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2012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

  • Update:2012-03-02
  • elcia
  • 来源: 图片版权归王澍建筑工作室所有
内容摘要
2012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
获奖理由:“他的建筑让过去和现在并行不悖”

返回主页

设计师简介

        2012年2月28日,美国洛杉矶 —— Prizker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所带领的杭州业余建筑工作室,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他也是第一位拿到此奖项的中国人。
       王澍,1963年11月4日生于新疆,在西安生活。他于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建筑系,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90年至1998年,王澍投身于重建工作,对旧式结构进行修整和改造,从中获得了关于楼房建筑的相关支持。1997年,他与妻子一同成立“业余”建筑工作室,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观。王澍称,之所以叫“业余”,是因为“在我自己看来,艺术家、工匠或是业余人士,实际上都是一样的”。王澍不满于中国当代社会的建筑现状,尤其不热衷于千篇一律又破坏生态的城区建筑,相反,他更热爱正在迅速发展的郊区建筑项目,在那里,他可以发掘工地附近的可利用再生材料,用此搭建更符合当地环境的建筑,将人们对历史的缅怀和敬畏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他的工作过程包括三个步骤:与客户初步接触,方案结构细节敲定,以及成品验收。王澍的作品,其外观形式讲究内省之美,在他看来,保持建筑物的手工之美,对于增加建筑物的灵魂和人性化气质来说,非常重要。

设计评价

        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用建筑打开人们的视野,让地点与记忆共鸣。他的建筑有唤起回忆的独特能力,却又不直接引用历史。王澍的建筑在文化连续性和激活传统美感方面可谓楷模。王澍与夫人一同开办的建筑事务所,一直努力探索过去和现在的关系,而这在如今中国城市化进程迅速的年代,关于建筑是应该扎根于传统还是面向未来,显得格外重要。如同其他建筑佳作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这争论,设计出永恒的、深度植根于环境的、别具一格的建筑作品。

        王澍的建筑作品有一个非常难得的特质,既给人们提供安静的生活和日常活动环境,又体现出其功能性。宁波历史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你亲身徜徉其中时,更能体会到它的魅力。这座博物馆是城市的标志,它既满足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又很好的展现了历史,无论其外观还是内部设置,都体现出空间体验的丰富性。

        王澍知道如何迎接挑战,并发挥出最大优势。他的建筑方法既立足实践,又敢于实验。通过使用再生材料,王澍传达出他对资源再生的实践态度,并表现出对传统和环境的敬畏,同时还体现出他对施工质量的关注。王澍的作品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例如拆迁屋顶的瓦片和砖,创造出丰富的纹理和触觉效果。而因着建筑工人的参与,王澍的方案常常充满不可预测性,但也正因如此,其作品给人一种新鲜感和自发性的乐趣。

        尽管王澍仍是一位年轻的建筑师,但他已经显示出各个层面的建筑才能。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就像是一个小城镇,为学生们提供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在建筑的私人与公共空间的连接处,内部和外部的连接处,都经过细节设计。同时他也善于把握环境和建筑物的关系,在这点上,他在杭州设计的小展馆都是典型案例。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他以大师的天赋设计着,仿佛一切都是无心之举。

        王澍称自己的工作室为业余建筑工作室,但他的工作却是专业的将形式、规模、材料、空间和光影统筹安排成的建筑乐章。2012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颁给王澍,是要表彰他对建筑的决不妥协的、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他那些充满人文和地域特色的杰作。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 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 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过去和现在的恰当关系这个问题显得非常应时,这在如今中国城市化进程迅速的年代,关于建筑是应该扎根于传统还是面向未来,显得格外重要。如同其他建筑佳作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这争论,设计出永恒的、深度植根于环境的、别具一格的建筑作品。——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劳德•帕伦博

作品欣赏:
NO.1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1999-2000,苏州,中国
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可以相互转化的尺度是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水中那座亭子般的房子,图书馆的“诗歌与哲学”阅览室,便是一个中国文人看待世界的“观点”。

 

 


NO.2宁波当代艺术博物馆,2001-2005,宁波,中国

 


NO.3垂直庭院公寓,2002-2007,杭州,中国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