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秩序与活力的平衡——评《城市视觉重构——宏观视野下的户外广告规划》

  • Update:2012-10-16
  • 方晓风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9期
内容摘要
《城市视觉重构——宏观视野下的户外广告规划》
作者:马泉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 年4 月

        经营城市在中国近二十年的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成为一个显要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核心是如何利用城市资源谋取城市发展的机会,把政府放到一个经营者的地位去考虑城市建设,本身不无可取之处。但这个经念歪的话,容易形成这样的格局:城市空间的管理者直接把城市空间资源换取立即可兑现的经济利益,整个城市成为拍卖各类空间的大自由市场,管理者成为经营者,造成事实上的管理者缺位。中国有句老话经常被挂在嘴上,叫做“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以中国城市近半个多世纪的建设过程来对照,颇可验证此说。
        城市景观问题是典型的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在中国的经济建设高潮还未来临之际,城市景观并未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当时城市建设量也很小,除了北京作为首都在不同时期都有一定的建设外,其他城市几乎没有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这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现实状况也是吻合的。当时对城市景观的关注点主要在于:一是城市面貌破旧,贫困写在脸上;二是城市缺乏活力,死气沉沉,大部分城市既无发达的商业空间系统,也无高品质的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城市基本职能的运转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乱还没有成为城市景观的主要问题,事实上也的确不乱,城市面貌在低水平上较为统一。
        当经济建设的高潮来临之后,尤其是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之后,中国的城市景观系统发生了深刻而影响久远的变化。在这轮高速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仅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几乎所有原有城市的规模都扩大了,大都市的规模更是呈几何级数速度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活力得到增强,广场、公园、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等公共系统的建设成就引人注目,城市面貌得到更新,但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房地产的兴起,刺激了国人久受压抑的欲望,起初只是改善基础条件,渐渐地发展成占有欲和表现欲,欲望的适度表现无可厚非,但走向极端是可怕的。房地产成为富裕生活的象征,经济发展的指标,导致的结果颇为荒诞,这从地产项目的命名就可看出端倪:罗马花园、加勒比海公寓、左岸公社、曼哈顿酒店、纳帕溪谷、普罗旺斯、剑桥小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不仅名字如此,包括建筑风格都是各显神通,如果这些项目汇集一处还真是颇为壮观,恍如世界公园,其中还有白宫式的政府办公楼,希腊神庙式的银行,当然也有现代风格的神勇之作。此时开始,关于城市面貌的秩序问题就逐渐成为社会热点的讨论话题。
        但问题的讨论并没有导向人们期望的结果,房地产是伴随着中国整体经济改革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一起发展的。整个社会对商品经济的特性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中,许多认识也是逐步清晰的。经营城市这样的口号也是在房地产开发进行到较为深入的阶段时才开始提出的,这一口号更加明确了城市空间的商品属性,空间即为可转换的商业利益,商品化的进程进一步得到加强。户外广告的问题也由此激化,从极端的角度看,城市空间内每一寸墙面都有其潜在的商业价值,建筑可以是另一种形式的公共媒体。美国的建筑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提出过信息建筑的理论,他本人曾写作过《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一书,提出作为媒体存在的建筑的价值,这也是基于商品社会现实的一个观察。文丘里先生曾作为清华美院教学楼建筑竞赛方案的评委访问清华大学并作了专题演讲,内容即作为信息媒介的建筑,其中特别提到了东方都市东京和香港,认为这样的城市充满活力,是未来都市发展的一个方向。演讲中还介绍了一些完全由电子信息屏幕构成建筑立面的实例,引发了不小的争论。这当然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人们对城市的期待显然并不统一。但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视觉秩序究竟该如何建立;甚至更基本的问题——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城市视觉形象,都是我们亟待探讨并需要达成共识的议题,不然城市面貌的乱象可能愈演愈烈,我们将付出极高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来收拾残局。
        近日拿到马泉教授的新著《城市视觉重构——宏观视野下的户外广告规划》一书颇为欣喜。此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材料、梳理线索、集合案例而成,包含了作者十分真切而现实的思考。正如书名所显示的,主要内容是从户外广告规划这一设计实践切入的,但反映的问题绝不仅限于此,而是关注城市整体的视觉秩序,可谓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典型。作者在后记中写道: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全国许多城市都借机整治市容,北京曾大面积拆除户外广告并重新规划,在此期间作者参与了部分区的户外广告规划设计的指导与评审工作,“但总体上感觉,没有解决主要问题,很多地方在视觉上依然很乱,特别是城市各物件之间的视觉存在状态,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一定不是单一问题,城市是一个由各种物件与人共同组合的集合空间,它的混乱问题绝不会仅仅是户外广告单独造成的,也不是任何单一城市元素可以造成的”。
        笔者与作者是一个学院的同事,有幸见证此书的孕育过程,也曾相互交流过意见和看法,因此看到成书分外亲切,此书确实是作者近年来深思熟虑之后的成果,凝聚了很多的心血。作者很早就意识到,户外广告的规划问题不能仅就户外广告本身着眼去探寻解决之道,而是必须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去考察城市视觉形象系统。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和问题,作者利用每一次出访的机会,用专业的眼睛去观察,在更宏大的城市整体视觉秩序中思考寻求答案的可能路径。作者先后实地考察了纽约、芝加哥、东京、首尔、巴黎、伦敦、佛罗伦萨、米兰、苏黎世等世界名城,结合我国自己的国情和城市实际发展现状,特别是从城市视觉体验的角度进行包括规划、建筑、文化层面的思考。作者走出自身专业领域的勇气和实际行动是这一研究结出硕果的重要条件,同时,作者固有的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修养与实践经验,也使得这样的考察拥有了有别于其它各领域专家研究城市问题的视角,从而使这一研究具备了独特的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规划专业都划分在工科体系下,而现代主义对理性的强调似乎也赋予了这种划分合理性,但久而久之,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城市规划并不是宏观数据分析就能解决问题的,如此庞大的可视物体系统的规划如果缺乏审美意识和审美眼光,其结果一定是悲剧性的。而在审美意识方面,艺术类院校的专家显然具有更为敏锐的感知能力。正如作者体会到的:在看到乱象之后简单的整治手段就是拆除,但拆除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城市空间需要一定的商业元素来支持其运行,这些商业元素的消失会导致空间活力的下降以及城市面貌的呆板,如此则又陷入所谓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死循环。作者考察各大知名城市的基点是:这些城市的整体视觉形象如何?其中商业元素的视觉形象如何规划?城市空间的活力如何体现?城市整体的视觉秩序如何达成?书中大量精彩的照片都是作者实地感知后,敏锐地捕捉到的局部答案。在城市空间中,商业并不可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就是抽象与具象兼具的一系列交易市场的集合体,商业是城市活力的基础,但是,商业性的视觉元素并不能仅仅以商业利益为标准随意呈现在城市的公共空间系统中,这是问题的关键。作者不仅考察这些城市的商业街区,也关注非商业街区的视觉形象,通过比较能更为准确地把握不同区域的视觉形象特征,因此,阅读此书可以接收到作者对城市问题多层面的体悟。
        此书写作的另一特点是作者的设计师身份,这不是一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所谓纯理论著作,而是建立在作者实践经验基础上的专业沉思录。作者呈现的是对具体问题求解的过程。这种实践者的角度使得此书的专业性很强,而语言很平实,并且论述的过程也更切合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作者以语言的角度分析城市的视觉元素,提出了“视觉之城”的概念,把城市视觉元素进行了动态和静态的区分,其中对动态元素的思考扩展了对城市视觉系统考察的惯常领域,启发性很强。这一划分也符合现在户外广告载体形式的变化,是作者敏锐感觉的体现。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而提出了“作为城市视觉元素的户外广告”这一命题,这是此书最为重要的立足点,也是作者对户外广告规划最有价值的理论贡献。
        由于户外广告的特殊属性——在公共空间中、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不可回避的视觉焦点——乱的时候可能被贬为“城市牛皮癣”,但一旦处理好,又可以成为构建城市视觉秩序的重要元素,甚至可以视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因此,作者顺势提出了“户外广告重构城市视觉秩序”的战略构想,颇有四两拨千斤的意味。这一构想在中国当代快速城市化的语境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城市视觉秩序的混乱不仅仅是由于户外广告的失范造成的,正如前文所述,涉及规划、建筑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而这些硬件的更新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都不允许,但合理利用户外广告的整治机会,确实可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城市视觉秩序的有效调整。作者在论述户外广告规划的具体原则同时也附上了自己实际完成的户外广告规划案例——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户外广告规划设计,对于读者来说正可以此参酌前面的理论论述,检验作者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契合程度。
        作为读者,作为关心中国城市建设的社会成员,笔者内心十分盼望有更多关于城市视觉品质与文化形象的专业讨论和研究,读罢此书,稍有遗憾的地方在于,书中有大量西方城市的研究和探讨,但缺少对中国自身城市文化传统的探讨,尤其在讨论东京、香港这样的东方城市时,如能对东方文化中城市商业空间的视觉特征进行更为详尽的研究,则其现实意义会更强。这可能是过于苛刻的期待,城市化被视为现代化的一个体征,而现代化的样板在西方,但是作为后发国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一分对自身文化语境的探究还是有其必要性的,以此期许与作者马泉教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