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器度”从容 —漆艺家梁远教授访谈录

  • Update:2012-03-12
  • 采访:周志、黄德荃 整理:周志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2期
内容摘要
梁远,著名漆艺家,1957 年生于北京,1984 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教授。其早期作品主要为漆画,近年来开始越来越多地选择了“器”的制作。在充分考虑大漆特性的基础上,梁远的作品将器的张力与用的精神发挥到了一个极致,同时也以更成熟、更理性的心态看待传统,并使之更当代、更个性。相信他的思考与实践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启示。为配合本期“漆器之美”专题,本刊编辑到梁远教授的工作室采访了这位朴素执着的艺术家,以下为本次访谈的整理。


1. 梁远正在接受访谈


2. 梁远在工作室里展示他正在制作中的作品

装饰:您怎么认识漆与器之间的关系?漆的生命力是否在于器用之道?
梁远:我原来也是一直做漆画,也是因为喜欢画画所以学的这个,最早接触的是漆画。然后我就发现漆是一种好材料。它除了可以作为艺术表现之外,其他的很多功能现在都被忽略了。比如它的实用功能、比如它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等等,往大了说就是一个漆文化方面的问题。单靠漆画就不能完全反映了。漆本身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在春秋到秦汉的时候,漆的用途非常之广,生产、生活、农业、军事......都有漆的身影。漆在当时是一种战略物资,就跟今天的石油差不多。甚至各国之间为了争夺漆林会诉诸战争。但是近代以后就 慢慢忽略了这些。人们似乎一谈起漆就是漆画了,真正的传统漆工艺离我们的生活就渐行渐远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觉得漆的潜力是很大的,需要从多方面去挖掘,现在大家对它认识还不够。比如说漆画当然可以做,包括其他一些欣赏用的漆艺,还比如实用的东西,还可以做一些把玩的东西,比如文房用品等,因为它摸起来非常的舒服,不像那些工业合成的材料。再比如原来做老家具也都要上大漆,所以它的质感非常细腻,而且还很环保,现在上的都是油漆,谁还想去抚摸它!我既做漆画,也做器皿,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有时还会做一些生活类的小东西,包括扇骨啊等等,我觉得这类东西才能真正发挥漆材料的质感。至于器这个问题,其实器也分实用的和欣赏的,但无论哪一类,我感觉如果从器的角度上来说,漆的质感、漆的材料特性能够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因为如果在平面的角度上,尤其是漆画,很多作品如果做得又光又亮,视觉效果就未必好了, 所以现在有些漆画会追求一种涩的感觉,也就不像漆的质感了。当然这是一种方向,我也曾经尝试过。但如果从表现漆的肌理和质地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还是器最能体现。
 

装饰:的确,漆画要从一定距离去欣赏,而不能直接去触摸,这样无形中漆本身的材料特性就被削弱了一大部分。
梁远:是的,这是漆自身的优势。不像油画,不可能去摸,去把玩。漆跟人更加亲近,这是从自然中来的材料,它与人类之间有着天然的一种联系。近代以来,我们跟这种联系已经越来越少,所以我想做一些东西,来恢复这种感觉,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漆的特质。
 

装饰:目前还存在着一个问题,有些人会对大漆这种材料过敏,您觉得这会不会对漆器的普及造成影响?
梁远:就我的感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区别是切实存在着的,器用之物的确存在雅俗之分,雅就是雅,俗就是俗,我不太赞同“大雅即大俗”的说法。从历代来说,漆也是属于比较高档的东西,即使在秦汉时期,也是贵族才使用的。漆的普及,首先是要从文化上对它有一个认识,但是真正要进入百姓生活家里,尽管也有可能,比如像一些擦漆的工艺,但要说那些雕漆之类的东西,就并非一般日用之物了。它的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和它的制作周期都决定了它并非普通的生活日用品。当然它也可以做日用品,只是现在塑料制品等等过于廉价了,它缺少竞争力。谈到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太过于偏重西方的模式了,使用的东西总想换新的。这跟过去不一样,过去讲究经久耐用,一件器物要用好几代,坏了都得要再锔上。现在是今天觉得好看,明天看不顺眼就恨不得想扔了,这种消费观念我觉得不对,尽管好像是促进了生产,但实际是浪费资源。漆,一方面可以作为最简单的修饰,但另一方面,它那种独特的气质,那种高贵的魅力还是让它有一种阳春白雪的感觉。当然,我们要允许它保留各个方面的需要,高、中、低层次的需要都能满足。过敏,的确是个现实的问题,但也有人认为过敏是一种排毒现象。大漆过敏,过一次皮肤就会白一点。(笑)一般人过敏之后都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过后什么也看不出来。用天然漆制作的器皿,如碗、碟、水壶等等一般人使用是没问题的,但是用化学漆制成的就不敢保证了。天然漆其实本身是可以入药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过记载。有些老漆工在感冒的时候还会喝一点刚采下来的漆液,甚至据说大漆还可以延年益寿。


装饰:那么现在漆艺作品中用化学漆的多不多?两者在实 际操作和使用效果上有什么区别?
梁远:首先就是造价低廉,再有就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它不需要阴房了,它是自然干燥。再有就是它不会有强烈的过敏感觉,但它却含有一定的毒素。我们一定要清楚大漆过敏和含有毒素的区别:大漆会令一些人过敏,但并不含有毒素;而化学漆不会过敏,但它所含的毒素会对人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 总咳嗽。就像我们新买的家具上的那遍油漆,那是有毒的。另外, 化学漆的颜色变化没有天然漆那么大。有时候初学者或者学生会觉得它处理起来更接近直观的感觉,不像大漆用完了以后会显得暗一些,如果掌握不好的话会觉得颜色显不出来。总的来说化学漆在漆画里用的较多,器皿里也有人在用,但是比较少, 因为它最后形成的质感跟天然漆还是有差距。越是精致的东西越能反映出来。器皿对工艺、对处理手法的要求更严格一些。

3. 夜,高 17.2cm,大漆、 麻布,2003


4. 凸,高 24cm,大漆、 麻布,2003


5. 扁壶,高 29cm,大漆、 麻布,2004
 

装饰:在技法上,似乎有几种工艺您更为偏爱?比如说镶 嵌、变涂......
梁远:漆工艺的技法很多,但对于个人来说大多偏重于两三种。因为有些工艺更适合自己的表现需求,其他的就不是很常用。比如有些更适合表现工整的效果,适合在更实用的器物上表现,而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我就偏好那些更加随意、更加自由的表现方式。镶嵌这种工艺就不用多说了,不管是螺钿还是蛋壳,大家运用的比较多了。还有一种是彰髹,这是《髹饰录》里的说法,日本人称之为变涂,它最后会呈现出很多意外的效果。还有一种是研磨,这在漆画里用的比较多,可以出一些颜色深浅上的变化。漆的颜色比较重,感觉是黑的,但其实不是,它是深褐色,厚一点就色彩重一些,薄一点就浅一些, 就会呈现出金黄色,研磨就是利用了漆的这种带有一些透明度的特性。红色我用的是天然的银朱,因为天然漆的颜色有限, 不像化学漆那样不受限制。大漆里的东西跟铁接触以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会变灰,所以很多颜色都不能入漆。但清漆就没有这个问题。一般有几种:红、绿、蓝、黄、白,再通过这些颜色组合变化。所以红的见得多一些。再加上还有金、银的变化。 金色的效果一般是通过金属膜,比如在铝箔上涂上漆,浅了的话就会呈现金色的效果,深了就是深褐色。灯光打上之后,会反射出金属的光泽,有种亮晶晶的效果。铝箔是在做胎的时候就做好的,上面再涂上透明漆,最后就会有隐隐约约闪亮的感觉。
 

装饰:这样看来,漆工艺的技术确实复杂。它不像陶瓷, 更注重拉坯造型、釉料的配置以及窑火的变化,而是对于操作 过程有着极其繁琐的要求,似乎更需要制作者具有巨大的耐性。
梁远:确实,漆工艺的制作必须从头到尾自己一个人完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