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时尚批评

  • Update:2011-03-15
  • (挪威)拉斯·史文德森
  • 来源: 翻译:李云


时尚批评家和时尚理论家的能力是不同的,正如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也迥异一样。也有人会成功的身兼二者,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人不多(阿瑟•丹托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仅是首屈一指的理论家,同时也给《国家杂志(The Nation)》提供精彩的艺术批评)。至于我,首先是理论家而不是批评家。尽管我也写过或讲到过一些艺术,却尽量地不去写艺术批评。我相信我会是一个糟糕的批评家,就没必要涉足其中了。因此,这个讲座讲的是时尚批评是什么、为什么,不能说明我就懂得时尚批评。可以说,这是时尚的超批评(meta-critique),即对时尚批评的批评。


时尚理论完全还处在婴儿期,与复杂多样的艺术理论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如今的时尚批评也不能像艺术批评一样,从理论中获得支持。批评更多地是针对时尚的审美层面,很多号称“时尚理论”的文章跟时尚批评还是有些距离的。它们往往只是文化研究和和有关衣服的性别理论,这也并不是说这样的论述就不好,只是通常它们与狭义的时尚批评关联不大。时尚批评向艺术批评取经无可厚非,却不能简单地对着它的观念方法依葫芦画瓢,当然。艺术批评也不是样样皆好,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我不多讲,当代的艺术批评中,作批评的很少能在色彩、技法和材料的认识上具备良好的素养,意味着他们读得太多,看得却太少。时尚批评必须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批评家们要置身在时尚之中,逐渐地磨练眼光。有了独到的眼光方能品味异同,这至关重要。


时尚批评家缺少有针对性的教育,至少不能与艺术批评相较。未来时尚批评想要参照的先驱者也不多,硬要举例,苏济•门克(Suzy Menkes)、霍利•布吕巴赫(Holly Brubach)和科林•麦克道尔可以位居前列。他们论点鲜明,有理有据,读了确实可以增进见识。


当然,时尚理论、时尚批评和时尚报道很多地方都是重叠的,差异也很显著,我把时尚批评放在报道和理论的序列之间,与这两者均有近似之处。


批评的关键特征就是估定价值。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阐明一个造物的价值。然而,仅仅是这般的估定仍不能算是合格的批评。不说明缘由,不建立标准,就只简单地作出定论是不行的。在英语中“批评(criticism)”和“评论(critique)”两词最能混淆(在别的语言中也是一样)。比如说,仅仅是恶语相向常让人觉得实在真挚,却不能算是合格的批评。无缘由的否定并不比无缘由的肯定高明多少。还是让我们把“批评”真正意思弄清楚吧。


“批评(criticism)”和“评论(critique)”源自希腊语krinein一词,意思是作出判断或决定,引申出分类、区分、甄别、确定等意思。希腊语kritikos也差不多,意指那些做裁定的陪审团成员。批评是一种意在对事物作出判断,甄别好坏的活动,必须要强调的是它既可以是肯定的,也能是否定的。


当然,可能也会有人说,批评家为何要费心写他认为在审美上是失败的东西呢。毕竟,靠笔尖不能穷尽万物,批评家的一大任务即是要挑出那些值得写的,为何不单单扬精华、弃糟粕呢?答案很简单,两方面的批评我们都需要,我们从失败得来的借鉴通常不比成功要少,甚至更多。


我刚说过,所有批评(文学、电影、绘画和时尚)中最核心的层面是估定价值。这并不是没有争议,就当前的艺术批评而言,争议还很大。不管怎样,我只能先摆出这样的观点。还需补充的是:正统的批评是由有缘由的价值估定构成的,这很重要,意味着要是有人仅是一通褒贬,而不说清原因,就不能算是严格的批评家。批评其他的层面包括:描述、比较、解释和文脉分析。


描述是告诉读者这是一个怎样的造物,各部分如何配合,色彩、裁剪、图案和材质是怎般呼应的。这是批评其他层面的基础。比较是要指出它与其他造物的异同。文脉分析是要把造物放在设计师之前的作品、他的灵感来源及更广泛的文化氛围的大构架里面。解释就是试图回答:它的意思和意义何在?答案多样纷呈,这很好理解,有些造物所能解释的内容就要比别的多得多。


对时尚批评家而言,高级女式时装可能最为诱人,有究不完的内涵、来源,但我相信,将成衣纳入批评视野同样重要,它是真正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设计师的作品穿的人越多,则他被正统批评关注得越少。男装较之女性时尚而言,更是饱受冷遇,尽管这个话题同样也重要、迷人。有些作品就是为了好看,这无可厚非,却让解释者无事可干,也有些追求意味深远,却与美毫不相干。


最终,这些要素都会为价值估定服务,给批评家打下合理的估定所需的根基。价值估定能排出作品的序列,设法懂得设计师的意图。这些意图是否意味深长?作品在审美上又是否获得了成功?


时尚批评家需知晓时尚深远庞大的历史,知察其重大的交汇和突变之处。比如你看2009年的秋季系列,里克•欧文斯(Rick Owens)的毛皮帽子、德里斯•凡•诺滕(Dries van Noten)的图案主题、马克•雅各布(Marc Jacobs)取自珂洛艾伊(译者注: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巴黎高级时装品牌)的夹克和宽肩套装,除了明显的20世纪80年代风格,乍一眼没啥共同之处,再进一步探究。他们明显都受到了现已被遗忘的佩尔•斯普克(Per Spook)的影响,但据我所知,他们无一意识到了这种影响。当你看出其中的端倪,对他们这季的系列也就另眼相看了,不再贬斥,开始领会此前并未意识到的风格关联。时尚批评的关键就是要揪出这些东西。


德里斯·凡诺滕2009秋季系列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