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绘画中的食物——从文艺复兴到当代

  • Update:2010-12-08
  • 来源: 装饰
《绘画中的食物——从文艺复兴到当代》
作者:(美)肯尼思·本迪纳
译者:谭清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7月
 
对任何生物而言,“吃”是个具有永恒意义的动作,但惟独人类,能在吃和准备吃的过程中刻下这么多的社会和精神印迹。
画中的一个苹果可能具备宗教意味,代表着人类性意识的萌发,寓指人类的堕落;也可能出自《帕里斯的裁决》,暗指着美神维纳斯。一个厨房图景,纷杂的食物显现了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都盛行不衰的古代医学观,干、湿、冷、热四种属性常会均衡搭配;厨娘的举止、空间的布置也折射着时代风俗,可看出进食行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变化。
本书以绘画中的食物为切入点,将文艺复兴到当代与“食”有关的事物娓娓道来,无论对于艺术史,还是生活史而言,都可谓是独辟蹊径。全书分为“市场”、“做饭”、“进餐”和“装饰与象征食物画”4章,按题材做了区分,每章都以时间为序,分析了大量的作品,视野匠心独具,挖出了很多“细枝末节”。比如文森特·梵高的名画《吃土豆的人》,卑微的农民喝的是国外种植的咖啡,美洲引进的土豆,这意味着原本贵气十足的两种食品,自18世纪以来就在民间普及了。

作者肯尼思·本迪纳对作品的解读总会让人为之一振,《装饰》上期策划了“厨房的变迁”专题,其中就有约请了本迪纳教授的一篇美文,我有幸担当文章的译者。当时只顾埋头翻译,未及参照中文版著作,实在是疏忽。文章刊发后,本迪纳教授又发来邮件,细心指出翻译中的疏漏,其治学严谨让我这后生学辈惶恐,也敬佩不已。(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