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决澜与小草——庞薰琹先生的美育之道

  • Update:2011-12-05
  • 郭秋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1年第10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决澜与小草是庞薰琹先生美育思想与人生道路的象征。庞薰琹是中国现代艺术运
动的先驱,发起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绘画社团“决澜社”,“决澜”之气势象征着他留法回国后坚持艺术现代化的决心;“小草”则象征着他不惧苦难,始终关注生活,投身艺术与设计之事业,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无论是“决澜”还是“小草”,都象征着庞薰琹先生对于“生活无处不需要美”的美育坚守!本文从美育与生活、绘画、设计、教育四个方面论述了庞薰琹先生的美育之道。
关键词:庞薰琹、美育、设计、装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商业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实践与教育,是庞薰琹实现价值目标的另一道路。需要指出的是,他是从绘画自觉转向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这在20 世纪中国画坛是十分少见而可贵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很多老一辈工艺美术家却因各种原因,转向其他道路。
      庞薰琹从事现代设计与当时上海高涨的国货运动有关。20 世纪30 年代是中国国货运动的高潮时期,1931 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区沦入日本侵略军手中,影响了部分国货的销路,加之同年全国多数省份发生大水灾,农村经济困顿,国货销路日益狭窄,以民族工商业为中坚力量的国货界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国货运动。卖油画为生,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奢望了。
1931 年,庞薰琹迫于生计和决澜社的发展,曾画过广告和包装,他在自传中详列从事设计的众多第一:“第一次设计的包装是雷康鸡蛋,每十二只一匣。第一张广告画,也是一个公司的广告,好像是什么大北电气公司。”[29] 同时,他还为书籍设计封面,其中“设计的第一本书的封面是《诗篇》,第一本杂志封面设计是《现代》”。[30]
      但是,庞薰琹的设计实践之路并不平坦。他回国后发现,“外国人办的广告公司,它拥有雄厚的资金,当时上海市内,以及沪宁、沪杭铁路线两旁的广告牌,都由它控制,上海的广告掮客都听它指挥”。[31] 他以自己的设计感觉和社会责任设计制作的包装、商标、广告,常常无法得到厂商和客户的认可,而他自己也不接受客户提出的不合自己理念的要求。例如,有一个中国广告公司请他画广告,但是提出的条件是二十几个商标全都画上,他拒绝了。此后,他在设计之前提出自己的设计要求:“设计后不修改,不用我也不收设计费”。[32] 1933 年,他和周多、段平右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工艺美术社团“大熊工商业美术社”,为高涨的国货运动服务,期间他们画了百余幅商业广告画,并在南京路中国国货公司举行展览。庞薰琹为展览写了一篇宣言,主张“装潢设计(实用美术)走向市场”,[33] 但却被上海的流氓组织捣毁。大熊工艺美术社在展览后不久就关门了。
      当时上海虽是民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但是上海的商业化远高于工业化,存在“过度商业化”和“工业化不足”的矛盾,[34] 例如1933 年上海注册的工商业资本比重,工业注册资本为33.2%,商业注册资本为66.8%;1936 年外国资本在上海工商业投资比重,商业注册资本为24.6%,工业注册资本为75.1%。而工业化是现代设计的基础,由于先天不足,当时的上海设计“对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的成果的继承,也是消费多于产业,仅有的为数不多的民族工商业,也多集中在纺织、食品和商业流通等方面,本质如西方的‘设计’的平台,实在是微乎其微,于是,视觉设计便成为最具影响力、最直接的现代设计形式,月份牌、画报、商品包装等成为中国近代设计的先驱。”[35]
      因此,庞薰琹所做的设计亦主要是包装、广告及书籍设计。从目前所见的资料而言,这一时期庞薰琹的设计风格,具有浓厚的艺术创作的意味。例如,1933 年刊登在《时代画报》上署名“庞薰琹、周多、段平右共同设计”的三则广告:啤酒广告、香烟广告、埃及香烟广告,具有强烈的西方形式主义风格。其中,啤酒广告的主体是倾身高举酒杯的男士,简洁而夸张的人体动作表现酒后的惬意,画面上方浓重的粗体字母“BEER”(啤酒)直接点题,“与其说他在广告画中宣扬啤酒品牌与厂商形象,而不如说他在以构成的方式描绘一种喝酒的意趣”。[36] 香烟广告限于印刷条件,其具体的颜色和细微的层次已不明晰,但是整个广告画面充满着绘画的形式感,逆光下的女性悠然地抽着香烟,人物形象犹如莫迪里阿尼笔下的女性形象婀娜多姿。深色背景用白色勾勒出女性右侧优美的肩头线条,并与左下方的裙子与香烟呼应;中间白色的香烟英文字母CIGARETTES,正好在女士侧视的视线上,画面的构成十分协调。埃及香烟广告,采用埃及绘画剪影的方式表现盛装而虔诚的埃及男女,以点题埃及香烟“EGYPTIAN CIGARETTES”。这些新颖而西式的设计造型,与同时期盛行的月份牌广告完全不同,为当时的中国广告设计注入了西方现代设计的新鲜气息。

19. 庞薰琹:《文明》封面设计,1947 年


20. 庞薰琹:《中国图案集2》,1939 年设计


21. 庞薰琹: 取材汉代月神纹,选自《中国图案集3》,1939 年设计


22. 庞薰琹: 取材商代夔纹,选自《中国图案集2》,1939 年设计


23. 庞薰琹手绘春秋纹样, 第4 册,1938-1940 年


24. 庞薰琹手周代纹样,第6 册,1938-1940 年


      此时,庞薰琹还设计了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海报招贴,目前仅见的两幅原作是《这是人类的文明吗?》(1933 年)和《沉睡的森林》。这两个作品创作意味更浓,《这是人类的文明吗?》针砭现实,以构成的方式描绘日本武士、飞机、炸弹、倾斜的红十字以及英文的医院字母“HOSPITAL”,反问日本侵略中国之后何为人类文明(HUMANITY CIVILIZATION),整个画面充满着象征与隐喻,与同时期“写黑暗”的表现手法大同小异。《沉睡的森林》则以“写光明”的方式,以奔跑的小鹿来唤醒恬静而沉睡的森林。
      20 世纪30-40 年代,庞薰琹还曾间断地从事过封面设计,虽然为数不多,但是风格各异,与书籍的内容互相呼应。例如20 世纪30 年代初为《诗篇》月刊设计的封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富于诗意的象征元素,山水、阁楼、小桥、流水、绿树等散布于画面,营造着诗意的氛围;1935 年为《时代漫画》设计封面,则借鉴了民间艺术的色彩与装饰手法;1937 年为傅雷译著《夏洛特外传》所做的封面设计,以简洁扼要的几何手法塑造了卓别林的生动形象,巧妙地表现出大工业生产下的工人的机械状态;1947 年为傅雷译著《文明》设计的封面,注重书籍形象与内容的统一,以骷髅头和红色底色表现战地医生在一战中的残酷所见。
      在偏重于西方色彩的现代设计之外,随学校迁徙至西南地区的庞薰琹,开始深入考察民族文化和总结传统文化,从而化古为新,设计符合现代生活的作品。1939 年,庞薰琹通过闻一多认识了众多考古学家。他开始以现代的观念去搜集、整理、研究中国古代装饰纹样和民族民间美术:以古代纹样变形创作出100 幅彩色图案编成四册《中国图案集》。由梁思成兄弟介绍,他进入昆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工作,进一步研究我国彩陶、青铜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等纹样,并深入西南地区收集少数民族装饰纹样,萌发编写《中国纹样史》的愿望。
      1940 年,他开始创作设计《工艺美术集》,30 幅利用历代装饰纹样设计的作品,包括了地毯、桌布、茶壶等现代生活日用品,格调典雅,民族风格强烈。他在自序中表达了创作思想:“不幸,自明以后,装饰倾向于绘画之风,精巧有之,繁复倍之,但气魄尽失,品格日落,余鉴于此,以研究绘画及整理中国纹样史之余暇,采撷中国工艺图案固有之特性与精神,就现在之趣味与实用,试作此集,愿世人有以教正。”[37] 庞薰琹在实践中探索着民族性、装饰性与现代化的结合。

25. 庞薰琹:《工艺美术集》,1940 年设计,1981 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6. 庞薰琹:《工艺美术集` 序》,1940 年


27. 庞薰琹: 杯及盆设计,选自《工艺美术集》,1940 年


28. 庞薰琹: 盆设计,选自《工艺美术集》,1940 年


29. 庞薰琹: 伞设计,选自《工艺美术集》,1940 年


30. 庞薰琹:床单设计,选自《工艺美术集》,1940 年


31. 庞薰琹:靠垫设计,选自《工艺美术集》,1940 年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