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未来需要什么?—设计史上的幻想性方案

  • Update:2012-05-02
  • 周 志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3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本文对现代设计史上一些幻想式的、未完成的方案进行重新审视,选择了未来主义思想最为盛行的三个历史阶段,并从中撷取了几个重点案例加以介绍分析。除了对那些超越时代的天才构想表示敬意,更重要的是让今天人们也能够反思一下,应该从何种角度、以何种方式来思考与实践“未来需要什么?”这个问题。


不能穿的时装:未来主义时装设计“三杰”
        1961 年5 月25 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成功完成了太空航行。随后,美国政府迅速做出了反应,肯尼迪总统代表政府向国会宣布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从而拉开了美苏两国长达十几年太空竞赛的序幕。登月计划不仅震撼了整个欧美的科技领域, 也震荡了整个大众文化领域。在60 年代的整整十年间,对太空的神往成为了整个社会的设计主调,以太空、宇航为主题的设计风格应运而生。这一次,时装领域没有犹豫,也应运而生地悄然发生了一场革命:几何直线条的超短裙、闪光漆皮平底靴、束腰外衣、像头盔一样的帽子、圆形白框太阳镜……似乎整个60 年代的时装界都成了未来和登月主题的天下,甚至连美国Braniff 航空公司空乘务员的制服也变得像宇航服一样。
        当然,与建筑、产品和交通工具不同,时装的设计不可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必然会付之于实物。但是,正是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大量“不能穿”的时装通过T 台、电影等途经出现在公众视野内。这些服装不再像传统时装展示那样成为公众的穿着选择,而更像是一种启发灵感的概念,不能穿,但是可以令人震撼,引人思考。其中,电影,对于时尚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1968 年上映的库布里克的经典影片《2001 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中,设计师赫克·胡特(Heike Hütt)为人物角色设计的衣服的简单用色和干净利索的剪裁便是典型的一例。[11] 在这一时代大潮下,有三位重要的时装设计师涌现出来,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方,他们便是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eges)、帕高·拉巴纳(Paco Rabanne)与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

13. 简芳达在电影《太空英雌芭芭拉》中的服饰

14. 皮尔卡丹的未来感童装设计

15. 凯伊所设想的dynabook

        1964 年, 法国设计师安德烈· 库雷热(AndreCourreges)在巴黎发表了“月亮女孩”(Moon Girl)系列,以银白色调为主调,银色丝袜配白色PVC 短靴,身上也仿佛披上了一副亮银盔甲,构成极具视觉冲击的太空造型。1965 年,库雷热又发布了“太空时代”(Space Age)系列,再次带动太空装的潮流:几何型剪裁、超迷你短裙、针织连身短裙和高统靴,成为该系列的基本元素。简洁、功能性、而带有强烈未
来主义的风格设计让追赶潮流的人们趋之若鹜。其中与宇航风相伴而行的紧身裤、连身裤的运用都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时装设计。[12] 同年,库雷热还为奥黛丽·赫本在喜剧电影《偷龙转凤》(How to Steal a Million)中的角色设计了一套极具未来主义风格的服装,强烈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色。
        1968 年,简·芳达主演的科幻电影《太空英雌芭芭拉》(Barbarella)的热播再次将未来主义服饰推上高潮,同时也捧红了另一位未来主义大师帕高·拉巴纳。拉巴纳所设计的戏服,同样用上大量金属、橡胶以及PVC 塑料等材料制造,令这些另类材质的服饰透过银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其实,早在三年前,拉巴纳便以“不能穿的衣服”(Unwearable)为名,推出了12 件“不能穿”的时装,全部运用铝片、塑胶、金属等古怪材料设计而成,虽然不切实际,夸张怪诞,但这种对多样化材质的运用也大大拓展了服装设计师的视野和想象力。

        国人最早开始认识的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也是60 年代未来主义先驱之一。1966 年秋,皮尔·卡丹推出了“宇宙服风格”,以具有铝箔色泽效果的素材加上几何形的超摩登设计表现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此后,他又以此风格大胆地利用圆形裁剪和拼贴技术发表了一系列造型独特的作品,尤其是他所设计的充满未来感的童装系列更是引起了业界的轰动。他甚至还曾扬言要在月球上设立一间品牌专卖店,并不惜重金将自己的居所改造成充满外太空感的泡泡宫殿。
iPad 的前身:阿兰·凯伊与Dynabook
        阿兰·凯伊(Alan Kay),相信这是一个对于中国读者十分陌生的名字。那么iPad 呢?如日中天的苹果公司当家产品必然是耳熟能详了。但如果告诉你,iPad 所运用的平板电脑概念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即已诞生,创造者就是这位阿兰·凯伊,你又做何感想呢?
        1968 年,在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loAlto Research Center)任职的电脑工程师阿兰·凯伊构想出了一种全新的电脑形态,并为它取了一个很酷的名字“Dynabook”。这种电子设备最初被预想为一种儿童教育的工具,正如凯伊在1972 年一篇研究论文中所声称的,这是“一件适于各种学龄儿童的个人电脑”。同样是在这篇论文中,凯伊详细介绍了这款产品的使用方式。如果今天的人们能够再阅读一遍这篇文章的话,会惊讶地发现凯伊的描述就像是在四十年前指导人们如何使用iPad 一样,这无疑是一个超越时代的伟大构想。[13]
        凯伊所构想的Dynabook 是一件如同笔记本大小的设备,拥有一个等离子屏幕,它能够像书本那样以同等大小比率来显示文本和动态图像。此外,Dynabook 还可以连接上高带宽的网络,并且附带有虚拟键盘的功能。实际上,这种功能就是后来所谓的触摸屏技术。正如阿伦当时对友人所说的:“把手写识别应用到计算机上,我能创造出一种超媒体,就像现在的报纸,但它是电子化的。”[14] 此外,根据凯伊的设想,这件设备还可以储存“数个小时的音频或视频文件”,甚至连网络下载这种方式也在他的考虑之内,这与今天的iTunes 有什么区别呢?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凯伊所设想的Dynabook 始终没有出现——因为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管理层不愿意调动资源给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设想。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