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系毕业设计

  • Update:2010-07-30

尺度——设计教育与毕业设计

韩绪

无论毕业展览的形式如何出新,对毕业展、毕业设计的思考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却一直是设计教育者的常态。

首先是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及毕业生优劣的评价标准的思考。有许多指标是这类思考的对应项,诸如“专业理想设定与追求”、“当下社会需求的对口”、“专业发展与社会未来需求的预对应”、“本专业知识结构的巨变”等等。当今的社会,发展速度快,需求趋向多元,专业手段及技术换代的加速,都导致我们不断地对“培养什么样的设计人才?”“什么样的毕业设计是符合要求的?”“这样的人才是未来所需要的吗?”进行反问。
以教学成果的评价心态对待毕业设计未免偏颇,如果仅仅以符合所谓的教学要求,甚至教师的个人眼光为标准,那么设计教育就又回到了“大美术”体制下的象牙塔。仅靠个人玩味式的一味出新而搏人眼球,或者完全抛弃市场与受众而进行的一己之愿的前瞻创新,这些都是萦绕在以美术学院作为背景的教育阴霾。
而以社会需求的直接对应要求毕业设计有所体现又未免太单向,由个别企业提出“立竿见影”式的应对需求,以及教师一厢情愿臆想出的所谓社会需求,都不应该成为衡量的通用准绳。
可见,对今日的毕业创作给出正确的评价,绝非易事,其关键在于创造性与适用性的“度”的把握。这是衡量一个学校学术方向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今后一段时间内设计产业发展方向与动力源泉。

影响这个正确评价体系的建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
1. 教学单位对本科教学的正确定位是首要因素
我们认为:本科教学不是专业教学的终点,永远不是。2000年后的高校扩招,使得本科阶段教育的含金量有所降低,但也同时造成里对本科教育本质和目标的迷失,被动地剥去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后,本科教育的立足层次变得含糊且尴尬,既不如高职教育那么应对使用需求,又无法回归到以往的精雕细琢和内外兼修。
“本科教育不是终点”,既不是填鸭式单一技能培训的借口,也不应是学生专业理想缺失的托词,而应真正成为整个高等教育阶梯中内外兼修的阶段性成果,足以承前启后。
2. 对当下学生心态以及心理特质的正确分析也是重要因素
当下学生是既敏感又迟钝,既无畏又胆怯的一代,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他们有着极端的情绪波动,脆弱的神经可以一下子high到极点而马上又郁闷到极点,几乎没有中间态,在两极的强刺激作用下,他们变得更敏感,也更无所适从,“纠结”是这一代的主题词,本次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中的作品《选择综合症》正是这一心态的视觉体现。
学生是教育的受众和承载体,对他们的足够了解是教育成败得失的要项。
3. 教师的责任与尺度同样是重要的因素
今日的教师同时必须面对设计产业结构变化、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冲突、扩招带来的教育体制转变、80后90后学生的群体意识变迁、教学业绩逐步量化的评价体系、相关专业跨界后对本专业的冲击、自身修为提升与生存压力间的矛盾等等,一言蔽之,为师压力颇大。
但以上都不能成为教师责任与教学尺度把握不足的借口,反之,今后几十年中国设计教育与设计行业是否能与世界竞争、是否能与未来国立匹配,现在的教师是关键。

接下来,我们必须对设计人才培养方向深入思考并以期在教育领域形成共识。
1. 整个世界都在反思,我们呢?
“设计改变生活”这句话,是今天很多国内院校、机构提出的口号,但改变是否是可持续的,是否是为改变而改变,很多人没有深究。
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是反自然和反人性的,驱除这种“拧巴”是让设计回归的正轨。
2. 重学生个人表达能力,更重学生个人思考能力。
今年6月,我校与台湾师范大学共同举办展览活动期间,恰逢台师大的毕业设计展,看惯了大陆院校的毕业展,尤觉得台湾学生的展览特别新鲜。他们的展览很朴素,从作品的体量到制作的繁杂程度都与大陆学生不在一个量级,更像是我们平时的一次课程教学检查,但我们发现,台湾的教师与学生更注重设计作品本身的深度,没有夸张的视觉掩饰,每件作品却都明白地透露着作者的思考闪光点。
在与台湾毕业学生交谈中发现,他们很会表达,也很愿意表达, 他们在保有自我的前提下,不卑不亢地面对周遭社会及人群,思考是冷静和客观的,同时对自己的专业是热爱的。我们的学生做得不如,不真正地爱设计,终究不会设计。
3. 在社会、院校的互动关系上,我们应有合适的尺度。
过度提前的职业应对式培训会把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划等号,盲目追求指标体系里的就业率是偏颇的。再反观“产学研”,这是今天院校与社会对接时最常用的字眼,用通俗的语言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层次,分别是:对眼、拉手、无间,最大的误区是“走形式”,我们应把握的尺度是树立学生对社会、行业现状及发展的正确认识,而绝不是停留在流程了解和技能提升层面。
4. 变与不变
变化是今天的常态,到底什么是不变的和我们必须坚守的,其实亦为设计教育之本。

综上,通过对当下毕业设计的审视和比对,我们该找到我们的教育尺度。最后,感谢《装饰》杂志提供的互通平台。(有删节)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