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 Update:2012-09-17
  • 程启明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8期

从无形到有形,从有形到变形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自成立以来,在教学活动中,一直将关于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研究放置在首位。对待学生的培养不但强调具有文化性,能够解决专业问题,而且注重具有艺术性,能够与时俱进地发现新的问题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文化与艺术
        完成一个设计通常要经历两个约束过程,一个是文化约束过程,一个是艺术约束过程。其一,文化约束过程与从无形到有形相对应。道理在于,文化的存在是与有形相对应的。一个孩子,在接受了中国文化教育以后,便有了按照中国文化方式进行生活的可能,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形”会对他的行为产生“约束”。在这里,文化的本质被定义为是一种有形的约束。约束的存在与否,对文化的存在有很大的影响。约束有影响力,说明文化存在,反之,文化便会消失。历史文化便是这样一种文化,历史上曾经对人的生活方式产生过影响和约束,但后来没有了。当然,也有与之不同的现象发生,如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将历史文化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一种将具有约束性的“形”保留至今的文化。试想,没有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了除夕夜里吃饺子,中国的春节文化会实质性存在吗?文化与“形”对应之说实际上是在强调文化、形式和约束三者之间的并存关系,“约束”存在于“形”之中,这时的“形”是文化可能存在的保证,没有了具有“约束”的“形”,所谓的文化必然就会成为无稽之谈之虚无。其二,艺术约束过程与从有形到变形相对应。道理在于,艺术的成立是以文化存在,即以“形”的存在为基础和条件的,变形意味着发展和提高。常言所云的“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与之同理,另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所言及的也是文化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情理之中与文化相对应。没有文化作支持,就不可能形成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与艺术形成相对应。不能超越现有文化的形态约束,就不可能产生意料之外之喜悦。
 

二、文化构成与艺术构成
        文化构成与艺术构成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从构成内容方面来看,文化构成和艺术构成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均由文化要素和排列结构两部分组成。文化要素是指构成文化的可见基本元素,如诗中的字,建筑中样式、构件等。排列结构是指蕴含在基本元素之间的逻辑,如和谐、冲突、连续、重复、唯一等。由于这种相似性的存在,致使许多人忽视了文化和艺术在本质方面所存在的不同。
        从构成的结构的属性方面来看,文化构成和艺术构成具有根本的不同。存在于文化构成之中的,文化要素之间的结构属性是连续和重复的,而存在于艺术构成之中的,文化要素之间的结构属性是间断和唯一的。简而言之,文化是重复出来的,苏州的传统街区、平遥古城、阆中古镇等的现实存在均可以说明这一点。而艺术则是唯一出来的。反对的是重复,强调创新和个性。人民大会堂、鸟巢、水立方等均铭刻有这种精神。其实,知道这个道理非常重要,否则的话就会形成所谓的不尽如人意。长安街两侧的每一栋建筑的设计不容置疑地都会经历过反反复复的所谓的艺术考验,几乎没有重复,但其街道的文化性何在?现实中,能够把重复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人可能真的不是太多。谈及到重复,往往总会有人会将其与落后联系在一起。
 

三、文化学习
        文化通常是以整体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无形之中,这种整体呈现也使得关于它的掌握变得困难起来。针对于此,美院建筑学院的教学将重点落脚于对文化构成进行深入解析方面。力求通过目标明确的课程训练,使人逐步了解并掌握将文化要素和排列结构,从文化之中解析出来的基本方法。关于这一点,以汽车为例亦可进行直观地阐述。众人所知,看到过汽车的人是很多的,但与之相比,能够将汽车拆开的人就少了,继之,能够把拆开的汽车又重新组合起来的人就更少了,再继之,能够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新的汽车的人则会又少些。与之相对应,就有了看见文化、认识文化、掌握文化、创作文化之不同。现实中,看见文化的人是很多的,但能够认识文化、掌握文化、创作文化的人则会少很多。反思整个过程,解析文化之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只有整体文化构成中找到其构成的要素和具有约束性的排列结构,才有可能实现对文化的掌握,接下来的才是文化创造。

四、艺术创作
        毫无疑问,艺术创作是一个变形过程,但其前提是要有“形”。从本质方面来讲,艺术创作并非是一个完全的自我过程,特别是建筑、景观、室内等设计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了文化约束,满足于人的物质和精神要求可能就是一句空话。其实,作茧自缚与破茧成蝶的对应关系所强调的也是一个同样的道理。现实生活中,由于破茧成蝶寓意着摆脱约束。所以会有许多人将破茧成蝶与艺术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因为没有了作茧自缚,破茧成蝶可能会暗淡许多。在这一点上,作茧自缚与破茧成蝶的对应关系与从无形到有形,从有形到变形之对应关系是相统一的。虽然将文化约束和作茧自缚联系在一起会令许多人多少有些难以接受,但道理就是如此,如果没有“ 形”的约束,交流的共通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共鸣也不可能形成。说到底,艺术创作的关键问题就是一定不要脱离文化约束,你所能做的只不过是把从文化之中解析出来的文化要素,按照一个新的结构方式进行有逻辑性的组合。在这里,“有逻辑性的组合”包含两重意思,一个与文化自身的约束力有关系,以掌握文化为条件;一个与你自身的控制力有关系。以可控为标准,失控之举非艺术也。
 

五、结语
        面对一个深不见底的干枯的河床,人是不可能到达对岸的。但如果河床里充满了水,人则会有了游到对岸的可能。然而,可能毕竟只是可能,并不意味着实现。为了理想,许多人下了水并奋力向对岸游去。其结果,有人游了过去并上了岸,而另外一些人则没有游过去,或继续泡在水里,或随波逐流了,或又被冲了回去。上岸者可谓艺术家?他既知水性,又有力量,可控并游刃有余地将目标实现了。未上岸者何谓?可称其为文化人?相对于目标,定义其为失控可能并不为过吧。水既可以浮人,也可以覆人,但没有了水,一切可能就都没有了。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