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分论坛第一场

  • Update:2013-01-11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主持人:王明旨

以“城市针灸”重燃地方之气:艺术家的反思

伍韶劲(Kingsley Ng),香港装置艺术家,善于在作品中充分利用和表现声音和动作的效果。在作品中,伍韶劲应用电脑音乐、数字视频、互动多媒体、雕塑、机械工程以及音乐创作,探讨了新技术在艺术方面应用的各种可能性。

在20 世纪,全球各地的艺术和建筑越来越趋同,地域性特征极不明显。诺伯舒兹(Norberg-Schulz)认为,这会导致地域精神的丧失,我们的身份或相关的心理特征也随之消失。
艺术和建筑可以让地域精神可视化,并且把它象征化。通过艺术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纪让地域精神变得可读、可想象。但若只是外在的改变,按照中国中医的传统来说,只是治标不治本。城市针灸的意思是指通过轻量级的介入来调节城市的精神,调节体内的“气”,就像用针灸来改变“气”的运行一样。我认为这样一个过程包括四步。
第一步是要确认、识别,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气”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元气,是来自于你出生或者基因这部分,宗气是出生以后的气,是来自于通过食物的消化和对空气的摄取,这两个气相互作用,就形成正气,这成为了我们生命的能量。相似的是,也有两种地域精神的气,一个也是叫做元气,是来自于自然的,来自于自然的现象,来自于地面的景观,还有就是宗气,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模式、日常生活和实践。
第二步是激活。在中国传统的中医里面,气的顺畅流通受阻,就会带来不适或者疾病。相对应的,在我们城市的结构当中,也有一些阻碍。通过艺术或建筑的穴位针灸,我们能够让经络更加通畅。经络可以是任何的基础设施,比如交通、通信网络,或者是教育的项目,社会的互动。比如在地震中受毁被废弃的建筑,经过重新改造,成为了当地社区活动的主要场所。
第三点是关于平衡,在人体内,阴和阳不断变化,在一个结构内,也有一个阴阳一体的系统,任何外界的干预都应该是辅助于自身系统的平衡,而不应该是人为的干预或者破坏已有的平衡。我们用艺术的干预来追求平衡的做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90 年代。另一个问题是,传统和创新怎样平衡地存在于现有的城市中?我们可以用一些视频,或者用一些多媒体的角度来反映当地发展的历史和文化。不管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科学的角度,都应该有一个动态的系统,让其中的各个元素自由自在地存在。
最后一点,在中医的传统里,我们要通过打太极或者练气功,并结合合理的膳食,来达到健康的状态。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样把这种活力带到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来?对于学生和志愿者来说,如果定期组织这样的活动,他们也可以参与进来,这个城市的活力需要每个人的支持。我们不仅仅需要从上至下的方法,也需要从下至上的方式,通过一些低消耗、轻量的活动,能够保持住每一个项目的能量和元气,并且更多地留在当地。

伍韶劲 《音乐织布机》2005 年

教堂在我们中间:我们如何能接受媒体,媒体能告知我们什么?

托德·贝里思(Todd Berreth),建筑师和设计师,目前在杜克大学的艺术、艺术历史与视觉研究系从事研究工作。贝里思注重艺术、建筑和技术之间的区分,尤其是能够使建筑和探索诗意空间变得新奇和不确定的基于算法生成的绘画和制图技术。

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建筑里面,也可以看成生活在很多墙体之间。问题是怎么样能够跟这些空间有一些互动,它们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并且让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想法。
以大教堂为例,它往往装饰繁华,而整体结构又非常简单。
通过窗户的自然采光,在教堂里的人,就会有一种神圣的感觉。
教堂的装饰都是在表面,有一些浮雕,彩色玻璃窗也是简单的色块。我们可以看到,大教堂是一种非线性的,而且是全面的装饰,而且它具有跨越性。有人研究大教堂与现有的技术条件比如社交网络之间的关系,探讨现代交流的方式可不可以像大教堂一样,又有简单的,又有装饰性的。我们不仅仅让它能够回应它所建筑的时代和时代特征,并且让它跨越时间和空间。
我想给大家讲讲这次展出的作品,我和我的同事共同研究了30 年,才完成这样一个项目。它用C 语言和OpenGL 来编程,既包括实时的媒体库,同时投放到实体的空间中。这里面有很多再造的原型,比如巴别塔等等。我们用了三个投影机来得出这样的效果。它有10 米高、40 米宽。我们希望这样的艺术作品,能够呈现一个新媒体建筑的潜力。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符号、我们的媒体和我们的历史,来占据我们之间的空间,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能表达我们的意义。

托德·贝里思(偕同比尔·西蒙)《中国的许多意义》( 虚拟作品)2012 年

关于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鲁晓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作为组织者之一,首先我们思考的是这次展览要用什么样的主题。第一届的时候,我们没有限定某一个主题,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很长时间在美术馆都没有那样的盛况,当时国家领导人非常关注,我记得总书记带队,5 位政治局常委都参观了展览。第二届,我们想从纵深上做一些思考,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办了展览和研讨会,第二届的重点是新媒体艺术,强调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或者媒介,这是艺术和科学结合最紧密的一种艺术形式。今年这届是第三届,我们就在思考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如何再做,当时我们也集思广益,最后锁定了“信息·生态·智慧”。
信息是当下影响我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所有的领域一个最关键性的技术,进入到信息时代,像微软、Facebook 这样大的公司所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机械社会延伸了我们的肢体,信息社会是我们智能的一种延伸,我们想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科技、一种文化。生态是我们面向未来的思考,今天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和信息文化,我觉得这两个对我们当下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我们锁定了在这两个大的学科和科技领域。
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所有参会者、所有艺术家、所有演讲嘉宾在这样一个命题下,给我们带来的新的思想、新的学术观点、新的见解、新的视野,或者是新的反思。基于这样一个理由,我们锁定了这样的命题。
在这个命题下,我们追求的是对一些根本问题的思考,比如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艺术本质的问题。科学是接触自然的规律,艺术更侧重于关注人的情感,科学和艺术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时候根本是不可分的。所以李政道先生说,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虽然看着是两面,但是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做一个判断,解决一个问题,实际上包含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另外,我们在这个命题下,期盼大家关注当下。在今天,创新是一个全球化命题,只有创新我们才可能有未来。是不是创造就是一切?创新的目的是什么?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另外一个就是时代文化,我们在当下,不能老去吃传统文化的老本,我们这代人为这个时代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这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经在一个高级研修班学习过一段时间,当时他们就说,你看一下全世界当下的符号都有哪些,大家数了很多。中国的文化符号大部分是过去的一些东西,我们如何创造当下的文化符号,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任务。
对未来的思考,一是要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为中国改变发展方式做出贡献。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若是将来培养干细胞成功,我们可能会创造生命。我们的信息无处不在,我们的隐私、个人的尊敬和人的平等,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所以在这样一个系统的思考下,我们确立了这样的主题。
第二,我介绍一下这次的策展。我们有一个策展团队,结合了国际策展人制的方式和自身的特点。没有完全采取策展人制,是因为我们想展览应该是一个开阔的视野,所以有策展人推荐,也有在社会层面的征集,最后通过学术委员会审定,确定了这些作品。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狭隘的美术圈子,要理解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立身于某一个圈子或者一个专业领域里,我们要从时空、生态、生命这样大的系统上去考虑问题。另外,我们不想拘泥于某种形式,在这个命题下,不管是传统的技术、传统的方式还是新的方式,只要体现了这个主题,同时强调了科学和艺术的融合,我们认为都是很好的。
传统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在高科技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体现它的价值。苹果公司在技术上未必是世界一流,但它能将艺术、科技、材料、工艺所有东西进行最恰当的集成,取得了很大成功。这种集成创新恰恰是我们设计这个学科所要倡导的。它真正最闪亮的地方,我觉得是触控式的人机界面和可感知的行为方式的识别,这恰好借用了传统智慧和自然智慧。

鲁晓波《 “是”与“似”》2012 年

再导入计划:一个新的艺术科学计划,解决澳大利亚小型哺乳动物数量减少的问题

基思· 阿姆斯特朗(Keith MArmstrong),导演、媒体艺术家。18 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在艺术、科学和生态学相互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性的表现形式,将新媒体作品与电子艺术、网络互动装置与替代接口进行融合。

我想用两个词来概括我一直工作的框架,一个是生态,另外一个是哲学。生态和哲学,这两个词从古希腊的语言里直接翻译过来,指的是居住者的智慧。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生态和哲学,也就是人在大自然中生活的智慧。
我在这次展览上的作品,主要是对时间的终点的反思,也包括对我们自己的反思。怎么样延长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是作品的核心理念。我们怎么样能够跟空间进行互动,可以提出一些假设,也可以质问这个问题本身,可以开启一些方案,并测试这些方案,所以有很多种可以实现的潜能。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说一下野生动物保护。蝙蝠在澳大利亚有很广阔的栖息地,澳大利亚有一个蝙蝠保护机构,它用围栏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这种动物非常脆弱,容易受到威胁。我去实地进行考察,这是我学习生态科学的第一个阶段。跟这些野生动物保护者合作的过程当中,我学了很多科学的知识。我不断地设想,艺术和科学的结合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澳大利亚哺乳动物灭绝的危机。所以艺术的工作组要和科学的工作组合作,来应对我们面临的生态危机。为此,我们要培养一些新类型的人才。
我们在相关的工作方法和需求上,科学家和艺术家有很多可以分享,我们必须从人的改变开始,从文化的改变开始,从思维的改变开始,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基思·阿姆斯特朗(偕同罗杰·迪恩、斯图亚特·劳森及达伦·派克)《有限》 2011-2012 年

混合现实的界面:基于3D 体验的交互平台

王骁勇(Douglas Wang),设计师,在软件的用户体验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与视觉传达等领域已经工作了十五年以上。横跨不同设计专业和国际企业的经历使他成为了极富创新精神的思考者和实践者。

我是体验设计师,主要是为用户设计体验。通过信息技术,比如像计算机还有界面,来创建出便于设计师使用的界面。混合现实技术涉及到多种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来描述对我们空间的感觉,它可以让我们跟这些物体或者照片进行互动,跟虚拟世界进行互动。3D 的体验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信息,比上千张的图片在一起更具有冲击力和说服力。简单来说,混合现实技术就是我们通过物理世界、知识世界的一些动作,可以让虚拟世界里面的东西移动起来,或者根据我们的意志来引起变化。
混合现实3D 系统可以通过高速照相机,实时记录变化的物体,我们可以把它变化的瞬间拍摄下来,并通过一个大屏幕,通过桌子上实体的互动,感受到数字3D 的体验。我们为欧洲的客户做过一次设计,在展厅里放置了一个1 :1 的投影仪,把车按照1 :1 的比例投影到这样的空间里,这样来购车的客户也好,设计师也好,可以更好地看具体的设计细节。另外,通过模拟玩具还可以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在建筑领域,混合现实可以让虚拟环境更加智能。3D 的空间里面,可以根据需求来设计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说它是可进行定制的,根据不同的空间变化来做调整。只要把数据上传到系统里,就可以让真实可见的材料跟虚拟出来的环境相结合,换窗帘、换家具,可以随意调整。

王骁勇《混合现实系统:一种身临其境的3D 体验的解决方案》201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