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漆与器,用与美——当代青年漆艺家作品

  • Update:2012-03-12
  • 编辑:周剑石、周志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2期
内容摘要
中国漆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漆与器,原本便是无法分割的同一个概念。明清以降,漆工艺逐渐成为贵族赏玩之物,与器用之道渐行渐远。近数十年来,更有漆画异军突起,抢尽漆器之风头。漆画的历史功过自有后人来评定,但漆工艺在发展上的弱势确实也有自身的问题。可喜的是,一批专注于漆器工艺创作的青年漆艺家正在崛起,他们试图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开创漆器艺术的一片新天地。本刊在此刊载了11位漆艺家的作品,结合他们的创作感怀,希望能够较全面地展现当代中国漆器艺术创作的面貌。



冯晓娜漆艺作品

冯晓娜,2000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漆艺专业,2004 年毕业于韩国培材大学漆艺科获硕士学位, 2005 至 2008 年,韩国培材大学漆艺系专任讲师,韩国大漆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2008 年至今,中国美术学院漆艺专业讲师。
创作随感:

        漆和我的“不解之缘” 对于我所从事的漆艺术创作和研究,我一直深深地迷恋其间!从漆艺术本身感受到的不单是“漆”所能给予的材质美、工艺美,而是对“漆”的崇敬和渴慕。我不再是她的创作者与主人,而是被“漆”所拣选的。我只是一个帮助她呈现自己独有魅力和价值的“推手”。她所呈现出的天然高贵的材质美是近乎不需修饰的!
         我的作品所表达的也正是对漆的这种感受——深邃、内敛、沉静与高贵。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够体会到一种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呼唤,体会出承载着七千年历史的文化和艺术魅力。能在这个物欲至上、迷茫纷繁的世界中感受到一丝幽静与安详, 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哪怕是那么一刹那的回归本初,那么这个作品也就成功了。
         大自然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那些昆虫和植物,以及一切生命体是那么的值得赞美。每个生命都是那样美好并值得被尊重。所以我的创作主题多以自然界中的微小之物居多。表现自然界中的人和一草一木,他们应该是平等、和谐、共生的完美关系。在创作思想上我认为艺术不是浮夸的自诩,首先要能表现出“美”然后才能打动人心,带给人感动并审视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东西。这极单纯的要求却是最难的,需要切实的付出许多汗水才能实现。不过我很庆幸自己对漆艺术创作“一如既往”的这份恪守。
诚然漆艺术的学习和创作是艰辛寂寞的。但只有当你经历过这些岁月,并且真挚的愿意为她付出全部时,你才会发现是那么的值得。她是那样的独具魅力,她对你的创作付出会给予更多的回馈和呈现。生命在和“漆”的际遇后变得何等的幸运!我谦卑顺服地跟随她,希望今后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漆艺术作品, 这就是我所感觉到的漆和我的“不解之缘”。

1.“ 宝 石 盒 ”,35c m× 21cm×23cm,天然漆、 木胎、麻布、朱漆、黑漆、 螺钿,2005


2.“ 林 深 人 不 知 ”, 2 5 . 6 c m × 1 6 . 2 c m × 19.6c m, 天 然 漆, 麻布,朱漆,螺钿、金箔, 2005


3.“ 晚 夏 ”,27c m× 8c m×2c m, 十 三 件 一 组,天然漆,麻布,朱漆, 螺钿,2005


4.“ 游 ”,28c m×7c m ×12. 8c m,27. 4c m × 6.6cm×11cm,天然漆、麻布、朱漆、黑漆、螺钿, 20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