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韩磊访谈

  • Update:2011-01-26

 《装饰》官网在多乐之日咖啡屋对话摄影艺术家韩磊,探讨摄影艺术的艺术理念与创作精神。

采访:李馨   整理:乔谦/李馨

时间:201111414

地点:五道口多乐之日咖啡屋

 

          “你跟我想象中不同。”

“是吗?我从大学就这样。时过多年,别人都变了,我依然如此。”

我不知道二十年前的韩磊是什么样,但我知道,现在的韩磊,潇洒、亲切、热情、执着。

他称自己是摄影爱好者,没有华丽丽的布景,没有完美的模特,更没有什么崇高到不可玷污的主题,但正是他画面中那平凡的街景,熟悉的陌生人,以及这一切所呈现出的心理与现实的距离感,触动人心,也许不疼不痒,却纠缠着你的思绪,好多年。

有人曾评价他的作品为纪实摄影,他对此不做任何争辩,只是一笑而过。其实单单和他相处两小时,我已经了解,韩磊和摄影,不是摄影师和摄影术的关系,摄影根本就不是他记录现实的工具,而是是他用来观察世界的方式。他用镜框选择角度,用焦距选择距离。他愿意悉心捉摸其中的分寸,用最完美、最合适、最敏锐、最意味深长的方式重构眼前早已烂熟却陌生的世界。这些早已成为生活的习惯。他不用精密仪器,不追求最新技术,只要能表达他的想法,满足他看世界的方式,够了。


装饰:你好,我是来自装饰的编辑,很高兴今天能面对面听你谈谈摄影艺术。

韩磊:我上学的时候就在《装饰》发过插图,那是之前学书籍装帧时的作品。

装饰:我们这次主要是借“艺术日新”这一展览,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前卫艺术家,想听听当代艺术的一些艺术理念和创作方式。

韩磊:好的。

 

装饰:你的原专业是书籍艺术设计,后来却选择摄影作为艺术表达形式,您认为摄影的优势在哪?

韩磊:我上大学第二年开始拍照片,若从硬性原因讲,是由于当时我们系里有爱拍照的风气,所以就随了大流。我说不出为什么,但是这是平面设计系的一个特点。现在有很多摄影发烧友,他们玩相机迷恋到不能自拔,尤其是刚涉足这一领域时,每个拍照片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这种不能自拔的情怀。上大学之前,我只是喜欢看摄影作品,没有真正去拍过,上大学后,我尝试拍摄,可喜的是,发现自己特别会拍。换句话说,我发现,对我个人来说,拍照片是特别好的艺术方式,比书籍装帧更合适。书籍装帧是实用美术,虽然也包含有创造性,但更多地是要服务于人,因此创作者就不能发挥太多主观性。尤其在中国,出版社强加给你的意志太多。

装饰:摄影比较自由。

韩磊:摄影太自由了!

 

装饰:你喜欢说自己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而不是把摄影当作职业的,你如何界定职业摄影师和摄影艺术呢?

韩磊:说起来矫情,但是确实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界限来界定“职业的”和“业余的”。我之所以选择作一名摄影爱好者,更愿意保持一种业余的状态,是因为我发现有些东西一旦“被职业化”的时候,尤其是你自己认为自己职业化的时候,很多陈腐的东西就会积藏在里面了。以摄影为例,我们认为摄影是一种观察方式,当你觉得自己的摄影很专业时,我们就可以追问,什么样的观察方式才能被称为专业呢?一个人凭什么说他观察的方式就一定比其他人专业呢?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摄影包含很强的个人意志。我希望我拍出来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而实际上我拍的也的确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每个人拍照片的个人姿态不同,看待同一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拍出的照片自然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人如果能保持着相对边缘化的方式,可能会将自己的艺术保持得更纯粹,你观察的意义也会更准确、真实。这里的边缘化态度,应该比业余表达得更准确。我们通常认为,专家是最专业的,但他们的艺术创作和文学创作却往往带着点匠气。

装饰:其实就是要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感情在里面,不能当工作任务来完成。

韩磊:对。

 

装饰:可以说,摄影从开始就是被利用来记录的,但你却说过:“摄影的记录功能,恰恰是我所怀疑的。”这句如何理解?

韩磊:我举个例子来解释吧!我们从小就看《人民日报》等报纸,接触各种媒体,就会有一种倾向——很容易就认为那上面的东西就是真实的。摄影师拍了什么,他的照片里反映出什么,我们就认为那些都是真实的、准确的。但我却怀疑其中的真实性。我认为,摄影最容易进行捏造。我们且不说PHOTOSHOP这些用来美化和改造照片的处理软件,就单看那些未经过美化和改造的摄影作品本身,每个人去拍,每个人得出的结果都会不同,你很可能会加入自己的主观因素,或掺杂个人感情色彩,去表现你自己觉得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你可能在一张照片中拍了五个人,并且认为其中A最重要,而另一个人同样是拍这五个人,却认为B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拍照这项活动一开始就是主观的。

装饰:也就是从开始就是在表现摄影师的意志。

韩磊:对。即使拍的是现实主义的照片,也一定带有摄影师的主观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讲,摄影绝对是不准确的,其真实性是受怀疑的。

装饰:可以这样说吗,摄影中的布局、构图、拍摄手法还拍摄对象,不是在记录现实,而是在记录摄影师的内心想法?

韩磊:不能完全这样讲,起码大部分摄影师自己不这样认为。没有新闻摄影家会说自己是在记录内心,他们跑到阿富汗去记录战争,他们都会认为自己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是在记录真实,并不带有主观色彩的。没有一个新闻摄影家会认为自己是主观摄影家,他们都坚信自己是客观的,但从我的角度来看,真的不存在客观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主观的。

 

装饰:你的艺术表达也是有变化的,开始强调的是“旁观者”的角度,到后来你用道具创作,摆拍作品,艺术家的个人意识的比重越来越大,作品的观念性越来越强,这是否是你艺术观念的变化?

韩磊:我不喜欢把摄影家的分类细化,我早期的作品可能略微注重反映某些现实,但我并不希望某些评论家把我划定为纪实摄影师。他们这样写,我也无法争辩,就像是默认了,所以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写出来那样。但事实是,我拍照片,从第一张开始,就是主观的。更吸引我的就是这种主观性,它代表着不确定与不可知,是艺术中最神秘、最有魅力的因素。如果照片失去了这种主观性,那再多的美化都是豪无意义的。就像影楼中拍写真,后期将那些不好看的地方都休掉了,达到几乎完美的效果,可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谁能在很乱的环境中,拍出好看又耐看的照片,这才是能力,这样的照片才能真正吸引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是一个客观的报道摄影家,一定要搞清楚拍的每个人的身份背景,查他住在哪,查他的家族,我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我所感兴趣的是,这些人身上所暴露出来的信息,以及他们同时出现在此时此刻,互相之间的关系是矛盾、还是亲密,这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我不喜欢拿捏很准确的东西。

装饰:你更喜欢拿捏其中的味道。

韩磊:对。我画面上的人,可能完全不加修饰,该什么样就什么样,但是,我却不是要记录现实,而是展现我的主观意志。对我来说,一张照片不管多么经典,都毫无意义。我要拍一千张照片,当把这些照片全都看完了,你才会觉得什么是经典。你必须看到人或现象的线性变化,从而找到自己一如既往的观察方式。就像你说的,我后来作品中更多地是主观介入,更多地是去营造一个场景,其实这些都是由遵循同一个线索发展而来的。很多年前,我遇到了某些人某些事,就一直把这些事藏在心中,并不断地拿出来回味。我会思索这些人日常装扮的形象,他们的行为模式,以及他们在现实中具备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希望将这些表现出来。但我从来不可以去请模特。某一天,我突然在街上看到一个适合出演我心中这一角色的人,就会尝试请他来做模特。我不喜欢找那些被公认的美人当模特,而一定要找一些有特质的普通人,而且他们还得具备我个人的美学观。不仅是人,东西也一样。我要拍那些有特征的东西,尽可能调动这些去完成创作。所以,我拍照片很慢,但我认为这样很有意思。

装饰:拍摄过程就足够让人回味无穷了。不管这照片最后用来干什么,你都在享受摄影的过程。

韩磊:其实做艺术就是这样。如果不能享受做艺术的过程,做出来的东西也就会变得没有趣味。

北京,普陀山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