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第一场论坛:上海世博会对未来的启示

  • Update:2010-06-24
  • 来源: 装饰杂志社
 
论坛现场
 
 
主持人:中国装饰杂志社主编 方晓风
对话嘉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郑曙旸;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新美术》主编曹意强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汪大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魏邵农教授。
 
 

《装饰》杂志主编 方晓风
 
方晓风:第一场的议题是上海世博会对未来的启示,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展开。一方面,以前的世博会是展示产品、展示生产能力,更多是展示过去,而不是展示未来。但是近几十年随着我们生产能力的变化,会展的主题实际上也在改变。会展越来越转向了展示观念、展示思想。我们看到世博会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很多场馆进去都是在看电影,这跟很多展览、展示不一样。这是会展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第二方面,我们第一场对话的嘉宾都是来自艺术院校的领导,设计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应该要面向未来,考虑未来,而不是单纯为当下,或者是为过去而设计。
 
首先有请郑老师发言。因为清华美院马上要进行教学上的调整了,郑老师比较熟悉这个情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郑曙旸
 
郑曙旸:我觉得未来的启示对我们来讲现在处于一个关键时刻,无论是从设计,还是从教育来看都是这样。这一点是我在一天观展的明确感受,这次世博会呈现出来的是三种面貌:一个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基本上是对未来的一种思考,基本是观念性的。还有像我们国家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他的展示理念还停留在转型过程当中,这非常明显。既有产品的展示,也有对未来的思考。第三类是欠发达的一些地区和国家,完全是产品的展示。
 
我们处在两个非常的关键点:一个是信息时代的可能性,也就是传媒的转变;再有就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环境问题。我们设计教育也面临这样的两个问题:一是面临信息时代的挑战,一是我们的设计走向何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瑞士馆,在坐缆车的过程中,让你体验到现实生活的美景是如此美妙,又让你思索这种美景我们还能持续多久,这个是世博会的一大理念。就中国来讲,最核心的问题是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无论是设计专业,还是设计教育都面临这样的思考。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新美术》主编曹意强
 
曹意强:我参观世博的时候有一个感受,就是如何思考我们国家的民族特性,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看西班牙馆的时候我体会很深,西班牙馆他外面用藤,这并不一定是西班牙本民族的东西,因为考虑到中国,所以把东方人喜欢的东西用上去,进去以后有一种清香的感觉。我觉得它把毕加索的传统用在里面,又把现代很多艺术结合进去,西班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我非常讨厌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所谓的“中国元素”,把传统元素放在现代的场景当中是很难受的。中国元素是什么呢,中国元素是很宽泛的概念,它各个时期都在变化,所以我们说传统出新,1百年前中国的艺术传统、文化传统都好,他要不断地更新,这个更新要跟现代的一切技术、一切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中华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是很强的。
 
亚洲馆和欧洲馆区别是一个文化问题。我觉得我们的问题是太图解化了,就好像一个科普展示。而欧洲的几个馆,西班牙馆、瑞士馆是有主题的,是真正有主题的,融合为一个有机主题,把观念和手段都结合得非常非常好!而这一点上我们非常地欠缺。
 
通过这次会展,我们应该摆脱原来的思维方式,原来太多地拘泥于区分中国与西方,应该考虑如何把各种因素转换成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体现了国家特色。所以我们要真正地了解世界,我们一直说走向世界,走了1百年,甚至4百年,我们一直把西方看成他者,没有把它看成我们的组成部分。我们有权利、也有责任把世界上一切最好的东西都吸纳到传统来,成为我们传统的组成部分,这非常重要!所以,设计教育在中国越来越重要,它已经不是一个经济、文化问题了,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问题。在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看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主要是看航海能力,后来19世纪看铺铁轨的能力。今天,技术问题都不是问题了,今天是看设计的能力。设计能力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所以我经常说设计好坏不仅是一个东西好不好看,而是塑造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会改变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