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园林史中的生活史——评《北京私家园林志》

  • Update:2013-01-11
  • 方晓风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北京私家园林志》
作者:贾珺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 年12 月

得知《北京私家园林志》一书获得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时,丝毫没有意外,因为笔者与作者贾珺先生有同门之谊,对成书过程有更多的了解,可谓作者此项研究的一个见证者。在获奖的十六种图书中,《北京私家园林志》属于最佳建筑史学图书,尽管每本好书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史学著作的写作相对要更多一份艰辛,此书是十年磨一剑的典型。
作者对北京私家园林的研究始于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可谓眼光独到,嗅觉敏锐。犹忆当年,我们共同从事导师郭黛姮教授指导的北京宫廷建筑的研究,贾珺即有意整理和收集北京私家园林的相关资料和信息,每有所得都会相互交流,并且绝不放过一点线索,集腋成裘,终成巨制。相较于北京宫廷建筑的研究,北京私家园林作为研究对象并非建筑史学领域中的显学,其原因在于,就造园技艺和成就而言,无疑江南私家园林更胜;就开展研究所需的资料而言,私家园林没有宫廷建筑那么多的档案文献,其困难可想而知。在研究之初,谁也无法预见其确切的成果究竟如何。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北京私家园林的研究也具有独特的有利条件:首先,民国乃至明清时期的私园,毕竟年代不远,还有迹可循,虽缺乏系统的资料,但见之于名人诗文、掌故旧闻以及个案研究的零星线索为数不少;其次,北地园林虽总体上无法与江南园林争胜,但作为设计研究的对象,也揭示了不少独特的技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因地制宜的策略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第三,此项研究既非显学,也就是待开发的领域,一旦有成,即有开创之功;第四,对于学者而言,针对本地的研究永远是首选项,这意味着诸多的便利和可能性,异地研究往往意味着极高的成本;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我们从文化史或生活史的角度去看待北京私家园林的时候,会发现这一对象是绝好的研究题材。京城是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也多饱学之士、俊杰豪客。园林建设不同于常规住宅或公门建筑,其一大特点即为反映主人的心性与品格,园如其人并非文饰之词。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并不长,一直以来首重技术方面的研究,这并非有过,但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理解,建筑史学的研究跨向文化史与生活史的领域也是自然的趋势,建筑本身就不仅仅关乎技术,见物见人永远是建筑史学研究的目标。
本书体例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综合研究,包括了北京私家园林的历史线索梳理、对其造园意匠的总结、园居生活的描述、其中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北京私家园林的保护问题;下卷为实例汇编,从庭园到大型园林,依据规模大小逐次呈现。而附录的“故园钩沉”,实在也可视为一卷,或者说是第三部分,粗看是相关史料的汇编,然作者所付心力可见一斑。这部分内容并非史料的简单罗列,而是作者经过精心组织和挑选的内容,只是有些案例囿于条件无法如下卷中的案例那样完整地呈现而一并集中于此,作者尽可能地把多种不同来源的相关史料一起呈现(所涉史料范围之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仅加深了读者对史料的理解,也为后续可能的研究者提供了一条捷径。
上卷的综合研究,视野开阔,其成果完全是建立在下卷和附录所反映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其中具有的开创性成果是对北京私家园林造园意匠的总结,以及对园居生活和社会文化内涵的解读,造园意匠与后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作者总结京城私园不同于江南私园的“文气”和岭南私园的“财气”,而是具有浓重的“官气”。“官气”一则来自于园主人的身份;一则来自于园林格局,北京私家园林往往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构建,格局较为方正,建筑形态也较为沉重,包括色彩,由于北地风沙较大,色彩也趋向浓烈以抵抗尘土的侵扰;同时,园中的匾额楹联也往往取自儒家经典,有说教和自我标榜的意味;北方由于气候的原因,在花木种植方面也比南方有更多限制,植物形态自然也更凝重一些;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造就了普遍的“官气”,但“官气”之外,雅致的品格仍处处可见。
在建筑史学研究上,要达成见物见人的目标绝非易事,这不仅仅是采取什么研究视角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综合的学术素养,既要具备考据功夫、史料的搜索能力,也要熟悉专业知识,能把人与物的关系很好地衔接起来,更要有很好的呈现方式,将问题说明白、说清楚。作者搜索文献的视野十分开阔,涉及到大量诗文随笔、笔记杂说甚至在华西方人的回忆,在文字资料的基础上配合图像资料,一一印证,以现代的专业绘图方式和图文表格加以呈现,整个过程严谨缜密,成果一目了然。如在园居生活部分中述及英和的依绿园被抄没后改赐寿恩公主,作者根据样式房的档案和其他文献资料,重新绘制了承泽园平面示意图,并对建筑功能作了标注,配合表格“清代承泽园建筑功能分布”,将每座建筑的规模与功能都详细地予以说明(参见此书第118-119 页),再辅以书画作品中相近内容的图像展示,不仅有严格的论证,亦有生动的场景,作者在其中倾注的心力让人感叹。而当读者看到书中对“卧游”的解释,不禁有会心一笑,北地苦寒,冬季漫长,“卧游”一说既显露了慵懒闲适的姿态,也透着一份无奈和自嘲,一地的风尚和文化如何与地理条件相关,此可谓一例。
作者由于对北京私家园林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对这些园林在时代变迁中的存废情况十分了然,尽管语言平静,但字里行间仍可感受到其切肤之痛。园林留存殊非易事,因花木山水不比建筑有较为固定的形态,而匠心往往就隐含在丰富的细节和微妙的相互关系之中,但就现状而言,能留住一些躯壳已不可求,更枉论匠心了。保护的基础是研究,正由于北京私家园林长期以来未得到系统的研究,其价值被低估或者说被忽视了,导致了大量的私家园林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消匿。


这些情况从反面说明了此项研究的价值所在,作者不仅大声呼吁保护这些园林,而且身体力行,从基础研究做起,其精神让人感佩。此书的下卷为实例汇编,以规模为分类依据,由小及大,渐次道来,这一部分可视为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作者用力最深的地方。这一部分的案例有三十六座,每座园子都严格地按历史沿革、园林布局和意匠分析三个方面来进行介绍和论述。这种体例可以说是作者为自己套上了框框,稍有欠缺即不能收录其中,正是这种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保证了研究的质量,当然,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全面的历史研究素养和能力。作者用“实例萃编”来命名这一部分,可谓用心良苦,“萃”字既说明了所选案例的精彩,也反映了研究成果的呈现是经过筛选的,筛选的标准就是资料齐全,特点鲜明。书中的图像资料来源甚广,但大部分的图纸都是作者自绘,下卷中的案例,作者都提供了按现代专业标准绘制的复原平面图,这部分工作就是不小的工程,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读者,都可受惠于作者的这些工作。
作者在后记中谈到了自己研究北京私家园林的缘起,从儿时的耳濡目染,到求学过程中的逐步了解,其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是对可园的研究。当时作者是作为辅导教师指导本科生的测绘实习,测绘对象即为可园,在测绘过程中产生了兴趣,而随后的相关阅读却让作者发现不少错讹之处,从而引发了独立的研究,由此开端,一发而不可收。作者对可园、半亩园等园林的研究可视为历史研究的一个范例,多种史料相互印证,使得历史钩沉线索清晰,平面复原切实可信,对意匠的分析也褒贬有度,切中肯綮。尤为难得的是,这部分园林,作者都能亲身踏勘,实地调研,像贝家花园这样远处阳台山东麓,既非景点,又被占用单位弃置,探访之不易可想而知,但由此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保证了作者研究的品质,现场感受决定了意匠分析的可靠性。北京私家园林中的许多手法和空间效果可能无法与江南私园媲美,反而别具一种拙味,不那么俏丽,但有端庄娴静的气质,结合北方的气候与物种条件,在理水和花木配置上总结出了一套成体系的做法,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参考和学习的价值。
作者以“志”来命名出版其研究成果,表现了一种谦抑的态度,一方面留待未来更为完善的系统研究,一方面是向前辈学人致敬。童寯先生早年曾有《江南园林志》的撰述,在当时的条件下十分难得,影响深远;贾珺的《北京私家园林志》在研究的完备性方面已是超越了先贤,以这样的著作来致敬,可以告慰前辈。园林一道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位置独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系统的研究仍不可称善,尤其是如何以现代的知识体系统摄造园所及的各类思想与技艺,其中的意匠往往在历史的变迁中成为不易察觉的遗产,稍不留意便断了传承。以今天的文化环境而论,亟待扎实的基础研究,夯实文化理解的基础,不然空留一些照猫画虎的技艺,实非时代之幸。笔者也从事园林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读罢此书,掩卷而思,既感振奋,又觉惭愧;写此书评,也可视为对自己的一种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