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设计之“觞”——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省区市联合馆观感

  • Update:2010-09-29
  • 周志

觞,古代酒器的一种,引申有宴飨、劝酒之意。笔者四进世博园,此次专程游览了中国省区市联合馆内31个展区,31个展馆展示设计,可称得上一场设计盛宴,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记忆中,似乎没有所谓的“国家博览会”一说,因此,我们也就很难能够同时见到全国各地区设计发展水平的大比拼。上海世博会的省区市联合馆显然为我们提供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虽然每个地区的展区仅有区区600平方米,但如何利用这小小的空间来阐释自身对世博会主题的理解,呈现各地区对于文化民族性、地域性、历史延续性的思考和把握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对此,潘鲁生曾这样评论:“总体上看,设计语言刻画的中国,丰沛富饶,有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有现实的发展命题,但创意、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尚显不足,需要我们深思并寻求改进,因为这不仅关乎现在,更关系未来。”


本文主要从外观造型、主题阐释、参观流线、展示方式以及展品陈列这五个角度来介绍一下笔者对省区市联合馆的游览观感,文中感言纯属个人意见。


炫目与内敛——外观造型
外观造型,是展馆给参观者留下的第一个印象,也是吸引人气的重要手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游客观看与否的心态。因此,31个省区市的场馆都不遗余力的重金打造场馆的外观。但是,单纯的投入并不能决定设计效果的优劣。不少省市的场馆虽然看起来壮观华丽,但却有过于外弄技巧之嫌,自身的整体气质没有明确表现,也无法向观众传达出清晰的信息。在这方面,北京馆、上海馆、浙江馆、湖南馆与安徽馆的设计水平显然技高一筹,显示出一定的创造性。


“变脸”,是北京馆外观设计最大的特点。天坛、水立方、国家大剧院、鸟巢……变幻的展馆造型,充分演绎出北京充满人文、科技、绿色的城市魅力。据说,北京展区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利用“伸缩臂”和外立面LED灯光完成“变形”。但可惜当笔者参观的时候,场馆主外形并没有变化,只是照射的灯光在不停变幻而已,只能说是“换肤”,估计是为了省电吧!



上海馆主外墙设计非常特别,将其命名为“上海看不完”像素墙,像素墙将采用非常特别的设计,整个主外墙由近5000块三棱镜组成,每块镜上按主题放着三张冲印的照片,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主题,观众参观时将会看到一面5000幅照片组成的影像墙。如果耐心等候一会儿,还会看到5000张照片“哗啦哗啦”在瞬间同时变换的奇特景象。



安徽馆展区形状为标准的矩形,建筑外墙提取了明清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作为装饰,似乎利用皮影表演的方式在粉墙之上表现出晕染般的黑白效果,以经典粉墙黛瓦之美来诠释全国闻名的徽派建筑,倒颇有些大师吴冠中笔下彩墨画的意境。可以说,从外观来看,安徽馆是笔者认为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的一个场馆设计。



浙江馆是本次世博会省区市联合馆中最热门的一个场馆,号称“省区市馆中的沙特馆”,小小的600平米展厅外挤满了参观者,排队竟然需要3个小时。没奈何,只能四周绕一圈看看外观了。说实话,浙江馆的外观确实有些新意,整个墙体全部由不锈钢材料和灯光装置加工而成的“竹子”组成,每根大小粗细都不同,同时还通过光影技术不断地变换颜色,将整个馆体衬得晶莹剔透,体现出江南文化中独有的山水意境。



把湖南馆先放到外观造型里来谈似乎有些错位,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湖南馆根本称不上一个场馆,只能算是一个展区。它根本就没有设计外墙,直接就把两个巨大的“魔比斯环”呈现在游客面前。其环环相扣的造型别具一格,上面投影着湖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这也算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设计吧!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