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2010年第9期

  • Update:2010-09-08

特别策划:展览与设计史
13 从构筑设计史到书写设计史——设计展览的功能演变
袁熙旸
内容摘要:设计展览会对于设计发展史的显著影响与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设计展览与设计史的关系就如同砖石与建筑,设计展览汇集了特定时空下的设计作品、设计师、设计团体、设计风格与设计现象,为设计史的编撰梳理出典型的素材与线索,从而成为建构设计史这座高楼大厦的砖石。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专业设计博物馆的蓬勃发展、设计史研究队伍的日益壮大、专业设计策展人群体的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设计展览显露出清晰的历史分析、历史叙述与历史判断的思路,用展览来书写无言的设计史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从设计展览的功能演化的角度,分析这种趋势
关键词:设计展览、设计史、功能演变

20 装饰艺术家协会与1925年装饰艺术博览会,1918-1925
(美)维克托•马歌林
翻译:周 志

24 展览与现代建筑史
赵 华
内容摘要:现代建筑的发展与传播在某种意义上与建筑展览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以建筑本身为主要内容的展览便也就成为了20世纪一种独特的现象。本文将以在现代建筑史中著名的两次展览——“魏森霍夫建筑展”和“纽约解构七人展”为例,阐释展览与现代建筑史的关系。
关键词:展览、现代建筑史、魏森霍夫、解构七人展

27 时装的展示和传播
李 云
内容摘要:一般来说,设计就是为了被广泛地使用,实现自身价值,其中,展示和传播是重要环节。时装设计比较特殊,在20世纪上半叶逐渐形成了集中定期服装秀的模式,不仅成了整个产业运转的关键,也是当代文化一个重要表征。
关键词:时装设计、时装秀、设计传播、时装周

30 设计史上的海报设计展览——以华沙国际海报设计双年展为例
田君编译
内容摘要:海报设计在现代平面设计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从1966年波兰华沙首届海报设计国际双年展开始,海报设计展览开始以独立的姿态出现,标志着海报设计向更高层次发展,至今已形成“世界五大权威海报展”,本文对其中设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华沙海报双年展的缘起和特色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海报,平面设计展览,波兰学派,华沙海报设计双年展
 
32 1914年科隆博览会:从工业革命到德意志制造联盟
黄德荃
内容摘要:工业革命爆发后,生产方式的巨变导致产品的外观及结构相应发生重大变化,手工生产的精工细作逐渐不再适合时代发展,设计与制造开始分离,为应对这一变化,设计艺术界相继出现系列运动和组织,而1907年诞生的德意志制造联盟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工业革命、德意志制造联盟、1914年科隆博览会

34 另样的设计展览:改变设计史的竞赛与节庆
周 志
内容摘要:本文从广义上的展览概念出发,通过对“家庭陈设中的有机设计”竞赛与“英国节”这两场影响设计史发展进程的竞赛与节庆的深入分析,思考展览形式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设计背景下应该如何适应与调整。真正成功的展览不会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会自由地进行调整,希望这一点对中国的设计展览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设计展览、设计竞赛、家庭陈设中的有机设计、英国节

40 车展:记录历史,孕育未来
朱 亮
内容摘要:车展伴随着人类汽车生产进程,它记录着汽车的生产历史和设计历史,同时促进人类汽车文化的形成;今天世界城市中的汽车展缤彩纷呈,最新的技术与最靓的车型不断预示着汽车的未来。自汽车诞生以来,法兰克福、巴黎、底特律、日内瓦以及东京五座城市的五个车展深刻地影响了汽车生产的进程,它们各具特色,文化与商业、技术与竞争构成了汽车产业的丰富内容。
关键词:法兰克福车展、巴黎车展、底特律车展、日内瓦车展、东京车展

海外动向
45 伦敦设计节发起者约翰•索雷尔爵士访谈
采访:李 云、石 钰  
翻译:李 云
编者按:约翰•索雷尔爵士(Sir John Sorrell)是英国两大公立设计组织(英国设计委员会和英国建筑和建成环境委员会)的主席、伦敦设计节的发起者,并创办了索雷尔基金会,2008年获不列颠帝国骑士爵位。他被形容为英国设计的中坚,英国创意产业的指向标。本刊特就跨界、设计支持、设计节、创意产业等设计领域的宏观问题对索雷尔爵士作了一个邮件访谈。

48 绿色之根:设计何时、为何转向绿色(1)
(荷)J.W.德鲁克、阿瑟•奥•埃格尔、马乔林•凡•维尔森  
翻译:李 丹

纸上展览
56 绽放的色彩背后——来自澳大利亚沙漠的绘画
李蕴慧

随感
64 消失中的印度手工木版土布
黄庆安

世博会与城市
66 城市腾飞的翅膀——1970年大阪世博会
陈 曦 

书评
72 万物之道
罗 迪

学人问津
74 画封面与封面画: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早期形态
赵 健
内容摘要:现代书籍结构功能不同于中国传统书籍的首要之处,就是书籍封面的角色改变,现代书籍封面被赋予了更多的视觉宣传的使命。而且,封面设计几乎被当作中国早期书籍设计的唯一内容。绘画方式是当时获得书籍封面视觉形象的最常用的手段,因此“封面画”就是封面图像化的代名词。为了满足封面的图像化表现需要,中国人把所能接触到的西方视觉文化艺术中的各种形式,不论是来自德国与法国,还是英国与美国;不论是古典主义的还是现代主义的,都被作为整体当作西方化、现代化的符号,当作艺术形式的风格被“拿来”,而并不完全在乎其原本意义的现实性。在当下的全球性文化对话的语境中,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的是当时西方世界的视觉艺术潮流或风格层面上如何对中国社会精英所发生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看到那个时代中国精英们在变革中对外力需求的事实。他们寄希望于西方的文化成果,通过转化来实现自我社会的改造,以此推动新文化、新思维的步伐,实现社会进步的理想。
关键词:书籍设计、早期形态、封面画、拿来主义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