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站在未来看现在—关于“设计未来”概念的简论

  • Update:2012-05-02
  • 姚之洁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3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本文从“Design Futures”在中国语境下的翻译说开去,引发“设计未来”的概念作为设计理论研究和指导设计实践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内容以及它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具体从设计中的乌托邦家园;设计理论研究向设计批评的转换;理论与实践的交叠中寻求实践化理论的新模式三方面展开。结合笔者将该理论运用于具体设计案例以及设计策展的理论与实践,文章也予以分析和展望。

        初闻“Design Futures”和大多数人一样,很迷惑,就字面意思给予的解释很难让我联系到作为一门研究生课程它究竟会有怎样具体的框架和内容。但是Future 给我更多的是一种动态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带来改变,而“需要改变”正是当时的我在看待国内设计界时最大的体会。初见我的导师约翰·伍德(John Wood),经一番长谈后,我体会到这是一个关于设计的理想,这个理想基于一张交织着各个看似没有直接关联的学科编织的一张大网,他力图从理论出发网住设计实践中的思维与行动。选择“Design Futures”对于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但是我看到的是它潜在的生命力,冥冥中感到的它未来在中国设计产业中将会扮演重要角色。于是,作为中国第一个接触该学科的设计理论研究者,我开始了一场与“Design Futures”的约会。
        回国后,对自己的所学,我迫切地寻找一个恰当的中文定义能够翻译和解释“Design Futures”, 如果直译成“设计的未来”,那么在中国语境下,这样的概念容易显得很抽象且远离中国当下设计领域所要面对的种种具体问题,无论是理论层面的还是实践层面的。因为在中文里的“未来”给人太大的想象空间,确实美好,但是又似乎与现实相去甚远,当下的中国似乎更需要立竿见影的止痛片。而恰恰这种远离的“美好”容易被当下中国设计界讽刺为不务实,因为面对尚未成熟的客户和市场主导的设计行业环境,他们已经习惯地将设计与务实地埋头苦干等同起来。这种敢于对“未来的美好”想象的精神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当下设计界在国际设计环境中显得无力的原因。要说明的是,“设计未来”所谓的美好想象是不同于没有根据的天马行空,它基于严谨的研究方法论体系。

        这几年我在不同阶段,面对不同设计领域中遭遇的或理论或实践的设计问题时所表达的关于“Design Futures”的解释或翻译都有所不同。例如面对理论界,我会说这是设计批评研究,面对设计师我会解释成设计发展趋势研究等。这种变化体现了不断探索和修整的对于“Design Futures”中文的解读方式,反映了这个理论和研究方向已经或将要在中国的土壤中被解读或被运用的不同切入角度。处于让这个概念被认知的一贯性考虑,我还是选择将其译作“设计未来”,但是从其内涵而言,从理论的梳理到实践的尝试,对于“设计未来”我逐渐形成了如下的理解和解释。
一、设计未来——设计中的乌托邦家园(Utopia)
        上文提到关于对“未来”的理解是一种美好,我坚持这种美好,因为对于中国的设计而言,我们更需要设计师们看到,他们需要的是乌托邦式的理想,和更为开阔的看待和理解世界的视野。设计的乌托邦究竟为何?
        乌托邦常常被用来形容永久性完美的理想状态,这会提醒我们它和幼稚和理想主义是同义词。在当下社会务实文化的日益增长下,这样的关于完美的空间、完美的时间的理想变得不切实际。同样,我们不相信完美,因为它已经被越来越缺乏道义的,不真实表述的广告中介、旅游中介、或者是开发商们败坏了。所谓乌托邦的完美对现代人而言成为了“奇迹”。我们不奢望设计在一夜之间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但是至少将理想放在“未来”,能够给我们或者设计师更多的理由去相信乌托邦存在的可能和价值。换言之,这也是对设计本源的一种本色的思考。某种情况下,要看懂设计是需要拨云见日的,因为阳光即便不够温暖,但是至少能带来一些光明。这是设计理想的光明。
        “设计为乌托邦”被看作是一种高尚的,不可达到的甚至是虚伪的想法。物质性,挫败和同时而来的宗教信仰让我们放松了对乌托邦的追寻的可能性,这些都腐蚀了我们做梦的能力。然而,设计离不开乌托邦式的畅想。

        “设计的未来”是一个关于设计的理想,或者说是由设计承载下的人类的理想,当我们已经习惯在非成熟商业模式驱使下,把设计扭曲成为种种妥协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有人或事能够提醒我们抬起头来看一看,呼吸一下,想象究竟设计该以何种方式驱使人类生存方式和环境的变化与改良,“设计未来”即为这样的反思提供条件。
 

1. 2012 伦敦设计周 “设计师部落”展览现场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