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古代端午民俗及民间手工艺

  • Update:2010-06-10
  • 朱培初
  • 来源: 装饰杂志社
内容摘要
端午民俗及其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世代相传,在长期生产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创造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端午民俗蕴含着深厚而广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涉及历史和祭祀先贤、民俗生活、宗教、神话传说,卫生防疫、农蚕事宜、天文历法、动物、植物、医药、体育和竞技、饮食、书法、印章、民间手工艺等。民间手工艺又涉及刺绣、织锦、剪纸、剪彩帛、髹漆、五彩纸笺、门画、木版年画、草编、竹编、木雕、制造龙舟、彩绘、彩扎、建筑、丝线和金银线编结、泥塑、灯彩、乐器等。它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而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国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意识,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代端午民俗及民间手工艺
Folklore and Folk Arts and Crafts of Ancient Dragon Boat Festival
朱培初
Zhu Peichu
   
夏历五月初五为端午,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岁时民俗节令,2006年5月已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451)。2009年9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起世界文化界的关注。在今年端午佳节之际,适逢我国第五个国家文化遗产日,共同研究、探讨端午的民俗及其民间手工艺,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称谓
端午之名称首先见于晋代周处《风土记》,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历史。自古以来,端午的称谓很多。因古人“端”和“初”同义,故唐代以前五月初五称端五;又因五月初五,两“五”相重,故又称重五;又因按秦汉两代干支顺序和古代天文历法计算,正月为寅月,五月则为午月,初五为午日,两“午”相重,故又称重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故又称端阳。五月初五,是日民间收割蒲草,以菖蒲插于门首,故称菖蒲节,或简称蒲节。据唐代《岁华纪丽》记载,端午时节太阳位于正阳,仲(中)夏之位,午月午日午时,日在中天,故唐宋两代又称天中节。南朝(420-589)《荆楚岁时记》称,端午采兰叶煮汤后浴身,以祛疫病,故又称浴兰令节。这一习俗约起源于西周,至今约有三千年历史。屈原楚辞中也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词。五月,石榴花鲜红如火,为该月花卉之盟主,民间又称吉祥花。明清两代,端午又称女儿节,是日少女纷纷以石榴花插髻,尽志极妍,过午因花凋谢而弃之,残花满道;而已婚妇女则应带上儿童各回娘家归宁——探望双亲,行前给孩子佩戴香包,因而得名。龙舟竞渡为端午最盛大的民俗活动,所以又俗称龙舟节。此外,闻一多先生(1899-1946)在《端午考》中认为,端午是古代新石器时期晚期百越氏族举行龙图腾的祭祖日,故又称龙日。广东潮汕地区在清代称端午为圣日。
二、朱索、桃印、五彩缕
自古以来,端午的民俗可谓丰富多彩,其历史和文化内涵极为深厚,与其有关的民间手工艺也相应五彩纷呈,极为繁多,如木雕、剪纸、剪纸帛,丝线和金银线编结、草编、泥塑、门画、木版年画、刺绣、服饰、木偶、画扇、盆景、首饰、彩扎等,不胜枚举。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形成了以齐家为本的政治和道德理念,而门首则为家庭的入口。因此,门首的装饰对家庭的辟邪祛灾、纳福迎祥极为重要。汉代,端午便在门首饰以朱索、桃印等,以止恶气。五月为收获蚕丝的季节。朱索由朱红色丝线或彩帛编结成绳索状。汉代,阴阳五行哲学流行,因夏季位于五行方位之南,由炎帝主管,为火,其色为朱,故为朱索。汉代,端午又有将桃印悬挂于门首。桃印以桃木制成,长方形,长六寸,宽三寸,因相传上古时代神荼、郁垒二神在桃树下捉鬼,故视桃木为辟邪之仙木。桃印上以象征阴阳五行的青(木)、朱(火)、白(金)、玄(水)、黄(土)五色书写篆体灵符,故又称篆符,或称五色印。同时,汉代端午又有五色缯(丝织品),即以青、赤、白、田黑四色丝帛在外,黄色丝帛在中央,折叠、缝制成方形,缀于胸前。至宋代,五色缯代替桃印,更为流行。
除朱索外,五彩缕也是端午流传久远的民俗,约始于汉代。《风俗通》称,五月初五以五彩丝缕系之臂上,辟兵(器)及鬼,“令人不病瘟”,有的下坠以铸有“五色丝纶”字样的铜钱。五彩缕的别名也很多,有五彩丝、五色丝、百岁索(简称百索)、续命缕、长命缕、端午索、健线等,唐代称为寿缕,辽代又称合欢结。宋代,改五彩缕为单一红色,故又称红缕。陕西成阳民间在端午时节小孩起床前即将五彩缕(当地称五彩花绳)系于其手腕、脚腕,谓之系命。山西解州谓五彩缕是屈原缚蛟龙。苏州民间除五彩缕外,更以金银线编结为缕,缀于小儿胸前,亦谓之长命缕。苏州儿童缠绕五彩缕,男佩左臂,女佩右臂,或佩戴于项头间,或系于胫(小腿)处,称为辟毒虫,至七月初七始解弃之。
三、艾叶、菖蒲、葛藤
仲夏五月俗称恶月、毒月、凶月。周代《礼记》等史籍均谓仲夏时节阴阳争,死生分,即五月阳气(白昼)长至极而始亏(短),阴气(黑夜)逆阳,冒地冲出萌而始长。此(五)月,万物凡感阳气而长者则生,凡感阴气而萌者死,因而五月为阴阳会通而相争,生死交替而分判之月。此外,五月虫蛊并兴。毒虫滋生,疫病始犯,诸事不吉,故民间称为恶月、毒月,而端午则称为恶日、毒日。
辟邪祛病,祈求安康成为端午民俗中重要的思想愿望,也是端午民俗的本质之一。除上述汉代的朱索、桃印、五彩缕、五彩缯等外,民间还有插桃枝、插艾叶、贴门画、插菖蒲、洒雄黄酒等习俗。在门前插桃枝乃汉代桃印之遗俗,更有将桃木雕成小人状,并穿着衣服,如同玩偶,亦悬挂门首,或佩戴于儿童项颈处,极为醒目。
艾叶、菖蒲、葛藤等均为端午民俗中的重要植物,有的兼有装饰功能,或制成民间工艺品。艾叶又称艾蒿,性温味苦,干燥后搓成绳,点燃后可驱蚊绳,民间称为打鬼鞭。西汉已有艾绒作炙条治病。《荆楚岁时记》记载,南朝时,人们于端午清晨鸡未鸣前采摘艾叶,编织成人形,称为艾人,谓能禳(消除)毒气。宋代,又有将艾叶编织成虎头状,悬挂门首,称为艾虎;又以艾叶剪镂成虎状,或用彩笺剪镂成虎状,饰以艾叶,佩戴于身上。清代,《帝京岁时纪胜》称,北京在五月“以艾叶贴窗牖(户),谓之解厄(灾难)”。
(图1
菖蒲性寒,解表清热,杀菌,含挥发性芳香油,提神、通窍。菖蒲叶又直又实,民间截其为剑状,称为蒲剑,悬挂门首,又称斩妖剑,谓可杀鬼。道家称菖蒲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是日,以艾叶、菖蒲煮汤沐浴,有的辅加大蒜杆、苦瓜叶、丝瓜叶等,称能防热疖、痱子。《日下旧闻考》记载,北京贵贱人家是日必须购买菖蒲编织的新蒲鞋,“穿之过(端午)节,岁以为常”。清代,范寅《越谚》称:“菖蒲作剑,斩八节(方)之娇魔;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亦有将艾叶编织成小旗者。宋代,临安(今杭州)市人在宅院门口设大花盆,内种植艾叶、菖蒲等,上面缀以五色纸笺、排(祭祀食品)、水果、粽子等,虽“贫者亦然”(见《武林旧事》)。直至清代,《熙朝乐事》还记载,民间以菖蒲艾叶植于厅堂花盒中,上缀五彩纸笺和灵符。
葛藤亦有清热解表之功效,其根制成粉末可治疮疖。民间称葛藤为仙人索,意即能将妖魔鬼怪捆缚而不得逃脱,亦悬挂于门首。
四、五毒虫
五毒虫是端午民间工艺品的传统题材,其说不一,但一般为蛇、蝎、蜈蚣、壁虎(或蜥蜴)、蟾蜍(或蜘蛛)。五毒虫图案在宋代《岁时杂记》已有记载,其意义有二:一是教育儿童识别这些在恶月中常见的毒虫,以免受到伤害;二是将五毒虫的形象图案化,采取以毒攻毒的原理达到驱逐毒虫,保佑安康的目的。五毒虫图案主要应用在香囊、五毒符、五毒衣、五毒扇、五毒彩笺以及钗头符胜等。香囊俗称香包,因常饰以刺绣,又称绣色,约始于宋代。香囊以彩帛制成,其上部以丝线贯穿而拉紧,内盛放雄黄、朱砂、白芷、苍术等粉末,故又称雄黄荷包、朱砂袋。有的以硬纸片包裹雄黄等粉末和艾叶,折叠制成粽子状,外缠绕以五彩丝线。雄黄为含硫化砷矿石,俗称鸡冠石,辛温,有毒,但能解毒、杀虫、化瘀消肿;适当外用能治毒虫、毒蛇咬伤。端午是日,民间将雄黄酒洒于房屋四周和室内屋角、床帐等处,以防虫蛇侵犯。白芷亦能消肿止痛,治痈疽(毒疮)和毒蛇咬伤等。陕西咸阳在端午时节儿童佩戴癞蛤蟆形状的香包,当地称为疥毒子,上绣以五毒虫图案。苏州刺绣香包更是精致小巧,有长方、菱、桃、锁形以及各种动物造型,上以五彩丝线和金银线绣成五毒虫和花鸟等图案。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北京闺阁妇女将绫罗制成小虎以及棕子、鸡心、葫芦、樱桃、桑椹、小猴等造型的香包,佩戴于妇女和儿童身上。杭州妇女的钗头符胜更备极工巧,以皱纹的薄纱制成的蜘蛛状,又以粗丝绒绳制成蛇状,惟妙惟肖,十分可爱,佩戴于发髻作为装饰。
(图2
端午是日午时,请道士以朱砂笔在黄纸上书写五毒符,即“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五毒化成尘,邪魔归地府”字样贴于门首,又称午时符。有的五毒符画张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斩妖剑和葛藤仙人索,脚踏蜈蚣、蝎子等五毒虫。清代,北京每至端午,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砂天师印章,上绘五毒虫作为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争相购买,贴之于门首。苏州以彩帛剪镂成五毒虫图案,粘贴或绣制在绸缎上,亦称五毒符。民间在纸扇上画五毒虫,称为五毒扇,或称辟瘟扇。苏州尼姑庵剪镂五色彩笺为五毒虫图案,赠送给施主,张贴于门楣、寝室等处。明代《酌中志略》记载,宫内太监、宫女自五月初一至十三日穿着绣有五毒虫图案的五毒衣和艾虎褂子。民间儿童亦有穿五毒衣,或在肚兜上绣制五毒虫图案。清代,北京更有五毒饼,俗称五毒饽饽,作为端午上品糕点,内以玫瑰花、核桃仁、松仁、蜂蜜、白糖等为稻,酥皮,饼上加盖朱色五毒虫图案作为装饰。
五、钟馗、张天师和虎
钟馗、张天师也是端午民间工艺品,特别是门画、木版年画的传统题材,是降伏妖魔鬼怪、五毒害虫的神仙。据唐代《唐逸史》和宋代《梦溪笔谈》等记载,钟馗始于唐代。唐玄宗(685—762)患疟疾期间,昼梦众多小鬼包围宫城,卫兵也无奈,突见一大鬼,头戴破帽,身穿蓝袍,腰佩角带,脚穿朝靴,捉众多小鬼啖(吃)之。此鬼自称钟馗,终南(今西安市南)进士,武德年间(618—629)尝应试武举落第,自思回归故里羞惭,遂身撞殿阶而亡,死后得唐高祖赐应举后的绿袍,因而决心报效帝王。唐玄宗醒后,疟疾痊愈,随即诏令画圣吴道子画其梦中所见之钟馗捉鬼像,以至一直沿袭至今。每逢岁暮,唐代历代帝王均将此像赐与大臣,同时民间也颇为盛行,后世在端午也张贴于门首,以镇鬼怪。清代,苏州民间在厅堂、门首、床帐、婴儿摇篮处张贴《钟馗捉鬼像》,为期一月,以辟灾除病,保佑平安。钟馗像的旁侧往往附以蝙蝠,一则寓意“福”,二则蝙蝠能在夜间飞行,识别事物,寓意协助钟馗明察秋毫,捉拿隐藏在暗处的恶鬼。
张天师为东汉道家张道陵后裔的封号。张道陵为天师道的创始者,隐居江西龙虎山,民间传为是降伏鬼怪的仙家。宋代帝王尊崇道教,张道陵遂成为神仙,又称张仙。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街市是日叫卖门画和泥塑张天师像。泥塑张天师像系以剪镂艾叶为丝缕状,作为天师的胡须,而两头独头蒜则作为天师的双拳,悬挂于门首,其设计构思可谓独具匠心,令人赞叹!南宋,临安(今杭州)宫廷以蒲草、艾叶等编织成张天师驭虎像,置于铜盘中,铜盘四周饰以彩帛剪镂成五毒、百花图案。民间又有天师符,即在黄纸上画“天师骑虎像”,或为天师印章、符咒等。此外,端午在门首悬挂葫芦的民俗约始于唐代,因为葫芦是道教的“八宝”之一,也是“八仙”之一铁拐李的法器。明清两代,北京民间以彩笺剪镂成葫芦状,称为纸葫芦,并将其倒贴在门首,寓意将家庭内邪气、晦气全部倒泄而尽,称为倒灾。有的纸葫芦图案内饰以五毒虫,亦寓意镇邪祛病。
(图34
虎为张天师捉拿鬼怪的坐骑猛兽,也是端午民间工艺品的传统题材。每逢端午,苏州闺阁妇女届时在钗头符胜上展现刺绣、丝线编结等女红绝技。例如:以金银线编结成虎状,或以剪镂彩帛为人形骑于虎背上,缀成小钗,贯为串,极为工巧,称为健人。江南三、四月为蚕月,五月新茧始出,又将蚕茧剪镂、绣制成虎状,缀以艾叶,插于发髻,称为茧虎。宋代诗人欧阳修(1007—1072)有诗云:“绣茧夸新巧”即是指此。民间又以大蒜联缀成串,剪镂五彩纸笺为虎状,粘于大蒜上,悬挂于房帐。儿童在端午毒月、毒日最易受到疾病侵犯,则头戴虎头帽,脚穿虎头鞋;编结五彩丝线为虎状,系于胸前,称为老虎头。儿童又在红色兜肚上绣虎形,称为老虎兜肚。妇女以艾叶编织为虎形,或剪镂彩帛为虎形,缀以艾叶,称为艾虎,亦佩戴于发髻。最常见的是以菖蒲根沾以雄黄、朱砂渗合的白酒,呈鲜红色,点涂在儿童额角上,或书写象征老虎的“王”字(百兽之王),有的点涂在儿童的耳、鼻、胸口、手心处。朱砂古称辰砂,为硫化汞矿石,能解毒安神,治疮疡、肿毒、抑制皮肤细菌。清代,帝王在端午时节赐大臣宫扇,其扇柄下的流苏系以五彩丝线编结成虎状,摇晃生姿。史籍记载,帝王端午赐扇这一礼仪始于唐太宗,他谓可“动清风,以增美德”。
六、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端午最重要的民俗赛事,其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晋代葛洪《抱朴子》,至今也有一千六百年历史。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其说主要有三:一为拯救楚国的诗人屈原投汩罗江说,即“屈原殁汩罗之日,人并命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竞渡”(见唐代《北堂书抄》);二为越王勾践操练水军说,即“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见宋代《事物纪原》);三为纪念浙江会稽十四岁孝女曹娥为寻求其父尸骸而投江自尽(见东晋《会稽典录》)。龙舟竞渡这一习俗除了制造龙舟外,它是木雕、刺绣、彩绘、织锦、服饰、髹漆、建筑、彩扎、竹编、草编、彩塑、盆景、灯彩等多种民间手工艺的集中展示,充分表现了世代民间匠师的智慧和创造力。
唐代,《旧唐书》记载,端午时节“江南风俗有竞渡之戏,方舟并进,以急疾进者为胜”,“令以漆涂船底,贵其神速。又为绮罗之服,涂之以油,舟子衣之,入水不濡(沾湿)”。宋代,《岁时杂记》记载,龙舟竞渡“刻舟为龙,服具彩绘一色,极其华侈,横江跳浪,便捷如龙,掷彩夺标,传为盛事”。
唐代诗人刘禹锡认为,竞渡始于武陵(约今湖南常德)。明代,杨嗣昌(1588—1641)著有《武陵竞渡略》称,龙舟“以杉木为之,取其性轻划。得(干)燥木为(舟之)龙骨尤妙。船式长九丈五尺最为中制,过长有十一丈五尺者,短至七丈五尺者。”“桡(浆)手俱出江南打渔家,以段性、芮姓为最”,“其人谓之水老鸭,狎(玩)巨浪为枕席者也”。“行船以旗为眼(指挥),动桡(划浆)以鼓为节,桡齐起落,不乱分毫”。“桡手悉顶(佩戴巫师符篆及制黄、赤小旗,取鹭鸶毛插鬓间)。”又“刻神像于龙舟之首,(舟身)涂其鳞,尾五色两旗,白质龙女,或绣或绘”,船头“谓之鹅头,(高三尺)头人所倚立者也”。“船中两旗,方幅,各一尺五寸,以布为之,为迎神之物”。官府在沿岸“观船,楼阁结彩张筵”,热闹异常。往昔原有“黄龙船者,施头角、鳞爪,体似真龙”。
(图56
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亦记载江苏镇江金山竞渡情景:“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旁坐二十人,持大楫(桨),取其悍;中用彩篷,前后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铜乐器)挝(敲打)鼓,取其节”,“龙头上一人足倒竖,掂掇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则作了进一步阐明:“五月五日,吴越(江浙)间有斗龙舟之戏。刳木为龙,绘鳞甲,饰以金碧。上为雕甍(屋脊)朱槛,帆旌皆以锦绣。舟末为龙尾,高丈余,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颠倒滚跌,作诸巧剧,下临江水,险危欲堕”。
“姑苏龙舟夸奇胜”。相传越王擅长水军,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所用舟船尖底,以漆涂之,贵及神速,极为轻利,俗称水马、飞鸟。端午时节,阊门、胥门、山塘、南濠、北濠和枫桥等地一带河面,龙舟上饰以彩旗、花蓝,首尾木雕刻镂龙首龙尾,舟身彩绘鳞甲,两边装浆。入夜后,众多龙舟上燃灯万盏,烛星吐丹,水波映照。江苏武进亦有夜龙舟之戏,四周各垂小灯而竞渡,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水手皆衣穿绮罗,上涂以油,跃入水中而不濡,并随掷至河中的鹅、鸭以及沉入河底的钱袋而随波出没,以争得者为胜。江南有的龙舟的龙首以竹篾编织而成,外表糊以彩帛并彩绘。
清代,《杭俗遗俗》等史籍记载,杭州西湖的龙舟竞渡不举行赛事,不争名次,作为观赏,称为“趁景”。龙舟首尾皆高起,雕刻、彩绘如龙状。船上设无数彩伞、旌旗,高低错落有致。船中央有舱,分上下两层,下层敲锣打鼓,旁有桡手划舟。舟首龙头设有秋千架,儿童装扮成龙太子嬉玩。舟尾高丈余,插有蜈蚣图案的旗帜,以布索下垂木板,由水性和武术极佳的儿童在木板上表演童子拜观音、杨贵妃春睡等动作。安徽巢县土民则结棚于龙舟,饰以彩帛,更以双龙舟连结,下作平台,上造彩楼。舟首多载花卉盆景,并挟箫管乐。
在河水较浅之地,一些地区则作旱龙舟。《湖广志书·云梦县》称,“因邑河水浅,作旱龙舟,缚竹(篾)为之,剪五色绫缎为鳞甲,设层楼飞阁于其脊,缀以翡翠文锦。”旱龙舟中还供奉屈原、孝女曹娥等彩塑像,俗称曹娥为游江女娘。福建上杭则以缚芦苇于小艇作龙舟,群戏水上,亦谓之竞渡。
七、朝鲜和日本的端午
端午不仅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节令,同时也是世界华人社会的传统民俗节令,并且流传至朝鲜、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产生重大影响,这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宋史》记载,大中祥符八年(1015)朝鲜“端午有秋千之戏”,始见“端午”两字,但端午流传至朝鲜肯定为时更早,尚需研究。1971年,台湾出版的《韩国汉籍民俗丛书》辑集了朝鲜古籍洪锡谟《东国岁时记》等。洪锡谟自称朝鲜为“东国”,在其以汉文写就的《东国岁时记》五月的端午民俗中列举艾虎、端午扇、赤(朱砂)符、佩丹、菖蒲洗面、端午妆、秋千、采药、角力、艾糕等均渊源于中国。
(图789
《东国岁时记》等史籍称,颁艾虎于阁臣,即以小杆缠束彩花,令可簪,夹以菖蒲叶,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状,粘艾叶以戴之。颁端午扇为中国唐代宫廷礼仪习俗。东国颁端午扇的名目很多,有白贴纸扇、漆贴(髹饰)扇。近来“喜写(绘)折枝桃花、芙蓉(及)蝴蝶、银鲫(约金鱼)、鹭鸶”。又有团扇,有五色(彩)者,有似桐叶、莲叶、莲花、(芭)蕉叶者。民间端午有五色扇为妇女、儿童所持。“又有幅阔大为轮扇,有柄张之如伞,作小儿遮阳之具;又有长柄大团扇,作枕簟(席)挥蝇蚊之具;又有斑竹皮色绡纱(扇),饰珠贝。为新妇娘遮面之具;或仿大焦叶形,亦为大臣仪饰之物。又有商贾卖扇者,精粗巧朴不一”。
天中赤符为端午的符咒。东国亦称端午为天中节,和我国唐代相同,其赤符是以朱砂在(黄)纸上书写汉字:“五月五日天中之节,上得天禄,下得地福。蚩尤(古代神话中东方九黎族首领,与黄帝战于河北涿鹿,央败后被杀)之神,铜头、铁额、赤口、赤舌,四百四病一时消灭。急急如律令”。“天中赤符进于大内(宫殿),贴门楣,以除弗(不)祥。卿(高级官吏)士家亦贴之”。
宫廷又制“玉枢(轴),丹(朱)涂,金箔,以进穿五色丝,佩之禳灾,颁赐近侍”,称为佩丹。洪锡谟称,五色丝源于中国汉代《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鬼及兵,又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辟兵缯。同时,民间“男女儿童取菖蒲汤洗面,皆(穿)红绿新衣。”金迈谆《洌阳岁时记》亦称,男女采菖蒲、葛兰为汤洗沐,又取蒲根四、五寸,洗消令净,朱涂其端,或插(髻)或佩。又以菖蒲、艾叶为小人或葫芦形,戴之辟邪。
妇女“削菖蒲根作簪,或为‘寿’、‘福’字,涂胭脂于其端,遍插头髻。以辟瘟,号端午妆”。洪锡谟认为,明代《宛署杂记》称“燕都(北京)自五月初一至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各归宁,号是日为女儿节。东(国)俗与燕相近,其靓妆似袭燕风也”,
端午时节东国“闾(里巷的门)巷男女盛为秋千戏”,洪锡谟“又按(唐代)《天宝遗事》宫中至寒食节竞筑秋千,呼为半仙之戏,今俗移于端午”。又有丁壮年少为角力之戏,“中国人效之,号为高丽技,又曰撩跤。端午日以戏甚盛”。按中国端午时节将帅,讲武习射,而角戏(又称角抵)“在汉时亦有之,与此相类”。
东国于端午“是日采艾叶,烂捣入粳米粉,发绿色,打而作糕,象车轮形食之”。“戌衣”者,东国语“车”也,故谓之戌衣(车轮)糕。“是日卖饼家以时(令)食品卖之”。洪锡谟按“辽代习俗,五月五日进艾糕,东(国)俗似沿于是”。又于端午的午时“采益毋草、豨莶,晒为药用”,即采百药,亦是渊源于我国。
至于日本,《唐书》和《宋史》均称,即古倭奴国,“因以其国近日所出,故以日本为名”。据丰泽敏郎所著《生活文化岁时史》第三卷(东京书店出版,1990年)记载,天平十九年,即我唐代天宝六年(747),日本宫廷已定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后又称菖蒲节会、菖蒲节供、菖蒲祭。日本古籍《笺注倭名类聚抄》谓,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名菖蒲,一名臭菖蒲阳,以一寸九节者为良,叶有脊,一如剑刃。春生春叶,长一、二尺许,其叶中心者有脊状如剑,其根盘屈有节。端午时节农工商各遨游,良(贵)贱各浴菖蒲汤,以除毒气、祛病,如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虐,疳虫等。民间将菖蒲悬挂于门檐,称菖蒲轩。宫廷又造菖蒲(车)舆,即在车舆上以细木为柱,建造成小宫殿状,上覆以菖蒲、叶等。民间又以菖蒲叶插栉(木梳)于发髻。日本史籍又记载,天庆八年(945)朱雀天皇浴兰(草)汤,此习俗与我国相同。
    我国汉代的续命缕也流传至日本。日本史籍记载,仁明天皇于嘉祥二年(849)端午赐续命缕,阳成天皇于元庆七年(883)五月五日在武德殿赐亲王公卿续命缕。以后,村上天皇于天历九年(955)、醍醐天皇于延喜二年(902)直至永享三年(1431)、嘉吉三年(1443)等,天皇都赐续命缕,沿袭六百多年之久。日本史籍称,续命缕即“汉土(中国)称长命缕,五色丝”,系之臂以辟兵和病。
八、结语
综上所述,端午民俗蕴含着深厚而广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涉及历史和祭祀先贤(屈原、伍子胥、曹娥、勾践)、民俗生活(沐兰汤、菖蒲汤、归宁)、宗教(张天师、符咒)、神话传说(钟馗、白蛇传),卫生防疫(采百药、洒雄黄酒)、农蚕事宜(收获蒲草、蚕丝、初茧始出)、天文历法(恶月、恶日)、动物(虎和五毒虫)、植物(艾叶、石榴花、草蒲)、医药(雄黄、朱砂)体育和竞技(龙舟竞渡、秋千、角抵)、饮食(五毒饼、粽子)、书法、印章(五毒符)、民间手工艺等。民间手工艺又涉及刺绣、织锦、剪纸、剪彩帛、髹漆、五彩纸笺、门画、木版年画、草编、竹编、木雕、制造龙舟、彩绘、彩扎、建筑、丝线和金银线编结、泥塑、灯彩、乐器等。
端午民俗及其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世代相传,在长期生产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创造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它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而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国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意识,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