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系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 Update:2012-09-13

 

“仰望蓝天与脚踏实地”“向左走向右走”……

——张月

       又是一年的毕业设计结束了,看着学生们的丰硕成果,想到当初走进校园的青涩的他们,最终轰轰烈烈地走过了四年。也许当初的激情现在变得淡然了;也许当初的期许现在不是执着的目的了;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取向有些许的变化。但是,就像世间所有的事物一样,事情只要发生了,它就会把影响像涟漪一样传递出去。

“仰望蓝天与脚踏实地”“理想与现实”“向左走向右走”……这些话都表明了两种极端状态和人们在这两种状态中的纠结。当事物的发展发生转折时,当人们对自己的方向面临选择时,就如今天的中国社会,历史好像到了一个纠结的时代。国家是继续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还是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与民生?设计师是继续简单的山寨古今中外获取商业快钱,还是关注社会与自然并脚踏实地的改变世界?学校是追逐现实的市场需求,还是为未来的理想提供一些幻想家?……这些纠结无论大小,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我想在这特殊的时节很多人也同样伴随着各种纠结的心情。
对教学的评价标准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位老师谈提到了学校教学水平的评价,提到了追踪的几项指标:学生对学校的评价、学生毕业工资水平、学生跳槽频率、学生美誉度。不可否认这些都是非常客观的指标,也是对教学和学生选择学校专业非常具有指导性的指标。可问题是客观现实与追求的理想并不总是一致,人们会因为不同的理想而选择不同的客观指标。
        在现实中的每一位教师或设计师们,由于他们对设计的意义与价值的观点不同,对同样的学生或作品经常给出不同的评价。我们一直是一个追求大一统的民族,在价值观念上也常会以追求“唯一真理”为标准,经常会在评价体系上提出“保持一致”“紧紧跟随”“与×× 接轨”等。并不崇尚个性的与众不同。有时即使表面上表现出所谓的“个性”“另类”,其实也多少有些虚伪,因为骨子里还是要追求“认同”。因此学习别人的经验、“山寨”别人的成果成了国人的惯性思维。前几年的高校评估潜意识里也有“唯一真理”模式的影子。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勇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确实很难。虽然理智上清楚百花齐放,思想多样性的重要,但是在现实中能坚持下来确实是需要勇气。几年来教学思考、交流与探讨的收获是发现了不同教学理念、体系、大环境背景之间的特点和不同,而更重要的是发现不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趋同”,而是各自更清晰明确自己的特色。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专业分工合作、差异化竞争和多元并存。因此,每个人只要把自己做到最好,不必纠结与艳羡别人。
专业的表达——“过程”还是“表现”
        “过程”还是“表现”,一直是设计专业教学纠结和左右摇摆的问题。在国内,基于造型艺术的传统背景,“表现”一直被设计专业教育所重视,成为了相对传统的教学体系的突出特点,甚至成了教学质量优劣的指标。近些年由于欧美创意为主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引入,强调概念、强调过程,形成了一种“去”表达的设计教学观念。其重视内在真实问题解决的理念,放弃了过度追求表面化样式的模式,在国内设计界过往过度注重表面“装饰化”的大背景下有积极的意义。但过度追求“过程”,忽略了“表现”的必要性也同样带来了问题。
这一问题的直接结果,是当学生有时有一个很好的创意概念,却不能用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创造样式与形式为主的设计行业,“形式表达”是设计的重要手段。某种意义上,“表达”即“设计”。光有概念不行,能够用恰当的形式表达和表现出形式的优美也是起码的底线。因为说到底设计不是靠文字和观念打动人的,最终的成果还是要“表达”出来。在当代因为技术的进步,有如此多的优良的“表达”手段,你不能用注重过程来推卸“表达”不力的结果。
        与“表达”不力相对的另一种情况是“表达”的过度和不专业。大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素材,可很多基本的设计要素没有呈现出来,造成设计表演化、娱乐化。其实这个问题要追踪起来应该说是行业市场的问题,是由行业内评价体系的“不专业”决定的,是专业管理体系的问题。因为从本质上说,优秀设计的出现是管理者的眼界决定的,好的管理者应该有能发现好设计的眼光,应能减少设计过程与品质的“内耗”,将优秀的设计品质执行彻底。当然这已经不在我们设计专业教育能控制的范围内了,但也许我们能小小地干扰一下——开一门设计管理学。
 
 

 

浮云下的城市生机——城市公共空间的时间性

作者:马瑞捷          指导教师:方晓风
设计说明:
       国家体育馆周边的地区虽然是完整的步行区域,但建设之初为了强调北京中轴线的强烈纪念性而使这片步行区远远超过了人可以感知和舒适的空间尺度。对于场地的步行限制也使得步行区实质上只有很小的场地入口。没有组织好的周边城市交通与公共交通系统使场地内的两个入口变为极度单一的对于场地有主导型性交通方式。场地业态与功能的单一造成了大片区域与地标建筑周围的达到动机匮乏,在非特定大型活动的时间中,这片场地就会成为对于公众而言没有吸引力和没有动机要去的场地。在以国家体育场周边为场地探讨时间性问题的时候,现状与场地负荷能力严重失调的人流量与交通负载能力是设计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如何通过合理的环境、功能、交通集散等空间的植入为这片场地聚集人气是之后景观设计的合理性的基础。因此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将场地重新定位划分为属性不同的几片区域。通过基础的空间组织改变,将过于严重的南北向轴线变为东西,增强不同的几片区域内向的围合感,从而实现第一步降低尺度的目的。场地南端城市公园的设定一方面细分了场地的大尺度,另一方面优质的环境品质与便利的城市交通位置可以吸引公众在不同时间进入场地休闲娱乐。商业街的置入一方面利用场地已建成的空间资源,另一方面商业自身的巨大活力可以为场地带来不同时间内不同的活力。
 

 

导师评语:
马瑞捷的设计以国家体育场“鸟巢”周边地区为对象,针对现状过于追求纪念性而带来的尺度巨大、空间利用效率不高,以及体育场馆在后奥运时期在经济上平衡维护成本等问题,认真调研,并提出了策略性的解决方案。这一选题的问题意识非常强,值得称道;同时,马瑞捷的调研做得非常扎实,不仅长时间蹲点考察对象本身,也对周边的城市环境,以及国内外的相似案例做了细致分析,为后面的设计打下了好的基础。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不是壮观的景象就能简单定义的,而是要成为好的容器,并进而具有磁性。马瑞捷的方案即围绕这两点提出解决方案,通过植物配置降尺度,营造市民性的公共活动场所,并充分尊重了国家体育场现状建筑的形态以及建筑本身在城市景观系统的地位。


“她的秘密花园”—别墅室内装饰艺术设计

作    者 :任秋明          指导教师:张月

设计说明 :
在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中,我首先以主人一家 4 口一天中的时间表为根据,来找到他们需要的功能空间以及其所对应的空间属性,来为主人不同的活动创造不同的空间情境。在前期调研中,我发现,服装设计师的家都和他们的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反过来,他们的家和生活状态也为作品提供了灵感。在本课题中,业主夫妇是欧点女装的服装设计师我决定以此为切入点,从欧点女装来得到一些灵感和设计元素在欧点女装的企业文化中,设计师们推崇“女性至上”的理念他们又在今年春季推出了“她和她的亲密约会”系列产品,强调“在喧嚣的尘世中,女人们对于那些专属于自己的轻松时光的渴望。” 渐变几何、燕子图案、波普艺术的巧妙运用,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项链式领口、高腰款式相结合,带来朝气蓬勃的惊艳感观,营造出优雅高贵的女性气质。在这难得的静谧的独处空间里,她们让心灵暂时小憩,让自己属于自己、解剖自己、欣赏自己、鼓励自己。因此我决定将设计概念设定为“她的秘密花园”,让业主回到家,就像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梦中花园里一样,舒适、自然,并充满品位。

 

 

导师评语 :
任秋明同学的毕业设计课题选择了家居装饰设计。她的设计视图针对那些对时尚更敏感的人群做出更个性化的解决方法,思考个性创意的原点。设计既有真实的场地及客户背景,又有一定的探索性,并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形式,达到毕业设计要求水平。


自由成长—城中村学龄打工子弟课余学习活动中心环境设计

作    者 :向奕翰          指导教师 :梁雯

设计说明 :

我的毕业设计从我国城市化的大背景出发,关注了城中村学龄打工子弟这一弱势群体,通过实地调研打工子弟的课余学习活动环境,尝试为打工子弟创造健康、自由成长的环境。为切实了解打工子弟成长环境的现状,我走访了树村、正白旗村、肖家河、厢白旗村、朱家房、黑山社区等多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区,对三十余户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进行了针对性的访谈调研,整理获取了打工子弟成长环境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并针对分析出的现状要点提出“自由成长”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当中,突出了室内设计专业特点,从人的尺度出发,以儿童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理论依据,在空间尺度和形态、材料和色彩的选择、功能和动线的组织等方面都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设计了一系列适合儿童活动和行为的环境模式语言。将空间设计与使用者行为紧密联系,使得打工子弟活动中心成为一个人和空间不可分割的综合环境设计课题。

 

 

导师评语 :
这个作品的动人之处是作者表现出对人的极大关怀。作者并没有把随父母进城务工人群的子女当作一个特殊群体对待,而是强调他们作为儿童——由于年龄,在生理、心理和行为区别于成年人的群体——的自身特征。作品的核心意义在于消除使用群体的身份差异,强调平等和关爱,从而创造出一个赋予使用者尊严和快乐的环境。这一观念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社会关怀,在本科阶段难能可贵。
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作者从儿童的认知特征、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出发,从近人尺度的室内环境入手,创造了一系列富有想象力的空间,并将这种丰富性延伸至室外环境。作者仿佛孩童一般,带着梦想,倾注情感,诗意地描绘出了儿童家园应有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