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校园成长记忆 —中国校服百年概貌

  • Update:2015-09-23
  • 刘 琦
  • 来源: 2015年第6期
内容摘要
校服是学生的统一着装,体现学生的风貌,代表着国家和学校的形象,是文化与教育的缩影。从辛亥革命到今天,中国校服在一百余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受时代风潮的影响,而且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状貌,是几代人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成长记忆。本文结合中国服装史和教育史的相关内容,对中国校服百余年的概貌做一梳理。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是从引入西方教育开始的。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掀起了创办近代学堂的热潮,中国新式学堂的萌芽始自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学校。新式学堂的校方发给学生统一的衣服、帽子、靴子,这大概可以说是中国学生统一着装,也就是校服的开始。这些服饰中既有传统的旧式着装,也有新近的西式制服。在教育“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的留学教育也愈发兴盛。中国近代官派留学教育始自洋务派举办的幼童留美。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于1872 年8 月11 日出发,共计30 人。出发之前,政府遵照满清服装的传统,为孩子们统一制作了颇为正式的长袍马褂。后来,这些孩子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名校。(图1)其后,清政府迫于外交和自强的需要,开办了洋务学堂。随着新式学堂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对西方教育制度的介绍和了解,到晚清,中国近代学制逐步建立起来。而从欧美和日本留学归国的学生也带回了西方的文化观念以及穿戴习俗。
 
一、西服东渐的民国校服(1911 年-1948 年)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清朝近三百年的统治。1912 年成立中华民国。改元易服,民国服装形制的改变成为中国服饰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清代冠袍被废除,妇女缠足被取消,男子辫发被剪掉,同时引入西式礼服,中国国民的整体形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与此同时,教育的改革也紧锣密鼓地进行。1912 年1 月9 日,民国临时政府正式设立教育部,并任命蔡元培为第一任教育总长。1912 年1 月19 日颁布了第一个改造封建教育的法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同年9 月3 日,教育部公布《学校制服规程令》,对男、女学生制服的款式、用色以及材质做出了基本的规定:“男学生制服形式,与通用之操服同。”所谓操服,指军队操练时的统一服装,具有军装的元素。“女学生即以常服为制服”,“自中等学校以上著裙,裙用黑色”,此时的常服即传统女性的袄裙装。此外,在颜色上,男女制服均为“寒季制服用黑色或蓝色”、“暑季制服用白色或灰色”、“一校中不得用两色”。配饰方面,制帽、帽章、襟章也作了规定。值得一提的是,还规定“制服质料,以本国制造品之坚固朴素者为主”,主张使用国货。[1]
1912 年民国政府颁布的《服制》法令,在保留长袍马褂的基础上,西装革履成为主要的礼服样式,这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学生装在推进新样式、引领新潮流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末留日学生带回了日本的学生装,这是一种改良西式服装。明治政府在19 世纪70 年代初以欧美模式为本,建立近代学校制度,并学习西式陆军军服制订了男生校服的蓝本。学生装的形制比较简洁,以立领为特色,有三个暗袋七个纽扣;也有一个口袋、五个或六个纽扣不等的,通常为黑色、深色和浅灰色等,这种着装深受年轻学生和进步青年的追捧。(图2)
“五四”运动之后,上衣长过臀、衣领高至下颌、裙长盖至脚面、包裹严实的女装样式逐渐被一种清新的穿着所取代。相比传统的袄裙,这种新款式仍为上衣下裳的形制,但衣长和裙长均缩短。袖口宽大、露出小臂,俗称“倒大袖”;“月牙”(即圆弧型)衣摆至自然腰线附近,一改过去的马面裙变成宽摆的筒状褶裙。这种全新的装扮深受进步女学生的青睐,被称为“文明新装”。(图3)民国的女学生不仅打破传统的封建桎梏,和男生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这种改良的款式让女学生初现活泼和纯真,便于活动,又不失温文尔雅,引领了当时整个女装界的时尚。相比公立学校,教会办的女子学校在统一着装上更为讲究。图4 所示是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该校由英国教会创办。12 岁的林徽因和她的表姐妹就读于此校。深色上衣配过膝褶裙,领口和袖口还镶有蕾丝,下穿黑色长袜及黑色漆皮鞋,气质优雅。
民国十八年(1929 年)2 月1 日,教育部颁布《学生制服规程》,对全国各学校男女学生制服做了更为详尽的规定,并附有图示。(图5)其中指出高级小学及高中等以上学校女生之制服“衣分长袍及短衫式两种( 短衫须用裙),但须全校一律”,无论是长袍还是裙“长达膝与踝之中点”。[2] 1934 年浙江省颁布《浙立省中等学校学生制服统一办法》,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指出“制服之质料,完全采用国货棉织品,且冬季得采用国货毛织品”。式样方面,“初中男女学生春夏秋三季采用童子军服装”,“冬季采用学生装”;“高中男生,四季均采用学生装,军帽(硬边软帽)并配备绑腿及皮鞋式布鞋(或皮鞋)冬季并制同色大衣”。“高初中男生之学生装,裤分冬夏两种,冬裤长过膝,夏裤长不及膝,袜冬长夏短,衣扣铜质花纹,高中学生冬季并用绑腿”。“高中女学生,春夏秋三季采用短衣黑裙(裙长须过膝)”,“冬季采用长袍(袍长不得及踝,裤长与袍长同)”。制服颜色方面,“初中男女学生及高中男女衣帽腰带春夏秋三季用黄色,秋季男生用黑色,女生用深灰色,绑腿用黄色,鞋袜四季均用黑色”;“高中女生,春秋二季用浅蓝色,夏季用白色,冬季用深灰色”。套数,“初中男女学生及高中男生,黄色制服至少两套,黑色制服至少一套”。[3]
童子军运动的勃兴使军服成为低年级学生的校服。中国童子军是国民政府复兴社对少年儿童进行军事教育和训练的组织。1930 年,全国各中小学增加了童子军课,所以在学生中试行童子军服。童子军服分为男、女两式,男生着裤女生着裙。抗战前,一律用黄褐色的国产斜纹布制成,男、女上衣皆为西式连领式样,两肩各有肩章带,胸前有两只带盖的口袋。颈上系领巾,头戴圆形大沿帽。上衣左袋上端有蓝地白字( 横两寸半,宽八分的横条,文字从右至左)“中国童子军”的胸章,左肩肩章带上覆蓝地白字竖写的条形肩章,上书学校校名,如“北平市立第五中学”、“北平市第五区第十三、四保国民学校”等。童子军腰间扎的是棕色的皮腰带,前面有个黄铜的圆卡子,上刻“智、仁、勇”字样,中为军徽。(图6、7)儿童打扮成士兵的模样,有板有眼,颇受关注。民间还流传着一些歌谣,如“童子军,真不坏,土黄军衣真叫帅。大沿帽,头上戴,三伏六月省挨晒。蓝、白手巾当领带,西服改良维新派……”[4]
虽然教育部的规定比较系统,但是多种教育模式的存在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也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校服的不同。相比西式的童子军装、学生装,一直被作为读书人象征的长衫仍然作为校服被男生穿着。(图8)而女生除了文明新装,30 年代风靡全国的旗袍也普遍作为校服,以白色和阴丹士林蓝[5] 色为主。(图9、10)学生运动时的穿着更为自由。(图11)而更多的学校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并没有统一的着装。(图12)
1937 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百花纷呈、正趋革新的中国校服不得不同其他服饰的发展一起停滞。战争中的众多学校被迫停课,学生们饱受磨难。为给战争中的难童建立生存的摇篮,维持被战争破坏的教育,国共两党合作,在汉口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积极推进战时儿童保育事业。此后在全国各地设立分会,先后建立了53 所战时儿童保育院。保育院既是慈善机构,更是教育园地,均设有学校教难童们学习。保育院也可以称之为特殊的学校,为难童发放的服装,体现了特殊时期的学生统一着装的状貌。(图13-15)
 
二、单纯简朴的新中国校服(1949 年-1976 年)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没有确立新的服饰制度,但成功地推行了新的服饰。这是一个属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时代,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作为时代精神渗透到服饰观念之中,革命和简朴风格成为这个时期服饰的主流。新中国的儿童被称为“祖国的花朵”,他们“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他们是唯一允许穿“花衣裳”的人群。1949 年10 月13 日,中国共青团建立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8 月,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少先队的服装是全国统一的,既要整齐划一,突出少年儿童的朝气蓬勃,又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家长的经济情况。于是参考苏联青少年的着装,在既已形成的便服基础上做了具体规定:5 月至10 月,男女各生一律为西式白衬衣,深色制服裤子,炎夏可为短裤。后来女生改为长及膝盖的深色裙子。1952 年以后,改为彩色裙子,裙子的色彩,各校略有不同。这种队服也是校服,队员与非队员仅以是否佩戴红领巾作为区别。红领巾是少先队的标志,意义是:红领巾是用中国人民的鲜血染红的,它代表着无数英雄的鲜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在物质匮乏、没有推行完全统一着装的年代,红领巾加白衬衫几乎成了校服的代名词。(图16)女孩子流行梳两条长长的麻花辫,男孩子则为短头发。冬季,男女生一律为蓝制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女生的裙子略有变化,如加上带有纵褶的宽背带,各种色彩,成为节日盛装。这种款式一直延续到90 年代初。(图17、18、19)1951 年11 月2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12 月1 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了《广播体操》的音乐。做广播体操成为中小学生体育课的必备项目,这多少为日后以运动装为主的校服埋下了伏笔。(图20)
60 年代物质生活极为匮乏,体现在衣着上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家里小孩子多的,没有那么多新衣服,“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打补丁的衣服随处可见,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统一着装有什么要求。孩子们穿着的样式较为统一,也形成了一致的外观。如一种叫作“春秋两用衫”的款式,上衣翻领、四粒扣,领子的驳头可以翻开,也可以闭合,闭合时款式如衬衫,衣领呈一字形,前身两只口袋,是女性们比较普遍的穿着,孩子们平时也穿,并佩戴红领巾。(图21)整个60 年代,军用服装领导时尚潮流。海军军装的样式跟国际统一,白色为主,蓝色装饰,非常好看。各国水兵们贴身穿的白蓝相间的条纹T 恤“海魂衫”成为学生和年轻人的时髦款式。学校虽然没有统一的着装要求,但人人穿着的海魂衫几乎成为男孩子们的校服。此外,“国防绿”才是最时髦的颜色。60 年代中后期,服装符号的政治隐喻越来越敏感,学生的服装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1966 年掀起的“文化大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服装的革命。服装成为一种政治时尚时,最为流行的是红卫兵的装扮:绿军装、绿军帽、绿挎包、红袖章。在全国各大专院校乃至所有的中等学校陆续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小学也不甘示弱,纷纷成立了红小兵组织。而孩子们也追捧红小兵的行头,小孩子穿着大人模样的军装,腰间还要系一条皮带,煞有介事的样子。(图22)直到“文革”结束,这种军装热才慢慢降温。
 
三、不断发展的新校服(1977 年至今)
20 世纪70 年代末,封闭已久的国门再次打开,外面世界的美丽时尚蜂拥而入,孩子们的服装再次鲜活起来。1979 年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和教育部在北京展览馆东厅联合举办“大中小学生服装统一式样展览”,选出拟推广的大中小学学生服装统一式样。(图23)从50 年代延续下来的白衬衫、红领巾装束,款式更加考究、面料更加精良,穿着也更加规范,成为大多数学校的统一着装样式。(图24)
国家教委(今教育部)从1991 年4月开始选择南京、大连、沙市等城市进行校服试点。在此基础上,于1993 年4 月13 日发布《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这是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国家级别的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方面的专门文件。文件指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是指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有中小学生统一穿着学生服装,其服装不是时装、礼仪服或运动服,而是日常穿着的学生服装”。“学生装的设计原则是‘朴素、大方、明快、实用’,充分体现青少年的生理和个性特点”。文件中未对学生装的具体款式进行规定。文件指出,这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综合性工作。考虑到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目前只宜在有条件的城市里开展,不要扩大到农村。2006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若干工作的紧急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不得要求农村学生统一购买校服。在学生统一着装的大趋势下,大部分城市学校和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学校开始了校服工作的推进。各个省、市、自治区也先后出台地方的学生装管理办法。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生统一着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达成共识,学生装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乱到治的推进。此时的学生装已经表现出两种趋势:一种是地区区县范围的统一定制着装,即一款多校;另一种是学校自行定制的着装,即一校一款。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学生装发放分为三类:一类是由学生家长买单发放;一类是由区县地方政府买单免费发放;还有一类是针对贫困家庭的减免费用发放。
在二十多年的征集、换装工作之后,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穿上了统一的校服。(图25)而同时,成本较低、加工制作相对容易、便于活动的运动装,最终成为普及度最高的校服款式。(图26、27)这种运动服式校服,颜色无外乎蓝、绿、红,且一律在肩膀处搭配白色条、杠、块。在胸前或背后赫然胶印着校名。为了适应每天的体育活动与孩子的迅速成长,校服的号型往往比孩子的实际需求要大出很多。男女同款、肥大的校服不仅没有美感而言,也对孩子们的坐立姿态和体形控制产生了负面的影响。2014 年3 月21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一行访问北京某中学,电视镜头中学生们身着肥大的运动款校服,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丑校服”的话题。家长、学校和服装设计机构,都在对今天的校服样式进行反思。但对于中国广大的、发展不均衡的教育现状而言,这确实是“一款符合国情的校服”。
其实自新世纪以来,一些大城市的中小学(包括米歇尔访问的某中学)就已经开始推行运动式校服与制服式校服“并轨”的模式,即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仍穿“面口袋”,在参加升旗仪式、毕业典礼、成人礼等特殊活动时穿着制服式校服。2009 年6 月,《深圳市中小学校学生统一着装管理办法》中规定,学生着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及参加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升旗仪式、大型集会等集体活动时,应按学校要求穿着制服;体育课及参加其他运动活动时应穿着运动服”;“学生装应配套穿着,制服与运动服不得混穿”。学生装对于穿着的TPO(时间、地点、场合)做出了越来越明晰的要求:有的学校为学生配备了冬天穿的冲锋衣、羽绒服等,有的学校提出学生艺术社团和外出访问的着装要统一规范,还有的学校发起了设计新中式校服的活动,校服的品类前所未有地丰富。(图28)但这仅仅是部分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根据场合“换装”的校服模式显然不符合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两套校服“并轨”也被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是一种浪费。然而,随着“80后”家长的出现,他们无论是从经济实力上还是审美水平上,都对孩子的校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城市和部分农村孩子装在“面口袋”校服里的同时,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民族服装代替校服的做法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少数民族日常着装的缩小版,不仅简单实用,更具有文化特色,提升了学校和学生的整体形象。(图29)
为了推进中国校服的发展,2014 年3 月18 日,教育部教育装备专家指导委员会暨教育装备协同创新研究机构成立大会在教育部召开。同时为在北京服装学院设立的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授正式牌。该中心以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为试点,围绕归属、美、安全、合体、绿色五个方面在中小学生校服领域开展各项研究和设计开发。(图30)2015 年2 月,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偕同北京服装学院一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2015“寻找最美校服”的活动,征集最能够体现时代特色,最受学生、家长和社会欢迎的校服样式。
校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显示出新的状貌。回首这段历程,虽从审美的角度讲,有翩翩风度,也有差强人意。但校服是一个综合体,它的成长也需要适应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没有一劳永逸的款式,也没有千古不变的风貌。除了美观之外,校服更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安全、延伸教育的功能。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校服已经成为孩子在成长阶段伴随其时间最长的服装。在向教育现代化推进的今天,凸显民族文化特色、提升教育整体形象成为校服工作的重点,而历史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太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与启示。
 
 
注释: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 辑教育), 江苏古籍出版社,南京,1991,第62 页。
[2] 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第一辑),1936, 第89 页。
[3] 杭州市政府秘书处编:《杭州市政季刊》,1934.4,第23 页。
[4] 常人春:《老北京的穿戴》(第二版),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第120 页。
[5] 阴丹士林原本是一种德国颜料名,有多种颜色,蓝色为其一。蓝色的阴丹士林布禁得住日晒雨淋“永不褪色”,更加上国货的称号,被极为推崇,也成了制作学校制服的“基本料作”。
 
参考文献:
[1] 袁仄、胡月:《百年衣裳:20 世纪中国服装流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10。
[2] 杨源主编:《中国服饰百年时尚》,远方出版社,呼和浩特,2003。
[3]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