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学习希腊,成为罗马—古罗马建筑的创新路径

  • Update:2013-08-28
  • 方晓风
  • 来源: 《装饰》杂志第8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欧洲建筑传统的主流是希罗体系,即希腊—罗马体系。古罗马的建筑是古罗马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其集大成者,体现了古罗马人征服世界的勃勃雄心,开放地吸收一切有益经验的胸怀。古罗马的建筑演进过程可以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其创新的路径:从吸收希腊的经验开始,将之理论化,但从没有忽视自己现实的需求和征服一切的雄心,不放弃自身传统的空间模式,不断地使用和改进新材料和新技术,最终实现了对学习对象的超越。

 

在城市的规整程度上,作为首都的罗马因历史的缘故反倒不具备罗马城市的一般特征,相对凌乱,但罗马的广场仍是壮观的城市景象。罗马的旧广场,位于卡彼托山脚下,本是市场所在地,公元前2 世纪时逐渐添置了一些巴西利卡作为法庭、交易所和市场;而到了帝国时期,它被历任皇帝扩建得富丽堂皇,除了展示各自的成就之外,皇帝们也希望通过新的建设赋予古罗马城更强的秩序感。从共和时期的罗曼努姆广场到帝国时期的恺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和图拉真广场,罗马广场从开放的公共活动场所变为封闭的纪念性场所,纪念性广场的形制逐步得以完善,最终形成既有强烈秩序,又有丰富层次的空间体系。

罗曼努姆广场是开放而略显散乱的,城市道路穿过广场,它只是一批重要的公共建筑之间的不规则场地,虽然有大致明确的空间指向。恺撒广场确立了封闭的纪念性广场的先例,柱廊围合的空间,一端是入口,一端是神庙,但各个建筑物都丧失了独立性,被统一在一个构图形式之中。奥古斯都广场则在恺撒广场的基础上,在神庙一端的两侧对称地引入两个半圆形庭院,为此打开了两侧的柱廊,由此增加了一条横向的轴线,使得空间的感受更为丰富。在奥古斯都广场的一边是所有广场中最为奢华的图拉真广场,其规模等于其它广场的总和。广场由来自大马士革的阿波罗·多罗斯设计,入口是一座三跨的凯旋门,两侧是柱廊,院子中间是一座纪念雕塑,与先例不同的是在入口另一端是一座横向布置的罗马最大的巴西利卡,形成了更为强烈的横轴,巴西利卡的两端对着半圆形的庭院。在巴西利卡的西边建有两座图书馆,一为希腊式,一为罗马式,两者之间是一个不大的封闭庭院,内有图拉真纪功柱。纪功柱高38 米,由白色的克拉拉大理石构成,缠绕着连绵不断的雕刻带,雕刻带由下往上逐渐变窄,强化了人们仰视它的透视感,更显高邈,整个构思体现了想象力和极高的创造性。尽端的图拉真神庙由哈德良皇帝建于公元119 年,完成了整个广场的布局,罗马广场不断演进的空间艺术至此走向高潮,可谓千古绝唱,空间的丰富性令人赞叹,纪念性无以复加。广场、巴西利卡和神庙构成了罗马式的公共空间组合,加上斗兽场、剧场等大型公共建筑,罗马所实现的城市壮丽景观无疑是没有先例的,对希腊的超越不言而喻,即使后世也鲜有城市能有如此恢弘的景象。

 

7. 罗马的阿奎亚·克劳狄娅输水道。

8. 现位于法国的戛合输水道。墙身上的突起物为施工时支木模架的遗迹,为了节约木料,当时的工人从拱的四分之一高度开始支模,显示了对起拱技术的熟练掌握。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