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穿越巴洛克舞台的比比恩纳家族

  • Update:2012-07-24
  • 赖旭东
  • 来源: 《装饰》杂志第5期
内容摘要
剧场建筑与布景建构着剧场空间,舞台设计与剧场空间息息相关。巴洛克时期的剧场建筑与时代美学观念,与巴洛克舞台设计美学呈现一种同步关系。故本研究从西方剧场史及舞台设计史切入,将比比恩纳家族的舞台设计置入历史的纵向语境中,比较研究家族四代设计师风格,并分析此家族在西方舞台设计史上的贡献。在剧场空间上,比比恩纳家族贡献在于采用成角透视;在布景艺术上,家族贡献在于采用低视线改变了布景比例。本文也将问题衍生到巴洛克舞台设计奢华美学的背后,观察繁华背后的美学脆弱。
巴洛克时代是一个梦幻的时代,16 世纪末其诞生在罗马,贯穿17 世纪至19 世纪早期。巴洛克舞台设计风格呈现为豪华、壮丽、金碧辉煌的美学,突显强烈感情、动感和夸张,采用曲线及斜线的线条,营造出动感和透视的效果,属于贵族艺术。而意大利18 世纪舞台布景艺术世家,即比比恩纳家族(GalliBibiena family)为巴洛克时期舞台设计的最经典代表。
一、差异相承的四代设计师舞台设计风格
比比恩纳家族(Galli Bibiena family),欧洲舞台美术的一个著名家族,在舞台布景技术及艺术上的影响力深远。比比恩纳家族舞台设计活动时间为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之末,穿越一个世纪的舞台设计世家,四代人为欧洲宫廷及官方设计剧场舞台布景。比比恩纳家族四代中负有代表性的盛名设计师。第一代以乔凡尼·玛丽亚·加利为代表(Giovanni MariaGalli da Bibiena);第二代以乔凡尼的儿子费尔迪南多·加利·比比恩纳(Ferdinando Galli Bibiena)为代表,另外弗朗切斯科·加利·比比恩纳(Francesco Galli Bibiena)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代以朱塞佩(Giuseppe Galli Bibiena)为代表;第四代以卡洛(Carlo Galli Bibiena)为代表。
比比恩纳家族的舞台风格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比比恩纳家族四代设计师之间也呈现出细微的个人风格。比比恩纳家族的舞台风格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奢华、神奇壮丽,给观众营造了一个富有想象的迷幻世界。图样签名以费尔迪南多、朱塞佩和卡洛居多。
1. 奠基:比比恩纳家族第一代比比恩纳家族始于乔凡尼·玛丽亚·加利,比比恩纳(Bibiena) 是其出生地,比比恩纳家族名字来源于此。他创作风格成熟,奠定了比比恩纳家族的风格,其后代子孙一脉相承。他家族中至少有7 人为剧场建筑师、布景设计师。
2.“ 求新”与“非对称”风格:比比恩纳家族第二代费尔迪南多,第二代设计师。他为帕尔马公爵设计,是曼图亚皇家剧院设计师,喜爱追求“新设计”。他常创造新的方案,常常说在黑暗中独个躺着,思路就更敏捷。他常常在瞬间思路The Galli Bibiena Family and Baroque Stage Design穿越巴洛克舞台的比比恩纳家族中先做出平面图,之后用直尺与圆规做成透视图,再用画完成。费尔迪南多最早采用成角透视,在《民间建筑》(1711 年)这本书中,他图示了平面图转成透视图方法。他的风格特点是画面具有准确性,善于创新。弗朗切斯科在家族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曼图亚公爵设计。他喜爱放弃对称,追求与观众厅“不对称”的布景,在他那里, 舞台不是观众厅的延伸。他的画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代表了巴洛克风格的顶峰水平。由于费尔迪南多与弗朗切斯科的风格较接近,且两个合作项目做,故他们的风格对于鉴定家来说难以区分。
3.“ 曲折”与“感性”风格:比比恩纳家族第三代亚历山大,费尔迪南多长子。1719 年在曼海姆宫廷担任建筑师与工程师,设计曼海姆歌剧院、耶稣教堂、王宫的左翼。其特点是常常采用“曲折”,用曲折暗示深度,从而将观众的目光从舞台前方引向右中心,再导向舞台后左角。朱塞佩,费尔迪南多的次子,他声誉卓著,是维也纳宫廷典礼的设计师,善于设计露天剧场,巧妙地将花园与建筑物融入其透视设计。他的设计往往产生神奇的“幻觉”。比如在查理四世加冕波西米亚国王的加冕盛会上,他设计了瑰丽而雄伟的歌剧布景。1747 年,朱塞佩与儿子卡洛到德累斯顿共同设计了拜罗伊特歌剧院内部装饰。安东尼奥,费尔迪南多三子,在家乡波洛尼亚,他设计了容纳1200 至1500 人的钟形剧场。他的画稿显示了其个人风格富于“感性”。
4.“ 趋于古典”风格:比比恩纳家族第四代卡洛,朱塞佩之子。卡洛是这个辉煌家族的第四代,他背负着这个盛大家族的荣誉,在欧洲各名剧院之间穿梭行走。他的风格体现了18 世纪后期的趋势,趋于古典,风格趋于简朴。
二、成角透视剧场空间
剧场是一个包含“观”和“演”两层含义的综合性建筑,比比恩纳家族的“成角透视”对西方戏剧空间做出了贡献。剧场空间由观众席和舞台组成,17 世纪至19 世纪,典型剧场形式为马蹄形观众厅,近正方形镜框舞台,大面积主舞台,低主舞台设后舞台,后舞台旨在加深布景深度。观众厅的三面以多层的巴洛克式的包厢,装饰富丽堂皇。
成角透视是比比恩纳家族对戏剧空间的杰出贡献。最早采用这个透视方法的是费尔迪南多,他在家乡波洛尼亚设计的时候就已采用。1703 年,费尔迪南多引入成角透视到布景设计中。自此之后,家族成员均采用此透视方法。成角透视不同于17世纪中心透视,传统中心透视的形式较呆板。成角透视是在舞台两侧设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觉消失点。布置在舞台中心的建筑雕像及墙壁在这种透视关系中可以向两侧消失。
比比恩纳家族的成角透视突破了传统中心透视景的空间单调的缺陷,使舞台形象更加丰富。中心透视只能让观众席中心的观者有正确透视,非中心位置的观者所视的布景会有些微的变形。而成角透视将消失点设立在舞台两侧之后,这样观者具备广泛视点,位于各个位置的观者均可以有舞台透视效果。因此,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戏剧空间。传统意大利布景的透视方法是中心透视,视觉消失点在舞台后墙的中心之处,要达到这样的视觉效果,布景设计需采用对称形式,而对称形式的设计将导致戏剧空间结构单一。
关于家族成角透视的分析,或许与设计师成长环境的视觉经验有关。乔凡尼最初是风景画家,与儿子费尔迪南多和弗朗切斯科最初居住在波洛尼亚,这个城市风景优美,曾经是意大利哥特式建筑中心,城市中的建筑装饰有雕塑装饰起来的尖拱门。这些曾经的生活经验给予他们艺术有潜意识的影响,譬如在他们的布景中常常出现监牢、地窖与堡垒的元素。波洛尼亚是个常常有阴冷的风雪的城市,因此,这个城市有一个奇特的地方:建筑起一道有666 个拱门,连绵2 英里的长廊来抵御寒冷。费尔迪南多与弗朗切斯科在他们的孩提时代在长廊里戏耍、成长,那长长的拱门绵延至远方,次第消失在视野里。这种用重复的建筑构件表现透视距离感,这种视觉经验给予他们在画面上表现透视景的欲求。在他们的设计方法中此种方法反复采用,也是比比恩纳家族设计的一种艺术风格标识。斯蒂芬诺·亚梯加认为比比恩纳对戏剧空间做出了贡献,使狭小空间显得广大的艺术,使幻觉的科学达到了顶点。
三、低视线布景比例
比比恩纳的布景的创造性观众心理造型空间问题也淡化了舞台布景的非从属性。比比恩纳家族对布景比例做出了创新与改革。之前的舞台作为观众席的延伸而存在,布景与观众席发生牵连关系。而比比恩纳家族布景比例的改变,使得布景在角度与比例上脱离与观众席的关系。他们布景的景片被画成大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余部分会延伸到两侧与上空当中,故观者在视觉中是建筑的局部,但是可以延伸想象建筑的整个形貌。比比恩纳家族对布景比例的改变,是通过放低视平线,这样在低视平线之下,布景在视觉中会显得宏伟壮丽,因此而营造了一种超越舞台的幻觉。此外,他们采用布景将舞台划分为两个区域:舞台前部是演区,演员在演区表演;舞台后部是演员不出入的空间,只作为表现深远的空间,作为视觉幻觉的构成部分。
布景表现主体为巴洛克建筑群、列柱、宫殿、拱廊,布景形象富有立体性与多样性,近台口的布景形象采取巨大建筑的局部来表现,唤起观者对舞台两侧和高空延伸的联想,观者也产生一种雄伟观感。为了增加韵律与节奏感,采用绘画建筑物的纵横交错的线条与明暗光影。 
四、  奢华的美学
比比恩纳家族对戏剧美学的贡献还在于营造了奢华的美学。比比恩纳采取华丽的舞美观念,服务于主教、公爵及皇帝,为欧洲宫廷设计,为官方剧场设计。如费尔迪南多为法尔纳斯公爵工作,而公爵从不吝惜金钱。经济的实力保证了他们奢华的风格,给王公贵族制造瑰丽奢华的景象,他们设计的目的是视觉的奢华盛宴。
比比恩纳家族营造了巴洛克舞台设计样式,追求奢华,追求曲线与直线的交错,追求不对称的混杂空间结构。扭转的柱子,环绕对称的饰物,曲线的S 形,涡旋形,运动感,雄伟,瑰丽而华丽。
18 世纪的布景艺术风格体现了奢华的美学风格。而比比恩纳家族无疑是巴洛克舞台设计美学当之无愧的经典代表。比比恩纳家族设计繁华的美学,采用不对称、直线与曲线交织、涡旋细部元素,采用成角加强透视,建筑呈现运动感,自然显现一种宏伟瑰丽的效果,是宫廷奢华美学的点缀,奢华观念也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奢华的美学反映了巴洛克时期的思潮与风尚。舞台设计与戏剧思潮息息相关。巴洛克舞台设计深而宽,并且换景快而壮观。这种舞台设计风格思潮首先由尤巴达斯开始,他在1600年提出自己的设计思想,之后便开启了这种设计思潮。比比恩纳家族这种布景改革反映了启蒙运动思想对戏剧改革的结果。18 世纪早期,欧洲中产阶级品位逐渐取代意大利品位,僵化的古典主义渴求情调布景,因此,成角透视应运而生,中心透视被淡化。此时期,审美趣味被城市中产阶级引导,历史神话题材的古典剧被情感剧及谐趣剧替代,而正是这种趣味促成了歌剧及舞台演出。
比比恩纳家族设计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隔离。这种隔离体现在比比恩那家族的布景远离日常生活,同时,这种布景实际对戏剧演出也并未有适应性。布景与戏剧是分离而没有内在联系的,布景与演员表演也不产生关联。巴洛克风格的舞台设计以奢华为旨归,在装饰上极尽能事,演员在布景上往往缺少主体性。布景在炫耀自身装饰的同时,演员则被淡化。1758 年,狄德罗在其著作《论戏剧诗》中对布景美学提出他的观念,希望走向朴实,减去金碧辉煌,希望布景恰如其分,他提出减去过分的“金碧辉煌”,应该“把自然和真实表现给我们看”,在此,他强调了“自然”与“真实”。然而狄德罗的思想在18世纪并未得到时代的深刻重视,而是在19 世纪才为大众接受。
虽然比比恩纳家族的设计并非完美的范本,但是无论如何,比比恩纳的布景设计在戏剧艺术中均是最浓重的那一笔,这是一种无可厚非的历史存在。比比恩纳家族舞台设计思想在他们的著作中流传。费尔迪南多的代表作《立基于几何透视规则的市政建筑学》(1711)、《透视学的种种运用》(1740),朱塞佩的代表作《建筑与透视》如同他们的舞台实践一样,对他们之后的剧场建筑与布景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家族的力量
比比恩纳家族舞台设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体现了家族的巨大力量。
比比恩纳把意大利舞台布景艺术传播到各国。比比恩纳家族的家乡在波洛尼亚,主要在维也纳工作。但是他们的影响波及遥远的他乡,从巴塞罗那到圣彼得堡,从那不勒斯到斯德哥尔摩。家族成员的设计布景在欧洲许多城市留下印记,例如费尔迪南多的作品留在了帕尔玛、威尼斯、罗马、那不勒斯、米兰、佛罗伦萨等意大利城市,他为巴塞罗那及维也纳设计节日与歌剧布景。他们的风格随着他们的足迹也传播到多个国家。昂斯洛格说:“比比恩纳把意大利布景风格移植到北欧的舞台上。”弗朗切斯科在维也纳、法国、维罗纳及罗马剧院设计。朱塞佩的作品留在了维也纳、德累斯顿、慕尼黑、布拉格、拜罗伊特、威尼斯与柏林。安东尼奥在维也纳剧场担任副工程师,他在欧洲做了技术推广旅行,为比比恩纳家族布景风格推广起了独特作用。卡洛与父亲朱塞佩为拜罗伊特剧院设计,也为伦敦、柏林及里斯本剧院设计布景。比比恩纳家族也影响了俄罗斯建筑师巴尔托罗梅欧·拉斯特莱里、夏加尔等。因为巴尔托罗梅欧出生在意大利,在意大利度过童年的他受到巴洛克艺术熏陶,吸收了比比恩纳舞台布景设计艺术及奥地利罗可可因素,综合形成“俄罗斯罗可可”。
彼得·布鲁克认为戏剧是一种人类根本性的需要,剧场及戏剧的形式、风格只是些暂时的盒子,完全可以被取代。或许,比比恩纳奢华的布景只是造就了一个暂时的幻象,但是却永远地存在世界戏剧设计史之中。如同他们为维也纳宫廷设计的庆典用布景的那些陈旧的画稿,如同莫扎特和施特劳斯的音乐那样,成为维也纳宫廷的奢华与气派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