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分论坛第二场

  • Update:2013-01-11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主持人:张尕

网络群体的远距离信任与作品“爱面子”

埃尔芒·马特(Hermen Maat)是荷兰格罗宁根市密涅瓦艺术学院的教授。他的妻子,同时也是他的合作者卡伦·朗塞尔(Karen Lancel)是荷兰格罗宁根市弗兰克·莫尔学院交互媒体艺术的教授。马特与朗塞尔是欧洲EIC 信息和通信技术实验室的成员,主要进行媒介研究。

我们的作品一直围绕信息和信任问题。在网络时代,在无法面对面的情况下,人们怎样建立相互信任?尽管可以使用电话保持联系。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身体和眼神的接触。让身体撒谎是非常难的。社会学家说,只有面对面的联系才能建立起相互之间的联系与信任。这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也是我们作品的观念基础。
我想与在座各位分享我们的两个项目,它们被称为“艺术社会实验室”。第一个是“远程信任”项目。比如像社交网络中,用户能够借此了解到其他人的社交、隐私。所以有时,大家感觉在网络上是赤裸裸的,缺乏安全感。因此,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个界面,形成“数据的面纱”,保护隐私。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和使用免费的应用程序进行线上的信息交换。在这样一张“数据面纱”下,用户的个人描述会保存在数据库中。其他用户可以透过面纱,最终看到你的脸。不过,你是不是需要看见我的眼睛,才能信任我呢?于是,他用智能手机与你进行沟通。你能听见他的声音,与他分享你的动作。所以,我们若想相信一个人,必须有身体接触才可以。智能手机的屏幕可以实现这样的触摸,建立起网络信任。这个项目我们在上海、伊斯坦布尔和鹿特丹都进行过展出。在伊斯坦布尔,当地人从阿拉伯文化的角度给予我们反馈,认为这个设计能够真正搭建起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另一个项目叫作“爱面子”,它也通过界面实现。参与者通过抚摸脸,在屏幕上画出自画像,然后保存。我们能够体验自己的身份,也可以体验别人的身份,当然,它会过滤掉我们的隐私信息。
这是一个智能化的集会平台。在公共领域内重新构建彼此的信任。面部识别技术给我们的精神带来更多慰藉。但问题是:谁在触摸谁?谁在观察谁?谁在看着谁?数据库里,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他们一方面被连接起来,但另一方面被理解成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陌生人。我们的这个项目接下来的计划是把前两个阶段结合起来,即两个不同城市的人,通过触摸自己的脸,在屏幕上的反应,实现在异地脸部的触摸和身体上的接触。
在未来的设计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关心时间、空间以及社会维度这三个方面。我们一直在寻找信任,而它有时显得那么脆弱,不容易去建立。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能够考虑到我们身体的反应性、敏感性,以及人本身的一种直觉。另外,我们想把人身体本身的敏感性和直觉带到这个体系中。其实,它不仅是简单的扫描,而是一个想法——我们怎样可以建立起对彼此的信任。

(荷兰)埃尔芒·马特和卡伦·朗塞尔《爱面子》2012 年

2012,在“信息·生态”的棋局中陷入的长考

宋建明,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色彩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主任、杭州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信息与生态是一个丰富而巨大的命题。首先,信息具有时代特征。人通过外部信息认识世界,也利用它改造世界。今天的人们处在一切交流、沟通、传播、交互及控制中,信息变成人、社会、国际间最基本、最普遍的联系形式。可以说,今天的人们完全被信息载体所左右。如果没有信息,这个时代将会僵化。信息对人来说是资讯、信号、技术。此外,我们通过它还能看到自然、人物、科技、历史、文化等。同时,信息有正面的、负面的。现在有一个时髦的词叫能量——正能量、负能量。
所有这些能量(信息)都包围着我们,我们如何面对?
第二个关键词是生态。这主要是指人与环境,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不被生态的事物?工作的生态,科技生态,市场生态,生态也把我们包围了。
我们的生态和信息环境里,有正面的,也有太多负面的东西。因此,我们势必要思考,在高科技的时代,高科技是不是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于是,我们提出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态,呼唤人文力量。单维度的科技去拯救灵魂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像本次艺术与科学展的主题,这个时候,“智慧”就浮现出来了。
在智慧里面,我们又会去追索那几个老命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科学。它们又可视为三个体系。在真善美追求的道途上,它便促使我有了这样的思考:自然科学求真,社会科学求善,艺术科学求美。我们会发现,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组互补相生、不断推进的螺旋结构的智慧DNA 和力量。在这样一个语境里,我们倡导创建一个新的愿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就意味着,以文化的传承加智慧的更新,探讨新时代的理念。通过它们,构筑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生活中的物件、我们时代的礼仪。在设计学科的语境下,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探索一种新的方法,包容新的失败,鼓励新的探索。即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语境下,重新思考我们的思维,解读我们的学科。
因此,中国美术学院族群在这样的语境下的思考。我们说要像诗人一样畅想;像哲人一样深究;像匠人一样劳作;像艺人一样创新;像信徒一样修持;像文人一样品鉴。我们认为,当今的问题就是世界级的问题,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今天中国如此庞杂、如此广大、层次如此丰富的问题,专心地解决好这个难题,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

鱼眼与全景的通讯图形乐谱两重奏

山本圭吾,1968 年开始从事录像装置艺术制作,从画家转型为现代影像艺术家。1971 年开始受众参与型影像艺术装置的制作,伴随网络的大众化普及,开始追求表现通信和艺术的相互关系。他是影像艺术的先驱代表,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评价。

我的演讲主要是对我的作品做一些说明。我从事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已有四十余年。对我来说,关于新媒体艺术的最初创作与网络艺术有关。我参加本次展览的作品《鱼眼舞》,虽然没有与网络连接,但是在会场,我们设置了两台摄像机,捕捉现场影像,再进行融合。这两台摄像机的其中一台使用鱼眼镜头。所以它拍摄出来的影像代表像鱼眼看到的影像。另一台相机是普通镜头,代表人类看到的影像。作品一边是鱼眼图像,另一边是普通图像,两个图像现场同时播放,让现场的观众体验鱼眼图像和人类看到的图像之间的区别。同时在现场,我们通过乐器台进行图像与声音的融合,由此进行图像与通信乐谱的二重奏。
此类展览我在今年已经做过五次,主题是“明月的鉴赏”。在9 月的一次展览中,我在中国杭州把当地的月亮图像发送至日本。另外,还有中国上海、韩国首尔以及日本的几个城市,大家同时拍摄满月的图像传送到日本。我觉得“人类与月亮对话”主题比较适合东亚文化。
我在2005 年认识了清华大学的鲁晓波教授,彼此对新媒体艺术有许多共鸣。我目前正在与鲁老师合作,准备由清华大学出版两本与我作品相关的书。
到目前为止,我的作品主要是通过网络将两个不同地方的图像进行融合表现。例如在1975 年巴西双年展上,我的作品是在巴西和日本各设一个会场,双方通过网络进行围棋对战。
另外,1992 年参加德国一个艺术展时,我的作品是在卡塞尔和福井两地进行通讯交流。当时我便感觉,这个领域的艺术表现肯定会更加发展。而在今后,我觉得网络艺术更应该向人性化这个方向进行更高层次的延伸与体验。

(日本)山本圭吾《鱼眼舞》2012 年

旨在创意知识生成的多通道用户界面

达米安· 希尔斯(Damian Hills),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创造力和认知工作室。

我今天主要跟大家探讨一下界面设计的多媒体模型及其叙述性构建。我们作品的交互界面在不同的模式下进行叙述性的构建。它是一个触摸界面,不同的参与者可以在上面同时参与。他们可以共著一本书,里面有一些关键词的词条,不同的观点交融碰撞,形成了一个叙述性的构建。比如一些艺术性的内容,可以把它放在环形中间,作为核心内容。围绕该主题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各种内容离核心话题的远近,排成序列。当然我们还可以对它的次序重新调整。同时,各种内容还可以进行自我重组,从而组成一个符合逻辑的叙述性结构。
我们现在研究的重点是,交互设计或者界面设计如何在特定情境下辅助我们形成叙述性构建。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探索了现有文化的叙述性构建模式,我把它划为如下几种类型:首先是会话。它有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的就是通过肢体语言和手势,与别人进行交流。第二个是创新。创新在这里面有很多可能性,它可能是详细的叙事,也可能是非常抽象的叙事。第三个是符号表达。它是象征性的,还有一些比喻性的叙事也包括在内。最后一种是共享式。我们所要讲的故事会不断累积,以此为未来的对话和交流作铺垫。
对于它的实现界面,我想到用手势讲故事的方式。比如你通过手指的移动画一个圈。这个圈画完,就表示你已经表达了一个观点。之后,你也可以按照它里面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另外,一些主观意愿可以通过扩大这个圆圈来扩展思维,亦能够缩小,使其更加具体化。再有,可以把你的圆圈和其他圆圈结合,也就是与其他观点结合。最终你们两个人达成一致。我们都知道无巧不成书,中间如果没有其他人参与,那这个故事便不会很精彩。
我先有一个模板和数据库,储存了一些关键词。它们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或者是搜索引擎上面经常出现的词。然后我用神话和传说作为故事的基础信息库。还有一个模板,里面有人的情绪、感觉、观点等。然后我把两者结合,于是便有了两条线索。一条是故事本身,另一条是故事发展。对于后者,你可以讲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说,每个参与者都自己选择和影响故事的走向。另外,我们还有一个界面,参与者大家可以在故事中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有的人是叙事者,有的人会扮演角色,还有的人是旁观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分享非常重要。这也是我整件作品创作和运行的基础。

科学主题与原则在多媒体艺术中的探索及应用

劳伦特·米尼奥诺(Laurent Mignonneau)与克里斯塔·索梅尔(Christa Sommerer)是交互计算机应用领域国际知名的媒体艺术家,澳大利亚林兹市艺术与设计大学的教授,并担任媒体学院界面文化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关注发展中的自然和直觉界面,常常在革新性的界面设计中应用例如人工生命、复杂的生产系统等科学原则。

我想演讲中介绍一些我们的作品,它们都是互动艺术作品,可在公共区域进行展示。
第一个是克里斯塔·索梅尔与我的共同作品。我是艺术专业毕业的,而我的夫人克里斯塔·索梅尔学的是植物和艺术。这件作品把我们两个人的专业背景结合了起来。作品用电脑产生关于植物生长的图画,通过人和植物之间的电压刺激,引导树的生长。所以,参与者必须要触碰它,才能刺激植物的增长。另一件作品是我们在两根新鲜的黄瓜上装配感应器,让用户能够在远距离分享各自的习惯。我们看到,两位艺术家把黄瓜拿在手里。由此,你的脉搏跳动被记录下来,发送到另外一个用户上。同时,你也能感觉到对方发送过来的脉搏。这种感受令参与者十分惊喜。大家的心跳都不一样,有的人心跳非常快,有的人慢一些、比较稳。如果现在来测量我的话,我的心跳肯定很快,因为我很紧张。
这次我们展出的是2012 年的新作,名为“逃离”。当参与者操作开关时,屏幕上的昆虫就会飞起来,充满整个空间。这些虫子的目标就是找到食物,那里面有一些食物,我们的人眼看不到,当它找到的话,就会附着在上面,最后会变成一些句子。
这些句子取材于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说——弗朗茨·卡夫卡在1912 年写成《变形记》。这是一部很老的作品,恰在一百年前写成。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人在一夜之间被变成一只昆虫。当他第二天睡醒后,发现自己不再是自己了,不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受困于新的身体当中。这部文学作品也给了我们创作的灵感与启发,即技术的变革和它给我们带来的困扰。(作品见本期纸上展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