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对阅读体验的关照

  • Update:2011-07-11
  • 陈庆军
  • 来源: 装饰
对阅读体验的关照——重读赵广超的《不只中国木建筑》
Care of Reading Experience:
Reread Not Merely China Wooden Building by Zhao Guangchao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陈庆军
 
内容摘要:《不只中国木建筑》建立一个看似松散实则紧密的叙事结构,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官府体系、生活实态与建筑思想熔于一炉。本书在比较完整地叙说木建筑故事的同时,注重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既不以“读图”的名义低估读者的阅读水平,又放下学术架子,亲和地关照大多数读者,以此实现文本内容和视觉形式并驾齐驱的成书境界。
关键词:木建筑、建筑史、汉字、阅读体验
 
当下,基于“读图时代”和“快餐文化”的双重挤压,诸多“图说”、“话说”、“戏说”的叙事方式似有颠覆传统文本讲述之势。而赵广超先生的《不只中国木建筑》一书在文本信息与视觉图像之间打开一个豁口,以轻松诙谐的叙事风格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国木建筑的图景。
封面上对书名中“木”字的设计处理,暗示着“木”的符号和灵魂,正如它贯穿中国建筑史一般,也贯穿于该书。在书名上有异曲同工之趣的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艺术评论大师约翰· 拉斯金的建筑著述《威尼斯之石》,其书突出“石”,《不只中国木建筑》则突出“木”。“木”与“石”之别向来被认为是东方建筑迥异于西方建筑的根本缘由,正如书背那段文字的结尾处所道:“当西方人用石头写下他们的建筑故事时,中国民族在几千年里,却一直利用远比石材脆弱得多的木头来支撑他们的家园。木头的背后当然是有着另外的故事。”
 
一、超越建筑的文本内容
学界通常认为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起步于20 世纪20 年代末营造学社的成立,历经梁思成、刘敦桢及后继学者的拓展和深入,中国古建史的写作多是建立在实物与遗址调研、文献研究、复原研究、“类型”研究、“做法”研究等基础研究的基础之上,形成了通史、园林史、民居史、技术史等研究方向,学者刘杰对此作了这样的总结:“目前出版的多部《中国建筑史》往往成为建筑史料史,从现存最早的中唐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木建筑遗存,被整理、收集在一起,将它们的特征归纳起来,再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述,串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1] 基于古建筑“史”的研究成果进行“论”的建筑文化讨论时,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寻求心态史、日常生活史、物质文化史,甚至身体史等作为支撑材料,因为建筑作为人类历史中最为重要的物质文明之一,不可避免地指向与之相关的时代与民族最本原的精神内核,在某种程度上,一部建筑史就是一部“包罗万象史”[2]。梁思成说过:“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变演进,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3]建筑史论的写作,除了以“类型”为切入点外,举凡多以“时间”和“空间”为逻辑结构,以“时间”为线性框架的写作则形成编年史、断代史的成果,治史者往往持有进化的建筑史观。以“空间”为框架的建筑史写作,在微观层面上针对建筑本体进行“解剖”,在宏观层面上则关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建筑创造。毋庸置疑,如何将建筑放在历史意识的中心,进而将相关的历史信息与之融合,体现出不同治史者的思维角度和写作模式。赵广超的《不只中国木建筑》提炼出中国建筑最核心的生命符号“木”,以此为核心问题切入建筑文化,在众多建筑史论的著述中可谓令人耳目一新。
《不只中国木建筑》建立了一个看似松散实则紧密的结构,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官府体系、生活实态与建筑思想熔为一炉。在设置全书的脉络和线索时,作者将“木”的生物属性巧妙地注入到木建筑之中,使木建筑成为一个生命体而更加鲜活。从第一章《起家》到最后一章《装饰》,全书16 章将木建筑的生长模式与“木”的“种”、“生”、“长”、“伐”、“制”等过程形成镜像。整部书没有止步于将木建筑以生物成长、衰老和死亡的比喻进行历史叙事,而是以更复杂、严密的叙事结构论述木建筑的生命形式并非独立自存,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历史的感知和环境之中。由此,在读者面前呈现的中国木建筑是一个会呼吸、有情感的有机生命体,进而引发的诸多哲学、人文的命题在阅读中不期而至,比如中西方哲学对“空间”概念的相同解读,从西方的海德格尔和赖特到中国的老子,作者都深入浅出地予以阐述。
《不只中国木建筑》中,木建筑成为开启往昔记忆的一把钥匙。作者以“木”在中国文化物质体系中的中心位置作为开篇,这个开篇带有浓郁的诗意——“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随后,子民苍生、帝王将相、文人骚客等纷纷登上作者搭建的木建筑舞台,不同阶层对木建筑自然有不同的期许和寄托,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观念和家国情怀,勾勒出木建筑儒学礼制的符号所指。作者援引大量的历史信息,将寻常百姓围绕木建筑展开的生产与协作、对家的经营与繁衍生息的朴素图景,与帝王将相对江山美人的纠结在木建筑上的不同体现贯穿一体。然而,本书远不满足于对历史典故的把玩,在其背后,极为丰富的学术材料嵌入其中。大量古代、现代建筑研究成果也是该书重要的理论来源。由此可见,如果以快餐读物对本书进行定位显然失之偏颇,对于大众读者来说,该书无疑是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良师益友,对于有学术旨趣的读者来说,该书以建筑为中心问题画了一幅清晰的地图。
倘若仅是将以往建筑史研究的成果进行饶有趣味的传话,显然难以成就本书的价值。在带领读者漫步木建筑的神秘空间之时,作者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同样引人注目,虽然没有大篇幅呈现,但寥寥几句足以看出作者尝试构建建筑与哲学、古人智慧之间内在逻辑的野心。如在第二章《伐木》中,“单从材料的选择来看,石头需要挖掘和开采,木头需要砍伐和培植。一个带着开拓色彩(石矿),一个倾向于配合自然(植林)。”[4] 三言两语,直指中西方不同宇宙观对待自然的基本价值取向。再如:“树干刚好是栋梁、弯曲的木料刚好成为月梁,截下的梢枝也刚好充作椽子铺顶,高低疏密、不知不觉的,刚好长成一间房屋。”[5] 作者在这里用“刚好”一词叹服先民“物尽其才”的用材和设计智慧。除此之外,书中不乏作者对当下建筑境况的批评,比如在十三章《四合院》中说到:“中国人在这种四合院式的建筑里一住就是几千年。当‘堂’被取缔时,‘当堂’无话可说!”[6] 接着,作者以《阿楼和阿院》的对话表达出对数千年木建筑文脉被现实割断的惋惜,与梁思成先生“视建筑如被服舆马”的叹息遥相呼应。在纵横捭阖间作者不经意流露出的思考和诘问将对木建筑的认识推向一个更开阔的视阈,由此奠定了《不只中国木建筑》的思想性。
 
二、对阅读体验的关怀
无论是建筑工程的缜密思维还是建筑文化的人文指向,中国木建筑理应是一个严肃的命题,而《不只中国木建筑》一反正襟危坐的叙事方式,以轻松生动、诙谐风趣的笔调寓木建筑于谈天说地之中。本书对读者阅读体验的关怀体现在文学体裁多样性的糅杂、汉字魅力的
展现、视觉元素与版式经营的用心等方面。
在作者赵广超看来,中华民族的造物观念与美学取向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便是时代和民族特有的精神。作者不乏连珠妙语,如讲到榫与卯在建筑结构中的关系时,作者写道:“榫对卯说:‘执子之手,’卯对榫说‘与子偕老。’”[7] 如此东方古典浪漫的表述将榫卯结构在木建筑中的位置和恒久意义演绎得惟妙惟肖。
汉字与建筑的共通性早有学者作过论述,如当代德国学者雷德侯先生认为二者共享中国艺术生产中的模件思维。在《不只中国木建筑》中,作者将与建筑相关的部分汉字直接进行结构上的分析和比较,如在第一章《起家》中写道:“《康熙字典》里‘木’部的字有1413 个,其中就有超过400 个是与建筑有关。‘栖’身明明白白是从‘木’开始的。家的第一点,万万不可掉下来,否则便会变成个‘冢’字。”[8]再如对“亭”、“家”、“堂”三个汉字结构上的分析直接对应三种建筑屋顶的形制,这完全就是一件成熟的以汉字和建筑为主题的平面设计作品,从中也体现出作者在视觉感受方面独到的敏锐性,以及对二者在同一文化谱系中存在内在关联的深刻体悟。该书除了在“形美”上挖掘汉字与建筑相关的信息之外,还注意到汉字的“音美”在建筑思想中的体现。在《伐木》一章中,将三个“丁”字竖向排列,并通过文字色彩的深浅变化以“通感”的手法传达古人劳作的场景,以呼应“伐木丁丁,构木为巢”的表述。显然,以汉字的结构和韵味来通达木建筑的形意内涵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每个设计师都会怀揣一个“自己的书自己设计”的梦想,赵广超先生在《不只中国木建筑》中实现了这个梦想。本书中,作者在比较完整地叙说木建筑故事之外,尤其关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以追求文本内容和视觉形式二者并驾齐驱的成书境界。书中200余幅插图紧密围绕相关的文字信息,时或会以若干古人、一对小狗、一只飞燕等图像点缀于主体建筑图像周边,以形体大小的对比关系彰显建筑生命形式的厚重。在版式设计方面,文字的编排形式打破常规,而且在字体、字号、字形等要素处理方面殚精竭虑,追求统一中的变化效果。整书在视觉形象上将文字、图像、点、线、面等视觉要素统筹于中国木建筑的气质之中,整体和谐且富有微妙的视觉节奏。
 
结语
客观来讲,《不只中国木建筑》一书中对木建筑一些关键问题的陈述尚存有不详之处。比如,木建筑结构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该书的重点之一,史前南方地区的干阑式建筑与北方半坡文化的绑扎技术,以及后来穿斗式技术和抬梁式技术、编木拱结构等这些关键的结构技术结点在木建筑历史中绝非独立发展,它们之间通过人口迁徙、贸易、甚至战争等途径相互影响,进化成中国木建筑的独特的结构。以南北地域差别对这些关键结构技术之间关系的厘清对于中国木建筑文化尤为重要。全书中缺乏具有历史分量的个案展现是另一明显的缺憾,如果将现存的、为大众熟悉的木建筑遗产作为个案与其历史记忆进行对接,应该会使读者的认知和感受更加丰满,比如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 年)的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是江南地区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其瓜棱状柱子、阑额作月梁形、复杂繁多的斗拱结构、藻井的独特设计、梁架结构的特色等等均可作为鲜活的论据资料。除此之外,作为宗法制度典型符号的宗祠建筑,是敬奉祖先牌位和祖先魂魄的归依之所,其所具有的宗教性和神圣性是其他木建筑难以比拟的,因而在木建筑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遗漏于书中。基于作者散点、多元的写作模式,难免有挂漏之处,总体来说,瑕不掩瑜。
在浩瀚的建筑文库中,该书未必能持久闪光,因为其形式上的精彩多于内容上的建树。但不容忽视的是,这本书尊重了大众读者的现实需求,既不以大幅摄影图片充斥版面,以“读图”的名义低估读者的阅读水平,又放下建筑文化理论的学术架子,亲和地关照大多数读者。更何况,即便是人文社科、建筑领域的治学者,也能在只言片语中有所启迪。
 
注释:
[1] 刘杰:《江南木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第3 页。
[2]“包罗万象史”(Universal History)的观念在19 世纪英国艺术史学中受到重视,考莱等史学家认为历史不应该围绕帝王将相、重大政治事件,而应该反映社会生活、物质进步等。
[3]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2005,第3 页。
[4] 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三联书店,北京,2006,第15 页。
[5] 同[4],第25 页。
[6] 同[4],第145 页。
[7] 同[4],第63 页。
[8] 同[4],第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