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分论坛第五场

  • Update:2013-01-11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主持人:刘巨德、刘兵

纳米技术与材料边界的重组

朱利安· 施塔顿(Julian Stadon),导演、媒体艺术家和研究者。MEA 电子艺术学士,现博士在读,默多克大学、科廷科技大学讲师,Dorkbot Perth 工作室成员。

罗马时期有一位哲学家,他写过一首关于动势或者趋势本能的诗,即当原子在不停运动的时候,有一种不可预见的趋势。其中有这样一个概念:集群效应,即从一个集群的概念来看待事物,集群是由个体组成的,但是又有一种整体的智能性,由个体的智能性推导到整体的智能性。这个哲学家说,人的身体可以看作为集群的集群,比如有肝、有肺、有肾脏,整个人是一个大的集群,但是集群里又有小的集群,当你无限放大人体,你最终会发现自己陷入到一团无穷无尽的细胞、原子等等纷乱繁复的状态当中。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当我们观看一个具体事物的时候,如果脱离上下文或上下环境而只是孤立地看它,那就会变成一个模块化或者分子化的状态。当然,这个哲学家是从哲学的层面来讨论这个问题,但当纳米科技介入到这个问题之中后,我们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视角来讨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我下面要讲两个具体的作品,第一个叫Midas ,在这个作品里,我要探讨刚才所谈到的那个概念。这里用了小到纳米级别的小机器人来做这个实验。利用原子显微镜,当激光射下来之后,皮肤上的某一个细胞会反射到光的感应器上,而当皮肤被挤压以后,会看到不同的变化。Midas 这个项目是要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边界渲染出来,它创建了一个暂时的、甚至是瞬间空间的一种亲密关系,同时表达了一种更有实践性的理念。这前面有一个界面,你可以点击它,然后可以看到这个细胞的影像在投影仪上的变化,它是真实细胞的影像,而不是真实的细胞。
《纳米精华》这件作品讨论的是在一个细胞级别的层面上,在一个以人作为主体的环境当中,空间的边界、尺度和生命的问题。这件作品是我跟凯文·罗西合作进行的,是西澳大利亚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的一个艺术家驻留项目。哲学家有关于整体与局部的比喻,科学家也有看待整体与局部的独特视角,这个作品正是从真实感官出发,来体现这两方面视角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一个具体的皮肤细胞可以被原子显微镜分析,可以在纳米级别上在生命和死亡之间做一个比较。在这件装置中,观众可以通过声音、视觉两方面的感官来互动,通过自己的呼吸来互动。有一个很巧合的事情是,在基督教里面,上帝用7天来创造这个世界,最终创造了人,正巧,皮肤细胞也是用7 天,经历了从活着到死亡的状态。我把这种数据转化成立体的,像地形图的一个东西,黄色部分高的地方是死去细胞的代表,低谷这块是还活着的细胞。我们通常的理解是,乍看当中,感觉好像高的地方应该是活的细胞,低的地方是死的,但是它正好是颠倒的。
总之,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会产生和谐的共生体,并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有机体,什么是无机体。

(澳大利亚)保罗·托马斯、凯文·罗西、朱利安·施塔顿《纳米精华》2009 年

城市信息流的交互叙事体验建构

付志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教育部文科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类分委员会秘书长。研究领域:交互设计、服务设计、数字娱乐设计。

我大约十年前开始做信息交互和服务设计的研究。首先我们给自己提出了一些问题:城市怎么样通过我们的数据和信息设计才能够受益?市民如何通过我们的系统实现交互?这些大数据如何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当我们去看城市的时候,其实城市是分有多层的,最下面可能是它的物理层次,中间是人的活动,最高的层面是各种动态的信息。这里我希望介绍三个系统,一个是基于地理信息的交互平台,第二是多屏的信息展示系统,第三是如何去应用这样一个系统。前两个更多的是一些统计数据,后面是一些事实的数据。
首先介绍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的交互平台。“GeoPulse 北京”这个项目是利用地图和多种数据集进行城市叙事的一个界面,也是一个整合了多种信息的平台。这个项目是清华美院和奥地利一起合作的项目。我们希望去展示北京的多个方面,一个是归属北京,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它的归属性。第二个是感知北京,就是如何去感知北京的各种数据。第三是北京变迁,它的城市转变是什么样的。第四是北京持续发展的潜力。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模型,我们希望能够从群体,从人、媒介以及城市的角度构建这样一个研究的系统模型。这是我们整个内容组织的架构,希望能够在整个作品当中体现其中的一些内容。
第二个项目是一个多屏故事讲述系统,就是我们如何用多种不同的屏幕整合来进行故事的讲述。这个作品在艺术与科学作品展中展示,但是我们在后面做了很多调整,是希望通过一个空间的装置,多屏的、反射性的一种自我叙事的方式,来展示城市的信息,也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引起大家对城市面临问题的关注。它的内容包括城市感知、生活归属和生态持续这样几个方面。现代社会是一种碎片化的、多维度的叙事结构,所以我们也希望展示内容能够与其形成一致性。这个作品的核心也是希望通过数据和信息文化的形式来思考我们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项目之后,我们会继续进行下面的研究,挖掘其中的关系,包括城市的创意指数,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的研究课题之一。第二是宜居指数,通过这些数据如何去提取。第三是宜行指数,让我们的环境怎么样能适合城市居民的生活,这样的数据或者这样的一些市民的生活方式,怎么通过我们的系统来呈现。实际上城市由非常多的分层信息组成,城市也是一个有机体,它有自己的新陈代谢,有它的变化,我们需要有一个能够让我们放松和呼吸的气孔,让我们能够从污染当中解脱出来。

付志勇《城市信息流》2012 年

天空克隆项目:与空间纳米材料Silica Aerogel 的飘逸之美共舞

扬尼斯·米哈洛迪斯(Ioannis Michaloudis)在巴黎索邦大学获得了视觉艺术博士学位,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艺术与科学的博士后研究,现在是西澳大利亚珀斯科廷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的讲师。

我来自希腊。我想待会儿把灯光全都关掉,把这个空间变成一个山洞,让大家有一个独特的体会。柏拉图曾讨论过real和true 的意义,两个词的意思都是真实,但是就我理解,一个是主观上的真实,一个是客观上的真实。你在这个山洞里面,那是主观的真实,但是当你有勇气走到山洞外面的时候,那是一个客观的真实。
艺术不是来解决问题的,而是要提出问题。Aerogel 这种材料是一个高度内部连接的固体,它可能是有机体,也可能是无机体。这个东西的一个特点是密度非常低,另外一个特点是表面积非常大,当把它里面各个结构都撑开以后,表面积变得非常大,可以用来捕捉尘埃。它本来的功能是在空间望远镜里面用做隔离材料的。它还有一个特点是非常隔热。
我是怎么发现这个材料的呢?我原来在巴黎做博士研究的一个项目,就是把校园里面的几棵树染成红颜色。仔细看那几块云彩,好像是被刀正好裁出来的形状。但这只是一个偶然,但是我们有没有可能真的把云彩、天空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变成可以裁切的东西呢?然后我开始研究,能不能做一个看不见的容器,但是能放得下云朵?我能找到材料,但是国家宇航局用的那种材料太贵了,另外一个不可能的是,我还需要巨大的能量去创造出人造的云朵。后来我去了麻省理工读博士后,正巧碰到一个人知道我要做这个,他说,我给你看一个更便宜的材料,就是像啫喱一样的这个材料。然后我就开始用这个材料做各种各样的雕塑、造型。总之,这个材料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美丽的“空无”。
这个“空无”是从几个角度来说的,第一是它非常轻,它99% 的体积都是空气。其次是它很轻,但是非常强壮,上面有一个2.5kg 的砖头,下面只有2g 这种材料,但是它可以顶着砖头,屹立不动。当我们用激光去照这个材料的时候,它可以承接这个光,就有点像一个光柱打到有烟的房间里一样。我已经做了十年了,不厌其烦地做这个,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下一次发生什么,自己都不太知道,虽然十年了,但是还是对这个材料很兴奋。
现在,我终于可以创造一个云彩了。这是我做的第一个云彩的作品,这个过程很像从咖啡中提炼咖啡因,原理非常相似。我在博士论文中曾经讨论过艺术的弹性问题,或者艺术跟设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当把艺术撑开以后,有可能一部分就变成了设计,或者设计和科学拉长以后,又变成艺术。
这个可能能够解决地球能源问题,至少它现在可以做成一个装在瓶子里的天空。跟刚才天空反射的原理一样,同样一件作品,在合适的角度去看,天空反射成蓝色,在旁边看颜色就变了。当光线穿过它,把它的影子投在墙上以后,会有点像散焦的光影的变化。它还可以做一个非常轻的雕塑,在澳大利亚的一所大学里,我还建议学生们在服装设计里尝试用一下这种新材料。

扬尼斯·米哈洛迪斯《禁止接触》2010 年

关于我的作品

豪尔赫· 拉米雷斯(Jorge Ramírez),1981 年生,墨西哥建筑师、作曲家、声音艺术家。穿行在音乐与建筑的交界地带,沉浸于棘手问题的急迫感中。他创造出反常的微型纹理处理,以差错为结构为建筑构造学提供了类比。

我本身是一个建筑师,但是我对音乐、建筑及其交叉领域非常感兴趣,在我的作品里,运用了音乐、视觉还有其他一些交叉学科的规则。基于这种想法,我想制作装置来阐述物之间的这种理念,在交互的过程中把新技术与哲学融合在一起。
我考虑最多的是形态发生学,怎么把这个形态和理念结合起来。接下来我会把我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看几何的形态是有机的,物体本身比较固定,结构跟物体之间形成了一种有机的形态。我们由此总结出来,形态的产生不是一个随意发生的过程,它结合了自然的发生和发展。整个造型的产生或者形态的发生不是随机产生,而是融合了各种条件,还有自然的元素,最后才形成它本身的一个形态。比如说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我们说有温度,有压强,也有其他一些条件,然后我们再经过挤压给它一种加强的密度,它会产生一种新的形态。这个过程之中它是融合了自然的条件和人的行为,在这当中我们会发现这个形态是一种过程,从发生到发展,然后到最后我们觉得它会是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是生命的过程一样,我的兴趣点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在这次展览中,我的作品就是要让物质本身表达它自己的一种思想,让它自己说自己,表达自己,这同时表达了我这种物质主义的思想。我的作品主要是将声音视觉化,通过一种有频率的振动产生这种形态。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物质的特性已经完全跟声音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动态化的形态。我在这个装置上放了3 架照相机,然后把这些都录下来,把它转化成电脑的数据,然后再分析整个过程。在这个作品中我用的一种物质叫做非牛顿流体,比如倒水的时候会直接跟牛顿力学一样,掉下来,受到重力,但是这种非牛顿流体是通过人为强加一种力量,它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种新的形态,完全不受重力的约束。我们看到其实它像固体一样凝结成很固定的形态,这个不完全是图像的东西,而是在造型的过程中把信息传达出来,是一种纯物质形态的功能。
从这些作品中,我想呼吁人类要尊重自然,尊重我们周围的世界,而不是要以自我为中心,生命本身要有一种自我的表达能力,而不是强加人们的意志。通过物体的形态产生视觉化的过程,我想让物体表达自己。

豪尔赫·拉米雷斯《音流嬉戏》2012 年

融合的边界:新媒体艺术的公共性与个性体验

金江波,国内最早从事新媒体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之一,多年来曾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南京三年展等国际大展。

随着大众生活的富裕和公共领域问题的呈现,新媒体艺术在公共领域当中的表达能力和自身的手段的丰富表现力使我们在公共场地当中得到更多的对文化的思考。但是,艺术的本质是关于个性独立和文化差异的,所以在这两者之间,怎么进行一种平衡和重合?我相信新媒体艺术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方向性的实验,所以在我们当下,新媒体艺术已成为艺术的热点。
首先,我想谈谈新媒体艺术的公共性。艺术的公共性由四个方面组成,首先是参与对象的公共性。实际很多艺术作品不单单是艺术家完成的,包括了很多软件工程师、很多系统的开发者、很多硬件工程师,还包括我们公众的参与,他们都成为艺术元素的一部分。第二就是场域的公共性,本来美术作品是在美术馆等专业艺术场所展示,但是今天很多艺术作品已经从美术馆搬到公共地区,而且更进一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化空间里面广泛流传,所以也促使艺术在今天的发展出现新的可能性。第三就是目的的公共性,现在艺术家想要创作艺术作品的行为,引发公众的介入,新媒体有很多案例让公众更加聚焦,目的变成了一种公共性的事件。第四是内容符号的公共性,比如我们熟知的麦当劳、可口可乐,这种大众熟悉的符号在今天已经成为艺术消费的符号。
在全球一体化的新浪潮中,随着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到来,整个世界已经被学术界称之为是平的。同样,时空的观念也被我们重新组合,地球更是被称为一个“村落”。我想通过一个网络艺术的作品来展现这方面的思考,以探讨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里,人们如何能够进行平等自由文化和身份上的交流。
在2003 年,我萌发了在两个友好城市之间做一个互联网络作品的想法,它其实就是一个网络上带IP 实时传输的摄像头和电脑传输的一口井,起名就叫“第三只眼”。它的创意来自于欧洲的一个古老传说:在地球上挖一个洞,就能直接看到东方。我想以这种方式打开“第三只眼”,达到地球的互联。在中法友好交流年,我做了这个作品,在成都和法国的一个城市街头各做了两口古井,可能永远见不到的人,但是在井中却可以通话聊天。这个作品恰恰印证了新媒体艺术在公共领域所能发挥的作用,它能够在公共方面做出超越传统艺术形式的作用。
回过头我想谈一谈对于新媒体艺术的个性的体验。所谓的新媒体,能够把超现实和梦境拉回到我们的潜意识中,新媒体既能够再现我们的梦境,也能够让我们走入到超现实。由于新媒体手段和现在所谓的虚拟现实的一些技术在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我们对艺术审美的理解和表达已经不单单是视觉、记忆和思想间的碰撞,而是包括了我们的体感,包括了味觉,包括了知觉,综合起来引导我们走入一个超现实的空间里。最关键的是,我们沉浸在这样一个新的感知系统,而这种感知系统正是新媒体艺术在个性化方面超越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个特点。第三个就是今天人的身份和自身的情感,其实人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身份也是多样的,但是命运往往决定了我们在人生几个关键阶段的机遇,决定了我们的道路,我们的人生。但是就是因为有了网络,有了虚拟社区,有了虚拟身份,让我们拥有了第二个身份。这样的方式就是我们今天在新媒体艺术领域里提供的一种个性化实践,所以这种虚拟的身份和情感也超越了其他的艺术门类。以上所说的三点,综合起来就是我们个人的用户体验正是新媒体艺术当中的最为关键的一个和谐所在。而正是因为这种体验超越了其他艺术作品带来的对艺术的思考、文化的思考,成为艺术和科技之间的一个融合通道。

金江波《自然的另一种状态》201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