪活动,而这些巫仪活动都会在巫舞的相伴下完成。《周礼》说:“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巫之事神,必用歌舞。”⑶
血祭是原始社会一种野蛮的农事祭礼。“以血祭祭社稷。”⑷ 古人认为:生命体气阳血阴,以馬、牛等动物牺牲的鲜血滴地渗土,以求血气下达,阴阳协调。
傩祭也是一种原始祭礼,面戴作为精灵和魔鬼象征的假面具是傩祭的特征。傩祭在历史演变中随着社会思潮的变革,宗教意识的淡薄,世俗娱乐成分的增强,从原来祭祀鬼神的巫术手段逐渐向娱人的形式转变,它的一些本质因素也在自身的变革过程中渗化到年节庆典活动当中。

四.结语
扎马角社火作为农村年节文化中的一项风俗活动流行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晋南黄河岸畔。它蕴含着古老巫舞和傩祭的某些遗意,并有原始农耕社会的血祭的意味,是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一种较为典型的农事祭礼。它节令性特征和地域特色都很鲜明,其象征意义也很深刻,在即娱神又娱人的热闹当中体现了村人功利性明确的祈愿意图。
扎马角社火具有乡村年节文化的本质意义,保留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前的基本形态,目前处于原生状态。从社火艺术的发生学意义上看,这种社火在当今社会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期,在农村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能够复苏并鲜活的展现在晋南多样的年节文化当中,其原因除了它本身所包含着强劲旺盛的文化生命力之外,还与它的举行地现代经济相对还很落后有关。但是,应当看到,如今的晋南乡村,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转变,传统社火生存的特定文化环境正在遭到破坏。复活尽有几年的扎马角社火能否一直活在原发地,活在百姓中?它会不会像其他农耕社会遗留下的那些活态艺术一样,迅速流变,甚至消亡?它在文化巨变的时代有无必要得到原汁原味的承传?新的文化价值取向何处?值得思考。

注释
⑴月隹  (suí)  山西省万荣县地方志办公室:《后土文化源流》2002。
⑵《文献通考》卷八十二《郊社考十五》。
⑶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团结出版社,北京,2006。
⑷吕友仁:《周礼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